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064

第64章

里外,姑棼不得为薄姑,葵邱不得在临淄。高士奇以为种种难合,故郦氏叙春秋之贝丘于《淄水》篇,特于此辨应说之误。大河故渎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南。朱此十三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地理志》清河之厝也,朱清河之作之所谓,全、赵、戴同。守敬按:汉有清河郡,无清河县,后汉以郡为国,下桓帝所改之清河指国言,赵氏增国字,是也。然先未提明清河,亦嫌突出,于文当云《地理志》清河之厝也,方为周密,今订。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国曰甘陵,朱县亦取名焉五字在曰甘陵下,二作元,无清河国三字。赵云:是《注》殊欠分晓。《续汉志》二清河国《注》云,高帝置,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又云,甘陵故厝,安帝更名。是安帝更名厝县为甘陵县,而桓帝改清河国为甘陵国也。《后汉书 清河孝王庆传》亦云,梁冀恶清河名,乃改为甘陵。于文当云,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国曰甘陵,方合。戴改、增。会贞按:《清河孝王庆传》,章帝建初四年,立为皇太子,因窦皇后毁谮,七年,废为清河王。后殇帝崩,庆子佑立,是为安帝,尊皇考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后,尊陵曰甘陵。《汉志》厝县《注》,应劭曰,安帝以孝德皇后葬于厝,改曰甘陵。《桓帝纪》建和二年,改清河曰甘陵,即《庆传》云,梁冀恶清河名所改也。《元和志》,甘陵在清阳县城内。是周之甘泉市地也。朱市讹作 ,赵据《寰宇记》引此改。会贞按:《名胜志》十引亦作市。《初学记》八引《十三州志》,厝城本周之甘泉西地,西为市之误。又《通鉴》

后汉建光元年《注》,引宋白曰,本周甘泉氏之地。陵在渎北,邱坟高巨,虽中经发坏,犹若层陵矣,会贞按:《名胜志》引作层邱。世谓之唐侯冢,朱冢讹作家,《笺》曰:当作冢。戴、赵改。会贞按:《大典》本作冢。城曰邑城,皆非也。昔南阳文叔良以建安中为甘陵丞,夜宿水侧,赵人兰襄梦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棺,守敬按:明下当有日字。《名胜志》引无明字,盖不知脱日字,以明字不可通而删之。果于水侧得棺,半许落水。叔良顾亲旧曰,若闻人传此,吾必以为不然,遂为移殡,醊而去之。守敬按:此事未详所出。大河故渎又东,径艾亭城南,守敬按:后漯水下称甘陵县故城东二十里有艾亭城,当在今清平县西北。又东,径平晋城南。朱脱北字,赵、戴同。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有北字,今增。《续通典》,石赵初,置平晋县为清河郡治。《补十六国疆域志》,后赵清河县有平晋城,在清平县西四十里,今水城也。今城中有浮图五层,上有金露盘,题云:赵建武八年,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化,兴立神庙。朱兴讹作与,赵、戴改。浮图以坏,朱《笺》曰:以当作已。戴改。赵云:以、已,古字通用。露盘尚存,炜炜有光明。大河故渎又东北,径灵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属清河郡,后汉、魏、晋因。后魏曰零,属南清河郡。《地形志》,零,治零城。在高唐州南三十里,今南镇。王莽之播亭也。守敬按:今本《汉志》脱亭字。河水于县,朱水作渎,赵据《汉

志》改。戴改同。别出为鸣犊河。会贞按:鸣犊河详后。河水故渎赵据《禹贡锥指》改河水作大河。守敬按:此下本叙大河故渎,但上文或单称故渎,或称河之故渎,或称大河故渎,皆一故渎,而郦氏故意错出,此称河水故渎,有何不可?胡氏臆改,赵遂以为据,何耶?又东,径鄃县故城东。会贞按:《沟洫志》,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时田蚡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邑无水灾。此大河故渎径鄃县之证。汉县属清河郡,后汉、魏、晋因。后魏属南清河郡,《地形志》,鄃,治鄃城。叶圭绶云,在今平原县西南三十里。吕后四年,以父婴功,封子佗为侯国,朱佗下衍龙字,乃袭字之讹。赵云:按《史记 惠景闲侯者年表》,俞侯婴子它袭功,用太中大夫侯。谓它袭父功为侯耳。《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俞侯吕佗,可知佗只单名。郦《注》连佗袭为称,盖其误也。守敬按:《史记 吕后本纪》四年,封吕他为俞侯亦单名他之一证。沈炳巽曰,于文例当云,以吕婴功封其子佗,方合。王莽更名之曰善陆。大河故渎又东,径平原县故城西,守敬按:故县详后大河下。《元和志》,王莽枯河在平原县南五里。唐县即今县治。而北绝屯氏三渎。戴云:按三渎谓屯氏河及屯氏别河之南、北渎。赵三改二,云:即屯氏南北二渎也。会贞按:下文叙屯氏别河南北二渎,并云绝大河故渎,叙屯氏河,则云与鸣犊河同合大河故渎,是大河故渎但绝别河南北渎,未尝绝屯氏河也。《注》特概言之耳。赵改三为二,亦失郦意。[四五]北径绎幕县故城东北,守敬按:汉县属清河郡,后汉、魏、晋因,后魏中兴中,属安德郡,在郦氏后。在今平原县西北二十里。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朱此上三

