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9500000082

第82章

论云摩怛理迦所摄者。即十七地及四种摄。摩怛理迦。名本母义。如十七地即本地分四种。摄即后四分。释云佛本经中。说十七地及四摄故。弥勒为无著说。即本佛说名本母也。又解弥勒即是佛。为无著说十七地及四种摄。即是本母。名摩怛理迦也 二所摄者。总合前二。有此十种也。即藏及本母也 十种者。一谛相教。即说四谛二谛相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合上五也。四谛品类差别为第六。所依能依为第七。所依者。一解谓因。即集道谛。能依谓果。即苦灭二谛。有解四谛理是所依。依此理说。教是能依。即能诠所诠相称教也 遍知等障法教第八者。即说苦谛集谛障法也 顺法教为第九者。即是说道灭二谛言教也 不遍知等遍知过失功德教第十者。不遍知等者。即是过失言教。即前遍知苦谛等障。是不是遍知善故。名不遍知。遍知功德名遍知等教。即前顺法教也。世俗世俗谛教者。谓相名分别。胜义谛教者。谓四圣谛。及真如。此中不论正知。以是有为故。可为世俗。是无漏智故。可名胜义。故不偏论。至五法中当会

升摄波者。树名也。即旧申式林者讹也。即佛告阿难林中叶大小处也。是此胡树。佛在树下座。若阿难非在林中

十六意趣。以欲胜解二法为体。即是意乐也。第二乖离是厌离生死。乖离生死也。第三劝道等发心。第四解脱分位。第五决择分位。第六令入见道。第七正入见道。第八得果成熟也。第九得果已修定也。第十令得无学果第十一佛别意令众渐入故。如摄论第十二。令证前别意。发生欢喜也。以下可解

四定智者。是苦谛四行。苦无常空无我。谓四颠倒定俱智也。生故者。离蕴别有生法义。我生相故。我体相状。及业用等可知

论云何道谛谓资粮道方便道清净道名道谛者。同对法第八。如对法第四。见修断中说断。道谛等八方便道等。是有漏故。修道断。广如彼抄

论云复即诸谛为据为依为建立处。立十三种补特伽罗等解。六苦谛为依果故也。集谛为依因故也。道谛为建立处。得成有学等故也。此中不取灭谛。是无为故。又解此等通语。据依建立。即一物也。不可别配。即三谛法是。或四谛以证得无为等。方便建立差别故。此中菩萨。不生无色界等。并如对法第十三钞解。如来身一向无漏。出三界故。名不可思议也

论云六障碍障者谓十一种障碍随一现前者即此十二障。除此第六。取前五后六合十一。为此第六障。更无别体

论云此中差别者根是果性界是因性信解是因性意乐是果性者。根界二种。若染若净。随应通用信等五根。及五受根意根为体。但现行名根。种子名界。大义曰。或初修未满名界。是增义。已成满名根。是增上义故名果故。言果因也。而体无别 信解意乐如诸论。并以欲及胜解二法为体。若染若净。皆同亦无差别。但是信解是因。意乐是果。即种子名信解。果名意乐也。此即诸论证文。大义曰。即初起信等时名信解。所以是因。后时起信等名意乐。所以是果。非约种子等解。此义如是

论云邪性定聚复有二种。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初是无种性人。次是断善根人。通有性无性。大义曰。善还续未必邪见耶聚造五逆业者。决定邪定故。大义曰。正性定有二种。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初者即三乘本有各别决定性人。次者此人已入圣道以去。是大义。不定亦有二种。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者。初是本三乘种性人。一人身中。有三乘种性故。二方便不定。前解已圣道已然。始回心向大等入方便。故不定名方便不定也。前人是凡夫时。有三乘种子。或即回心。或总定不定人。不定其位。次性即定亦尔。此不定性人一人。或具三乘种子。或唯具二种子等

论云又若于彼真义理门随决了者当知能入五种离生等者。西方呼宿食为生食。如人宿食。不消在身。便能为患。见道烦恼亦尔。在身与有情。作生死患。死患今得断之故。是离生也。即旧言超升离生也。此五皆入见道。初三人是声闻。初是次第。次二是超越。独觉菩萨可知。并名离生也

