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1600000018

第18章

疏。初二句等者。三乘之人於見道前。修五停心。苦無常等諸觀。正伏四諦分別。兼伏九地俱生。至世第一出心。見道位初方斷分別。至修道位起九無間以斷九地修惑。九解脫道中漸漸證理。如何頓也。此依藏教五位釋之。疏中依通教地位敘之。此教亦有十地。三人同歷。一乾慧地。大論七十五云。聲聞人獨為涅槃故精勤持戒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則煖位已下也。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亦有此名。二性地。聲聞從煖位已去。至世間第一法。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三八忍地。聲聞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釋曰。謂世第一出心。緣下界上界四諦共一十六心。初緣下界苦諦。有苦法忍。苦法智。次緣上界苦比忍。苦比智。蓋以法智緣下。比智緣上也。亦云苦類忍等。是下地類故。如是至道比忍有十五心。於中有八忍七智。今從忍名。故云八忍也。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釋曰。仁王般若說無生忍七八九三地得之。即了法無生亦無有滅。如中論。諸法不自生等。如前具引。今以義準之乃七地下品無生忍。非二乘無生智也。四見地。即第十六心道比智見道。入離生正位。得須陀洹果。菩薩則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云不退。然論釋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位寬。有云。初地已上乃至八地等。五薄地。聲聞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斷欲六品俱生煩惱。唯下三品在欲界之惑薄故。菩薩過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亦薄。六離欲地。聲聞已盡欲界三品。離欲界生。得阿那含果。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七已作地。聲聞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菩薩成就佛地。八辟支佛地。準大論翻為因緣覺。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故名辟支佛。九菩薩地。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釋曰。準大論。前後菩薩道種智中。徧修前之八地而不取證故已作地。辟支地不指菩薩。論又云。歡喜地乃至法雲是菩薩地等。十佛地。即一切種智。上依大論錄之。中間難者亦唯以他文釋之。然皆略示而已。

疏。古譯等者。北涼三藏成八十卷。疏中引用皆前後論文。

疏。緣起等者。二十七經云。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皆前前為緣。後後生起。如是十二三法所攝。謂無明及愛取是惑。行及有支是業。餘識等七支是苦。十二因緣論頌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然此十二。三法互因。三世輪轉。該攝三界。通於四生。今略示三世因果之理令識大況。謂過去無明為發業支。現在愛取為潤業支。招識等五支果。復由現在愛取有支。感未來生老死。小乘三際兩重因果同此。大乘或唯一重。則前十支皆因。後二支為果。涅槃經中亦依三世明十二有支。二十七經云。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色名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死也。是名十二因緣。略示如此。津謂下。如易之未濟既濟之義。四諦者。謂三界有漏色心皆逼迫性。名苦諦。即三苦八苦等。三界分別俱生之惑。增長生死。名集諦。斷障所顯無餘之果寂靜。名滅諦。總別念觀七覺八正乃至一切菩提分智。於三界生死能出能離。名為道諦。於此四中。前三世間因果。後二出世因果。所以果先因後者。於世間中先示其苦。令起厭心。知苦諦之果乃集因所招。令斷之也。於出世中先示其滅寂靜永安。無形患智勞之辛。有無為無餘之樂。令起忻心。知滅諦之理由道而證。令修之也。古人云。厭如是苦者斷如是集。忻如是滅者修如是道。故如來始於鹿野為五俱隣等三轉此法。盖此意也。涅槃下。亦二十七。具云。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凡有四種。乃至下智觀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得緣覺道。乃至上上智觀者得無上菩提等。論語。即八佾篇。

疏。智慧第一者。謂十大弟子各居一長。如迦葉波頭陀。目乾連神通。須菩提解空。迦旃延論義。迦賓羅曆象。阿[少/兔]陀天眼。羅睺羅密行等。若準增一阿含第三卷中說。弟子中各有其能。略云。寬仁博識如阿若俱鄰。善能勸導如優陀夷。恒飛虗空如善肘比丘。威容庠序如馬勝比丘。精進苦行坐禪入定如離日比丘。廣立齋講如陀羅婆摩比丘。安造房屋與招提僧如小陀羅婆摩比丘等。故北山錄云。若五百無學各以其能求之。咸居其甲而非乙也。所引涅槃尚云都不識知。況盡知乎。故比山錄云。羅漢不識鹽義。外黨諸俗深以為誚。盖出朽宅則生死凡夫邈哉。何及語外事利。解脫聖智或不如凡夫也。然孔子域中之聖而能多知。楚王過江得物而不識。使問孔子。子曰。萍實也。可食。吾聞之童謠云。楚王過江得萍實。圓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吳治塗山得專車之骨以問孔子。子曰。古防風氏之骨也。大禹會諸侯於此。防風後至。禹戮之。防風長四十尺也。以孔子之多能尚有不知之事。如中庸云。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故列子湯問篇云。孔子東遊見小兒辨日遠近。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何以知其然哉。兒曰。日初出也大如車盖。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我以日初出而遠。日中時為近。何者。日初出則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兩小兒笑曰。孰為子多知乎。是知雖俗諦之事。非一切種智不能盡知。況出世下。經意以俗諦為世間。真諦為出世間。引此兼證下文。

