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6000000005

第5章

淨土法門。看之似易。持之實難。蓋由學習者少。疑惑者多。故此微妙法門。少能信向。所以彌陀經稱為難信之法。夫佛之深旨。令人借西方之彌陀。證本分之彌陀。借西方之淨土。證本分之淨土。證得本分淨土彌陀。則西方亦是本分佛土。不特西方是本分佛土。即東方穢土及一切眾生。亦是本分淨土。本分彌陀。乃至十方世界。無一微塵所非我本分佛土也。這般妙用。總在一句彌陀上。發其根。啟其源。是為一淨一切淨。一證一切證。此一法門。旨深意遠。非博學久造者。不能洞達耳。

西方名極樂世界。乃稱性之樂也。衣食現成。樓臺備具。寶池隨意。天樂盈空。無炎暑之逼。人無凍寒之裂體。微風吹動。煩惱捐消。花雨繽紜。天香馥郁。有禽鳥說法故。迷者亦悟。有上善為儔故。邪者亦正。光明晝夜。幽惑頓除。清淨見聞智慧增長。河沙三昧。不求而證。無盡妙用。豈俟久修。且無退墮之虞。而有精進之喜。是以十方佛讚。誠大乘不思議之門庭。竟使三界橫超。直登八地。豈權乘二乘之可比乎。若也耑志西方。七日之內。得一心不亂。便臻不退之地。撒手過日。如孤月朗於中天。微塵不侵。似蓮華出於穢土。末後收場。立亡坐脫。逍遙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無異也。

悟後。更能念佛。以生西方。便得盡數種邊際之妙。一生於此界。便無所不知不曉。能窮諸法之根源矣。是謂同佛得諸智慧之邊際也。一親近彌陀。凡心地上一切煩惱。現行及種子。悉皆斷盡。是謂同佛空諸煩惱之邊際也。一華嚴五地菩薩。猶徧學一切世間法。以便化導。生西方者。一切如塵若沙。障乎化導等惑。斷盡無餘。是謂同佛破諸塵沙之邊際也。一切所難斷者無明。釋迦老子。萬劫千生所修為此。今生淨土者。即得頓斷無明。速登等覺。是謂同佛斷諸無明之邊際也。一生西方者。履地如水。履水如地。種種變化。無所不能。是謂同佛具諸神通之邊際也。一聞妙法音。洞徹性理淵底。了了無礙。稱性快樂。是謂同佛見諸性體之邊際也。一承佛神力。具解脫力。難行能行。難化能化。難伏能伏。菩提行願。無不能修。無不能滿。更有無量妙用。無量妙莊嚴。是謂同佛證諸妙行之邊際也。到此地位。名為生如來家。同佛受用。若明心見性之後。而便歇手。無志於西方淨土者。是住聲聞之化城。終不克入如來之寶所矣。

凡人。一念不覺。迷此大事。打失金剛鼻孔。便變為雜染之妄念。此念。纔萌於內。現於六根門頭。無非雜染之事。由是。外所感者。皆為雜染穢土矣。一方世界既穢。十方世界亦成穢土。將無量妙義。百千法門。俱變為荊棘。目所見。耳所聞。頭頭法法。盡成煩惱之境。是以眾生被其纏縛。受無量苦。而不得解脫也。佛開微妙捷徑。令人信步而行。可以斷得此苦。轉得此心。直須百事丟開。單提一句彌陀。閒忙不輟。習之歲月。自然純一無雜。純之又純。便得一念純真。便是一念清淨。一念清淨故。六根亦清淨。內之身心。既得清淨。外感西土世界。亦得清淨。擴而充之。十方世界。亦皆清淨。洒洒然不落四句百非。俱為出格妙用。而在在清淨矣。果然如是。則為父清淨。而能行其慈。為子清淨。而能盡其孝。為君清淨。而能用其明。為臣清淨。而能效其良。為僧清淨。而能成其道。為俗清淨。而能素其位。順境中清淨。逆境中亦清淨。至若婆須密女之行貪亦清淨。無厭國王之作嗔亦清淨。勝熱婆羅門之肆痴亦清淨矣。一切煩惱無明。俱化為清淨。婬坊酒肆亦清淨。到此境界。方好魔宮虎穴。天上人間。拍手橫行。悲歌樂舞。作自在漢去也。然則念佛能生西方。破生死出三界。超纏縛脫火坑。顯本分露爪牙。其力大矣哉。有此捷徑。而不能由。甚至反相排貶。是真顛倒凡夫。愚迷種子。最可憐憫者哉。

