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9400000073

第73章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

复次嗢拖南曰

思择自性取  萨迦有世间

真寻思实智  密意与次第

问如是五事几谛所摄。答相四安立谛摄。名一苦谛摄。分别三谛摄。除灭谛。真如四非安立谛摄。正智缘安立非安立谛境道谛摄。问诸相是名耶。设名是相耶。答诸名皆是相。有相而非名。谓除名相余四相。余随所应当知亦尔。问诸相皆相相耶。设相相皆相耶。答诸相相皆是相。有相非相相。谓名等四相。问若分别相相一切名相相合相依而分别耶。设分别名相。一切相相相合相依而分别耶。答应作四句。有分别相相非名相相合相依而起分别。谓分别不了其名所有相相。又于诸相已拔名随眠。有分别名相非相相相合相依而起分别。谓分别不了其事所有名相。与上相违是俱句。除上尔所相。是俱非句。问若思惟真如即观真如耶。设观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应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观真如。谓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乃至未至正通达位。及通达后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观真如非思惟真如。谓通达真如时。由胜义故非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通达后相续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非观真如。谓离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诸相

问若思惟相即观其相耶。设观其相即思惟相耶。答应作四句。有思惟相不观其相。谓前第二句。有观其相不思惟相。谓前初句。有思惟相亦观其相。谓前第四句。有非思惟相亦非观其相。谓前第三句

问如是五事为摄一切法。为不如是耶。答如是。问彼一切法当言以何而为自性。答诸法自性不可言说。问云何应观彼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无有。譬如幻事有幻事性无象马车步末尼真珠金银等性。如是诸法体性唯有名相可得。无有自性差别施设显现可得相。由相名相之自性实不可得。如相如是名名自性。分别分别自性。真如真如自性当知亦尔。正智由正智名。正智自性实不可得。何以故。于一切种随言自性不成就故。若谓诸相自性安立即称其量假立名言。此假名言依相而立。是则于相假立名。前应有彼觉。如已立名。又于一相所立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应有众多差别体性。是故名言依相而立不应道理。若谓诸相如名安立。由名势力相自性起。是则彼相假立名前应无自性。彼既无有。假立名言亦应无有。是故二种俱成无过。又假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应有众多差别体性。又依他过。由彼诸相但依于他假建立故。是故一切假立名言如其自性。不应道理。犹如所起种种幻类。譬如幻者造作种种幻士夫类。谓男女象马熊罴等类。非彼诸类如其相貌实有体性。如是诸相非称名言有实体性当知亦尔。若谓离彼相及名言二种和合有自性生。彼于诸相或于名言或二中间。应现可得。然不可得。是故此计不应道理。由此因缘随言自性于一切种皆无所有。若谓名言能显自性。亦不应理。若取不取假立名言俱有过故。若取相已假立名言便不成显。若不取相假立名言。无事名言不应道理。又如前说所立名言有众多故。有差别故。则有众多差别体性成大过失又照了喻不相似故不应道理。不相似者照了因缘于一切事无有差别。种种亦尔。能取因缘名言不尔

问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现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说。不应道理。又造幻者所造种种幻化形类。虽彼形类非如其性。然有种种能造幻事如其自性。是故譬喻亦不相似。答正立宗时不可言言亦已遮遣。为令觉知如是义故。方便施设譬喻等故。非不相似。虽假名言非如彼性。不可言义非不是有。问若诸相事假立名言则便得有。若不假立则不得有。若如是者喻可相似。不可言计亦应道理。若不尔者。不可言计则为唐捐。答如是由先所起八分别故。于现在世三种事生。如本地分已说其相。即此所生三种事故。复起分别。由此道理诸杂染法展转相续无有断绝。由此因缘其喻相似。分别假立若断灭时。诸杂染法皆可随灭证得圣智。此是量故。不可言计亦不唐捐

