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1900000007

第7章

【觧】上二句就譬釋樞謂門臼門若無樞則無開閉之功故云要也機謂弩牙弩若無牙則無啟發之用故機有可發之義也葢一下就法釋以觀心為要合樞要義觀心為教之要果上偏圓漸頓諸法皆我心具行者必須攝法歸心修觀故至果成稱性設化四教義問四教從何而起答依三觀起觀為行要者所修六度萬行皆因心本具故全性起修名無作行皆觀心而發合上發義由觀心故理顯出觀心故果成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故教行皆自觀心而發觀心空故等者一切諸法若教若行皆心本具若觀心空則所修六度萬行果上所起諸教皆歸空寂空觀既爾假中亦然說雖次第用在一心只於一心宛有三用此亦為下起教觀之張本也然今下釋仍且略點等未暇廣明者觀心雖為樞要以玄文正明開解未暇委明乘境寄者非部正意故因緣境後則有者玄二(十九)明觀心者一念無明即是明乃至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緣觀此因緣恒作常樂我淨之觀其心念念住秘藏中(文)四諦則略玄二(二十二)觀心可知不復記也(文)以有釋存以略釋沒非全無為沒但觀心語略其文隱沒耳或云二句並釋或存沒則不釋箋要云以略釋存沒固可知不復更出也教觀傍正者樞要云此文興致正為於觀教觀傍正須知二意一約三部所自之文二約一家傳通之旨三部所自則傍正互有如義例云如法華玄雖諸義之下皆立觀心然文本意明五重玄義出諸教上則教正觀傍託事興觀義立觀心若今止觀縱用諸教意在十法以成玅觀則觀正教傍一家傳通則唯觀為正是故三部皆以觀心而為正要乃至以從文故玄既觀傍故於十玅觀有存沒今用旨故玄亦觀正故撮十玅為此十門門門既乃即心玅玅無非是觀若談觀文言望於止觀此中極略若談宗旨望於止觀今文頗周以止觀宗旨無出三千即在一念今以三千不二點示一心心全是玅玅不出十若曉十玅止觀可知故云一期縱橫等既非下釋或辨十觀謂玄文既非專明觀行是故十乘不暇委明但列名耳然後總結指向所明託附二觀顯名所出即義例文中約行附法託事三種觀相也三種觀法初名義三種觀法義蘊經疏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又依諸經於玄句約事相法相入心成觀託事謂心為能託依正事為所託附法謂心為能附諸法門為所附即事法兩觀之義荊溪考覈其義立三種名故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玅觀理等二約法相如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文)次用與此三種觀妙玄文句各有事法玄約四諦五行等即是附法託感應等事修觀即託事也句釋如是我聞等即附法王舍耆山即託事也以玄句消經而於事相法相文末令行者附託觀心免數他寶故缺從行止觀正明十法成乘如正修章專約一心修乎十觀前六章廣開玅解縱明事相觀心亦只助成約行觀爾若義例以三種敵對三部者乃引三部三觀顯文示其觀相也三修不問事法二觀可造修不修則乘境不備不修則立觀何為答山外一宗謂事法觀門不通修習所以玄句立觀心者有二義焉一為已修止觀者令其不忘本習故二為未修止觀者忘於封滯令知起行必依止觀故四明義書引玅玄觀心即聞即行釋籤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等文示之乃轉計云不論立陰四明引正當觀陰具如止觀第五去文又諸觀境不出五陰等文逐之又轉計云我本自問於陰揀境諸文所無不問通立陰境四明又引玅樂揀境及心玅玄由一心成觀等文為證既被四明前後窮逐義皆破壞不足評矣四明建立三種觀法皆可造修義書五云三種觀法皆為行立俱可造修若但論教義不觀己心如貧數他寶(文)尊者之說懸合吾祖所立觀心之意深符即聞即行立陰揀境之文然乘境不備若為修習據義書有乎四意一者咨稟口決如云豈非大師說諸玄疏多在圓頓止觀之前所談玄疏正開座下行人圓解葢兼有觀行之機欲修觀法故託於事相法相立乎觀門令其即聞即修得益者何限豈待玉泉唱後尋之方修耶或於事法觀道有壅則咨稟口決而通達之二以廣決略文云大師滅後傳持此教為師之者必須懸取止觀之意而開決之荊溪數於記中指乎止觀乃令講授之人取彼廣文決茲略觀既得決通乃於事法觀門便而修習豈須背今見講自尋止觀耶三從行度入文云若於師門先聞止觀久曾研習今覩玄疏事法觀門則用本習觀法度入事法觀門而修或因茲得悟乃名事法觀門悟入非是約行觀中得悟也四略論三觀文云又一種根性只於事法觀門修之得悟亦不待尋止觀故法華三昧只約一念妄心略論三觀乃有三品證相(文)已上四義並是十義書發明隨聞事相法相攝歸內心成乎理觀不待尋彼止觀專示觀境方名修觀若山外既謂事法不通修習釋彼文云隨聞一句事相法相攝歸真理便是觀心不待託陰修觀此與四明說義優劣可見矣四兼獨事法二觀皆有兼含之義如光明玄觀心三菩提云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若真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沉空心數之眾生雙忘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眾生(文)菩提屬法眾生是事法中兼事故記作附法含託事釋光句以四方佛表四諦智佛即是事四諦屬法事中含法故句記作託事兼附法釋云行者應知借四方佛表四諦智此乃託事含附法也(文)且行人心無並慮何得兼含而修當知但約兼含釋義不約兼含修觀若從行一種無兼含義舊謂淨名疏釋法無眾生等諸句一一皆以生空觀歷心及餘陰入諸法而觀義書判云乃是用於約行觀門修附法觀以為附法含從行又據方等歷幡壇道具是從行兼託事今謂法無眾生之文四明謂以從行觀修附法觀觀成即附法觀成非法含從行若方等乃修三昧者傍歷幡壇等事非從行兼事也五內外事理從行通觀內外事法惟局內心如四三昧屬從行觀四行中修十乘觀正觀內心至例餘陰入歷緣對境則通觀內外十六觀經觀佛亦從行外境附法乃附四諦五行法相入心成觀託事則借事表託內心唯局內心不通外境通事理者上三三昧并諸經行法屬理縱任三性是事理觀觀陰心本具三千事觀觀變造三千舊謂事法亦通事理今不取焉六料簡問輔行標歷結託義例引歷例託其義云何答諸文凡約事相明觀皆名託事文句借城山事表對五陰正論修觀止觀以正觀心傍歷事儀表對法門修觀觀門雖異表託義同故得諸文通稱託事則標歷結託引歷例託二俱無妨請觀音疏以大林精舍明託事觀與城山同義書云大林精舍是依報色入以理智體之正同方等普賢歷尊容道具用法門體達此則方是託事之觀(文)大悲懺儀云二託事者觀音一身有千手眼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即是一千神通智慧也又云三種觀門相須而進(文)此與止觀傍歷義同皆可稱託事也問四種三昧收諸行盡且四三昧自屬從行何云收諸行盡答諸經所明行相不出四種故云收盡事法二種乃吾祖於玄句事相法相立此觀心令行人攬彼事法入心成觀不可為難。

