登陆注册
15029900000008

第8章 裴四郎无儿有子

话说崔员外因风雨子累赘,无从安放,意欲过继与裴四郎为子,说之数次,坚执不允,如何是好?只得托亲赖友,再向裴四郎说成此事方好。不觉春去秋来不自由,年少青春赶白头。此时风雨子年已六岁,安放妥然,方可脱身。心中又想道:湖广几个店业,虽然闭歇,尚有许多账目,可以讨些银钱度日。不如远走高飞,免得在亲戚人家,被人耻笑。主意已决。

那日有数人来到裴员外家,说起崔员外困苦,只落孤身一人,撇下六岁小儿,无从托孤寄子:“前年崔兄曾经说过,意欲过继与裴兄为子,尚未应允。况裴见并无儿女,且崔兄意欲脱身他往,顾恋此子无益。我等想裴兄,莫若将机就计,两全其美。素知裴兄广行善事,素积阴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善乐为,莫大阴功,将来福寿绵长,夫妇齐眉,永保长生。望裴兄成全善事,为百年不遇之盛举。万望金诺,何啻千金,以全我众之薄面,则有荣光多矣。”裴四郎听罢众人一番议论,说道:“老夫年将半百,方知四十九年之非,看破世情,不以儿女为望,不求富贵为荣,安分守己,以尽余年。何必被儿女情肠牵制耶?然托妻寄子,自古有之,如若崔兄意欲他往,何妨将此子寄放老夫处代为扶养,待一二年间,与他攻书上学,长大成人之时,崔兄满可领回,一门完聚,亦属两全其善。不知诸兄以为如何?”众人听罢,说道:“裴兄不必推辞。既然崔兄决意欲将此子过继与裴兄为子者,则崔兄一心无挂虑,南北任往还也。”裴四郎听到这话,想道:此事不能不允。说道:“既蒙诸兄撮合,又与崔兄交好,老夫只得遵命了。”众人一齐往前施礼,说了许多套话,然后告辞而去。

这众人来到崔员外处,只见一间破屋,烟气直往外喷,数步以外,只觉臭气扑鼻。走到跟前,问屋内为何出烟,崔员外方始出来。垢面蓬头,不衣不履。见了众人说道:“小儿出花,尚未走浆贯脓,没有牛屎,拿些驴屎马粪熏熏他,不免臭了诸位兄台,有罪!有罪。”然后众人将裴员外应许之事说了一遍。崔员外连忙谢了众人,说道:“且待出罢了花,再劳诸位一同送去。”复又顿足道:“天生冤逆儿,(今日方知)引愧入家门。倾家并败产,偏偏要出花。不尽苦哀哉!”言罢,众人各自相别而去。

再说甘员外夫妇二人,想儿子年已十四五,尚未作亲,屡屡提媒,皆不如百善之意;每有官宦家,愿结姻盟者,任其自择,犹不足取。那里有许多才貌的女子与他匹配者?父母为之忧心,暗中又叫媒婆各处察听,总要如儿子的意才好。那日有两个媒婆,一个叫贾(假)奉承,一个叫许(虚)恭敬,来到甘员外家。直至内堂,见了安人,说道:“张员外,李翰林家有二位千金,天姿国色,绝世佳人,才堪咏絮,貌若倾城,真乃神仙中之美丽者。这两家亲事,天下无双,不可错过。不知安人意下如何?”安人听说,心中到也如意。又恐儿子不如意,就对媒婆说道:“且等员外家来商议,改日回信罢。”打发媒婆去了不题。

再说裴四郎有一个胞兄,老三,自幼在湖广生理,甚为得意,置了田产房舍,娶了家室,有大船数只,贩卖货物,常往江西。知道四兄弟夫妇二人并无儿女,且江西大荒大乱,不能久居,不如接到湖广,到也安逸,不失亲亲之谊。那日,裴三郎装载一船货物,来到江西。先到裴四郎家,说道:“此处荒乱,不能久住,要接你夫妇二人避乱湖广,免受惊慌。待货物卖完,一同回去。”裴四郎正在为难之际,听他三哥一说,正合心意。二人商议明白。数日之间,货物卖完,裴三郎接了他夫妇二人,上船望湖广去了。裴四郎到了湖广,乃鱼米之乡,比江西风俗高尚,心中乐然。过了十余日,又想起前番崔兄欲将儿子过继与他,五次三番,坚执不允,又托人说之再再,不得不允。每见人家有儿的,待父母未见所善,有儿不如无儿之乐。看破世情,不以儿女为念。幸得远离江西,不能送来,落得安然自在,到也罢了。时届春光昼永,不觉倦态迷离,磕睡沉沉,已入梦乡。自觉步出庭院,耳边忽听呼呼呼风响,只见空中跳下一只白虎,火眼金睛,尾巴倒竖,见了四员外,如猫捕鼠。跑之不及,被虎咬住脖颈,不能得脱,自知性命休矣。正在魄散魂消,战栗不已,大喊大叫,忽然醒来,不觉一场恶梦,吓了一身冷汗,心中犹觉乱跳,不知吉凶祸福,尚在疑猜。这且不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崔员外,等儿子出罢了花,打点要将儿子送去。谁知裴四郎被他哥哥接了湖广去了,已去数日。心中想道:我正要到湖广讨账,二来将此子带去,千里迢迢,交付裴兄,则此子得了安身,我也一身轻快,无所挂虑,再作良图。崔员外想定主意,次日叫了船,带了儿子,一同上船往湖广而去。在路行程,已非一日。那日来到湖广,投饭店住下,然后打听裴四郎的下落。众人皆不知道。内中有一人说道:“前日听得人说裴三员外到江西接他兄弟,莫非就是裴四郎么?裴三员外在青龙桥边居住,到那里一问便知。”崔员外与众人拱手而别,回到饭店,领了风雨子,问到青龙桥。裴三员外家有人传进话去。裴三员外弟兄二人出来招接。行至客屋,分宾〔主〕坐下,各倾乡曲。然后叫风雨子过来,与二位员外叩头,侍立一边。裴三员外有三只船,内有一只惯走江西,船上无人照应,自己不能脱身,就向崔员外说道:“既然崔兄湖广有账,我船上无人照应,就在我船上照应,又不耽误讨账,两全其美。且与舍弟莫逆相好,异姓弟兄,如同手足,毫无别意。”崔员外躬身谢过。留了饭,就在裴三郎家住下。裴四郎分付,叫人到饭店将行囊搬来,领了风雨子,往白虎村去了。行走之间,心中暗想道:昨日做了一场恶梦,今日崔金龙偏偏送个儿子来,莫非白虎照命、白虎临门,(预兆)莫非应在此儿身上?岂非先有养虎伤身,不祥之兆?说与安人知道。安人听说道:“阴阳怕懵懂,未必如此。且看他志向再作道理。”裴四郎与他取名既寿。(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且按下不题。

