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名書上清。
此句下文,按茅山《玉經》有云:七祖解牢結,穢血悉沈零,反胎朱火室,更受洞中生,伯史衛神軀,令我保黃寧。六句續前句,為一名曰三素老君章,其文義重疊,今依川本較正,續後十五句,隨前十句,二十五句依舊作一章,更不專擅紊亂添答,以疑人心,但依此行去,亦證上仙。
玄洲絕三津,
坤至柔而動有剛,至靜而德方,故方輿之內,玄洲赤城府,在東海之外,三島神山,玄洲十洲之一也,三津弱水三萬里,各有三關津人靡克,至今修金丹者絕此津涯,不歷關隘,一步便到家,古云:剖破藩籬即大家,修文昌大洞之道,不歷三界諸天二十五,有頓超無漏之鄉,方為了當。
羽景太無庭。
上乘羽葆,景輿登升,太無之庭遠在無色界之上,《傳》曰:德輯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羽景有形,太無無色。
回霄飛垂漠,
回還於九霄之上,諸真車筆甚眾,碾消雲路,所以飛揚沙漠垂下,昔禹時有鳥自丹州來,吐五色氤氳之炁,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青砂珠,輕細,風吹塵起,名曰珠塵,如沙漠飛下,人得而服之,身輕不死,其此之謂歟。明了之人,不動腳根,一念纔起,直造圓頂也。一云飛重漢,字頗相類。
委化混萬精。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此坤之德,人能收斂涵泳,與時偕行,與萬物同體,無一物不遂,生成委身,混融於萬物之精。
五雲鬱絕空,
五方五靈五色雲炁,靄鬱於絕空之中,五臟之炁,薰蒸於心腑,凝結成圓明之珠,彩霞暉映,即五色鬱勃,洞焕太空。
七霞落圓明。
七霞,七覺,一本云:一靈落圓明。一靈亦虛靈,心圓明乃心之神,此言七色雲霞光奪日月。《度人經》:璇璣玉衡,一時停輪。此數句言高仙與司命司録三官五嶽同會之時,車輿鸞鳳之眾,光景如此,蓋言人能凝聚萬炁,命元靈之神乘之,自下田至泥九,萬炁凝萬神集,亦是落圓明也。
朗朗幽寥子,
臍下嬰兄朗朗顯現,二卦合德,謙卦彖欲辭盡之也,天道虧盈,地道變盈,鬼神害盈,謙尊而光,君子之終也。言人晦迹隱光,安守本分,不期著而著也。蓋得謙光之義,君子隱居,求志行義達道,自然名聞上下,蓋以幽寥隱然無形無聲之物,而朗朗顯明者,所謂溍雖伏矣,亦孔之昭之謂。
梵昌濟黃寧。
梵昌心神,黃寧脾神,言以心血濟養脾胃也,五行生克,在人運炁以合之,各有其道,謂如心病,運腎水以濟之,五臟皆倣此。蓋二卦反對得剥,《辭》曰:君子尚消息盈虛是也,黃寧,中宮也,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人之動容周旋,合道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五老揮絳華,
五老乃天地始祖,人之五老亦同一炁,蓋五神聚於絳宮,揮把丹華也,燒香散花,皆身中神識,絳華丹華一也。
散香携玉靈。
五老遍散五香,以薰蒸五臟靈明之神,上卷玉壽靈亦胃神,欲見此神,當一心注想,如貓捕鼠,眼睛不瞬,即得凝集。
金質濯帝川,
此即玉眸鍊質,黃華蕩形,以凡胎濁骨,今變為玉靈金質,前云骨肉金玉,實俾此金姿玉質,灌濯於帝一之川。
绿煙靄流瓊。
青绿之煙鬱鬱勃勃,如瓊玉之欲流,前云五雲鬱絕空,皆真仙陞降,祥煙瑞彩藹然粹然,洞焕空無之境,光景殊勝。
上清玉皇師,
上清宮乃玉皇之師,蓋靈寶為玉帝之尊師也,玉清上清太清乃為三寶,
三清之下,玉皇為尊,玉皇即昊天玉皇上帝,乃萬天至尊,位亞三清,《天公經》:三清退居無為,玉皇治事。
玉宸大道君。
玉宸道君靈寶天尊所居之宮曰上清七寶紫微宮,在太清之上,玉清之下,是為中元宮,三清即儒書所謂三皇也。
與心絳宮神,
虛静先生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不怕念起,即怕遲覺。又古德云:若人静坐一須臾,勝造浮圖七寶塔,寶塔終久化為塵,一念不生成正覺。蓋此心一念不生,立躋聖地,故曰飛證太玄尊。心者主乎一身,而其體虛靈,足以管天下萬事萬物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萬物之上,其用之微妙,不外人之一心。前賢有詩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是也,靈寶與心神為一心,乃天心,非肉心也,神乃歷劫不壞之神,非祭祀之神也。《詩》曰: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故曰玉宸與心神飛證太玄,蓋天心不出於大公至正,無分毫所私,人心若能體而則之,行無私曲,一是皆以至正處己,則果證大洞太玄無疑矣。
