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3600000003

第3章

迦摩羅國人也。姓瞿曇氏。頂有肉髻。辯捷無礙。初遇婆須蜜出家受教。既而領徒行化至提伽國毗舍羅家。見舍上有白光上騰。謂其徒曰。此家有聖人。囗無言說。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觸穢耳。言訖長者出致禮。問何所須。祖曰。我求侍者。長者曰。我有一子名伏馱蜜多。年已五十。囗未曾言。足未曾履。祖曰。如汝所說。真吾弟子。伏馱聞之。遽起禮拜。而說偈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為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伏馱聞偈已。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昔曾值佛。悲願廣大。慮父母愛情難捨。故不言不履耳。長者遂捨令出家。祖尋授具戒。復告之曰。我今以如來正法眼藏。付囑於汝。勿令斷絕。乃說偈曰。虗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虗空故。是達真如理。伏馱承師付囑。以偈讚曰。我師禪祖中。當得為第八。法化眾無量。悉獲阿羅漢。爾時佛陀難提。即現神變。却復本座。儼然寂滅。眾興寶塔。塟其全身。即景王十二年丙寅歲也。

九祖伏馱密多尊者

提伽國人也。姓毗舍羅。既受八祖付囑。後至中印度行化。時有長者香葢。攜一子而來瞻禮祖曰。此子處胎六十歲。因號難生。甞會一仙者。謂此兒非凡。當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與落髮授戒。羯磨之際。祥光燭座。仍感舍利三七粒現前。自此精進忘疲。既而祖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付於汝。汝護念之。乃說偈曰。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祖付法已。即入滅盡三昧。而般涅槃。眾以香油旃檀闍維。收舍利。建塔于那爛陀寺。即敬王三十五年甲寅歲也。

十祖脇尊者

中印度人也。本名難生。初將誕時。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座。座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既覺遂生。後值九祖。執侍左右。未甞睡眠。謂其脇不至席。遂號脇尊者焉。初至華氏國。憩一樹下。右手指地而告眾曰。此地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言訖即變金色。時有長者子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問曰。汝從何來。答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處住。答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邪。曰諸佛亦然。祖曰。汝非諸佛。曰諸佛亦非。祖因說偈曰。此地變金色。預知有聖至。當坐菩提樹。覺華而成已。夜奢復說偈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祖知其意。即度出家。復具戒品。乃告之曰。如來大法藏。今付於汝。汝護念之。乃說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祖付法已。即現神變。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四眾各以衣裓盛舍利。隨處興塔。而供養之。即貞王二十二年己亥歲也。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華氏國人也。姓瞿曇氏。父寶身。既得法於脇尊者。尋詣波羅柰國。有馬鳴大士。迎而作禮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祖曰。彼是木義。祖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馬鳴却問木義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稽首歸依。遂求剃度。祖謂眾曰。此大士者。昔為毗舍利國王。其國有一類人。如馬裸露。王運神力。分身為蠶。彼乃得衣。王後復生中印度。馬人感戀悲鳴。因號馬鳴焉。如來記云。吾滅度後六百年。當有賢者馬鳴。於波羅柰國。摧伏異道。度人無量。繼吾傳化。今正是時。即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付於汝。即說偈曰。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尊者付法已。即現神變。湛然圓寂。眾興寶塔。以閟全身。即安王十四年戊戌歲也。

十二祖馬鳴大士者

波羅柰國人也。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最為殊勝。故名焉。既受法於夜奢尊者。後於華氏國。轉妙法輪。忽有老人。座前仆地。祖謂眾曰。此非庸流。當有異相。言訖不見。俄從地涌出一金色人。復化為女子。右手指祖而說偈曰。稽首長老尊。當受如來記。今於此地上。宣通第一義。說偈已瞥然不見。祖曰。將有魔來與吾較(音角)力。有頃風雨暴至。天地晦冥。祖曰魔之來信矣。吾當除之。即指空中。現一大金龍。奮發威神。震動山岳。祖儼然於座。魔事隨滅。經七日有一小蟲。大若蟭螟。潛形座下。祖以手取之示眾曰。斯乃魔之所變。盜聽吾法耳。乃放之令去。魔不能動。祖告之曰。汝但歸依三寶。即得神通。遂復本形。作禮懺悔。祖問曰。汝名誰邪。眷屬多少。曰我名迦毗摩羅。有三千眷屬。祖曰盡汝神力。變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極為小事。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謂性海。我未嘗知。祖即為說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茲發現。迦毗摩羅聞言遂發信心。與徒眾三千俱求剃度。祖乃召五百羅漢。與授具戒。復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當付汝。汝聽偈言。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付囑已。即入龍奮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輪相。然後示滅。四眾以真體藏之龍龕。即顯王三十七年甲午歲也。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華氏國人也。初為外道。有徒三千。通諸異論。後於馬鳴尊者得法。領徒至西印度。彼有太子。名雲自在。仰尊者名。請於宮中供養。祖曰。如來有教。沙門不得親近國王大臣權勢之家。太子曰。今我國城之北有大山焉。山有一石窟。可禪寂于此否。祖曰諾。即入彼山行數里。逢一大蠎。祖直前不顧。盤繞祖身。祖因與授三皈依。蟒聽訖而去。祖將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問訊。祖曰。汝何所止。答曰。我昔甞為比丘。多樂寂靜。有初學比丘。數來請益。而我煩於應答。起嗔恨想。命終墮為蟒身。住是窟中。今已千載。適遇尊者。獲聞戒法。故來謝爾。祖問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曰北去十里。有大樹蔭覆五百大龍。其樹王名龍樹。常為龍眾說法。我亦聽受耳。祖遂與徒眾詣彼。龍樹出迎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龍樹默念曰。此師得決定性明道眼否。是大聖繼真乘否。祖曰。汝雖心語。我已意知。但辦出家。何慮吾之不聖。龍樹聞已悔謝。祖即與度脫。及五百龍眾俱授具戒。復告之曰。今以如來大法眼藏。付囑於汝。諦聽偈言。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付法已。即現神變。化火焚身。龍樹收五色舍利。建塔焉。即赧王四十一年壬辰歲也。

