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注。自盜有八種。或灼然劫取。或潛行竊取。或詐術騙取。或勢力強取。或詞訟取。或牴謾取。或受寄托而不還。或應輸稅而不納。是名八種。教人盜者。教人作八種盜若利不入己。不結重罪。是此戒兼制耳。方便盜者。彼物自來。方便藏舉。如攘羊之類。呪盜者。以種種呪術取他物。或遣役鬼神等。
疏。運手取他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錢也。
按五錢。猶如五個大銅錢。或取五錢。或取值五錢物皆是。
律云。大銅錢。準十六小錢。其中錢有貴賤。取盜處為斷。
發隱。下文三一針一草皆盜疏何云五錢。葢針草判盜。五錢判重也。離處成盜業。未離處猶在盜法也。
合注。乃至等者。舉輕況重。
發隱。問。取劫賊物。云何犯盜。答。若劫是他物。他於我無與。皆不與取也。
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
合注。即前戒中常住之意。
發隱。當果之性者。當來佛果。性本同然背性習惡。自戕善本。
合注。反更盜人財物。意顯從人邊結重也此戒亦具性遮二業。以侵他依報。奪他外命。令他憂苦。王法亦治罪故。五緣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盜心取。四值五錢。五舉離本處。主有三品若佛物。法物。現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師長物。名上品。若人天物。名中品。若鬼神畜生物。名下品。盜上品及中品人物。則重。盜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結輕。或雖重不失戒。二有主想。亦具當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重。無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輕。有主無主想。無主無主想。二句無犯。三盜心者。非與想。非己物想。非糞掃想。非暫用想。非親厚想。正是業主。四值五錢者。西國一大錢。值十六小銅錢。若取五錢。若取值五錢物。結重。四錢以下結輕。或雖重不失戒。若二番三番共取五錢物。有意相續者。數滿結重。無相續意者。逐次結輕。若所取物。此處不值五錢。取處值五錢者。結重若此處值過五錢。取處不值五錢。結輕。五舉離本處者。他物置在本處。移動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呪移。從此時結成盜罪。詳如五戒相經中說。若抵債不還。前人決作失想時。結罪。若受寄不還。亦於前人決作失想時。結罪。若二人共盜取物。離本處。值五錢。雖分時各得減五錢。然各犯重。此生有戒無戒。後生憶不憶等。具於殺戒中辨。不犯者。與想。己物想。糞掃想。暫用想。親厚想。若癡狂。若病壞心○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迦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物。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解曰。以憐愍心。能生功德。還復。故無犯。倘分毫沾染。是名賊復劫賊矣○果報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三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共財者。世間財物。五家所共。謂王。賊。水。火。不肖子孫。惟功德法財。乃不共他有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第三婬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
發隱。邪正俱制名多。但制邪婬名少。
合注。婬者。污穢交遘。鄙陋堪恥。名非梵行。亦名為不淨行。正是生死根本。按婬為生死根本。若欲出離生死。在家亦應竟斷婬欲。不止禁邪婬也。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自婬者。自作污行。教人者。勸他作污染行。如媒嫁等事。自無迷染。但結輕垢。是此戒兼制。不同殺盜一概結重。或有一種別異煩惱。教人於自身行婬。此則結重。婬因者。染污之心。婬緣者。瞻視隨逐等事。婬法者。摩觸稱歎等事。婬業者。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許。即成婬罪。不論精之出與未出。乃至畜生女等。舉劣結過。非道者。一。非時。或在日中。或月六齋日。年三齋月。或八王日。或自妻娠姙產後等。二。非處。除小便道。或於大便道。及口中。三。非女。或是男子。或黃門二根。四。處女。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攝受。五。他婦。屬他所攝。六。自身。令他人於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淨行。此六。皆不順世間道理。故名非道也。淨法與人。應教人精持梵行。永離生死苦本也此戒舊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婬可爾。若邪婬事。安得無罪。況出家人。既不娶婦。觸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業。若在家菩薩。受八關齋。一日一夜。斷於正婬。可云唯遮業耳。三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人女。天女修羅女。鬼神女。畜生女。若人男。天男。修羅男。鬼神男。畜生男。若人黃門。畜生黃門。人二根。畜生二根。乃至一切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壞。於中行婬。皆波羅夷。二婬心者。心生喜樂。三事遂者。於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許。