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则诸经,其事隐没,难得具知。今纂集相附以为旁通,令学者少留意推寻,造次可见矣。
五脏
肾 【水一】 心 【火二】 肝 【木三】 肺 【金四】 脾 【土五】
六腑
膀胱 小肠 胆大肠 胃三焦
五脏经
足少阴 手少阴 足厥阴 手太阴 足太阴
六腑经
足太阳 手太阳 足少阳 手阳明 足阳明 手少阳
五脏 脉
沉濡 洪盛 弦长 浮短 缓大
五脏斤两
一斤二两 【又云一斤一两】 十二两 【三毛七孔】 四斤四两 【左三叶右四叶】 三斤三两 【六叶两耳】 二斤三两
六腑斤两
九两二铢 二斤十四两 三两三铢 二斤十二两 二斤十四两
六腑丈尺
广七寸 【又云九寸】 长二丈四尺 【广二寸四分】 二寸四分 原作「一寸四分」,按《千金》卷二十九五脏六腑旁通诀改。 三寸三分 一丈二尺【广六寸】 大一尺五寸
六腑所受
九升二合 【又云九升九合】 二斗四升 一合 【《难经》作三合】 三合 原作「二合」,据《难经》四十二难改。 一斗二升 三斗五升
五脏官
后宫列女 帝王 上将军 【又为郎官】 尚书 【又为上将军】 谏议大夫
六腑官
水曹掾 监仓吏 将军决曹吏 监仓掾 内啬吏
五脏腧
十四椎 五椎 九椎 三椎 十一椎
六腑 腧
十九椎 十八椎 十椎 十六椎 十二椎 十三椎
五脏募
京门 巨阙 期门 中府 章门
六腑募
中极 关元 日月 天枢 中脘 石门
五脏脉出
出 涌泉 中冲 【此心包络经,心经出少冲】 大敦 少商 隐白隐白 原本「隐白」下有「此心包络经出少阳」,据《千金要方》删除。
流 然谷 劳宫 【心经流少府】 行间 鱼际 大都
注 太溪 大陵 【心经注神门】 太冲 太渊 太白
过 水泉 内关 【心经过通里】 中封 列缺 公孙
行 伏溜 间使
六腑脉出
出 至阴 少泽 窍阴 商阳 厉兑 关冲 【此三焦经出入】
流 通谷 前谷 侠溪 二间 内庭 液门
注 束骨 后溪 临泣 三间 陷谷 中渚
过 京骨 腕骨 丘墟 合谷 冲阳 阳池
行 昆仑 阳谷 阳辅 阳溪 解溪 支沟
入 委中 小海 阳陵泉 曲池 三里 天井
五窍
耳 【二阴】 舌 【口】 目 鼻 唇
五养
骨 【积】 血 【脉】 筋 皮 毛
五液
唾 汗 泪 涕 涎
五声
呻 【噫】 言 呼 哭 歌
六气
呬 吹 呼 呵 嘘 唏
五神
志 【精】 神 【性又作脉神】 血 【魂】 气 【魄】 意 【智又作营意】
五有余病
胀满 笑不止 怒 喘喝仰息经溲不利
五不足病
厥逆 忧 【一作悲】 恐 息利少气 四肢不用
六情
恶哀 怵虑 【一作惠好】 好喜 【一作直喜】 威怒 乐愚
贪狠 廉贞 宽大 公正 阴贼 奸邪
八性
欲忌 友爱 慈 【惠悲】 气 【正】 公私 【怨】
五常
智 【谨】 礼 【哲】 仁 【肃】 义 【义】 信 【圣】
五事
听 【聪】 视 【明】 貌 【恭】 言 【从】 思 【睿】
五咎
急 豫 狂 僭 蒙
五音
吟咏 肆呼 讽 唱 歌
五声
羽 【四十八丝】 征 【五十四丝】 角 【六十四丝】 商 【七十二丝】 宫 【八十一丝】
五色
黑 赤 青 白 黄
五味
咸 苦 酸 辛 甘
五臭
腐 焦 膻 【臊】 腥 香
五宜 【子来扶母】
酸 甘 苦 咸 辛
五恶 【味之恶】
甘 咸 辛 苦 酸
五恶 【气之恶】
燥 热 风 寒 湿
五数
一 【六】 二 【七】 三 【八】 四 【九】 五 【十】
五行
水 火 木 金 土
五时
冬 夏 春 秋 季夏
五形 【《外台》云: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形之象】
曲 兑 直 屈 圆
五畜
豕 【《外台》云豕鼠】 羊 【《外台》云蛇马】 鸡 【《外台》云虎兔】 犬 【《外台》云猴鸡】 牛 【《外台》云龙羊犬牛】
五谷
大豆 麦 麻 稻 【黄黍】 稷
五果
栗 杏 李 桃 枣
五菜
藿 薤 韭 葱 葵
假令人肾、心、肝、肺、脾为脏,则膀胱、小肠、胆、大肠、胃为腑。足少阴为肾经,足太阳为膀胱经,下至五脏、五果、五菜皆尔,触类长之也。余皆仿此。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
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凡病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之化,亢则害承乃制,微则是其本经。本,脏之本;化,造化之化也。病甚,则如金衰不能化木,木则生火,木火者,皆阳也,故风火多兼化,则风热相搏,贼其金也。
脏腑之气,应乎三阴三阳,实则行乎本化之气,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气,泻之是为杀其鬼也。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五脏之气交变论
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难经》曰:肺主鼻,鼻和则知香臭。洁古云:视听明则清凉,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天之气,而外利于九窍也。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鼻乃肺之窍。此体也。其闻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盖九窍之用,皆禀长生焉。夫心长生于酉,酉者肺,故知鼻为心之所用而闻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气,肾之窍也,乃肾之体而为肺之用。盖肺长生于子,子乃肾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听音声也。一说:声者天之阳,音者天之阴,在地为五律,在人为喉之窍,在口乃三焦之用,肺与心合而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窍开于舌为体,三焦于肺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窍通于目,离为火,能耀光而见物,故分别五色也。肝为之舍,肾主藏精,鼻通气于心肺,故曰主百脉而行阳道。经云脱气者目盲,脱精者耳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为清气所奉于天,而心劳胃损,则受邪也。