问若于尔时分别假立皆悉断灭。即于尔时相事随遣。若尔随一获得圣智。一切相。名。分别。所摄情无情数。内外事物皆应永灭。譬如幻者所作幻事。答相等诸物或由不共分别为因。或复由共分别为因。若由不共分别所起无分别者。彼亦随灭。若共分别之所起者。分别虽无由他分别所任持故。而不永灭。若不尔者。他之分别应无其果。彼虽不灭得清净者。于彼事中正见清净。譬如众多修观行者。于一事中由定心智种种胜解异见可得。彼亦如是

问如是五事。几是所取。几是能取。答三是所取。分别正智亦是能取。亦是所取

问如是五事。当知几种取所行义。答略有三种。一有言有相取所行义。二无言有相取所行义。三无言无相取所行义。此中最初是言说随觉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说随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于言说离随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谛取。最后是胜义谛取。复有远离言说随眠后所得取。通取一切二谛所摄取所行境。谓世出世智以安立谛为所行故。建立彼智通用二谛为所行境。此二种取由二因缘应知。得成世出世性。谓曾得未曾得故。依言说不依言说故问有相之取世间共成。无相之取非所共成。何因何缘名无相取。无因无缘不应道理。答世俗名言熏习取果。是有相取。世所共成能令杂染。胜义智见熏习取果是无相取。非所共成能令清净。是故此二有因有缘。如眼若有翳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翳相现前可得。若无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无颠倒取。问于无相界若取其相非无相取。若无所取亦不得成无相之取。若尔云何名无相取。答言说随眠已远离故。此取虽复取无相界。不取相故。成无相取。问若无构获云何成取。答虽不构获诸相差别。有所增益然取无相故。得成取。问若无构获无所增益。此取相状云何可知。答取胜义故。取无相故。五种事相皆不显现以为其相。问若不分明可立为取。何故不许诸取灭无。答灭无无有修作义故。非修观者依于灭无有所修作。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答自内证智之所证知。问若尔何不如其所证如是记别。答此内所证非诸名言安足处故

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数习无相智义。无数习故知无相智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

问苦等诸智世尊说为得清净因。若苦等智。于苦等谛分别苦等。应成有相。若不分别苦等诸智。便非是有。彼无有故。云何能得毕竟清净。答由无相智增上力故。于诸谛中极善清净通世出世分别智生。即名已断所断烦恼。其无相智是苦等智因正能断灭所断烦恼。于此因中假立果名。即假说此为苦等智。是故无过

问先说所取是能取果。即此能取当言何果。答此二展转更互为果

问若所知境无常。积集相续无量多不现见。云何修观行者缘彼为境。及令转灭。答于彼闻思增上力故得三摩地。由彼因缘。令三摩地五种境界影像现前。即缘此事以为境界。除遣此故彼得转灭

问除遣五种所知境界。当言何相。答无上转依无为涅槃以为其相。云何为涅槃。谓法界清净烦恼众苦永寂静义。非灭无义。问若唯烦恼众苦永寂名为涅槃。何因缘故非灭无义。答如外水界唯离浑浊得澄清性。非离浊时无澄清性。又如真金唯离刚强得调柔性。非离彼时无调柔性。又如虚空唯云雾等翳障寂静得清净性。非彼无时其清净性亦无所有。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云何名为法界清净。谓修正智故永除诸相证得真如。譬如有人于眠梦中自见其身为大暴流之所漂溺。为欲越渡如是暴流发大精进。即由发起大精进故。欻然便觉。既得觉已于彼暴流都无所见。除相道理当知亦尔。问为即于此言说随眠正断灭时。诸相除遣。为断灭已后方除遣。答断时。遣时。平等平等如秤两头低昂道理。又如画像彩色坏时形相随灭。亦如医等过患愈时发毛轮等相亦随遣。愈时遣时平等平等。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问修观行者云何除遣所缘境相。答由正定心于诸所知境界影像。先审观察。后由胜义作意力故转舍有相转得无相。此无相转复有五位。一少分位。二遍满位。三有动位。四有加行位。五成满位。问如是成满其相云何。答不为一切烦恼一切灾横所陵杂故。究竟无恼清净所依说名成满。即此又是善清净真实义所行。一切现量所行。一切自在所行