據此時結重罪。失戒體。未入而中止。結方便罪。不犯者。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刺身。惟苦無樂。或熟睡不知。或狂亂壞心○出家五眾。全斷婬欲。在家二眾。惟制邪婬。就己妻妾。復制非時非處。又月六齋日。年三齋月等。若受八關戒時。無復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結重罪○大小乘略不同。小乘夢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責心。大乘若夢行婬。寤應生悔。訶責煩惱。倍於聲聞也○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無係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解曰。處在居家。則斷非出家人事。現無係屬。則斷非他所守護。繼心來求。則斷非自起染心。方便安處。則斷是以禮攝受。故無犯而有功也。出家菩薩。護聖教誡。豈容稍藉口哉○果報者。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解曰。邪婬亦三品分別。母女姊妹六親行婬。名上品。餘一切邪婬。名中品。己妻非時非處等。為下品。又約心猛弱論三品。又約悔不悔論三品。致感三塗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第四妄語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同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妄是不實之名。欺凡罔聖。迴惑人心。所以得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虗而不實。欺凡罔聖。迴惑人法。名為妄語。此有四別。一。妄言。謂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之類。又如實有言無。實無言有。乃至法說非法。非法說法等。但令違心而語。皆名妄言。二。綺語。謂一切華靡淫辭。無義無利。及一切世間王論賊論飲食論等。三。兩舌。謂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互相離間。令成乖諍。四。惡口。謂麤重罵詈。忿怒呪詛。令他不堪。此戒正制大妄語罪。餘一切妄言綺語。是此戒兼制。若兩舌惡口。重者。自屬說過毀他。輕者自屬十三十九戒制也○自妄語者。自言我得十地。辟支。四果。四向。四禪。四空。成不淨觀。成安般念。六通。八解。天來龍來。修羅鬼神悉來問答。或言已斷結使。或言永離三塗。如是等虗而不實。圖致名利。名大妄語。教人妄語者。教人為我傳揚美德。以致名利。同重。若教人自言是聖。名利自屬彼人。但結輕垢。此戒兼制。方便妄語者。作種種顯異方便。或借鬼神仙乩。或用呪術。令人得夢境等○乃至等者。舉輕況重。兼制小妄言也。身心妄語者。身業表相。亦名妄語。如問其得果。點首示相。問清淨不。默然不答等。繇欺妄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領解。口雖不言。亦名妄語也○正語者。如實而語。正見者。為生死。為菩提。為眾生。不為名利。邪語邪見。反此可知。邪業者。依於邪語邪見。必成邪命惡業也。
疏。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
合注。上中下三品如前說。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聖人妄語。此人不惑。又能以神力遮餘人令不聞。但結方便罪。若聖人中未證他心智者。向說仍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正是迴惑之境。或諸天有他心通。不受其惑。亦止結方便罪。向下品境。或云同重。義疏結輕。今言下境既有解語受戒之機。向說亦應犯重。以鼓惑鬼畜。尤堪作名利媒故。或可失戒猶許重受。或可結不失戒重耳。
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
發隱。假令有羅漢於此。當者。作是想言。當是羅漢。對之妄語。其罪則輕。疑者作是想言。是羅漢耶。非羅漢耶。對之妄語。其罪稍重。僻者。作是想言。實非羅漢。對之妄語。其罪更重。有凡夫於此。或作想言。當是凡夫。其罪則重。是凡夫耶。非凡夫耶。其罪稍輕。實非凡夫。其罪更輕。
合注。當疑僻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如前可例。
三。欺誑心。是業主。
合注。謂希圖名利。非增上慢。亦非戲笑假說。正是業主。此仍分通心隔心。若通欲一切人聞。隨有聞者結重。若本惟欲此人聞。此人不聞。而彼人聞。於彼無欺誑心。總不結罪。還於此人結方便罪。若增上慢。亦犯輕垢。戒本經云。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是染汙犯也。
發隱。增上慢者。非明知己不是聖。故言是聖。以誑眾生。特繇小有所得。生增上想。將謂是聖。不自覺知。故止輕垢。
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神通。若言見天龍鬼神。悉是重具。
合注。雖四禪四空。凡外亦能修證。而是世間勝法。故亦同重。不淨安般二觀。乃佛法二甘露門。今言成就。即是有證有得。天龍等來。正是彰其聖德。斷結使。離三塗。皆屬果證中事。故皆犯重。若言成就總別相念。煖頂等法。乾慧性地。別十信。圓五品。既是凡夫法。似不結重。或雖重亦不失戒。若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若言持戒清淨。善通三藏。能習禪思等。虗而不實。皆犯輕垢。
五。前人領解。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輕結重。
發隱。語出而人不解。則未成語禍。故領解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