念佛一門。深入取如來無盡藏之法則也。此固人人本具。因被塵緣覆障。不能自見。須念佛以揭顯之。如貧乏者。知有寶藏所在。則必耑心致志。下死工夫。鍬之鋤之。浮坭既盡。寶藏自現。大富長者。由斯而稱。是知一句彌陀。行坐不離。苦樂無間。心心相續。口耳分明。進進不已。念之既切。塵障頓開。登堂入室。便好受用。此無盡藏也。雖末法時世。參禪之人。儘多入處。只是難得。不出其位。若能即念佛。而操履向上。可為守彌約而功彌深矣。如死心新。天如則。圓照本。慈受深。真歇了。永明壽諸大老。係五宗梁棟。俱向此一門。而取如來藏。所以深入於此。渣滓自然消融。無明自然淨盡。六根自然清淨。業海自然乾枯。生死自然寂滅。三昧自然現前。六通自然具足。彼岸自然超登。功德自然成辯。徹因徹果。自利利他。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古德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過七七日。便成三昧。三昧既成。悉皆解脫。任我取之無窮。用之不竭也。雲棲云。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祗於一念。其惟念佛功德歟。如此直截痛快。不涉支離。頓超有漏之因。永證無為之果。殊勝法門。吾願與大地眾生。向這裏入。或問所為西方淨土。其義何居。

師答云。淨土者。即是工夫操鍊到極處。渣滓化盡。不容一點垢穢。真到聖凡皆盡。真偽俱忘。始是真淨土。始是吾人安身立命處。言西方者。具有八義。

以五色論之。西方為白色。無諸染污。此潔白之象也。修淨土者。以一句彌陀。滌身口意三業。此淨其因也。因淨則果亦淨。故念佛者。臨終生西方。正因果相符也。

以四季論之。東方為生長之地。春象也。西方為生熟之地。秋象也。猶如凡夫發心於東方。從念佛中往生。乃成熟道果於西方耳。

以五行論之。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遇斧斤刳削。轉頑木為棟梁。凡夫猶如頑木。肯一心繫念西方佛號。儼然受斧斤雕琢。自能轉凡成聖。而道德完備矣。

以八卦論之。東方為震。震。動象也。動則生諸苦惱。故娑婆世界。謂之苦海。西方為兌。兌。豫悅之象也。故西方名安養世界。又名極樂土也。

以二曜論之。日為陽。天象也。月為陰。地象也。此二者。皆昇於東沒於西。故人宜則之。勤修淨業。求歸西方。是即天地人三才一貫之道。

東方人。與木相似。逢春則抽牙發幹。逢秋則葉落枝凋。此榮枯盛衰。猶如眾生則娑婆苦海中。受生死成敗得失之累。若西方則與金相似。金則歷萬劫而不壞。處垢穢而不變。入水火而不移。以故生西方者。稱為極樂。超生死脫三界也。

東方有為之國也。若衣若食。若宮室。若器用等。皆須人力營辦。始得成就。又欲樂之鄉也。凡居此者。皆貪五欲之樂。迷失本來清淨面目。若西方無為之國也。思衣衣至。思食食來。種種天然受用。不煩力作。又性樂之鄉也。生淨土者。享稱性之樂。照見五蘊皆空。

問。盡情放捨。古云。便可悟得。睡中主。何不用此直捷工夫。而乃教人煩苦念佛。向支離中求耶。

答。盡情放捨。甚是容易。只是世人不能放捨。亦不會放捨。若擬心欲放。越多其事。擬心欲捨。愈多其累。只為凡夫在心意識邊作活計。欲用心意識。而放捨萬緣。如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焚。唯大徹大悟人。能善用之。餘俱不能也。所以莫若向念佛一門深入。不管他放與不放。捨與不捨。但只高聲念去念到。百尺竿頭懸崖撒手。情緣不斷而斷。氣質不化而化。便可橫身倒臥。來去自由。現在亦清泰故鄉矣。

問。威音那畔父母未生前。亦可名淨土否。亦可名自性彌陀否。

答。威音那畔父母未生前。固是真淨土。真自性彌陀。但著此閒名不得。若一著此閒名。便是穢土。而非淨土。便是凡夫。而非彌陀。娑婆世界眾生。只因這些名字。去不得忘不掉。故將本來清淨法界彌陀佛。變作五濁惡世凡夫也。若能胸中無此骨董。自然窮則變。變則通。通處見自性彌陀。即證唯心淨土時節也。

問。禪師得大了。當向常寂光中過日可也。何必求生西方。然後謂有益乎。

答。禪師真有大力量者。到放捨身命。已得常寂光中少分受用。然而習氣尚重。進步維艱故。智如盧舍那佛。亦須百劫煉心。若智不如者。未有不被逆境打失。所以求生彌陀之報土。親近彌陀之報身。先保其無有退轉。更加精進。庶可直入佛階。

