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1100000011

第11章 主治方(4)

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重者逼毒内攻。轻者反增溃烂。虽即收口。其于旁处复生大疽。是知毒未尽。不可骤用生肌药也。只以贝叶膏贴之频换。俟生肉珠时。方用生肌药。如元气弱者。须当大补以培其元。

生肌定痛散 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生石膏(为末用甘草汤飞五七次每两加) 硼砂(五钱)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为末掺之。

定痛生肌散 溃烂红热肿痛无腐者。用此定痛生肌。

石膏( 一两) 乳香 血竭 轻粉(各五钱) 冰片(一钱)有水。加白芷 龙骨(各一钱) 不收口。加鸡内金(炙一钱)为末掺之。

冷疮不收口者 干姜为末掺之。觉热如烘。平肌易愈。

诸疮发痒 用枯矾、干姜末掺之。

细茶 食盐 煎汤洗之。

生肌类方

乳香 没药 血竭 儿茶 三七(各二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热。加黄连(一钱)腐。加轻粉(一钱)有水。加龙骨( 一钱)欲速收口。加珍珠(一两)或加蟹黄(二钱法取团脐蟹蒸熟取黄晒干收用) 为末掺用。

或以前七味。加猪油半斤。黄蜡两许。稍温。用绵纸拖膏。贴痈疽破烂等疮。若杖伤。则三七倍之。

一用鲜鹿腿骨纸包。灰火内煨之。以黄脆为度。如黑焦色则无用矣。为细末掺之。生肌甚速。

月白珍珠散 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及下疳腐痛。并汤火伤痛。

珍珠(一钱) 青缸花(五分) 轻粉(二两)为末掺用。下疳腐烂。猪脊髓调搽。

一用鸡子清倾新瓦上。晒干取清为末。掺用。

生肌类方

黑铅六钱溶化。入水银二两。结成砂子。枯白矾、枯皂矾、火硝各二两。食盐五钱。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不见星为度。入泥固罐内。封口。打火三香。不可太过不及。冷过宿。取出。罐口上灵药。其白如雪。

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如打紫者。加硫黄五钱。黄者。加明雄黄五钱。红者。用黑铅九钱。水银一两。枯矾二两。火硝三两。辰砂四钱。雄黄三钱。升打火候如前。

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 枯。

一方共享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

一法凡打出灵药。加石膏倍之。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香。任用不痛。

生肌白灵药家传密诀歌。铅粉易山铅。官硼易皂矾。硝矾汞不易。火候亦如常。(固罐法封口法见四卷末)倒打灵药法 先将硝、矾、水银共研。以不见星为度。次用泥固罐子。煨微热。入药一角。文火顿化。勿令起泡。至干。又下一角。少时。又下至完。下食盐少许。慢火煨至矾枯成陀为度。将罐倒合于平底大碗内。以罐底高碗沿二指为度。用纸条封口。次用泥固二指许。又次以沙填满。以碗口平为则。取碗坐于大水盆内。水与碗口平为则。次取红炭砌罐底四围及底上。 一香。去火。冷定。取出罐四旁及碗底灵药。约有一钱五六分听用。此法始终全在慢火。性燥有误。

红粉 治一切顽疮。及杨梅粉毒。喉疳下疳痘子等。立验。

水银 白矾 火硝(各一两一钱) 朱砂(三钱三分)以锅煨热取起。入白矾一沸。见清。入硝。一沸。见清。入朱砂。一沸。见定。取出研末。入锅内。

下水银。盖碗。

封打如法。

一方用∶水银(一两) 焰硝(一两炒干为末用四钱五分) 白矾(一两 枯四钱五分)朱砂(一钱为末)次用筛过净香炉灰二三斤。盐卤水四五斤听用。取中样新铁锅一口。以砖架起。安朱砂末于锅中。

如莲子大为度。次取硝、矾末研匀。盖朱砂上。用等盘轻轻按硝矾如银底样。周遭如茶钟口大。次将茶钟盖之。如口外有硝矾。即吹去之。将钟揭起。用筷子在硝矾中间轻轻点一小窝。用茶匙挑水银入窝内。仍将先覆茶钟盖之。次取前香灰。用盐卤水调。干稀得所。先将手按茶钟勿令动。随将湿灰周遭涂过。只留钟底在外。用石压之。次锅下发火。烧三香。二文一武。不时视香灰。如稍有白色。即用棕蘸卤水。于灰上刷之。为浇水三香完。离火过宿。用斧从旁轻轻凿开。取茶钟。用黄纸包收。临时刮用。

