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7900000011

第11章 礼五(吉礼)

祖宗配侑

孝文十六年,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郊祀志王莽疏。)孝武元鼎五年,立泰一祠于甘泉,亦以高祖配。(同上。)

元封四年,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合高皇帝祠坐对之。(服虔曰,时未以高祖配天,故言对,刘敞曰,按王莽疏文,帝巳用高祖配矣,何谓未乎。)

孝平元始四年,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本纪。)

元始五年,安汉公莽,奏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坠于南郊,以高帝高后配,以日冬至使有司奉祠南郊,高帝配,日夏至使有司奉祭北郊,高后配。(郊祀志。)

总天神

高帝初,或言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立灵星祠,(张晏曰,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辰见而祭之。)常以岁时祠以牛。(郊祀志,徐天麟按后汉志云,言祠后稷而谓之灵星者,以后稷又配食星也。)

孝武作泰一祠坛,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郊祀志。)元封三年夏旱,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郊祀志。)

孝宣又立岁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成山祠日,莱山祠月,又祠四时于琅邪,蚩尤于寿良。(郊祀志。)

平帝元始五年,王莽已奏复长安南北郊,又言书曰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说六宗,皆曰上不及天,下不及坠,旁不及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名实不相应,礼记祀典,功施于民则祀之,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海泽所生殖也,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臣前奏徙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皆复于南北郊,谨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山川各因其方,今五帝兆居在雍五畤,不合于古,又日月雷风山泽,易卦六子之尊气,所谓六宗也,星辰水火沟渎,皆六宗之属也,今或未特祀,或无兆居,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坠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坠祇称皇坠后祇,兆曰广畤,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分群神以类相从为五部,兆天坠之别神,中央帝黄灵,后土畤,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之未坠兆,东方帝太昊青灵,勾芒畤,及雷公,风伯庙,岁星,东宿东宫,于东郊兆,南方炎帝赤灵,祝融畤,及荧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西方帝少皞白灵,蓐收畤,及太白星,西宿西宫,于西郊兆,北方帝颛顼黑灵,元冥畤,及月庙,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于北郊兆,奏可,于是长安旁诸庙,兆畤甚盛矣。(郊祀志。)

山川

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郊祀志。)孝文十四年,诏河湫汉水玉各加二。(同上。)

十五年,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本纪。)

孝武建元元年,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本纪。)

元封元年,上登封泰山,用事八神,八神者,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莱山,皆在齐北并渤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郊祀志封禅书。)

孝宣神爵元年,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雒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东岳太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济于临邑,界中皆使者持节侍祠,唯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祠云,又祠太室山于即墨,三户山于下密,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又立岁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又祠参山八神于曲城,蓬山石社石鼓于临朐,之罘山于腄,成山于不夜,莱山于黄,成山祠日,莱山祠月。(郊祀志。)

高禖

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武五子传。)

腊蜡

高祖十年,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郊祀志汉旧仪云,十二月岁事腊以亥日祠,皆太牢。)

孝武太初二年,祠门户比腊。(本纪,师古曰,冬至后猎祭百神。)

严延年母欲从延年腊。(本传注云,建丑之月为腊祭,因会饮,若今之蜡节也。)

籍田亲蚕(杂录附)

文帝二年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结宗庙粢盛。(本纪,应劭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籍者帝王典籍之常也,臣瓒曰,籍谓蹈籍。)

文帝即位,贾谊说上曰,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未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于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食货志。)

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本纪。)

景帝后二年夏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本纪。)

武帝制曰,朕亲耕籍田,以为农先。(董仲舒传。)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钜定。(本纪,应劭曰,应国县也。)

昭帝始元元年二月己亥,上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臣瓒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弄田谓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

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并本纪。)

杂录大司农属官有籍田令丞。(百官表。)

茧馆。(元后传,汉宫阙疏云,上林苑有茧馆,盖蚕茧之所也。)

成帝建始四年,谷永对曰,皇后桑蚕,以治祭服,共事天地宗庙,正以是日疾风自西北,大寒雨雪,坏败其功,以章不乡,(读曰向。)宜齐戒避寝,以深自责。(五行志。)

社稷(杂录附)

高帝初起,祷丰祷榆社,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治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郊祀志。)

汉二年,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本纪又郊祀志云,令县为公社。)

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民里社,各自裁以祠,制曰可。(郊祀志。)

武帝立子闳为齐王,策曰,受兹青社,立子旦为燕王,策曰,受兹元社,立子胥为广陵王,策曰受兹赤社,褚先生曰,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于天子之社,归立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国有泰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黄,故将封于东方者取青土,封于南方者取赤土,封于西方者取白土,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黄土,各取其色物,裹以白茅,封以为社,此始受封于天子者也,此之谓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史记三王世家。)

平帝元始五年,王莽言,帝王建立社稷,社者土也,宗庙王者所居,稷者百谷之主,所以奉宗庙,共粢盛,人所食以生活也,王者莫不尊重亲祭,自为之主,礼如宗庙,诗曰,乃立冢土,又曰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礼记曰,维祭宗庙社稷,为越绋而行事,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臣瓒曰,高帝除秦社稷,立汉社稷,礼所谓太社也,时又立官社,配以夏禹,所谓王社也,见汉祀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世祖中兴不立官稷,相承至今也。)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稷种谷树,徐州牧岁贡五色土各一斗。(郊祀志,又按平纪,师古曰,初立官稷于官社之后,是为一处,今更创置建于别所,不相从也。)

