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聞中二。初明小宗。自有三說。一薩婆多宗。耳聞非識。二法救論師。識聞非耳。成實同此。三譬喻論者。和合能聞。如大婆沙第十三說。
二依大乘。亦有三門。一依法相。二約無相。三就無[得-彳]法界。初中四說。一耳聞非識。雜集第二云。耳界何相。謂能聞聲。瑜伽三十五云。數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為耳。二云識聞非耳。佛地論第一云。聞謂耳根發識領受。瑜伽釋論云。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釋曰。上二論以耳不能聞。要待發識。然後得聞故。或此二論。取二和合。文並通也。三云六法合聞。智度第一云。爾時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生。即意識生。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聲。四云。八緣故聞。謂即於前智度所說。加七八識。為染淨依。通依等故。成唯識第四云。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
二約無相中二說。一依。二緣。能聞顯聞無性故。雜集第一云。問曰為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為識等耶答非耳聞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聞。眼等亦爾。廣如彼說。二依智度第二云。問曰聞者云何。耳根聞耶。耳識聞耶。意識聞耶。若耳根聞。耳根無覺知。故不應聞。若耳識聞。但唯一念不能分別。故不應聞。乃至意識亦不能聞。由先五識識五塵。然後意識。識意識不能識現五塵。但識過未五塵。若意識能識現五塵者。盲聾之人。意識既行。應識色聲。答曰。非耳根聞。乃至亦非意識能聞。從多因緣和合故聞。不得言一法能聞。乃至云。爾時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意欲聞。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生。即意識生。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聲。是故不應難言誰聞聲。佛法中無有一法能作能見能知能說。偈云。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能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說。
三就無礙法界者。謂傳法菩薩。以無[得-彳]法界耳。聞無[得-彳]法界法。能聞所聞。皆遍法界。如是之聞是此聞也。上來釋文竟。
二問答中四。一問依上諸說耳等能聞。何故言我聞耶。
答佛地論云。癈別就總。故稱我聞。
二問說此經時。聲聞在會。如聾如盲。又傳教弟子。當時未有此稱我聞定是誰耶。
答此有三釋。一云餘人稱故。無前難也。然有三說。一弘廣菩薩。稱此我聞。故涅槃第四十云。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經。弘廣菩薩當能流布。阿難所聞。自能宣通故。二通諸菩薩稱其我聞。故菩提留支譯金剛仙論云。佛在鐵圍山外二世界中間。召集阿羅漢八十億那由他。菩薩無量無邊恒河沙數。結集大乘。當於爾時。菩薩聲聞皆云。如是我聞。佛在其處。說某經。廣如彼說。三文殊師利稱故。智度論云。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結集摩訶衍。為菩薩藏。亦不可說阿難對於文殊作結集主稱我聞也。
二云展轉從他聞故。稱此我聞。亦離前難。故報恩經第六云。阿難從諸比丘邊聞。或有諸天。向阿難說。
三云阿難親聞故。而稱我聞。為有四說。一如大集法經說。有三種阿難。謂阿難陀持聲聞法。阿難陀跋陀羅持緣覺法。阿難陀婆竭羅持菩薩藏。金剛仙論及真諦般若疏。引闍王懺悔經等。並同此說。此諸經論。既說阿難有其三種。海稱我聞。則離前難也。二阿難先未聞經。佛重為說。故稱我聞。亦離前難。故報恩云。阿難未為佛侍。二十年中。佛所說法。因阿難請。並為重說。三阿難得勝定總持等故。金剛華經云。阿難得法性覺自在王三昧故。如來前所說經。皆能憶持。與親聞無異。涅槃云。阿難多聞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與無常義。四阿難是大菩薩。故得親聞。不思議境界經云。爾時復有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曰舍利弗目犍連乃至云阿難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皆已久脩六波羅蜜。近佛菩提。為化眾生。於雜染土。現聲聞形。釋曰。准此經文。為究竟說。前諸說者。皆方便爾。