問。此土亦有池沼花木等可樂。彼土池沼花木等。亦不過如此。何得便言西方為稱性之所現乎。

答。凡夫有兩端執情難化。盡落在生死輪迴故。此土所有境界。皆從對待而現。有成有壞。稱為生滅之境。若生彼土已。離三界之對待。超生死出輪迴。是以誠於中形於外。由吾人操履到真偽兩忘田地。外之所現池沼花木種種。不落真偽重重。可觀稱性之真境。稱性之快樂。絕無榮枯盈涸等事。絕非對待而成。絕不墮於生滅之法。固不可以凡心測以思議求也。豈此土可比歟。

問。聞之。念佛者。亦得入法界淨土。何等名為法界淨土。更作何修而得入。若本來清淨。何用念佛。若本來穢惡。何因念佛便得清淨耶。

答。法界本來清淨。因眾生心中紛雜無量。法隨心變。而為穢界。今能提起一句佛名。萬緣放下。儼如啞女持箒。二六時中打掃。得乾乾淨淨。所為念極心空。心空則雜染亦空。雜染既空。復為本來清淨法界。此實澄濁而清。轉穢為淨。到這田地。生死也是淨土。天堂地獄也是淨土。高山下地也是淨土。榮辱昇沉。是非得失。總是淨土。盡十方世界。俱是淨土。故名法界淨土。皆由念佛功用。而得入此。豈非捷徑耶。

問。入法界淨土者。第八識已得空否。若未得空。何名法界淨土。

答。此但少分淨耳。焉能空第八識。若要全淨。直至成佛。第八識始空。故曰金剛道後異熟空也。

問。法界淨土。屬四土中之那一土。

答。據斷惑未盡。是方便有餘土。亦是少分常寂光土。若入此。愈鍊愈精。愈修愈淨。直至成佛。始名全居常寂光土。

問。既有法界淨土可生。何必教人求生西方淨土。

答。十方世界。雖是個法界淨土。而眾生力量淺薄。焉能證入。由是。佛開方便門示人。且從西方而入。西方乃彌陀之報土也。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由旬。乃彌陀之報身也。報身必居報土。學道人。思到佛果菩提者。必須親近其報身。深聞其妙法。始證得法界淨土之究竟也。所以一方入得。十方世界方可入。一方清淨。則十方世界俱清淨。一方成極樂世界。十方世界。亦成極樂矣。

問。聞師開示。念佛不許默念。若稟薄之人。實不能晝夜高聲而念。學古人所謂音聲在唇舌之間。綿綿念去。此法何如。

答。默念者。力弱氣昏。易於懈怠。且不能感發他人也。更兼雜聲妄想。乘便打入。豈能成就淨業乎。但果係稟薄。不能高聲念者。亦許用此法。然須心心返照。決志西方。日新又新耳。

問。高聲念佛者。不用記數得否。

答。初入步者。必須每日記數。以課其程。則不致怠惰。若無定數。或有時念。有時不念。忻懨相乘。忙閒相間。易生放逸。淨業難成也。惟久修之士。則記數也好。不記數也好。便當把一句彌陀。如握太阿劍相似。有萬夫不當之勇。直破重圍。勦盡盜賊。自然到清淨世界耳。

問。造道之人。貴在一了一切了。胸中無依倚無緣念。今頻頻念佛。有緣念也。有依倚也。何名一了一切了。

答。此不過以楔出楔。以毒攻毒耳。見世人之念聲色貨利者。即被聲色貨利所縛。而壞於其中。乃至念種種者。莫不皆然。佛憫眾生心念不能放捨故。將一句彌陀。換却世人情念。此所謂以出世之念。易世間之念。以功德之念。易罪業之念。以解脫之念。易纏縛之念。以安樂之念。易危險之念。如巧匠偷梁換柱。淘汰得眾生雜念消亡。而此念佛之一念。亦歸無何有之鄉矣。古云。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舟。更何依倚緣念之有。

問。人多說參禪是直捷之程。念佛是迂曲之路。然否。

答。參禪在深深放下。念佛在句句全提。提放雖殊。功用則一。若善做工夫者。迂曲處皆直捷。不會做工夫者。直捷處亦成迂曲也。事在當人不必疑法門之優劣。古德云。單提不用別參。求則又見得。念佛一路。容易下手。直捷為甚。請細思之。

問。邇來有一踏到底漢子。貶念佛。為鈍根人生涯。此說何如。

答。口說一踏到底。纔移一步。便有許多牽絆觸著。無明現前。稱不得為了事漢。且由不知一句彌陀之力故。視作鈍根生涯耳。若也。會得速證阿惟越致話頭。脚根纔穩當耳。甚矣哉。今非昔比。不足怪也。