囗二所明下立意又二初重示大部意。

所明理境智行位法能化所化意在能詮詮中咸玅為辨詮內始末自他故具演十玅搜括一化出世大意罄無不盡。

【觧】科重示大部意者向敘前文教廣觀略今欲正明述作意故重示之以為下玅解玅行之張本也意在能詮等者大部明此境等十玅是能詮名意在開顯一代教中因果自他之法無不咸玅為辨等者示須十玅所以如來出世施設一化無出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故演此十則一化大意該攝無遺文心解曰不談十玅攝法不周不論一化示玅不徧(文)十玅釋題是能詮名詮於題下別文故云詮中詮內也。

【鈔】更舉十玅方出其意能化即應并神通說法也所化即感及眷屬利益也此十乃是一代教中能詮名字大部明此意在開顯諸名咸玅故也須辨十者欲收始末自他盡故始謂境等即自行之因末謂三法即自行之果自他如前若辨此十一一咸玅則了如來出世意盡。

【觧】釋重示科初二句總標次釋能化所化即後五玅前五玅文顯不釋此十下明大部明此意開諸名皆玅謂一代能詮無超此十玅玄釋法華開顯之意開前四時所談十麤皆成十玅此十若玅則一代能詮諸名無不成玅也須辨下釋為辨詮內等出須十玅意始末即因果也自他即後五玅故指如前。