三問傳佛教者。何不稱名。但云我聞。
答恐濫同名失故。他亦有我豈無濫耶。己身稱我。定屬自故。故無濫失。
四問一切佛教。說無我人。何故經首乃稱我耶。
答此有兩釋。一依智度第二。略由五義。一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說我。非實我也。二世界語言。有三根本。一耶二慢三名字。初二不淨。後一是淨。一切凡夫具三種語。見道覺人有慢名字。無學聖人。唯有名字。內心不實法隨世界人故。共傳是語。三除世邪見。四順俗無諍。五若佛弟子。著無我相。容可難言。既知無我。何故稱我聞。諸法尚不著。何況著無我。
二依瑜伽第六。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為世間言語便故。二為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顯揚第九雜集十三。皆同此說。問答竟。
第三時成就中四。一通顯時分。二別釋一時。三辯體。四問答。初中二。先述古德。後依論釋。前中三說。一菩提留支云。時有多種。謂一念時。日夜時。百年時。一劫時。春夏秋冬時。今言一時。非此等時。正是如來說此經時。
二長耳云。時有兩種。一半音時。對緣不遍。二圓音時。對緣普遍。又云。梵音劫波。自有三種。一迦羅時。此云別相時。如說戒律時。大戒時得聞。小戒時不得聞。出家時得聞。在家時不聞。國王得聞。餘人不聞。二三摩耶時。此云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分達摩。不簡白黑。一切得聞五。部者謂長中雜增一百部也九分者。謂一分別說戒。二世間。三因緣。四界。五同隨時得。六名句文。七集定八集業九諸蘊。一分各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如真諦部執記第一卷及智度論說。三世流布時。如說一時佛在恒河岸。一時在申恕林等。今言一時。依後二說。或依第三。
三真諦云。時有十種。一佛出世時。二說正法時。三聽時。四持。五思。六脩。七下善根時。八成就善根時。九解脫善根時。十平等捨心時。(謂心離退離動棄法。拔沈抑浮。調停得中。念捨平等。得入正法。今此通四也)二約論釋中二說。一梁攝論云。時有三種。一平等時。謂無沈浮顛倒故。二和合時。謂令能聞正聞故。三轉法輪時。謂正說正受故。今云一時。通此三種也。二智度論云。時有二種。一迦羅時。通假及實。內外通用。二三摩耶時。唯假非實。今云一時者。是後所攝。
二別釋一時中三。一依功德施般若論云。一時謂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故。
二依佛地論。自有三說故。彼第一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二云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間。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三云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
三依此經。始成正覺時。一剎那。或無量劫。融無障礙。乃至具攝一切法界。無不皆盡。方名一時。
三辨體中。一云與時大小宗中通有四說。一依薩婆多及經部宗。蘊門俱以五蘊為性。界處門中。有為為性。
二依大乘法相。五蘊門中行蘊所攝。界處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佛地論云。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色心等上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蘊所攝。
三依無相者。智度論第二云。問曰。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所有。蘊界入所不攝故。乃至云。如是等種種。除邪見故。不說迦羅時。說三摩耶時。答曰。見蔭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有別時。所謂時方離合一異長短等名字。凡人心著。謂是實法。以是故。除棄世界名字語言法。釋曰。此以離相為性也。
四依相無相無礙者。謂一之與時。皆是德相。應機之具。是故一收一切數。盡為一體。一時攝一切前後際劫。盡為時體。乃至各具無邊無盡理事無礙法界。以為其性。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不離此故。染界妄心所現一時。於此一時。即是不是故。
四問答者。問說處城國既具標名。說時日月何不別顯。