论云复有五种有爱。一法性爱者。即劫未时。法尔爱生上界故。如法尔等。二誓愿爱者。而非此时外余誓愿生彼。三愚痴爱。即外道方计彼为涅槃。四厌离爱。即泛尔凡夫厌下爱上也。五思择爱。谓圣者生彼。定慧上流人等。大义曰。今言有爱。未必缘上二界。但缘内有身即是。法性爱者。即任运爱之。如第七识但耶爱。誓愿爱。如发愿是我定愿。当得如是如是身等。愚痴者。即无明增爱。若生死亦如外道求生天等。厌离爱者。论云于舍法爱。无羞耻者。即舍受法无羞耻也。即今舍人。是即厌此事。爱彼事。思择爱者。如思择言。人天是胜。我法生之。又势爱种

论解三漏种形等皆是中。有漏五相者。前三即三界。后二在五趣。恶趣名无欲乐有烦恼。善趣名有乐有烦恼。生彼有乐烦恼故 此中欲漏欲界所缘五尘者。是若缘欲界内身起烦恼名有漏故。有漏身等增语。唯在内故。欲尘多在外故。大义。上二界名无欲乐烦恼。欲界名有欲乐烦恼。此中无明漏。唯取六十二见相应无明。唯在欲界。此六十二见。名障解脱等故。如八十九。以无明为主。此言无明其实见。亦是如八十九说。然此中唯举后际分别见。不举前际见者。以论云若欲无明漏。欲者希欲义。缘于后际起希欲胜。非缘前际。见不名无明漏。即如八十九

论云相者谓由所依故及行住故者。如识。此中据一义。不相违。以根为所依。境界为所行住。自了别而观于识等也。余者可随。又解

婆罗门恶咒术名听闻究竟者。彼云我此咒但听闻。即得功德。为事究竟。不可解释也

论云一字通达通达为常者。即如[褒-保+可]阿字。知为常。必不可改转。此是字本故也 字义通达达为无常者。即字所证之义。可转变随方处。义则立故名无常也。如眼名眼。亦名为照了道等等。即字所因义。是无常也。故知即名句等。亦是无常。可改转故。又此字因等。诸行无常义故。名义无常也第六十五卷

就思慧地。二卷中有尽。后卷以来。明二十九。后卷末以二十九断位上。寻下准知

论云有非有思识如本地说者。有为无为为有。无我我所名非有也

论云若实物故事故义故等。有解第一因证依他有。此第二因证圆成有。如此等名。真如之别义名。更无别目也。又解此三故字。亦证依他。实物故简似法。事故体事也。义故差别义也。皆依他起待所余。名假实等。如对法第三。初如即于色等为依为待。我等是假亦待依色等。名色等蕴者。亦是假有。待别色等成总蕴故

远极彼岸。计我不过四种者。谓计极远离。不过此四中。后非于前一一别勘。非前可解。四句分别尽故

论云说因者说因者。因言所以。即谓外人曰。即复有所以。故不增长。无所以故不增长。即是成宗之因所以也。此中为比量。思之可解

论云依止一聚者。大义曰。谓一想可得。非余非一聚者。如画中有种种众相故也

论云一不共大种聚二非不大种聚者。如本地第三卷等解

论云又一切清净之色及依彼识所取境界等者。谓此定色微细故。非五识等所得。然若变令受用。亦得见之。如前五十五解。及别抄。此色解云。一者由身第六定心。引自第八有漏色。现令他人托之而受用。故是有漏。不尔者。自第六是无漏故。如何令他受用。二解云。即以自第六为增上缘。他托之亦变为有漏。不藉自第八变。如诸佛。岂有自第八变净土等。此解为胜。以不同余处唯散心缘故。唯定心境故。名无见无对。非他人不见也

论云若诸有事现量所行有漏增上所起者。此意总取五尘。名所缘有漏。有净及增上所起定。但简过也。现量所行。简法尘及三性心等。如下文

论云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者。此中但取五识名现量。其实与俱缘意亦是。今取所行。即五尘是。故不举意根也。前言现在名有事者。此总言。取现在中理义等所行者

论云若现在事亦非现量所行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名有漏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别所行境说故者。此意言净色。及染污善无记心等。非烦恼所缘故。名有漏也。以缘此烦恼。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也。此善等法。即是后由生起故。成有漏也 此五门有漏中。第一是总门。第二是烦恼种子。第三是染污心心所。第四是五尘。第五是一切。内五根善无记心。及身语业。及别解脱戒。及外器世界。皆是烦恼所引。或是此正生已生当生等故。故名有漏。色无色一切法。亦是有善异熟果。亦是此中文略。唯言不善异熟

