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7700000088

第88章

村野之民尝于屋壁。私以灰昼长短积之以自识。世人一毫瞒昧不得。此学是村民之心易也。因悟伏羲当初于天地人物灿然冥然处忽而窥得其妙。乃撩空而画之。无文字道理之名言。而造化秘密之机尽具。此伏羲之心眼中。先有此易经俯仰远近不定中定。所谓先天而不能违也。文王又何所见便能名其画象。字其卦爻而曲尽其奉天时义乎。亦惟文王自信其寂感秩序之故。始悟伏羲与天地人物。同此先天不变易之体。而后因之为后天变易之用。正以尽后天变易之用。而后不违其先天不变易之体也。周公孔子。自悟皆然。故曰先须知自心之易。始知天地之易。伏羲文王周孔之易。即如村民之出私意非结绳之易乎。天地之易。无言而四时行百物生。此天命之流行虽有变化无生死也。伏羲之易。有画象而无名言。乃代天地人物。收其性情之秘密。而藏诸卦爻之中。虽有变化。亦无死生。文王之易。本于天命。发于至情以人物后天之易。推其情伪相感。故有喜怒哀乐吉凶悔吝之交易。移易。翻易。变易。转易。与决不可易之道。此虽全体居于变易之用。其全用之道亦实无生死也周孔述而不作。显微阐幽。使民生日用身心性命。知先后天之体用。有原始反终之故顺流逆转之机。先后岂相违哉。先天画象之易。如生成孩子之全体。后天系辞之易。如教养食息之全用。非此全体无资全用。非此全用。不享全体。文王周孔三圣之赞易。乃亘古今教养民生之慧命也。何封何爻。非教养身心性命之法。又何卦何爻。有吉凶悔吝之法。又何卦何爻。无吉凶悔吝之法哉。即如一身六根。本自聪明。本自互用。本自浑同。本自差别。各各不相知而自知。各各不相到而自到亲疏自得。天然浑忘于大化中也如此。然生民既有情伪交作矣。安得无教养哉。教养之法。全在一几之通变。见于几先。无往不吉。一不知几。而错乱用心。则不免于自陷。此中固自有吉凶之太少也。如视听言动。原无吉凶悔吝。但以不知正己为元吉而逐其私欲则视听言动。便有非体之凶悔吝也。使能正己之元吉。动止中节。则又何有视听言动。而非天然之礼哉即民生日用。饮食衣服草木寒暑。原无吉凶悔吝。正以未得教养变通之法。未免奇偶误用。负此生成恩德反不如野人不自欺。不为人欺也。欲为天下万世之君亲师友。与为天下万世之子民者孰可不知自心具有生成教养之大易哉。如此视之。使先天不与后天交。则先天堕于死劫。后天陷于生缘。正以先天后天之能交则。先天活而不死。后天寂而常生也。看透此先后天之交易。自于易而不易。生死不能迁流不易而易。造化自能任运。又何禅道佛法之不可以参入哉。欲知安身立命。而能常变化以超生死者。又何可不知此四圣自心之易义哉。智曰伏羲画易。亦是后天。亦用占几文周孔子。都具先天。自能格致。须知中无先后。静正不御。俯仰远近。内外一本。秩序变化历然寂然。格物之则。即天之则。即心之则。四圣原不求无为于恍惚也。

因举五位纲宗而论及象数端几

古人之立法立言。正如大易之立象立辞也。使无大易之象辞。则天下万世。何从而得天地造化之几微人物生死之性命哉。所贵于观象玩辞而显仁藏用也。人每以理为活。数为死。不知理虽活。或以意见自用而反落于怪邪。数虽死。能存法则。而可悟其天然。有不得于象。则求之于辞。有不得于辞。则求之于象。或于言辞有尽。而得象意无穷。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不于此可悟耶。

象数有法则而无情识

或曰不堕诸数矣。又论数乎。曰数数者非数。邵子亦云一非数也。从二起数。师因屈指曰。一二三四五。伸指曰。六七八九十。此处容得一毫情识造作安排也乎。推而行之。化而裁之。极其变。通乎神。体物而不可遗百姓日用而不知耳。单执一句不堕诸数。乃是剔出之法身。执之是为理障。不见道舍第二句第三句别无第一句乎。不则执名相与扫名相。皆不能会通。依然各守所知愚耳。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会通不碍名相