囗二故不下正明今述意二初為成玅解。

故不可不了十玅大綱。

【觧】不可不了即誡勸之辭玄文十玅科目繁夥猶如網目舉其大綱則網目可尋大綱即三千也若欲立行造修先須解了三千三諦之法體此之法體是如來當時一番修證自他因果之法今欲修證此從因至果之法先須解了依此玅解方可立行。

【鈔】欲知此十皆玅須了開顯大綱即三千世間俱空假中是今經之大體能開之絕玅境即此故事理俱融智發此故無緣行起此故無作位歷此故相攝三法究盡此故果滿生具此故一念能感佛得此故無謀而應神通用此故化化無窮說法據此故施開自在眷屬全此故天性相關利益稱此故無一不成佛今此十門正示於此若能知者名發玅解。

【觧】釋為成玅解初總明三千玅解境即下別示十玅所依今此下結顯十門所示三千世間俱空假中者世是隔別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世間是間差三千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以三千法皆因緣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今經大體者法華三周開顯並以三千為體輔行云十玅是今經權實正體亦大車體亦寶所體(文)能開等者玅樂云若不先了能開之玅將何以為所開之麤(文)境即等者此字即指三千大綱七科諦境不出三千理本圓融事寧隔異理即性具事即變造具變不二故曰俱隔色心門從境玅立故荊溪名事理不二門也智發等者以智緣境智為能緣境為所緣以境發智境為能發智為所發三千玅智既全境而發境智一如緣即無緣行起等者進趣名行即修治造作全性德三千起修德妙行以性奪修修德無功故稱無作位歷等者位位皆具三千故一一位具攝諸位功德初阿字門具四十二字後茶亦爾故云相攝三法等者玅乘三軌真性遍周觀照圓導資成助發唯佛究盡故稱果滿生具等者生雖在迷理體本具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佛得等者諸佛由三千果滿故能應所謂任運真化不須謀作如月不下降水不上升水月一際感應道交神通等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與六法相應用此三千任運化物化復作化化化無窮說法等者五時說法憑據此三千施則稱性被機分隔而說開則稱理示玅無不圓融眷屬等者前機受道即成眷屬既全三千故得父子天性自然相關利益等者十種利益稱三千故七方便人來至今經咸成佛道如三艸二木皆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也今此十門正示此十玅大綱以十法皆即三千三諦故皆稱玅能知此者名發玅解為此義故十門所由作也若能知者名發玅解是發明荊溪開發玅解故述此十門不離一念令修觀者易入序云荊溪玅解葢謂此也。