十四祖龍樹尊者

西天竺國人也。亦名龍勝。始於摩羅尊者得法。後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為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祖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回初心。祖復於座上。現自在身。如滿月輪。一切眾唯聞法音不覩祖相。彼眾中有長者子。名迦那提婆。謂眾曰。識此相否。眾曰。目所未覩。安能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葢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虗明。言訖輪相即隱。復居本座。而說偈言。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彼眾聞偈。頓悟無生。咸願出家。以求解脫。祖即為剃髮。命諸聖授具。其國先有外道五千餘眾。作大幻術。眾皆宗仰。祖悉為化之。令歸三寶。復造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垂之於世。後告上首弟子迦那提婆曰。如來大法眼藏。今當付汝。聽吾偈言。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瞋亦無喜。付法訖。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復就本座。凝然禪寂。迦那提婆。與諸四眾。共建寶塔。以塟焉。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己丑歲也。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南天竺國人也。姓毗舍羅。初求福業。兼樂辯論。後謁龍樹大士。將及門。龍樹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鉢水。置於座前。尊者覩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龍樹即為說法。不起於座。現月輪相。唯聞其聲。不見其形。祖語眾曰。今此瑞者。師現佛性。表說法非聲色也。祖既得法。後至迦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一日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長者與第二子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隨長。盡而復生。自餘親屬。皆不能見。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長者迺問其故。祖曰。汝家昔曾供養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虗霑信施故報為木菌。唯汝與子。精誠供養。得以享之。餘即否矣。又問長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說偈曰。入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長者聞偈已。彌加歎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捨次子。隨師出家。祖曰。昔如來記此子。當第二五百年。為大教主。今之相遇。葢符宿因。即與剃髮執侍。至巴連弗城。聞諸外道欲障佛法。計之既久。祖乃執長旛。入彼眾中。彼問祖曰。汝何不前。祖曰。汝何不後。彼曰汝似賤人。祖曰。汝似良人。彼曰汝解何法。祖曰。汝百不解。彼曰。我欲得佛。祖曰。我灼然得佛。彼曰汝不合得。祖曰。元道我得。汝實不得。彼曰。汝既不得。云何言得。祖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無我我故自當得。彼辭既屈。乃問祖曰。汝名何等。祖曰。我名迦那提婆。彼既夙聞祖名。乃悔過致謝。時眾中猶互興問難。祖折以無礙之辯。由是歸伏。乃告上足羅睺羅多。而付法眼。偈曰。本對傳法人。為說解脫理。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祖說偈已。入奮迅定。身放八光。而歸寂滅。學眾興塔而供養之。即前漢文帝十九年庚辰歲也。