粉霜必以朱砂色为度。如红黄为嫩。上疮必疼。须再封打一香。

一、先用朱砂末、急性子各一钱五分。于锅内炒烟尽。去药拭净入硝、汞。升打如法。为之净锅。

一、用 石膏、赤石脂各二两为末。盐水调之封口。次以香炉灰盖之。更佳。

一、初打出红粉。用绵纸包好。入小南青布袋内。用绿豆水或槐花八两、甘草一两煎汤。悬胎煮一二百沸。取袋埋黄土内一日夜。去火毒及硝矾之气。

下疳。嚼细茶罨三次。次掺之即愈。杨梅痘子。点之即愈。杨梅喉疳。用新笔蘸粉点之即愈。杨梅粉毒。用麻油四两、黄蜡一两溶化成膏。离火候温。入红粉一钱搅匀。绵纸摊贴。一日一换。立验。

溃疡外治附余

肿疡初溃。或已开针。恐针口易合。随用绵纸捻蘸玄珠膏插之。或用黄蜡化开入香油少许作捻。如疔须裹线一条为心。将蜡捻插入针口内。留线头在外。以膏盖之。次日换插如前。

疮口腐肉不出者。用绵纸做捻。取捻毛头于腐上绞之。绞住瘀肉。徐徐拔出。如未净。再取之。次涂玄珠膏。如腐已净。涂绛珠膏四围肿处。贴绀珠膏。瘀脓壅肿不出者。捣大蒜调松香末敷之。

疮已溃烂。中有黑疔。突兀如筋头。坚痛不可忍者。用紫绛真香。锉豆大炒焦黑为末。掺疔上。其四围溃处用兰雪散掺之。黑膏盖之。三二次则疔尽去次换生肌药。

顽腐不去。壮实者用生南星末加冰片掺之。膏盖过宿。去腐如井。随换生肌等药。虚弱者用人参末掺之。过宿洗之。三二次腐肉自脱。且易收敛。

疮口 出如蛇头者有四。着风、着水、着怒、着手挤。皆能致之。风邪乘袭者。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天麻。风寒凝滞者。十宣散加羌活、天麻。肝火血燥生风者。加味逍遥散加羌活、天麻。如小儿。其母肝火生风者。

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天麻。更外兼熨法。或用乌梅 存性。加轻粉少许掺之。即收。

有番花如石榴者。用银针于朱上刺去黑血。三五次。即收平复。

顽疮、疔疮、 疮、杖疮。久不生肌者。疮有膜也。用玉簪花根于石臼内杵烂敷之。扎紧。三日一换。五七次愈。

疮不收口。因于虚者。须大补之。外用人参、珍珠等分为末掺之。即痂。凡生肌药。必用人参汤浸过。晒干。

再用人乳浸过。其功神捷。

疮虽收口而皮嫩外恶风寒者。用小米煮饭。乘热盛碗内。以绢帛罩之。覆于患处。蒸之三五次。愈。

疮溃时误入毒水。或误入刺至骨肿痛者。用皂角子七个。大干虾蟆一个。胡椒十五粒。入锅内瓦盖。文火烟尽。取出为末。先用温水洗净。拭干掺之。膏盖良久。毒水尽出。有刺者自见。一用黄丹、蛤粉等分炒变色掺之。误入一切毒水。及皂角水。驴马尿粪以致疼痛者。用糯米粉、砂糖各三两。生甘草一分。为膏贴之。毒水自出。

马汗入疮肿痛者。用马鞭子取手执处烧灰存性为末。和诸膏涂之。或猪脂和涂。或用冬瓜皮阴干为末敷。

疮久臭烂生蛆者。海参为末掺之。或皂矾为末掺之。则蛆化为水。

背疮绷缚法 已溃流脓时。不问冬夏。宜绢帛四五层罨膏上。外再用绵布见方八寸。四角以蛇皮细带贮之。盖绢上。将带扎在前胸。绷实疮上。庶暖气不泄。易于腐溃。洗时预备二绷更换。