囗二故撮下為成玅行。

故撮十玅為觀法大體。

【觧】撮攬也攬此十玅三千之法為今止觀之大體而修玅行述作意荊溪於迹本二門之間立此十門有何深意孤山正義云葢荊溪大師攬玄文教義入止觀行心俾夫名字行人識法相之有歸達造修之無滯也又云悟理之要必在十乘故荊溪恐後昆昧旨乃於釋籤更立十門結束十玅咸歸止觀一念三千不思議境方顯教不虗設悟理有從荊溪述作意在斯焉又云以彼觀門收此教義以此義教識彼觀門若欲造修須依彼部勿謂此文便堪修行(文)既云攝教歸行唯以玄觀教理相對義歸一邊反顯事法不通修習乃見十門虗設難可信從淨覺文心解云述作之意不逾二焉一為攝教成觀即前云故撮十門為觀法大體二為示略知廣即後文云使一部經旨皎在目前然其後意亦成前意(文)初云攝教成觀無妨之說次云示略知廣以十門為略經文為廣況以後意成前致使二義皆未明述作之意法智科此文云為成玅解玅行且玄文十玅大師縱辨宣揚釋經題旨豈非玅解文文之下立觀心釋豈非玅行又何假荊溪重述十門方成玅解行耶須知玄文十玅法相該愽學者難以造入荊溪攬彼十玅攝作十門門門結歸一念三千以此三千是十玅之大綱觀法之大體乃以略顯廣以易通難正為成於玅解玅行如此明之深得荊溪述作之意矣觀法攝屬問荊溪述此十門以三種觀法言之屬何一種若云從行則部旨有妨葢玅玄唯明事法籤解玄文豈是從行反顯事法不通修習過同山外若云託事附法且十門不約四諦五行法相及王城耆山事相明觀何名事法答須知的屬事法二觀所攝葢由玅玄廣解十玅文文之下立觀心釋或於四諦五行文末附彼法相以明觀心或託感應神通事相以明觀心故今文云縱有施設託事附法然玄文正意生解義強觀且傍示乘境不備難以造修若大師在日說玄疏時座下有觀行之機咨稟口決而修習之得益者何限大師滅後為人師者必須三部通達諳練學者欲修事法之觀懸取止觀十乘十境而開決之荊溪懸鑒末代神根既鈍何能諳練止觀乘境之相故於迹本二門之間述此十門門門結歸一念三千為觀法之大體稟學之徒覩事法觀心之文若欲造修不待遠尋止觀乘境即觀一念具足三千三諦便能通入所謂以略顯廣以易通難即此義也故鈔云玄文雖立觀心而且託事附法葢非部意故多缺略若具論能成之功須指摩訶止觀也又云此文乃行正解傍與止觀同成觀體以由十門門門皆顯三千即是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之大體若論能成雖是止觀從行須知正為成就玄文事法觀門觀成則事法觀成非從行觀成也是知十門即玄文總觀心文耳能成既是從行不妨通於內外二境所成正是事法不與部旨相違或據攬彼無邊法相攝作十門作附法觀收攝須知玄文本通事法二觀不可迷荊谿義例以三種敵對三部便謂玄文只屬附法且十玅法相無邊行人心無並慮安可俱時而修豈可見攬十玅法相遽作此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不能说的忧伤

    不能说的忧伤

    时间叫住我,对我说“等我久了,你会明白我的安排不是对你的束缚;等我长了,你会慢慢释怀的。”于是,我听了时间的话...
  •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是每个人生的经历,它是纯洁、羞涩、美好的,但初恋往往很多时候失去的比在一起的要多,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加任何修饰,是我的一些经历,决定把它写成一本书,故事内容围绕着主题跟初恋有关,是大多年轻人在初恋时容易失去自我、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书,希望大家抓住自己认为对的感情在不伤害父母与亲人的同时抓住那份纯真,那份美好、那份我们铭记在心的初恋。19岁的小瑀迷茫的走入社会,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在经历了父母阻止,她们的执念又走在一起到最后各为人妻、人夫、是现实打败了爱情还是老天注定缘份已尽。
  • 我的契约鬼丈夫

    我的契约鬼丈夫

    一觉醒来,她突然发现自己莫名被卷入到一系列离奇事件中,更不可思议的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醋娘子:丑妇十嫁

    醋娘子:丑妇十嫁

    选美冠军茉莉从小以样貌养尊处优,是个超级大颜控,一场车祸却让她穿越成为了古代深山里的一名丑妇
  • 婚姻之殇

    婚姻之殇

    妻子彻夜不归为了什么?是为了工作和事业,还是另有其他?面对妻子的各种难以启齿的行为,他为什么选择坚守婚姻?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作为心理咨询医生,面对风韵犹在的富婆以及青春美丽的少女,他会有怎样的举动?一切交织而往,室息感、罪恶感,他该何去何从?
  • 恩怨之缘

    恩怨之缘

    她,冷若冰霜;她,可爱天真;这样的外表下,她们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他;冷面无情;他,花心多情,他们能否把握住与她们的那一切......
  • 中国骑兵

    中国骑兵

    在冀鲁豫漫无边际的青纱帐间,曾经穿梭着一支被命名为“中国哥萨克”的骑兵,他们是八路军一二九骑兵团。在1952年的国庆阅兵大典上,他们跨着骏马,亮出军刀,骄傲地向世人宣布,中国骑兵不输哥萨克!
  • 恶魔校草:笨笨小萝莉

    恶魔校草:笨笨小萝莉

    在一个意外中,他和她互相认识,十年后,在同一所学校相遇,她惹他不高兴,天天欺负她,但她一直紧记十年前他说的话:“不能哭,哭是弱者的表现。”为了这句话,她十年没有哭过一次,有委屈自己一个人承受,但在他面前老是哭,后来他从她手上的链子认出她是十年前的那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