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迦毗羅國人也。行化至室羅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復現五佛影。祖告眾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聖者僧伽難提。居於彼處。佛誌一千年後。當紹聖位。語已領諸學眾。泝流而上。至彼見僧伽難提安坐入定。祖與眾伺之。經三七日。方從定起。祖問曰。汝身定邪心定邪。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體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無動靜。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動靜。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動靜。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義不然。提曰。彼義非著。祖曰。此義當墮。提曰。彼義不成。祖曰。彼義不成。我義成矣。提曰。我義雖成。法非我故。祖曰。我義已成。我無我故。提曰。我無我故。復成何義。祖曰。我無我故。故成汝義。提曰。仁者師誰。得是無我。祖曰。我師迦那提婆。證是無我。難提以偈讚曰。稽首提婆師。而出於仁者。仁者無我故。我欲師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無我故。汝須見我我。汝若師我故。知我非我我。難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脫。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繫。語已即以右手擎金鉢舉至梵宮。取彼香飯。將齋大眾。而大眾忽生厭惡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業。即命難提。分座同食。眾復訝之。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當知與吾分座者。即過去娑羅樹王如來也。愍物降跡汝輩亦莊嚴劫中。已至三果。而未證無漏者也。眾曰。我師神力斯可信矣。彼云過去佛者。即竊疑焉。難提知眾生慢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無有丘陵江河溝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國土豐盈。無八苦行十善。自雙樹示滅。八百餘年。世界丘墟。樹木枯悴。人無至信。正念輕微。不信真如。唯愛神力。言訖以右手漸展入地。至金剛輪際。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會所。大眾見之。即時欽慕。悔過作禮。於是祖命僧伽難提。而付法眼。偈曰。於法實無證。不取亦不離。法非有無相。內外云何起。祖付法已。安坐歸寂。四眾建塔。當前漢武帝二十八年戊辰歲也。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撩人小嫩妻:帝少,别乱来
  • 蛰伏期

    蛰伏期

    那一刻起,我们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走,慌张无措不知道前面的路究竟是怎样,如果说学生时代是模拟游戏,有人会指导我们游戏规则,我们知道遵循哪些规则运用哪些技巧能得到游戏最高分,当我们被推出游戏参加实战,面对真枪实弹时,我们按照以往的规则完全无力招架,我们慌了,我们领悟了迷茫的含义,之前为赋新词强说愁显得是多么矫情,我们痛苦迷茫挣扎着向前走,一路磕磕碰碰兜兜转转终于有了点轨迹的意思,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就像冬季蛰伏的昆虫,卑微地默默地积蓄着力量,只待春天一到就会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 古荒行

    古荒行

    主人公被打落深渊,机缘巧合夺舍鬼藤,后来更是借助血海演化了太岁化身……身怀一套炼神功法和一套锻体功法,从此走上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道路!
  • 枫之魔法王子

    枫之魔法王子

    上古时期曾有预言,十万年后,末日将临,唯天选之子,可引领世界,避免世毁灭!如今,预言的末日即将来临,但是天选之子却迟迟没有出现,末日到底是什么,谁又将拯救这个世界。。。。。。
  • 晶鸠天下

    晶鸠天下

    本是紫藤上的晶鸠,穿越千年,看她一浪浪天下,回首惹桃花,,
  • 圣维琳校花:花心大少别碰我

    圣维琳校花:花心大少别碰我

    她,是法国首富的女儿,和姐姐从法国回到中国,他,全球第一黑帮的帮主,花心风流,他们之间,会有怎么样的火花?
  • 全地形大冒险

    全地形大冒险

    单人,组队,跨区域,全地形,大冒险。山川河流,湖泊海洋,丛林沼泽,沙漠雪地应有尽有。野兽,异兽,凶兽,妖兽满世界跑。
  • 与老板的雇佣婚姻

    与老板的雇佣婚姻

    夏可可终于明白流年不利是什么意思?相恋九年的老公被小三抢了。本来想留着养老的工作也被新人挤了,净身出户,总的找个临时工作养家糊口。还要遇上欠抽的老板大人,天天呼来喝去的压榨剥削,不过为什么这个号称离婚三次,冷血无情的财阀二代,独独对她那么人情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狱保镖

    逃狱保镖

    当过特种兵,呆过恶魔岛,李风又混起了拉风的保镖生活,“基因战士?算了,不想打击你。”“变种人?靠,瞅瞅你长得那样,吓唬人啊。”“异能者?好吧,我承认你比我拉风,可惜我才是主角!”众配角起呼:“不得罪主角没名气,得罪主角会挂掉,不公啊!”千金女主华丽登场:“叫什么叫!吵死人了,李风给我杀了他。”可怜主角哀声叹气:“看吧,我也是打杂的。”
  • 死神之挥剑问心

    死神之挥剑问心

    假若,在这染满鲜血的刀,以及成为牺牲品的生命背后,有个谁也可以安心生活的新时代,我会——替天行道,仗义杀人.“杀人偿命”……是赎罪的方法之一……不过,死者已死,偿命亦无济于事……如能用剑来多救人……才能做到真正的赎罪!“刽子手拔刀斋”就是这样活到明治时代的。剑是凶器,剑技是杀人的伎俩,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语言去掩饰,那始终是事实.阿薰姑娘的话,只有双手从未被玷污的人才有资格说......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但若将它与事实相比......在下还是比较喜欢阿薰姑娘那种天真的想法......虽然只是一把刀,但已足以用来保护……在下身边的人了.拼上剑与心,完成战斗的人生,这就是我找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