问于此成满建立几乘。齐何时证。答随三种根差别证故建立三乘。然彼二乘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乘。以为根本。又彼二乘随缘差别。随所成熟无决定故。证得时量亦不决定。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粗重别故。何等名为三种粗重。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由断彼故不往恶趣。修加行时不为不乐之所间杂。二烦恼障品。在肉粗重。由断彼故一切种极微细烦恼亦不现行。然未永害一切随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断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随眠。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自在而转

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转。由此因缘证得圆满。如声闻乘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即上相违三因缘故。应知菩萨

复次云何声闻失坏正法及毗奈耶。谓有声闻。计唯无有烦恼烧然名为寂灭。生大怖畏。谓我当断。我当永坏。我当无有。譬如有人身婴热病于无病中都无识别。谓病愈时举体随灭。便生怖畏。我宁不脱如是热病。是名失坏。由此譬喻失坏声闻当知亦尔。复次云何菩萨失坏大乘。谓有菩萨。闻一切法甚深无性。即执一切烦恼烧然自性本无。谓已无有生死重病。譬如有人于己身中所生热病。谓为无病。于此热病不能解脱。名为失坏。由此譬喻失坏菩萨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几是萨迦耶。几非萨迦耶。答相通二种。二是萨迦耶。一非萨迦耶。真如俱不可说。如萨迦耶。有及世间当知亦尔

问如是五事四种真实。此中何事摄几真实。答世间所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三事所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二事所摄。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别总摄四种

问如是五事四种如实遍智。此中何事摄几如实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所摄。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有二。答即依如是所说五事。由俗自性说无自性。由别别相说有自性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势力故。说三种无自性性。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云何相无自性性。谓一切法世俗言说自性。云何生无自性性。谓一切行众缘所生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云何胜义无自性性。谓真实义相所远离法。此由胜义说无自性性。如观行苾刍于大骨聚生假胜解。不能除遣。于此骨聚胜义无自性相恒无间转。如是应知胜义无自性性。此中五事非由相无自性性故。说无自性。然由生无自性性故。胜义无自性性故。随其所应说无自性。谓相名分别正智。皆由二种无自性性。真如不由无自性性说无自性。是故世尊依此密意。于伽他中说如是言。我说一谛更无第二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等于虚空。答亦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如幻等。答依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色乃至识有无常耶。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何以故。欲说等随观常无有故。说等随观有无常。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色乃至识皆有苦耶。答依生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即彼皆空。答即依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诸法由远离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如依远离性说彼为空。依异相性说为无我。当知亦尔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色乃至识如理观故。审思虑故。乃至观彼非有显现。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彼虚伪不实显现。答依生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如是言。是故今者应知是处。谓于是中眼永寂灭远离色想。乃至意永寂灭远离法想。答都不依于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由彼故于一切处遣一切想。帝释天等亦不能知。彼依何处而起静虑。答都不依于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能随顺喜忧舍处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无谛无实无无颠倒无不颠倒。复说有圣出世间谛。答依于一切无自性性。或不依于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问世尊依何密意。说静虑者静虑境界。诸佛诸佛境界皆不可思议。答依于一切无自性性。或不依于无自性性。说如是言问如是五事。何缘最初建立其相。乃至最后建立正智。答若无其事施设于名。不应道理。故此次第施设于名。由此名故施设自性。施设差别。故此次第施设分别。由分别故。或分别相。或分别名。或俱分别。由此三法显杂染品。次第圆满。从此乃容修清净品。谓即观彼所有杂染诸法真如。由正智故能正观察。能得清净。由此二种显清净品次第圆满。是故显示如是次第