十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汉县属平原郡,后汉、魏、晋因。《德州志》,在州东南二十五里武家庄。后魏中兴中,属安德郡,在郦氏后。《地形志》治临齐城。城见后屯氏别河南渎下。《地理志》曰:鬲津也,守敬按:《汉志》,平当以为鬲津。《元和志》,鬲津枯河,南去将陵县二十里。又云,在安德县南七十里。唐将陵县在今陵县北,安德县即今陵县治。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何焯云:后下落羿字。赵、戴增。会贞按:有穷无考。[四六]孔颖达谓居穷石之地,穷石在删丹。《路史》以为太远,而以《淮水注》安丰之穷谷当之,无言在鬲县者。考《续汉志》,鬲,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疑此《注》从司马彪作故有鬲君国也,鬲与穷,君与后,皆形近致讹耳。何氏竟谓落羿字,赵、戴皆为所惑,不可解也。应劭曰:鬲,偃姓,咎繇后。全云:先赠公曰,有鬲氏当是夏之同姓,应氏以为偃姓。恐非,若以为有穷之国,则大谬矣。守敬按:此《风俗通 姓氏》篇佚文。《路史 国名纪》亦引之。《广韵》云,胶鬲后,尤谬。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义将军朱祜为侯国。朱义讹作议,祜讹作佑。戴改,赵改义,仍祜。守敬按:毛本《后汉书》亦作佑,然章怀《注》云,《东观记》佑作福,避安帝讳。考《易 系辞》,佑者,助也。《说文》,祜,福也。则以作祜为是。本传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建武十三年,封鬲侯。《元和志》,王莽枯河东去长河县五里,西去将陵县十里。唐县皆在鬲县故城之东北,长河在今德州东,将陵在今陵县北。大河故渎又北,径修县故城东,守敬按:县详《淇水》篇。又北,径安陵县西,朱此上十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本修之安

陵乡也。《地理风俗记》曰:朱理下有志字,赵、戴删。修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朱乡讹作县,赵据《禹贡锥指》引此改,戴改同。故县也。守敬按:班《志》平原郡有安陵县,《注》,侯国。而《史》、《汉表》无安侯,有匈奴降王子军,景帝中三年,封安陵侯。东汉省。应劭称安陵乡故县,知前汉县本作安陵也。晋复置曰东安陵。后魏去东字,并属勃海郡,在今吴桥县西北二十五里。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守敬按:县详《淇水注》。而北与漳水合。戴云:按《注》内叙河之故渎终于此。赵云:《禹贡锥指》曰,禹酾二渠,自黎阳宿胥口始,一北流为大河,一东流为漯川。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径滑台城,又东北径黎阳县南,又东北径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大河故渎东北径戚城西,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故城在今东光县东。《淇水》篇云,清河自东光县西南,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浊漳水》篇云,漳水自阜城县故城北,又东北径成平县南,又东北入清河,故大河也。大河自宿胥口徙流至成平,合漳水,复归禹河故道,又东北历浮阳、参户、平舒,至章武入海。定王五年岁己未,下逮王莽始建国三年辛未,而北渎遂空,凡六百七十二岁。一水分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径馆陶县东,会贞按:县详《淇水注》。《通典》,贵乡县有屯氏河。贵乡本后魏分馆陶置。《元和志》馆陶县下,屯氏河俗名屯河,在县西二里。与此《注》径县东异,盖县有迁徙。又永济县下,永济渠在县西郭内。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按:唐永济县在今临清州西南,永济渠即

