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合注。勸大眾奉行共五。此舉所誦法。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邱。比邱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
合注。此囑流通人前勸受中。備列婬男婬女黃門鬼畜等。今但言信男信女者。正顯既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戒卷在世。則佛性因緣之義不滅。
得見千佛。為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合注。此明流通益略舉三益。一見聖。二離苦。三得樂。義疏云。授手者。明秉戒人。與佛相鄰次不遠也。
發隱。鄰近比次。不隔遠故授手。猶言聯手。非必實舉手授我也。世世不墮。常生人天。所離所得。豈止於此。且舉凡情所欣厭。以之為勸耳。極而言之。究竟所離。則離三塗。離六道。離二乘。離權位菩薩。究竟所得。則得人。得天。得羅漢。得菩薩。得如來。如是乃至離無所離。得無所得。本來心地。了無苦樂之相。又何所容其離與得哉。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合注。此重勸奉行。
發隱。略開具二義。一者。能說之人。不止七佛。所謂三世諸佛所同說也。二者。所說之戒。非止十重四十八輕。所謂如毛頭許者是也。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合注。此時眾歡喜。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合注。是中先結此釋迦說竟。次結餘釋迦說竟也。
發隱。舉十重。不舉四十八輕。此十戒義含無盡。舉十則一切戒悉皆攝盡。況四十八耶。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者。如王渙汗大號。從於一郡。歷於百郡一郡喻此釋迦。百郡喻餘釋迦也。
從摩醘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
合注。是中亦先結此釋迦十處說法竟。次結餘釋迦十處說法竟也。微塵世界下。闕亦如是說四字。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合注。前五句為別。後一句為總。就五別中。又各具通別二義。心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屬於心。別則指三十心。地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地。別則指於十地。戒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戒。別則指十重眾輕。無量行願藏者。通亦收一切法。別指六度萬行。十大願王等。因果佛性常住藏者。佛性非因非果。而因果不離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佛性異名。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則因果亦皆常住。通則一切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別則如佛性本源品等。
發隱。心藏者。本覺心體。含裹虗空。包羅法界。一切萬法。悉備其中。如寶藏然。故云藏也。地藏者。心體本等不二名地。而出生一切諸善功德。故云藏也。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疏。佛華光王品。應是大本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菩薩三年。三事者。戒定慧耳。
發隱。略說百億如上。若廣說餘處。則如光王品中。而今無此品。故云應是大本也。相相者。戒是心地之相。戒相總別。重重無盡。故云相相。今品所明。舉概而已。追疏前文。言本不同者。三千學士。有作三千者。三年者三事者。隨文解之。各有一義。義俱通也。千年事。如鳥焉馬。傳寫易訛故。五年三年。學戒期也。
合注。相相者。心地無相。具一切相。重重無盡。總別難思。
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此是諸佛子。
發隱。明人者。言此大戒。非愚人所能持也。以具忍慧。故曰明。忍者。心之操守。其忍至堅曰忍強。慧者。心之靈通。其慧至利曰慧強。忍強則能永持。而終始不移。慧強則能善持。而圓融不滯。如是之人。英敏特達。超出凡夫二乘。非明人而何。未成獲利者。能持此法。決定成佛。然不待成佛。於其中間。先獲五利。極贊持戒之益。以勸導令持也。安獲者。五種勝利。任運自得。非強求也一。諸佛護持利。此戒是一切諸佛之心地。眾生持戒。則佛法興。眾生毀戒。則佛法滅。持戒之人。佛豈不以慈悲憫念。威神加護。令彼所作。畢竟成辦。二。臨終歡喜利。毀戒之人。死墮惡道。心生怖懼。持戒之人。正見炳然。自知己死必生佛前。豈不歡喜。三。伴侶菩薩利。此戒一切菩薩所持。持戒者。即菩薩儔類也。生生世世。在在處處。豈不與諸大菩薩偕行共住。於菩提中。同為眷屬。四。眾善成就利。戒為諸善功德之本。持戒則一切功德。集聚不遺。如功德有無量波羅蜜門。試舉其一。持戒度毀犯。如是戒度。今已成就。餘度成就。可例知矣。五。福慧雙修利。心地之戒。即佛性也。佛性本體。離過絕非。故名性戒。此性戒福慧皆具。繇性善故。萬行齊修。繇性靈故。萬法俱朗。曰福慧滿也。問。福慧兩足。此佛果也。今未成佛。焉得云滿。答文中曰今後世。則今生植其勝因。後世成其極果也。如是持戒。獲五利者。真是佛子。當紹佛位。即前受佛戒。入佛位之意也。
合注。明人者。能知如來秘密之藏。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忍是安忍。即指定力。謂有慧無忍。是名狂慧。有忍無慧。是名愚定。又二乘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權位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故須忍慧俱強。方為明人。方能持如是法也。命終正見歡喜者。已具佛眼。則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也。功德戒度悉成就者。戒為一切功德之聚。如地悉能生養萬物也。性戒福慧滿者。達此性戒。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福由慧滿。全修顯性。故慧由福滿。又性戒即正因理體。當法身德。持性之戒。即緣因福善。當解脫德。悟戒之性。即了因智慧。當般若德。今後世滿者。從觀行滿。乃至究竟滿也。