姚愚谷曰西来以破名相为宗。何乐于存像教以自泥其宗旨乎。杖人曰人知名相之为名相。抑不知名相之为全机大用也。佛初生指天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与末后拈花亦何非名相乎。

五备五明

何谓五备曰罗什答远公云。五备者福也。戒也。博闻也。辨才也。深智也。仁者备之。善弘其事。何谓佛学五明。曰声明。巧明。医明。谓因明。内明也。四明是资生用物法制名义也。内明。乃身心性命之理也。寿祠。平术则四吠陀外道也。华严五地菩萨无所不知能。于历律学艺。莫不通晓。故能涉俗利生。谁谓文佛入中土而不能读此土之书乎。达磨对彼时经论支蔓福祷功德之病。而药救之。指出心体。尊正法眼藏也。将以不通文字为不立文字乎哉。尽两问是文字海。伏羲自合俯仰远近而读天地之书。即是读自己之书。触马龟画卦图。乃是抄造化之文章。衍自心之秩序。一多相贯。总别同时特世眼自障耳。折摄正欲备明。不碍三番两折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穷。分心分识。岂得已乎。佛见舁猪者问之。舁者曰佛具一切智。猪亦不识。佛曰正须问过。然则好问察迩者。入太庙每事问者。可以通观矣。六合周行。初生即备。物物皆然。但不自知耳。不因镜水。谁见自己面目。不征三才。谁信自心条理。慎独格致。仁智交圆。何外何内。而自裂其夤哉。然习俗浮浊。不能清明。自须从静正入。

金鎞

才三

岐伯对黄帝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范蠡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孟子曰地有肥碻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杖人曰无处不具三才。无处不是三不齐。惟心统天地人之用。而物示天地人之则。见破者时用之。即时统之矣。知天即能用天。知地即能用地。格物即能知天地。而各正性命。百物不废。惟我裁之。惟我才之。宗门无所不统。超一切而入一切。若胶一橛犹是枯椿。

才真不可假

有假道以自匿者而真才必不可假也。处于才不才之间似之而非也。必尽其变。知其故。而后不枉其才。不负其才。显仁藏用。则才即道也剑室灯帷。正所以善用其才耳。

道德法

体道凝德而明法。则三者分而本一也。学者不析以显之。则有乍闻偏举。而争者矣。法主于明。德主于闇。道在默识。或离法以言至德。离德以言天道将谓制度果为末务。而四时与诚明。无与乎。

比兴赋

比兴赋。何处不具。有比中之兴赋焉。兴中之比赋焉。赋中之比兴焉。犹之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之可九也。圆觉二十五清净轮。乃禅那妙奢三摩之所衍也。华严之旨别即是圆。尚有疑耶。

因两而后用参

鲲鹏者渊天也。北南者冬夏也。习坎心亨。而离明丽化也。高深潜飞。莫非是也。培风者下学而上达也。中庸首之戒惧。论语首之悦乐。同耶异耶。特创笔以写之。而破其名言之滞执耳。因两而后用参。此所以贞夫一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执一端死法。必不能用中矣。故曰道寓于器。亦泯于器。情节于法。而泯其法。过而不及。乃知用中。中而旁行。乃能会通。

平奇互药

俗不可医。非奇不能出类拔萃。好奇成病。以平寔消归之。鄙田碻阪。一望黄茅。忽有古木危石。宁不一徘徊耶。千人有英。一州有豪。役人自养。执所必然。学者卓荦不凡。或伉行。或文锋。或淹洽。或高逸。皆乔楚也。是真畸人。不依庑下。别路孤行。宁可禁乎。惟遇圣人。乃能赏鉴而煆化之。故曰怨怒致中和。奇特造平淡。

道善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此举天命之性而三句衍之乎。道之泯善性也。性之藏善道也。善之统性道也。三而一也。官天继善。人道总持。则由择善。得一善。以止至善。故曰善用贯有无。则全天委化。造命俟命。皆止至善中之固然者也。非知其故则此三句离微且角争矣。知惟心识矣。知物自献其天则矣。器自具有良法矣。统类时宜。本不变也。更有何说可以惑我。丝毫若疑。请自反复。

偏药正用须知其故

主于断欲其药多偏。主于明理其用自正。要惟知其故。乃能旁行不流而时宜用中。夫三才。性命。费隐秩序。一多。宇宙。寂感橐籥。所谓故也。圣人知其故而质建不惑。不惑。乃是真不动心。时正烹茶。杖人笑曰。破蒲葵扇。腊月亦有用处。