内肉不合法 腐尽结脓痂时。内肉不粘连者。用软绵帛七八层放患上。以绢扎紧。将患睡实。数次自粘一片如生成者。如患口未完。搽玉红膏自平。

家传西圣膏方

家传西圣膏 治男妇小儿。远年近日。五劳七伤。左瘫右痪。手足麻木。遍身筋骨疼痛。咳嗽痰喘。疟疾痢疾。痞疾走气。遗精白浊。偏坠疝气。寒湿香港脚。及妇人经脉不调。赤白带下。血山崩漏。并跌打损伤。

一切肿毒瘰 。顽疮结毒。臭烂。筋骨疼痛不能动履者。贴之悉验。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熟地 白术 苍术 甘草节 陈皮 半夏 青皮 香附 枳壳 乌药何首乌 白芷 知母 杏仁 桑皮 金银花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白蒺藜 栀子 柴胡 连翘薄荷 威灵仙 木通 桃仁 玄参 桔梗 白藓皮 猪苓 泽泻 前胡 升麻 五加皮 麻黄 牛膝杜仲 山药 益母草 远志 续断 良姜 本 青风藤 茵陈 地榆 防风 荆芥 两头尖 羌活独活 苦参 天麻 南星 川乌 草乌 文蛤 巴豆仁 芫花(以上各五钱) 细辛 贝母 僵蚕 大风子穿山甲(各一两) 蜈蚣(二十一条) 苍耳头(二十一个) 虾蟆(七个) 白花蛇 地龙 全蝎海桐皮 白芨 白蔹(各五钱) 木鳖子(八两) 桃、柳、榆、槐、桑、楝、或杏、楮、(或椿七枝各三七寸) 血余(四两)用真麻油十三斤浸之。春五夏三。秋七冬半月。日数毕。入大锅内。慢火煎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称准。将锅展净。复用细绢滤油入锅内。要清净为美。投血余。慢火熬至血余浮起。以柳棒挑看似膏溶化之象方美。熬熟。每净油一斤。用飞过黄丹六两五钱。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热。每油一斤加丹五钱。不住手搅。俟锅内先发青烟。后至白烟。叠叠旋起。气味香馥者。

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如老加熟油。若稀加炒丹少许。渐渐加火。务要冬夏老嫩得所为佳。掇下锅来。搅挨烟尽。下细药搅匀。倾水内。以柳棍搂。成块再换。冷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拔扯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投浸。用时。取一块铜杓内溶化摊用。细药开后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两) 轻粉(八钱) 潮脑(二两) 龙骨(二两) 赤石脂(二两)海螵蛸(五钱) 冰片 麝香(三钱) 雄黄(二两)共为末。加入前膏内。

五劳七伤。遍身筋骨疼痛。腰脚酸软无力。贴膏肓穴、肾俞穴、三里穴。

痰喘。气急咳嗽。贴肺俞穴、华盖穴、膻中穴。

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肩井穴、曲池穴、三里穴。

遗精白浊。赤白带下。经脉不调。血山崩漏。贴阴交穴。开元穴。

痢疾水泻。贴丹田穴。疟疾。男贴左臂。女贴右臂。

腰疼。贴命门穴。疝气。贴膀胱穴。

头风。贴风门穴。心气疼。贴中脘穴。

走气疼。贴章门穴。寒湿香港脚。贴三里穴。

胸腹胀闷。贴中脘穴。噎食转食。亦贴中脘穴。

痞疾。先用面作圈。围痞块上。入皮硝两许。纸盖。熨斗熨热去硝。贴膏再熨。出汗至腹内觉热方止。

跌打损伤及诸毒诸疮。俱贴患处。

凡内外诸症。贴之必用热布熨之。疥癣疹癞等症。贴脐熨之。汗出为度。

血瘕痞疾。加阿魏、马齿苋膏各二两。贴之立验。(阿魏化腐去滞。须以水顿化。倾入膏内。离火搅之。

煎去水气。次下细药。)绢摊膏。用鸡子清浆过。布摊膏。用松香、黄蜡涂过。狗皮摊膏。用水洗去硝气。油纸摊膏。用甘草汤或加槐枝煮过摊用。

表绵纸法。用杭州毛头。每麦面一斤。加白矾核桃大一块。打稀糊。量加小粉表之。则软白而且不荫。

油油纸法。用天麻子仁数粒、铅粉钱许研烂。入桐油碗许。打匀。绵花蘸刷令遍。与不油纸相间。铺之压之。须频揭换不粘。一以生桐油、熟猪油。平兑如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儒剑封圣