智者善思量。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長菩提苗。光明炤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於學於無學。勿生分別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發隱。是法。即此戒法也。以此戒是眾生本源心地。而此心地不屬有無。計我身而著於幻相。執有者也。滅壽命而取證寂滅。執無者也。斯皆焦芽敗種。妙善戒法。何由而生。故令智者善思之也。智者。即前明人迎之莫知其所自至。不來也。追之莫知其所向往。不去也無分別處。中道宛然。是名第一道。纔有分別。即二義故。亦是摩訶衍。纔有分別。即二乘故。又此實相心地。如大火聚。世間所謂執有執無。計彼計我。萬類千家。諸戲論薪至於此中。消滅無餘。又此實相心地。如大滄海。如來所有智慧辯才。神通三昧。一切種智。功德法財。皆於此中。出生無盡。至是。則由菩提苗。結菩提果。智光慧焰。普照何窮。三世古今。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莫不如盲得視如闇得燈。故曰光明照世間也。非大明人。何能善思心地之中。如是妙義。
合注。心地法門。十無盡戒皆如理而證。稱性而修。所謂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凡夫著有。二乘著空。皆背真因。故非種子。應當靜觀察者。靜是止之異名。察即觀之審細。止觀不二。方是真修。諸法真實相。者。諸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觀相元妄。無可指陳。則幻惑非真。虗假不實。觀性元真。本如來藏。則無相不相。名真實相。清淨本然。故不生。循業發現故不滅。又循業發現。故生即不生。清淨本然。故滅亦不滅。不變隨緣。故不常。隨緣不變。故不斷。理隨於事。故不一。事隨於理。故不異如是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及重輕諸戒之體性也。悟此體性。然後方便勤莊嚴之。一心是正因理性。靜觀是了因慧性。方便是緣因善性也持戒。即方便莊嚴。又勤方便而不靜觀察。則有為有漏。無所莊嚴。靜觀察而不勤方便。則枯槁空寂。無能莊嚴。故須於一心中。方便莊嚴。此是菩薩所應作事。應當次第學之。勿謂此是學事。墮在第二門頭。不知稱性之修。學即無學。於無。學道中而熾然習學。雖云次第直如空中鳥跡。不同漸次法門。還與極圓極頓之理。毫無分別。故誡令勿生分別想也。無作妙修。全同理性。名第一道。無學妙性。起於真修。名摩訶衍。摩訶衍。此翻大乘。謂運載自他。同入大涅槃城也。以是第一道故。能滅凡外二乘種種戲論以是摩訶衍故。能出諸佛薩婆若果。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乃一心三智。究竟極果之總名也。繇第一道。堪運摩訶衍乘。繇摩訶衍堪到薩婆若地梵網心地。果徹因該。理趣至此極矣。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此是佛行處。聖主所稱歎。
發隱。承上繇此實相心地而出淨戒。故不可不持。而戒品難持易失。故持之不可不勇猛也。明珠三義。一者潔淨義。護持弗使污染。二者圓滿義。護持弗使殘缺。三者光明義。護持弗使昏暗。淨滿光明。即盧舍那。惡盡善周。而生無不度也。此非但三世菩薩之所共學。亦復恒沙諸佛之所同行。聖主稱歎。豈偶然而已哉。聖主。即佛也。聖中之聖。云聖主也。
合注。欲歸一心實相。須修心地法門。欲修心地法門。須持諸佛淨戒。故結勸護持戒。相以為入道進修之本也。
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迴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願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發隱。隨者不背。順者不逆。從上諸佛菩薩。皆崇此心地大戒。我亦隨順而說此戒。所集福德。廣大無量矣。然此福德。不為自求。盡以迴施一切眾生。然此迴施。不向二乘。盡以迴向一切智智。又願但聞此法者。無一不成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依法修行。終成正覺也。至是。則若重若輕。無量無邊之戒品。同會心源。若道若俗。無窮無盡之眾生。咸歸一性。然後知我今盧舍那。不是外來佛。心地法門。極於是矣問。講者曰。佛旨元奧。在修多羅。楞嚴謂持犯但束身。非身何所束。則戒為淺也。然歟否歟。答。楞嚴論四根本戒。而懇懇乎蒸砂漏巵。律云。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則戒宜先而教宜後也。毀戒而談教。是猶身膺五本口誦六經。脫罪辜而未能。何文藝之足道。問。禪者曰。古德云。戒急乘緩。不如戒緩乘急。然歟否歟。答。爾知取乘急而戒緩者。何不取乘戒俱急者。曹溪謂心地無非自性戒。則乘即戒也。溈山謂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通曉。則戒在先而乘在後也。棄戒而言乘。是猶生從負販。出駕鑾輿。不旋。踵而刑誅。尚何論乎榮寵。且夫戒者。佛及眾生本源之心地也。教所以明此。世尊一期說法。說心地也。乘所以證此。達磨西來付法。付心地也。既云心地。則奧淺緩急。俱不可得。戒相教相禪相。亦不可得。併所謂心地者。亦不可得也。尚何諍哉。
合注。本繇發菩提心。方受此戒。今誦此戒。仍迴向菩提也。
附合注跋語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無染性戒。日用不知。目翳而花舞太空。夢蟻而尋羶階下。晴虗之體依然。輪王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輪。勞我慈尊。現身同患。示成不倦於八千。垂化無偏於塵剎。一滴之心地既敷積劫之沈迷立醒。而琅圅久錮。半珠僅呈。繄我愚蒙。得探全寶。竭思殫機。塵培泰嶽。思法緣之匪易。輒涕泗以滂沱。願我同人。深思力學。解行同遵。自他俱利。庶得上報佛恩。不負己生矣。
時崇禎丁丑地藏大士誕日菩薩沙彌智旭閣筆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