疏。虗無等者。老氏云。致虗極。守靜焉。又云。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虗而不屈。動而愈出。又云。三十輻共(音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闚。小視也。躐。踐也。等謂等級。不可越級而進。階升者。論語子張第十九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疏。例引等者。老氏四十八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損等。如見前下。即見道之前伏惑。見道已去斷惑。性宗位次。廣則三賢十聖等。如華嚴廣說。略則信賢聖果。如起信。圓覺等說。寄位下。即賢首一乘義分齊中略云。謂寄信等四位以斷滅等四相。如起信論中信位斷滅。賢位斷異。聖位斷住。果位斷生。又有斷惑顯位。如斷滅相而顯成信位等。廣示如義分齊。

疏。阿惟下。古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此語。淨名亦云。無以日光等比螢火。

疏。雖別下。引經雖別。然意中含有前來斷惑之動。如下云等是也。所以下。明譏動之意。但欲演其動寂無妨也。事理下。事。動也。理。靜也。清涼教迹云。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疏。方廣等者。大乘經中此理攸同。入地者。初地已去至七地中。智相既亡。約本智合理。身心無相。謂言寂也。此據本智證理而說。非約分段變易而論。然細細而求。地地之中斷障證真亦分分寂滅。今之論意不取如斯。但取初地已上已得寂滅之靜。如何至於寂滅之靜復存取捨之動乎。

疏。勝分者。然諸位之中當位之行名為自分。進後之行名為勝分。約增勝義邊。以好尚是心。心未寂滅。涉求是身。身亦未寂。

疏。以此四者者。即取捨損益之四。文義下。謂寂滅與好尚等異。戾。乖也。即動靜之行相違。

疏。南喻等者。前引法身已上。經文說寂。智論說動也。如疏可辨。南為朱明者。以五色布於五方。則青為東方。赤南。白西。黑北。黃中。以五行配之。則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故南為朱明。北為玄冥。又离卦屬南象。亦明象也。

疏。然稟下。謂性宗修行必動靜無違。止觀俱進。事理雙修。悲智平等。如物不遷云。不釋動以求靜等是也。

疏。寂也下。涉動名為為作也。捨動名無為。老氏亦云。無為而無不為。若云至理無為。則非四相所遷。名無為。故無為名一亦隨義別。

疏。次四句下。以寂而常動。故動與寂非一也。動而常寂。故動即是寂。非異也。後四句下。冥真之心。理行也。涉俗之心。事行也。真俗齊照雙流也。如儒童菩薩地地之中身心寂滅不失自分。亦地地中進求。後位不失勝分。豈云靜而違動。不復進求。動而違靜。不成寂滅。故二行無違。方成無住之修。

疏。承前等者。為前文每四句中成一對。動靜之義可知。

疏。據前下。疏中會身心互舉。推驗前文可見。亦無餘義。

疏。義如者。然論之上下。釋不有不無之名。出義各殊。今此釋經又成一義。不若有心之有。非有也。不若無心之無。非無也。

疏。眾庶。如孝經庶人章之庶人。即蠢蠢無知汎常之流。

疏。為斥等者。聖無妄相。故云不有。靈照炳然。故云不無。

疏。初二句等者。由忘絕故所以不有。次二句。由智存故所以契理而不無也。恒沙下。起信相大中文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乃至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思議佛法。隨理者又曰。雖實有此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故。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後二句下。意云若心想未盡自有我相。心想既滅功自無相。清涼心要云。寂寂運無涯之照。此明寂而常動也。如何積德之動以乖寂滅之靜乎。