此时春光明媚,花柳动人。正是花朝扑蝶,游女如云。这日清晨,有几个窗友前来,邀甘百善到文昌阁会文。百善来至后堂,禀过了父母,与窗友一路之上说说笑笑出了城。看见碧桃红杏,极目芬菲;芳草王孙,游春士女,看不尽春光富贵。不觉大宽眼界,令人怡情至乐。众人来到文昌阁,会罢了文,各自回家。甘百善吃罢午饭,来到书房,只觉倦眼迷迷,隐几而寐,鼻息悠悠,公然入梦。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堪称《激情燃烧的岁月》前传,讲述青年硬汉石光荣的戎马生涯与情感纠葛。他为救出养父母、童养媳与土匪数度交火;抗日烽火中以少胜多勇战日寇。青梅竹马、泼辣直率的童养媳桔梗穷追不舍为了真爱,冥顽不化的石光荣却对本是国民党军医的王百灵爱得刻骨铭心。身处土匪、国民党与日本人的战争夹缝中,周旋在两个女人的情感漩涡中,石光荣演绎了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战火青春。
  • 冷总裁的梦丫头

    冷总裁的梦丫头

    高冷冰美人面瘫这是外人对她的评价殊不知她是一个细心天真又有点迷糊的女孩年仅20的她已是著名钢琴家他是大部分女生中的梦中情人,不但拥有强大的背景还有一张绝色的容颜,更可怕的是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就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公司“国际冷氏集团”现如今30岁的他是有名的黄金单身汉。不过令人害怕的是他的霸道,他的冷漠,他的残忍,他就是冷一轩。当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都市余生

    都市余生

    主角身份神秘,足迹踏遍全球大部分地区,贩过毒,卖过枪,纽约街头狙过人,奇怪的是所有犯罪行为,无一次是在中国或者间接与中国有关,但是在一次赌博过程中惨遭内部成员陷害被抓捕进了重型监狱......
  • 来杯雪碧压压惊

    来杯雪碧压压惊

    韩青青是一名博览群书的大学生。近十年来,她看过的言情小说已是课本数量的无数倍。只可惜,小说里那种“温柔多金深情腹黑高大英俊气质非凡”的男主角,她在三次元的生活里,一个也没见到过。久而久之,她也就相信了,世上没有小说中那么完美的人。直到骆云野出现!容我喝杯82年的雪碧压压惊!
  • 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每一个故事,都有最真实的经历,最贴心的感受。它像是一本日记,记录了开心,记录了难过。
  • 宁嘉长公主

    宁嘉长公主

    宁嘉长公主二十四岁生辰,南离新君设宴为长姊贺寿。“广昭天下男子,为我夫侍。”她一句戏言,却流传天下,诸国君王亲自来贺,明为贺诞,实为求姻。听到他耳里,他一片心焦,更是彻骨的疼痛。“此生不负?扯淡!想嫁去东静当皇后?!想都别想!来人,随朕去抢婚!”他咬牙切齿。他嘴里凶狠,心内的柔情谁又知晓?他知她偏执,孤傲,一放手,便永不回头,但——阿深,阿深,若我一生只要你一个,你可愿,再嫁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修仙:妖王,求放过

    绝世修仙:妖王,求放过

    她是二十五世纪最牛修仙者,竟意外穿越到丞相府废物大小姐身上!?刁蛮?废物?她倒是要这些看不起她的人看看,什么是仙!一支玉簪行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兽在身边,还有绝色妖王护着她……一夜误闯,美男出浴。“看了我的身,王妃,你想去哪啊?你可要对我负责啊。”“呵,反正都看光了,不如你以身相许如何?”“哈哈,这可是你说的!”那一晚,他满足了她一夜……男强女强,1对1,绝世宠文~
  • 全方位武装

    全方位武装

    这是蒸汽的时代这是机甲的世界这是火药与钢铁的第一次耀眼碰撞这是古武战士与改造士兵的力量争锋这是深渊虫兽的咆哮这,就是新纪元!荣耀与死亡交织,信仰与绝望同在!
  • 在未来的乐园

    在未来的乐园

    两年半前的时候,一对死对头,互相讨厌和争吵。两年后,他们会擦出什么火花??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