如是于真实义分中。已说事决择。若欲了知真实义者。于三自性复应修观。嗢拖南曰

总举别分别  缘差别依止

亦微细执着  如名等执性

云何名为三种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云何依他起自性。谓从众缘所生自性。云何圆成实自性。谓诸法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问遍计所执自性缘何应知。答缘于相名相属应知。问依他起自性缘何应知。答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知。问圆成实自性缘何应知。答缘遍计所执自性于依他起自性中毕竟不实应知。世尊于余经中说缘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应知此性者。依得清净说。不依相说。今此义中当知依相说。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略有五种。一遍计义自性。二遍计名自性。三遍计杂染自性。四遍计清净自性。五遍计非杂染清净自性。云何遍计义自性。谓有四种。一遍计自相。二遍计差别相。三遍计所取相。四遍计能取相。遍计自相者。谓遍计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识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计差别相者。谓遍计此色是可意。此色是不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见。此色是无见。此色是有对。此色是无对。此色是有漏。此色是无漏。此色是有为。此色是无为。如是等类差别道理。遍计此色所有差别。如色如是余蕴一切处等当知亦尔。遍计所取相者。谓遍计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复遍计此受想行识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无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系意所取。遍计能取相者。谓遍计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声香味触能取。又复遍计此受想行识是色能取。此是声香味触法能取

云何遍计名自性。谓有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别者。谓遍计此名为色。此名为受。此名为想。此名为行。此名为识。如是等类无量无数差别法中各各别名

云何遍计杂染自性。谓遍计此色有贪有嗔有痴。不能远离贪嗔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又复遍计此受此想此行此识。有贪有嗔有痴。不能远离贪嗔痴系。又与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应

云何遍计清净自性。谓与上相违当知其相。云何遍计非杂染清净自性。谓遍计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行识是所取。此是能取。又于一切无记法中遍计所有无记诸法。复次遍计所执自性当知复有五种。一依名遍计义自性。二依义遍计名自性。三依名遍计名自性。四依义遍计义自性。五依二遍计二自性

云何依名遍计义自性。谓遍计此色事名有色实性。此受想行识事名有受想行识实性。云何依义遍计名自性。谓遍计此事名色或不名色。此事名受想行识。或不名受想行识。云何依名遍计名自性。谓不了色事。分别色名而起遍计。不了受想行识事。分别受想行识名而起遍计

云何依义遍计义自性。谓不了色名。由不了名分别色事而起遍计。不了受想行识名。由不了名分别受想行识事而起遍计

云何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此事是色自性名之为色。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名受想行识

复次遍计所执自性执当知略有二种。一加行执。二名施设执。加行执当知复有五种。一贪爱加行故。二嗔恚加行故。三合会加行故。四别离加行故。五舍随与加行故。名施设执当知复有二种。一非文字所作。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识或有为。或无为。或常或无常。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如是等。复次微细执着当知五种。一于无常常执。二于苦乐执。三于不净净执。四于无我我执。五于诸相中遍计所执自性执。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自性。所以者何。谓因问言。此事用何以为自性。答言此事是色自性非是色名。或答言。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非受想行识名。复次独处空闲。精勤观察诸法自相共相。寻思此事是色相非色名。或寻思此事是受想行识相非受想行识名。复次于此色事寻求色相。不能得时便生不乐。非求色名不能得时。或于此受想行识事。寻求受想行识相。不能得时便生不乐。非求受想行识名不能得时。复次语于名转。名于义转。此中若名能显自相义。非此能显差别相义。非此能显所取相义。非此能显能取相义。或名乃至能显能取相义。非此能显乃至自相义。若即彼名于自相义转。亦于乃至能取相义转者。此余诸名各别行解随义而转应不可得。此不应理。如是复于各别义转所有名中。若名于自相义转。乃至若名于能取相义转。此名为于有义转耶。为于无义转耶。于有义转且不应理。此不应理。如前观五事中已辩。若于无义转者。是则此名于无相义转。其理便至。若于无相义转此非有义。但能显示自所增益。若取增益即是执着。是故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着自性。道理成就