    儒剑封圣

    儒道,剑道。前者是大义之术,后者是杀伐之术。两者交织,不可封圣。地球大学生白浩意外来到此地,开始逆天改命。
  • 邪魅阴婚

    邪魅阴婚

    女主柳心儿(柳心儿天生命格阴,阴阳眼,小时候父母就不要她了,她从小跟着舅儿,干驱邪那行的。柳心儿因为命格阴,所以不能和活人打交道会害了别人。但跟死人打交道,又会害了自己,两难的地步。但最后柳心儿还是选择了多和死人打交道)一天晚上他去参加同学聚会,回来时碰到了一个死了近一千年的青年男鬼,叫莫麒,他并夺走了柳心儿的初吻,后来他们相爱了不过经过许多坎坷后,终成眷属.........
  • Character

    Charac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如繁花:时光不忘我等你

    爱如繁花:时光不忘我等你

    这是一个成长着痛,痛着觉悟的故事。这是我留给你的备忘,凉生。我多想对你说,这个世界这么大,我们却如此的孤单,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学着遗忘,遗忘悲伤?
  • 萌宝当家:抢红包,送爹地

    萌宝当家:抢红包,送爹地

    碰,他一掌按上椅子,将她锁在怀,手擒上她的下巴,在她耳边低沉邪释道:孩子都生了,还想往哪跑,蒽?她手抵上他的胸膛,紧张的脸都红了,急道:我在直播,你别这样。他吻上她圆润的耳垂,唇角轻勾,笑得邪释:别这样是哪样?这样。看直播的吃瓜群众表示好激动:哇哇,限制级画面啊~~他坐在她对面给她吹头发,骨节分明的手指穿过发间,轻柔温暖:每日每夜,呵。温热的风吹在耳边,让她红了脸,呼吸间都是他身上特有的味道,气氛旖旎。让她紧张不安的问:什么意思?
  • 安妮语录

    安妮语录

    这短语乃小说专用OK?有些是在网上看见滴!
  • 泪殇月

    泪殇月

    上古传说前世今生究竟是抓着前世不放手还是留恋现世不回头是前世的执着还是今生的不堪回首只不过是一个错误一个阴谋却让所有人折磨究竟错了什么究竟是对是错只愿今生不错过
  • 皇上,皇后娘娘又偷吃

    皇上,皇后娘娘又偷吃

    沈心,当朝太师的嫡女;秦岙,当今圣上。当太上皇一哭二闹三上吊,秦岙无奈,大手一挥,圣旨一下,成全先皇的‘美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家嫡女蕙质兰心,实乃世间女子典范,入主东宫。钦此!”太上皇笑了,某皇继续无奈,某女手中的鸡腿落地。自此,入主东宫,坐山观虎斗,吃吃喝喝,成了沈心的奋斗目标。当然,沈心此人,绝世大吃货是也。即使进了宫也改变不了吃货的本质。某男万万没想到,他这辈子最大的情敌不是别人,恰是种种美食。
  • 天外英雄

    天外英雄

    千秋霸业,煞费苦心。一身正气,驰骋三界长廊。言行必善,不败金身。惩磅礴恶势,尊为天外英雄。三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被“请”到哈雷星,一个无心之失,顿让魔珠再现,从此哈雷星球动荡不安......弱肉强食、恃强凌弱。人界、魔界和人面蛇身兽类,三足鼎立的局势打破后,各自暗蓄实力,蠢蠢欲动。人与魔争霸之时,恰逢人面蛇身兽类,势力剧增,为报血仇,卷土重来。天下秩序,临近失控,最终三个青年人,凭着一身好武功,阻止一场场灭绝性的浩劫,成为万人敬仰的大英雄......
  • 万载永恒

    万载永恒

    一个普通学生,在世俗不解的目光里一步步成为不朽传奇。一个简单、通俗的却又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