不断灭而变化

丹曰。如灰覆火。此亦一故也。杖人曰。此谓终不可断灭耳。非谓不可变化也。礼乐薰蒸。学问陶写。正如剡矢探轮者然。又如移花接木者然。如法制之。如法养之。乃得其用。岂曰如灰覆火。终不得断。而置之诿之乎。欲知此故。非真参遍参。不决也。

心自本灵受命如响

兴公言一友梦神言同学张生初五死。李生初十死。惊醒记之。至期果然。此何故耶。杖人曰。心自本灵切勿昧灭。易言受命如向。尚不信乎。筳篿者。镜听者总以至诚为验。静专一心。触几成识况叩之静正神明者哉。大道慧足而不欲为慧所使。故正训不详耳。理有显晦。原无断灭。如晦夜不见山林。而山林如故也。末流每倚心不自知而荒之噫。

报不忘

维摩经曰。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报亦不忘。此正显虚灵不昧之本体。此正显法住法位为固然。正己晏逝谓之无作无受。业力强弱自作自受。原无所逃也。恶空强自解说。临终迫乃情见。与正己晏逝者宵坏悬隔矣。辟如口作大言。空房毛侸。业报随现。更何诿哉。以易征之。一不坏。二亦不坏。决无二外之一。千里应违。始于一念。因果历然。本不可昧。岂必临终乃知之乎。故曰知无我。则不违理。知不忘。则不坏事。依法而住。即是脱体无依。不可以剥蕉之语。而昧其寔际也。

研极征信

本为盲修。故须勉其参究。往往错仞。又复蹉过。不可语上。误而可乎。若人欲了知日日念诵犹不破生死之疑乎。真参见性。犹不破心识之疑城乎。缘生无性。犹不破恍惚而安法位乎。中庸言尽性尽人尽物。易言至精至变至神。自非研极征信。安能决疑。末流无真愿力。道听说铃。八风一吹。毫无主宰。受用不及。曼语绐人。又不如荷锄磨研。自食其力者。之为无欺也。

杖门随集

天界学人 大帱何三省 刘邦胤 较

双选社

六十四种当如事

此事当如事选。事选当如事射。事射当如事中。事中当如事卜。事卜当如事佛。事佛当如事感。事感当如事天。事天当如事君。事君当如事镜。事镜当如事亲。事亲当如事灯。事灯当如事暗。事暗当如事心。事心当如事师。事师当如事眼。事眼当如事梦。事梦当如事友。事友当如事想。事想当如事子。事子当如事病。事病当如事冤。事冤当如事救。事救当如事毒。事毒当如事情。事情当如事偶。事偶当如事绣。事绣当如事春。事春当如事园。事园当如事种。事种当如事名。事名当如事仇。事仇当如事利。事利当如事罪。事罪当如事欲。事欲当如事刑。事刑当如事革。事革当如事诚。事诚当如事鬼。事鬼当如事民。事民当如事神。事神当如事群。事群当如事怨。事怨当如事贞。事贞当如事元。事元当如事险。事险当如事蒙。事蒙当如事畏。事畏当如事影。事影当如事欺。事欺当如事意。事意当如事智。事智当如事惑。事惑当如事法。事法当如事行。事行当如事变。事变当如事悟。事悟当如事穷。事穷当如事证。事证当如事迷。事迷当如事觉。事觉当如事密。事密当如事藏。事藏当如事谁。谁是其人咄咄。

名教宗旨之大端

天地之能长生不死者。在二气之中和。佛圣之能长生不死者。在此心之精一。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者在易简。曲成万物之业而不遗者在勤俭。精一非勤俭则不成。勤俭非精一则不当。易简非勤俭则不能。范围中和非勤俭则不能位育。唯勤于圣人之名教。则天下有功于生发。唯俭于圣人之名教。则天下有德于收成。勤而不俭则虚花不果。俭而不勤则死煞无为。天行健而勤不息于博施。地载厚而俭有余于济众。民不务易简。则浮荡于生死。皆无结实。民不务精一。则杂乱于性命。皆无归根。圣学不精一。则天人之道不明。圣治不易简。则伦常之道不行。修身齐家不勤俭则败亡。正心诚意不精一则茫昧。三教九流。百工技艺治世出世。教人养人。不于精一中和易简勤俭中八字。而得其宗旨。则终是杂用形神。徒劳生死不当。于身心性命之法以精一而参悟于宗门。则证金刚上师。以勤俭而修证于教法。则成华严密藏。