飛證太玄尊。
飛昇證果太玄真尊之位。此下茅山(大洞)又云:神拔三途積,仙胎纏兆形。多有此二句,蓋太玄三真人乃極尊之位,天地之外曰虛無,乃元始所居,號虛無自然,以其無心故虛,空盡故無,虛面能容,無則能化,故曰藏帝經,人能虛無,則神明自來,來則靈而久,故取坤艮,喻其能容且久。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出於禹餘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上上清真王太一真人。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五,以表坎離二卦交媾之道。玉清聖境始炁所化。
三真生太無,
三真者,南方三炁天君,生於空洞太無之始,下云南昌,即文昌也,今衡山上應軫宿,下鎮離宮,有朱陵洞天,乃三十六洞天之第三也,人生從此鍊化,方許成人,又在人即精血三真元王君便是。或曰:三真即前太玄三真,又曰:太無乃太元字,多誤,此乃太無中太素君大洞玉章。
玉戶映晨霞。
大人繼.明照于四方,夜初盡而日繼照,正大明出於東方之時也,南方位處離宮,名同日曜。玉戶者,鳥馭所出也,晨日也,暉映晨日之霞,亦早朝之謂也。南獄山朱雀頂有日觀亭,天色清明早朝,登此亭觀日輪之出海,一出一沒,一進一退,有欲昇而不能昇,然後一耀而上,此處備悉。
太素洞元靈,
日月麗呼天,容光必照然於南方丹天洞陽之館,凡有得道,由此鍊形,方許飛昇帝庭。上卷云:太素三華炁,三華炁亦南方三炁,太素乃三素母,蓋主持鍊度之事,元靈名也,亦名罕張,蓋衡山有福地,名曰洞元靈光天等壇,皆上仙得道之所,文昌鍊化皆在此處,故此洞章多言及之。
丹林森朱柯。
百穀草木麗乎土,以其南方赤色,故生長皆丹林朱柯,《黃庭經》:丹青绿條翠靈柯。醫書:南山多靈芝瑞草,餌之皆神仙。
回神九重府,
還神於九重之府,蓋朱陵火府九陽梵炁結成,今南嶽山勢亦九向九背,以應陽數,此言修習之徵,心府現出光景。
南昌發瓊華。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以南方火德增助太陽,以麗品彙,俾各遂其生。南昌受鍊司,乃鍊度之所,得道者無不經,名洞陽宮,有流火池黃華水,皆發生瓊瑤英華,《度人經》:修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同此,言人心府神宅如此之盛。南昌即文昌也,元始以符圖真文鍊之洞陽之宮,故曰文昌中有不死之神,長生之君,司命司禄延壽益筭真君,《度人經》:南宮南昌皆與此同,即今南嶽衡山是也。元炁上連熒星,太陽炎老君所治,其中主夏炁長養萬物,天下萬神,常以立夏日升此赤石玉闕謁炎老君,受天玄符,各還四方,以行夏令。赤帝玉司君諱景度,如知其神,存念九年,致長生之藥,丹霞飛雲,下迎兆身,而升玉清。雖然如是,而南嶽相去數千里,豈得人人親往以觀之哉,但人身亦有一衡嶽,知此則文昌鍊化之司不遠矣,道不遠人,在身中,在人參訪,造詣真實,不可臆說強為。
百關納津液,
世界皆以水為潤澤之物,故能生育萬物者水也,以此表坎卦為至當之議。人有一百八十靈關,三百六十骨節,一千二百形影,一萬二千精光,三萬六千根源本始,八萬四千毛竅,關鍵中咸生津液之潤,人無津液則枯槁云亡,天地得水而覆載,萬物得水而生成,其實一也。
停玄三秀阿。
藏隱玄根於三秀之卷阿,南嶽名太虛小有之天,《古詩》云:小有洞中三秀草。即靈芝是也,山有五芝,餌其上者得仙。
兆身騰玉清,
己身已證上仙,故能飛騰遊宴玉清聖境,朝見元始上帝,先賢多有骨肉同飛者,然此肉身皆蛻藏名山,惟神可去。
七祖離幽扃。
幽扃,水府泉曲河源也。身未得道,七祖未免沉墮幽扃,既已成仙,當先度本宗祖彌出離幽扃也,即地水二司幽都。
長保不終劫,
永保無盡之劫塵。大洞一經乃最上乘,大非下格小仙所可擬議,修鍊至此,永無退轉,豈可與天人之果同日語哉。
萬世承仙家。
《玉經》云:世世不絕,長為人君,千萬劫中,永遠承繼,上仙之家,天下名山,皆有異姓繼承仙位,唯張天師嗣今已四十代。
位為聖統尊,
繼天立極,位為聖統之尊,於人中,此大人之事也,正如大洞帝尊,總統萬神,最為極貴之尊位,仙人至此,世亦罕有。
玉清大洞仙。
稱號曰玉清大洞神,最為尊榮,此坎離交媾而真體完全之時也,有大洞尊、大洞神,其實一也,即自己本命元辰是。上火下水,有交媾之道,人徒知火炎上、水潤下,而不知抑心火升腎水,為生生之理,火大燥水大濫則死,在靜寧一心,屏絕萬慮,則化紫金光,見於目為徵,非按摩存想。
右件玉章天篆七十字,出於清微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玉清聖王天一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