疏。答問等者。文易不解。但出前後之意。本經二十一云。如來涅槃。非有為非無為等。

疏。智論等者。亦取意引之。智論但云。施頭目髓腦。不云國財。盖舉重攝輕。以內例外。乃至者。具云持戒忍辱禪定。時在山林中身體乾枯(云云)。在疏。釋曰。下以儒童在七地中見然燈佛。依智論釋。智相未盡者。前文已釋。三輪者。一不念能施。二不念受者。三不念果報。本經二十四略云。不見施者。受者及施果報等。未或下。謂七地已前已斷相續執取等心。由智相未盡滅。故三輪未得全空。住相下。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乃至云其福德不可思量。如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等。以知住相行施則著我人等相。但為生天之福。不得無漏之果。施既下。例餘行也。謂凡行諸行。一一皆須忘相。三輪空寂。方成出世之因。故清涼云。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施雖下。儒童得無生忍。而忍心施之。方契真也。故言不貴於多寡。中理為奇。施不貴於重輕。契真成要。尠。少也。蹄涔下。蹄跡有水曰名蹄涔。施華緣者。太子本起端應經略云。定光佛興世。有聖王名制勝。治鉢頭摩大國。我時為菩薩。名曰儒童。居山行禪。聞世有佛。心獨歡喜。披鹿皮衣行欲入國。會五百道士論說道義。師徒皆悅。各送銀錢一枚。菩薩受之。入城見民治道洒掃燒香。即問行者。答曰佛來入城。菩薩大喜今得見佛。當求我願。王家婢名瞿夷。過水缾。密持七莖青蓮華。儒童即探銀盡用與之。女貪銀寶。與華五莖。自留二枚。迴別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不惜銀寶。追呼男子。以誠告我。菩薩云。欲以上佛求所願也。瞿夷曰。善。請寄二華。亦献於佛。須臾佛至。國王臣民拜謁散華。華悉墮地。菩薩見佛散五莖華。皆止空中。後散二華。住佛肩上。佛知至意。因記之曰。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當得作佛。名釋迦文。菩薩受決。疑解望止。便逮清淨。不起法忍。放光下。釋空行菩薩由修三空故名空行。三空無相即成寂靜行。五波羅即為動也。

疏。賢劫下。第三。具云。一切諸法無有與者而自逮得。以是勸助救諸窮匱。是曰布施。成具下。即成具光明定意經。頌云。不教令自行。不為而過為等。禪經下。坐禪三昧法門經下卷。具云。是慈三昧。略說有三種緣。生緣。法緣。無緣。諸未得道是名生緣。阿羅漢。辟支佛是名法緣。諸佛世尊是名無緣。思益。即第一云。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等。

同类推荐
  • The Malefactor

    The Malefa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Mountain Europa

    A Mountain Europ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氏稽古略

    释氏稽古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The Devil's Dictionary

    The Devil's Diction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麒麟英雄传

    麒麟英雄传

    一个英俊潇洒的武学天才,带着一把御赐的麒麟宝刀,在历经血雨腥风的洗礼之后,独自创立了麒麟门,然而,江湖险恶,杀机重重,他能否在刀光剑影中笑傲江湖呢……
  •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一次偷拍让苏宸彦和赵沫绑在一起,为了平息绯闻,两人迅速公开恋情。赵沫参加新剧发布会,现场不少男粉丝纷纷求拥抱。这让在屏幕那头的苏宸彦狂吃醋。“我的女人不是别的男人可以染指的!”苏宸彦直接在微博上霸道宣布主权。“我的心里只有你!”赵沫跟着瞬间秒回,可是这条微博却是某人的杰作。有一次,苏宸彦遇见情敌,回到家二话不说就强势地将赵沫压在床上。“苏宸彦,你这是什么意思?”“演了这么久,我也应该转正了!”本来觉得就这样吵吵闹闹,偶尔秀个恩爱,就可以过一辈子。可是人生总有意外,一次事故,苏宸彦失去了赵沫。“小沫,你在哪里?我好想你!”可是这一次,赵沫却没有回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诡尸悚闻

    诡尸悚闻

    一份几大家族间的共同协定,一段骇人听闻的诡异传说,一脉不为人知的赶尸秘术,创造了一段步步惊心的诡事。欲望滋生恐惧,恐惧源自内心地阴暗,欲望愈是在心里躁动不安,恐惧就愈是深刻!
  • 外道之王

    外道之王

    已暂停更新,自会有缘再见。新书正在撰写之中,希望各位朋友大力支持。
  • 废柴狂妃也追星

    废柴狂妃也追星

    她本是一个特工,在遇到他那年后,决心追随他的脚步,进入娱乐圈。却又因为演唱会上的意外,使她去到异时空,和另一个他一起覆手翻云、藐视天下…
  • 冥冥斋灵异百科大全

    冥冥斋灵异百科大全

    这个世界上除了有鬼之外,还有妖,除了有神之外,还有魔,这些都是我说的,虽然不知道到底对不对,但是有的时候那些相当有意思的感觉总会把自己给弄得也感到有意思了,我问你一遍,鬼这种东西,你信吗?
  • 枫落无生

    枫落无生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或许幸福,或许悲伤。走过一座座城池,阅过一幕幕风花雪月,阴晴圆缺。在时光的沉淀中随风摇曳,那些放不下的终将会在某一天,在原地等你。
  • 无情剑之炼天

    无情剑之炼天

    黑暗文,喜欢的可以看看不喜欢的不强求,只是业务兴趣罢了,
  • EXO之赏金猎人

    EXO之赏金猎人

    作为赏金世家有史以来最胆小的赏金猎人,严慕翎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但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严慕翎运气算是不错的,第一笔单子就是赏金界报酬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一单了。可是!为什么第一笔单子就是收拾越狱的狼人?呜呜,还有有我家的亦凡哥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