杂录栾布为燕相,燕齐之国,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本纪。)昌邑有枯社木卧复生。(眭宏传,师古曰,社木社主之木也。)

建昭五年,衮州刺史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山阳橐茅乡社,有大槐,吏伐断之,其夜槐复立其故处。(五行志。)

明堂

文帝时,贾山言愿以夏岁二月定明堂。(本传。)

武帝建元元年,议立

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事未就,窦太后不好儒术,使人微伺赵绾等奸利,按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皆废。(以本纪及郊祀志修。)

赵绾王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责上,上因废明堂事。(申公传。)

元封元年,登封泰山,降,坐明堂。(本纪臣瓒曰,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则此所坐者也,明年乃作明堂耳。)

元封二年,作明堂于泰山下,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及是岁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合高皇帝祠坐对之,祠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毕,尞堂下而上。(以本纪及郊祀志修。)

太初元年,行幸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祀上帝于明堂,后每修封,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敬拜泰一。(郊祀志。)

天汉三年三月,行幸泰山,祀明堂,因受计还。(本纪。)

太始四年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本纪。)

平帝元始四年正月,宗祀孝文以配上帝,二月,王莽奏立明堂。(本纪,应劭曰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明堂上圜下方,八窗四达,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重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风,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雨,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上帝谓五时帝太昊之属,黄帝曰令宫,有虞曰总章,商曰阳馆周曰明堂。)

五年正月,祫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余人,召助祭,礼毕,皆益户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羲和刘歆等四人,使治明堂辟廱,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皆封为列侯。(本纪按功臣表,平晏刘歆孔永孙建使治明堂辟廱,得万国欢心,侯各千户。)

同类推荐
  •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灯严统解惑编

    五灯严统解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丹四百字

    金丹四百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禹贡

    禹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女子无殇——风月妖娆劫

    女子无殇——风月妖娆劫

    她,曾以倾城之貌宠冠后宫,却在莫须有的罪名下承受世世轮回,沦为娼妓的屈辱,当百年的等待换来一丝机会,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她在仇与很,情与爱之间当何去何从……
  • 九夜奇谈(都市鬼怪系列故事)

    九夜奇谈(都市鬼怪系列故事)

    什么?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妖?呵,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只是你们不知道。就像妖魔鬼怪和人类并存于这个世界,虽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却因为某些原因,并不敢太过张扬,只能隐藏于人间,并且遵循某种规则来生存。它们像人类一样,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活泼、有的木讷,只是没人知道谁是它们。
  • 爱你入骨:总裁请放手

    爱你入骨:总裁请放手

    五年前,两人是人人羡慕的一对儿,她是市长千金,而他又是帅气的青年才俊。正当凌欢以为两人可以天长地久的时候,一夕之间,凌家支离破碎。凌胜华被判入狱,凌夫人重病住院,而当时的凌欢处在崩溃边缘,顾衍培却一反常态。直到这个时候,凌欢才恍然大悟,她不过是顾衍培手中的一颗棋子,一颗报复凌家的棋子。再次相遇,两人早已各自有良人在身侧。凌欢以为两人再也不会有交集,没想到顾衍培根本不打算放过她,一次次的折磨,一次次的失望让凌欢陷入无尽的绝望。最终,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次又伤了谁的心?
  • 倾世毒妃:风流古代

    倾世毒妃:风流古代

    她,是21世纪的最强测灵师,通知天文地理:是21世纪的最强佣兵,无所不能:狡猾如她,天真如她,妩媚如她。却一朝穿越,穿越到一个身份不低的人身上,且看她如何风流成性,且看她如何笑看江湖,且看她如何咸鱼大翻身!
  •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擒鬼斋之黄帝十五镜

    擒鬼斋之黄帝十五镜

    一本《百鬼录》,一柄七星翩,黄帝集天下珍稀之物所铸的十五面古铜镜之中隐藏的到底是什么!从巫蛊盛行的苗疆之地,各大鲜为人知的道术宗门,迷雾重重的云陵,以即离奇的平行空间收集到的古镜不只那么简单!
  • 激战奇轮之小萨VS官月

    激战奇轮之小萨VS官月

    看小萨烈焰与官月蓝龙带领大家对抗毁灭战神,再次拯救奇轮星和地球吧!
  • 风家族

    风家族

    万年主宰,灵魂转世,现世重生。以元素为媒介,专注修炼,追求超脱世界之外。三兄弟结拜,共同创建风家族,只求一个愿望,也意味兄弟情深。无解元素毁天灭地,幽冥再出,天下泣灵作恶,究竟为何?我愿为人行善,却终究成为恶人,是无奈,还是背叛?以法则之力,平分天下,当年亲手毁灭,却又因何原因,不惜重生?无论过程如何,结局总是出人意外,为你,为我,为家族。风家族,与你同在。
  • 星樱不离

    星樱不离

    他不知道,她的长发只为他而留;他不知道,是她帮他洗清了那次嫌疑。而她又何尝知道,他来她家,是央求母亲好一阵;她不知道,那次她生病时,有是他在身边照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