六十四种妙于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寂荒神战

    寂荒神战

    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她要寻的人,在无尽的空间的一处,她只能拼尽所有走出这方土地,别无选择。而她要走的路,也便注定要布满尸骨,血流成河,这是强者之路,亦是她挣脱天道束缚的唯一出路。那日,她听到神之喟叹:“天道掌轮回,使万物得生死,六道轮回,无人可破,无人可阻。”她冷然大笑:“大道本无生,视世间万物为刍狗。我掌我之生死,他日,必焚天灭道!”那日,她终于来到他的面前。他说:“天道不容你,我灭天。我必与你共享永生,看天地臣服!”天非天,道非道,且看她如何一步步成为强者至尊,成她之道。
  • 爱在结婚后

    爱在结婚后

    [花雨授权]他和她的孽缘从两岁开始,争争吵吵、热热闹闹,却从没想到过爱情。没想到一双儿女的一句童言童语,就这样顺理成章地缔结了良缘,水到渠成地缠绵成一家。可是总好像缺少了什么,难道——结婚后才开始爱真的有点迟?
  • 豪门弑爱:Boss老公不好惹

    豪门弑爱:Boss老公不好惹

    她爱着他,他也爱着她。她爱着他,可是他并不爱她。因为一场车祸,让她成为了她!当她醒来发现自己在医院,想不起来怎么回事。一个妖孽的美男走到她的床边,“慕苡沫,怎么装可伶?像你这样的女人,就算是死了我也不会心疼你的。”妖孽的脸上充满了鄙视!“好帅啊!好妖孽啊!她的韩瑾,这几年是不是也变的和他一样帅。”……
  •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

    《保健与防病常识》首先是面向我国广大保健对象,旨在介绍健康保健与防病治病的基本常识;同时面向广大一线医疗保健工作者,旨在提供进行健康宣教的参考教材及一线急症处理救治指南。
  • 七诫城

    七诫城

    高二学生赵一泽在一个雨夜收到同班同学林依的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唤其务必深夜在教室里见面,说是有秘密的事情要说。那条短信是充满了死亡的味道的,而当赵一泽真去赴约的时候,他就看到林依在教室的风扇下,上吊死了。之后,警方介入了这个案子,却得出了被害人是自杀的结论。赵一泽却不这么认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到了其最好的朋友帮忙调查。可等到那个朋友将一切都调查清楚想要告知赵一泽的时候,却意外从学校的天台坠落。警方依旧将这起死亡案件归为了自杀。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些死者死时紧握的空白手机到底是在传达什么讯息?而那些亲笔的遗书又是怎么回事?赵一泽渐渐走入迷宫之中,而就在此时,命案再次发生……
  • 此生有你,足以

    此生有你,足以

    晨光中学的完美校花上官纤雪,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遇到了自己的未婚夫端木泽。端木泽的诡异身世,家庭的争端…………。一系列的意外事件让上官纤雪不知所措。还好,她们,从未放弃过彼此。
  • 听见洱海

    听见洱海

    陆昊是一个北漂多年的80后作家,在洱海湖畔邂逅了善良单纯的女主安然,他们有共同的人生追求,因为洱海,他们相遇相知相伴,最后相离。青春,爱情,生活等等一系列让年轻人敏感的名词,都变成了他们的每一个生活故事,有浪漫,有温馨,有相聚,也有别离
  • 偷仙记

    偷仙记

    本书主角名叫慕容狗蛋,是为了吸引眼球,好记。主角资质中等偏上,不会虎躯一震千百人来投,不会随便找个山洞就有逆天法宝。主角的法宝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得来,所使手段当然是坑蒙拐骗。当然主角也有自己的底线。作品有穿越,但不是主角本人有一夫多妻,但是别人总之主角要受一些苦,不会诸事顺利
  • 终成陌路

    终成陌路

    转眼间,千年以逝。有些人有些事,也早已不复当初模样。过去的,就是过去;也,只能是过去。我所要做的,就是抓住现在。
  • 手环空间:伤不起的穿越

    手环空间:伤不起的穿越

    穿越女撞上穿越男,竟然还是王爷!凭什么我是村姑?啊啊啊啊!我要翻身!粗茶淡饭什么的,都去屎吧!只好嫁给某某男。。。。。。竟然还有三宫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