复次一切愚夫于诸相中名言所缚故。当知如名如言于所诠事妄执自性。问何缘故知于诸相中名言所缚。答由理教故。云何由理。谓若离名言于诸事中喜乐不可得故。若名言俱于诸事中喜乐可得故。是一道理。又复展转相依而生。何以故。事为依止名言得生。名言为依事可得生故。谓诸世间要依有事方得生起名言分别。非于无事起此分别。如是当知事为依止名言得生。如静虑者内静虑时。如如意名言作意思惟。如是如是有所知事。同分影像生起方便运转现在前故。如是当知名言为依事可得生。又于名言修对治时。若安置心于无相界。一切诸相皆不现前。若不安心于无相界。不随所欲。便为诸相漂转其心。由此道理当知于相名言是缚。云何由教。如世尊说

愚昧思凡夫  于相为言缚

牟尼脱言缚  于相得自在

清净见行者  安住于真智

于自性无得  不见彼所依

由真智清净  说彼为真明

二执不相应  故号为无二

又如异生于诸蕴中善知无我。虽观蕴中所建立我但是假有。非不于彼我执随转。由彼随眠未永断故。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同类推荐
  • 甲申战事记

    甲申战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兰堂

    木兰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ir Dominick Ferrand

    Sir Dominick Ferr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后宫郦妃传

    后宫郦妃传

    后宫嫔妃们的龙争虎斗,一场后宫的战斗,初入宫的江郦,如何一步步走向权掌后宫的郦妃?一切尽在后宫郦妃传。
  • 等一人

    等一人

    我们是这个城市的奴隶;我们被命运无情地戏弄;我们狼狈不堪地生活在这不浪漫的城市……错过的再也回不来,跌倒了未来却还要继续,我们努力地活着,努力地寻找,只为等待着一个最好的爱情……
  • 承诺:企业员工最有效的执行之道

    承诺:企业员工最有效的执行之道

    《承诺:企业员工最有效的执行之道》简介:承诺意味着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有足够的耐心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承诺也意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任何借口,而要有足够的信心努力去执行任务;承诺还意味着不给自己留退路,抱有足够的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把任务执行到底。 承诺也能够激发员工无穷的激情和潜能。一个优秀员工应该敢于大胆向上司承诺,不找任何借口。如此,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将没有什么不可能!
  • 凤凰劫之毒衣天下

    凤凰劫之毒衣天下

    她重生,她无语至极。他说,她是他一生的劫他说,为了她,他肯撒手江山他说,她是劳资的他说,他只要默默守护她就好了她说,这个女汉纸不好惹她说,如有来世,她让她生不如死.......他们,她们,这一生,纠缠千万次回眸,只是为了她....
  • 地下城与勇士之背后的故事

    地下城与勇士之背后的故事

    玩了这么多年的DNF经过太多的版本,我们所记住的也许只有那些在某一时期强力的装备,而那些一直陪伴我们的NPC与地图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 深海空间

    深海空间

    当海有了智慧,它首先会做什么呢?潜入深海,你还在海滩上看海吗?来吧,潜入深海空间,来一次真正的冒险。发现另一个世界!深海巨兽,孤岛,海底失落之城,来吧,潜入深海,吾乃承云破风,深渊探险者,人类遗忘的另一个世界。深海空间!
  • 谋杀未来

    谋杀未来

    别惹我,我会谋杀你们的未来。ps:神器附体的李乐在一个又一个神奇世界肆意折腾的故事,
  • 吸血魔王拐老婆

    吸血魔王拐老婆

    她不被三界所接受她是他们的耻辱?呵呵!她若成佛天下无魔,她若成魔佛奈她何!
  • 灭土

    灭土

    一步,跨过永恒,一眸,星河倒坠,一剑,刺破生死,一吼,万古皆寂。一手生命,一手时空。不死,永生,千百世轮回,生命更迭,沧海与桑田,逝者已已,生者未生。龙人,传承,无尽岁月,万千生命,筑起最后一道屏障,必将是,血与泪的洗礼。悲壮,撕裂,披着血衣,前行。灭土,起源,毁灭,终结,腥风血雨,哀嚎遍野,那是生与死的交汇点。最后的疯狂,在这里扬帆,或者谢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