答且依標總由二義故。但云一時。若據別顯。許亦無失。言二義者。一言略義同。故云一時。謂佛說法。或一剎那。乃至多劫。一期究竟。總名一時故。二語言便易故。言別顯無失者。即如此處文云。始成正覺故。又別行十地經云。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涅槃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故。仁王云。年初月八日。方坐十地故。如是等文。處處皆有。不可繁引。上來第三時成就竟。
第四主成就中三。先得名。次出體。後問答。初中三。一佛。謂佛陀。此翻為覺。即圓滿大智照用者也。所照是何。謂菩提法。即真俗無二無障礙法界境也。二依佛地論第一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三依此經宗。始本無異之智。照法界法。無有差別。名之為佛。下文云。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故。普照境界。同一法性。始本冥會。境智一如。名之為佛。
二體性者。依佛地論。五法攝大覺地。謂四智及清淨法界。依此經宗。具攝無邊無礙法界一切諸法。乃至三種世間。總攝為體。
三問答中三。一問說此經者。或佛自說。或菩薩說。或佛菩薩光明中說。或神天等種種類說。何故今此唯稱佛耶。答說雖多類。莫不皆承佛力。佛為主故。證信勝故。但標佛也。故智度云。若不推從佛聞。則諍論起故。
二問。大師具有十號。何故經首唯標佛稱。答依真實論。佛具十義。餘號不爾。故但云佛。十義如前具釋題目中說。
三問說此經佛。為他受用。為麤化身。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他受用。則不應在摩竭提國。又與十地偈頌相違。彼云。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若麤化身。則不應名毗盧遮那。現相品云。毗盧遮那大智海面門舒光無不見。如是等文。諸會皆有。如何釋通。
答說此經佛。非唯他受用。亦非唯麤化。所以者何。十身說故。謂如來身應機而有。機宜無盡。佛身亦然。故說十身。意顯無盡。然佛一身與無盡身。非一非異。何以故。由是佛故。入法界名號等品。皆說一身。或稱釋迦牟尼。或稱毗盧遮那。或稱悉達多等。故無違也。十身者。如別行章說。上來第四主成就竟。第五處成就中。總標摩竭提者。西方諸佛六說不同。一云摩竭提者。總相而名。謂之善勝。善中之勝故。或善即勝故。二云摩不也。竭惡也。提處也。由此處所無惡法故。三云摩不也。竭害也。提處也。以此國無刑戮。有犯死者。置之寒林故。四云摩遍也。竭提聰慧也。言總慧之人。遍其國內故。五云摩竭星名也。提處也。以此國界屬彼星故。六云摩大也。竭提體也。言此國於五印度諸國之中。境界最大故。上六說中。今用表法。第六為勝。謂所明法界廣大包含故。或通初四。理亦無違。
自下第二。別顯四成就者。一別顯處深。二始成下別顯時遍。三其地下別顯處嚴。四爾時世尊下別顯主德。初中二。先釋文。後問答。前中云阿蘭若法菩提場中者。今勘梵本。正云達摩阿爛攘。此翻為法閑寂。亦曰法無諠諍。此名簡異事無諠諍。謂事寂事諠。時處必異。法無諠諍。諠即無諠。故曰達摩阿蘭若也。即由此理。凡譯梵言。不必皆迴。故阿蘭若有其三類。一檀陀迦阿蘭若。謂沙磧處也。二摩登伽阿蘭若。謂塚墓間。去村落。一俱盧舍。依婆沙一百三十六說。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今計二尺為肘。四肘即八尺。總有四千尺也。依正量部。一俱盧舍。一千弓量。八尺為弓。總八千許步。當此減四里少許。真諦釋云。阿蘭若者。名無聲處。謂無聚落聲。無採斫聲。無闘諍聲故。三達摩阿蘭若。即此所明。具釋如前。
言菩提者。此云所覺法。即真俗鎔融。無礙法界。於此證會故。場謂檀場。譬類之名。如世壇場靈祇棲託。佛為眾聲靈祗之最。託跡所依假其名爾。按西域記。摩竭提國。在中印度界。王舍城處其中。去此王舍城。西二百餘里。有山名伽耶。山南有樹。名畢鉢羅。由佛於下得菩提故。改名菩提樹也。
後問答者。問說此經處。為淨穢邪。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是穢。不應云寶樹寶池。又此品末。亦不應說言爾時華藏界其地六種動。若是淨者。說九會處。何故皆在娑婆人天。
答准上下文。華藏娑婆。就相說異。以相從性。無礙圓融。是故依如此處。說如此法也。問此初會。既在摩竭國說。彼國眾生有預會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有預者。經何不言。若無預者。何須此說。答此有二義。一為表法。二為應機。言表法者。謂摩竭國是諸國之上首。第一會為九會之最初。故此說也。言應機者。會中菩薩。除十方新來。餘皆隨願生於此國。斯即應機。何必要列凡俗方是所化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