六腑者,六阳也。五脏者,五阴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是五阴也。又有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是六阴也。耳者肾也,复能听声,声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复能闻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口为脾,脾为坤土,主静而不动,故无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与督脉共计十三阴也。脑为诸体体 疑作「髓」。之会,即海也,肾主之,是为十四阴矣。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天,六腑,气表,其体在上,其用在下。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地,五脏,血里,其体在下,其用在上。
问脏腑有几
答曰:肝、心、脾、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计之十二矣,故包则为一腑矣,是为十三矣。经曰:包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云:包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者,若沃以汤。注云:膀胱,包内居之内外二境。图云:膀胱者,包之室也,以是知为十三脏腑矣。
假令脾肺虚,则补其母,谓肺病而补其脾也,则肾自平矣。假令脾肺实则泻其子,谓脾病而泻其肺也,则心自平矣。《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令心病得脾脉,土在火之分也。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火独王于南方,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前后虚实图(缺图)
假令心病得肝脉,木在火之分也。土退而不敢至,土退而不至,则克火之水随木而至,是从后来者为虚邪也。
假令脾肺虚,脾母能令肺子虚也。用理中汤,非补脾也,脾中补肺也。故曰,虚则补其母。以其脾为生肺之本也,则用人参、白朮之类。故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此之谓也。
假令脾肺实,肺子能令脾母实也。用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故曰,实则泻其子。以其脾为生肺之上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故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
脏腑标木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沉,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蓄。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数十证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滋生重病,亦先治轻病后治重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后有大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从前来者谓实邪,从后来者谓虚邪,此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皆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肝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荣火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荣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邪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穴中补水,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黄芩泻大肠火。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蘗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唯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 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从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 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 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