论解无漏五种中。据五义未必摄尽。则别解脱戒等。无处摄故 第二言有诸法随眠断故名无漏谓已永断见修一切烦恼所有善及一分无记造色若诸无记世间善心心所等者。此中即无学身中法故。言见修一切烦恼断诸善者。即身语善业。及戒也。一分无记者。无学无记身语业。由无漏身中。及无漏引力生故。名无漏也。不取余故名一分。诸无记者。四无记心也。余可解。此中简与初心法何别者。亦准可知。诸人于此亦即五根者不然。非无漏力引故。旧种类故。不同身语业也

论云欲界系善染污无记作意缘一切三界诸法等者。此中善心可解。染污者即兼言有覆无记 问曰何者有覆缘三界也。答曰欲界有覆。唯俱生身边。唯在第六识者。如论文。观三界为一。同一类等为我。余无此能。更无有覆心缘也 无记缘三界者。即异熟生心独头起者。及缘威仪工巧心后等流。引生异熟生心。亦名威仪心工巧心缘也。泛尔缘不求不染者。是第八识亦是缘三界也。种子法故

论云色界善作意缘三界法者。此中应言染心无记。亦即染心如何。如五十九云。色界于欲行烦恼。谓上缘烦恼。及缘下慢。及如前第六我见也。以微细故。及异熟生无记心。略而不说也 无色界若定若生外道。唯缘自地计为涅槃故。如计识处为涅槃。未行识已得空处。当善心不缘上又九无碍心。岂亦无善心。不缘下。俱得计自他涅槃者语。所以略而不论。有共染心中。岂无上缘。或又五十九云。无色于欲行色行涅槃。亦得缘下。不言无色烦恼行等。以渐独故。略而不说。据外语者语同对法。此中毗钵舍那菩萨。地前亦缘下者。说善心不计极故。得缘下地。不言缘上者。以生上界。如有学但以谛观。不以六行欣上故。略而不论。菩萨从多声闻为论。亦不说其实得缘下地。此中不论此等染心。亦应研问。又彼处异生。亦不说之。及并不言缘无漏者。以界为法故。如对法第二抄。显扬十八不同。如彼会也

论云名映于等一切者。名有二种。一四蕴名之。即下言由观知。故除人执。二名字名。即下言知此名。故除法执。言四蕴名。能遍缘一切。遍生起一切法故。言名映于一切。名言能遍目一切。名映一切也

论云谓若略说观察清净因故者。即下言缘此名。能知法人无我故。显彼理故 为净因观自相者。即下言缘二种名故。我相不可得。即是二执相分也。今知其事 彼观察染因者。即下言不善了知。此名即染污生起故也。即是彼见分生起故。一切法生也 又解言二种名。有三义故。名映一切。一者观此名者。得清净为彼净因也。二知二名缘自一切法。三知二名为染法因。此三义具名映一切也第六十六卷

论云若粗段食欲界五趣皆现可得此于一分各别那落迦非大那落迦者。段食有粗细。粗者遍五趣。如此文唯除大那落迦。大那落迦中。亦有细段食。如本地第五云。于地狱中。有微细段食。谓微细风故。段食遍诸地狱也。太师解

论云六由善不善无记作意引发先业能牵诸行令住不绝所谓外分共不共业之所生起者。谓器一世间业。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业时。由三性作意为方便。引此业生起。能牵器世间诸行。令住不绝。如山河等。名共共生。田宅共不共业生。即大师云。有二种共不共。共二种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二共中不共。如宅舍等。不共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缘故。二不共中共。如身中扶根尘。为他缘似故。此中即共中二文

论云又有长寿诸有情类若不得食非时中夭者。谓龙等或经劫等。皆由食住。非由余法故 四念住配四食等。如理思惟

论香味触正消变便能长养等者。此三粗细。有增损义。色尘体粗。不能增损 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等尔时名触食者。此取令心欢悦故。即心触数。为触食体。不取尘为触食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绝色特工:为你敛下一生繁华