問。修淨土者。將一切學習熟。境蘊在胸中。可憶念否。

答。念佛不能成三昧者。正坐此。過未熟之境。欲習其熟故。不肯放下。已習之境。常恐忘失。憶念不已。其弊最深。乃至受人之恩怨。必欲報之而後已。雖至死地。亦所甘心。若能易此憶念。執持一句佛名。將所學所習熟境。盡情放下。付諸流水行雲。日久月深。自然打成一片淨土矣。

問。念佛求生西方。可看佛法及儒書否。

答。一切佛法。及諸義理。雖皆有助於進修。若不明曉淨土法門閫奧。及信不懇切者。須急看淨土經書。以決其修持之向。若其餘典籍。不宜雜用乎。心反成障道因緣也。是故一心不亂。為修淨土之宗旨。成三昧之大關。

問。如來教人求生西方。又教人回入娑婆。此等文意相違。其故何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利未安森

    利未安森

    她身披战甲,站在被海水打湿的礁石上,她的黑发随风飘起,她的翅膀张开,她的旗帜在身边飞扬。汹涌的海水中充满了长着尖利獠牙的凶猛海怪,但只要看到了她,它们就马上俯下骄傲的头颅,向她臣服。她是来自混沌中的不死生灵。她的黑色旗帜上是一只屹立于风中的巨鳄。它高昂着的头颅蔑视的俯视着海中的生灵,它紧密的银色鳞甲反射出太阳一样的光芒。———利未安森
  • 日落激流

    日落激流

    本书分为偷袭珍珠港、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日美瓜岛喋血、马绍尔群岛海战、登陆冲绳岛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日本舰队奇袭美国军港、山本五十六的“未号计划”、美军攻占吉尔伯特群岛等。
  • 二虎山

    二虎山

    江湖险,社会动乱人心惶惶,有着相同志向的王虎和李虎俩人有缘相逢,从此开始了他们的江湖之路,他们带领众人开始走向了江湖闯荡之路。
  • 花开的那个时候

    花开的那个时候

    柳枝被砍掉的伤痕还没有愈合,三月份到了,在奇怪的树枝上,爬满的青苔和藤条开始生长,野草和野花总是能更先感受到春的气息。何挽和秦焱的母亲相约去集镇上买小鹅种,以备腊肉吃光了后的肉源,他俩也跟着去了。离家不远处,老街依旧在,只是多了几道红墙。曾经的土墙小巷逐渐的在被喧嚣的马路所代替,没有了伴着茶香的“长叶点牌”下的惬意,小老头的茶铺早已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是新开的大型超市继承了往日的热闹。但在固定的位置,熟悉的笑脸,同一辆车,同一个小摊,集镇并没有因为公路的变迁而丢掉繁华。买了小鸭子和育秧苗的谷种,在街上逛了一会,大家就准备回家了,在街角的小巷子里,何挽的母亲买了几个烧饼,一人一个,边走边吃。
  •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养生导引秘籍

    养生导引秘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下)

    教你学作文描写(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毒后归来:太上皇的独宠

    毒后归来:太上皇的独宠

    医学和生物学双料博士,她才貌双全,钱途大好。一朝穿越,医毒在手,天下任逍遥。然而,一见钟情,她助那人乱世中开帝业,以为是最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却在全无防备下遭他背叛!被他毁尽一切,地底幽宫中,她流干心头血,含恨而亡!重活一次,毒后归来,魔医降世,且看她搅得东齐皇室天翻地覆!至于各式美男争相献殷勤?一边玩儿去吧,姑奶奶她没兴趣奉陪。太上皇笑的温润,“小猫儿,你又去见姓陆的了?”苏牧瑶莫名一抖,晃了晃手中纸包,“我去拿药毒他,怎么着,你也想要?”太上皇温柔却强势的拿走那纸包,“不能让你脏了手,我来,一定让他死。”“让他不举的药,你怎么毒死人?”苏牧瑶眼露疑惑,“有效果更好的,你要用吗?”
  • 凤鸣九霄:堕魔成仙,一念之间

    凤鸣九霄:堕魔成仙,一念之间

    本小姐乃是实力超群的王牌第一特工,没想到,也有失足摔死的时候!更没想到,特么还穿越了,成了一位有名无实的废材郡主?本想默默混吃混喝等死,没想到,不停地有人上门挑衅。后来,某人来个惊才绝艳,顶级废材变顶级天才,日子终于清闲了!哪料,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在朴素迷离的未来,静静地等待着她。
  • 穿越之云起大陆

    穿越之云起大陆

    当一个感情单纯如白纸的女孩穿越到逼婚现场会如何做?一、装晕,搞明白状况再说;二、装无辜,亲,俺不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若你面对的是古代一言堂的大家长皇帝的逼婚你要怎么做?且看纯真傲娇女是如何做的?一定会让大家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