    绝色特工:为你敛下一生繁华

    凤家的草包痴女?不会古武?受人凌辱?天才凤紫曦教你如何肆意妄为过人生:白莲花贱女,虚伪世家主,狡猾奸商;凡是看不爽的人,通通打包一起全灭掉!但他的出现扰乱了她的心池,为他,她甘愿敛下一生锋芒,只为得到他的心。
  •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命运轮回之地狱曙光

    我们活在光明中,却仿佛身在地狱。我们在阳光下笑,却在黑暗中流涕。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冷漠麻痹童心。以孩童的眼光,最超前的思想,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以魔幻的文字,最直观的透视,打开一扇扇黑暗之门,走进每个人的内心,揭示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密码……我们看不见黑暗,只因我们已经丧失纯真……望在活在黑暗中的孩子,能看到,地狱之外的光……
  • 妃常彪悍:帝尊晚上见

    妃常彪悍:帝尊晚上见

    因为一场算计,她被卷入在这奇异的大陆中苏琉,苍龙大陆苏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草包大小姐。再次醒来,谁知却早已不是这具身体的主人。说她是废物?那就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本姑娘到底是废物还是天才。灵力和内力双修的体质,你们有?这条黄金龙也是你们能瞎想的?斗灵力?还是比武力?上古炼丹术的秘方你们也配知道?于是,某腹黑配合自家媳妇说道,“是是是,他们都不配知道。”某女:……
  • 宠物小精灵之训练家

    宠物小精灵之训练家

    在这个存在各式各样不同种类,与着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精灵的奇妙世界里。自幼孤儿,童年一直过着训练,长大过着战斗与死亡生活的青木来到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着在联盟工作,长期不回家的父亲。温柔娴熟的母亲。满足于一切的叶玄对着未知的世界长吼:“未知的冒险我来了,我要将过去的青春、快乐、忧伤、痛苦,一切的一切完全弥补回来,并且活得更精彩。”带着自由的梦想,叶玄带着伙伴开始冒险世界的旅途。
  • 盗墓自传:竹叶之心

    盗墓自传:竹叶之心

    这个故事得从40年前说起,那时候的我才20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不料一场事故让我卷入了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事情。这个故事就是从盗墓开始,我不断的在追求的一个困扰我的迷,而我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后我才知道,一切源于我,一切也灭于我。
  • 三生石下葬桃花

    三生石下葬桃花

    我本树上一枝花,你是树下一块石。三千年前你爱我,我却因你而凋谢。如果有人再问我什么是爱,那么我就会说,爱就是牺牲,爱就是无悔……
  • 鬼王符令之浑圆剑庄

    鬼王符令之浑圆剑庄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辽国以虎狼之师,入侵中原。真宗皇帝赵恒与辽国签定“澶渊之盟”后,数额宏大的岁币,让人民赋税沉重不堪。此后,真宗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午夜恶梦缠身。后宠信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真宗相信禅事,广建宫观,横征暴敛,同时仪仗权势,荧惑朝野,结党营私,排队异己,使得刚刚稳定的大宋王朝再次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此时,江湖上各大势力与帮派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彼此间明争暗斗,相互倾轧,仇杀……以江南浑圆剑庄为首的诸葛家庭,以匡扶正义,遵守江湖侠义之道,获得武林人士一致好评。于此同时,一个代表神秘势力的“鬼王符令”恶魔之牌,出现在江湖中,再次让武林陷入恐惧之中……
  • 蝎魂

    蝎魂

    这个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物有很多,就像是这样的一种生物,他们没有肉体,一出生就伴随着自己的寄魂体,他们有着各色的寄魂体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能力,他们是被上天遗弃的孩子同样是被地狱眷顾的人,他们被称为——寄魂者。
  • 温馨爱恋:舞台的甜蜜秘密

    温馨爱恋:舞台的甜蜜秘密

    华丽的舞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的音乐,在这里都会受到古老的测试。传说,当他与她唱起心中的乐曲,便会找到永恒,永存彼此的心中。爱,能否在这里绽放出最美的音乐,需要你的用心美丽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见倾心,当他第一次看见她,便爱上了她,而她,在残酷社会的冲刷下,对一切早已缺乏信任,对他的爱意,心存怀疑我在炫目的明星走下去,爱,将在我们的舞台延续,让音乐伴随着甜蜜实现爱的约定!
  • 魅力女人课堂

    魅力女人课堂

    本书是一本女性生活通俗读物。向您介绍了零星时间打造精致生活、时尚“小资”情结、情调假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