今卫河。然吉甫《元和志》云,永济渠西去馆陶县十里,则永济县以上永济渠,非在馆陶西二里屯氏河之道。且考屯氏河自今临清州东北入夏津县境,今卫河自临清州北入武城县境,则永济县以下永济渠,与屯氏河之道亦殊也。东北出。朱此二十一字,截上三字属《注》文,下十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汉书 沟洫志》曰:自塞宣防,守敬按:《沟洫志》,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后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防。互详《瓠子河》篇,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成帝之世,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守敬按:郡治濮阳[县详《瓠子河注》。]所领之县多滨河。上使河堤使者王延世塞之,三十六日,朱作二十日,《笺》曰:《前汉志》作三十六日。赵、戴改、增。堤成。赵堤上增河字。诏以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以延世为光禄大夫。会贞按:以上《沟洫志》文。是水亦断。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径信城县,《汉志》城作成。县详《淇水注》。张甲河出焉。守敬按:朱脱河字,赵据孙潜校增,全、赵增同。《地理志》曰:张甲河朱河下有及渎二字,赵改故渎。戴删二字。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者也。张甲河故渎,朱故讹作及,赵、戴改。北绝清河于广宗县,朱清字讹在县下,《笺》曰:一本绝下有清字。赵、戴移。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清字。《淇水经》东北至广宗为清河。《元和志》,宗城县本后汉广宗县,张甲河在县南二十五里。

分为二渎。左渎径广宗县故城西,又北径建始县故城东。田融守敬按:《隋志》,《赵书》十卷,伪燕太傅长史田融撰。云:赵武帝朱《笺》曰:三字有误。赵云:赵武帝,石虎也。十二年立建兴郡,朱十上有二字,建兴下无郡字。赵删、增云:《地形志》,广宗郡广宗县有建始城。《通鉴 晋纪》,建兴人史科,胡《注》云,《水经注》田融言,赵立建兴郡于广宗城。第石虎前后改元共计十五年,不得云二十二年,上二字衍文。建兴下落郡字。戴删、增同。治广宗,置建始、兴德五县隶焉。会贞按:《地形志》,广宗有建德城,或谓建德即兴德之讹。《一统志》,今威县东北有北古城村,盖即建始城,又有南古城村,盖即兴德等县。左渎又北,径经城东,缭城西,守敬按:经县、缭县,并详《浊漳水》篇。守敬按:《新唐志》,经城县西南四十里有张甲河,神龙三年,姜师度因故渎开。《元和志》,张甲枯河,东去经城县十里。又径南宫县西,守敬按:县详《浊漳水注》。北注绛渎。朱此二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注》内叙张甲河左渎终于此。全、赵改同。会贞按:绛渎详《浊漳水》篇。

右渎东北,径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径界城亭北,会贞按:亭互见《淇水》篇。又东北,径长乐郡枣疆县故城东。朱此三十二字讹作《经》,右渎下衍又字,枣误作武。戴改《注》,删又,改枣。全、赵改《注》同,全删又,仍武。赵存又,仍武。赵云:程大昌《考古编》云,河水右渎,东北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尸地余生

    尸地余生

    一个星期前,一种代号I的病毒席卷全球,不知道它从哪来也不知道如何控制。城市中遍地都是丧尸!多了一个星期的我就在那天美女来敲门,说要进来借卫生间洗澡,结果……
  • 见闻录

    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末时代

    终末时代

    屠觉得这样没什么,整天过着提线木偶般的生活,只是,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他想实现他的目标,就必须要这要,做提线木偶,因为他知道,一天,总有一天,他会摆脱这种生活,达到他的目标。
  • 锦色未央

    锦色未央

    苏越锦说;“若时间可以重来,我宁愿自己不曾出生。”顾宁墨说;“小锦,这一生你都是我的,若要离开除非我死。”顾萧然说;“锦儿,你若不来我身边那么我就毁了你身边的人。”
  • 钢镚纪元

    钢镚纪元

    枪与龙骑,斗气与魔法,矮人精灵。。。五光十色的大陆精彩纷争的战争。成就新的纪元。
  • 凌明

    凌明

    十亿年前,一场被后人成为创始之站的争斗一触即发,把奥兰大陆分为神魔两界,国度便产生了国王,他们定下了100年的和平契约,100过去了,和平岩沉没,兄弟两人就此分开,神魔两界互不相让..........一场谋杀,一位人物,中间的事,模糊不清,一位神秘人的操控着一切。未来的事,王子的战争,为了国家,胜败在此一举。
  • 未婚先孕:满身风雨你从海上来

    未婚先孕:满身风雨你从海上来

    “顺顺,我让你不要跟吴晓光结婚,你听见了没有?你不要和他结婚……”“顺顺,这辈子我从来没求过人,这次算我求你,你给我一年时间,你别跟他结婚,只要一年,一年后我们在一起,去哪都行,你别和他结婚。”“林顺,要么我们一起死也好,死了,也在一起……”她忽然放弃挣扎,幽幽的说:“敬南,我怀孕了……”他僵住了,脸上是死一般的茫然。回望灯如花,未语人先羞,心事勤梳拢,浅握双手,任发丝缠绕双眸,那一个人却只存在梦境里,他终于再也触不到她,那一滴温暖一点一滴从胸口冷下去,最后一丝温度仿佛都从身体流走,整个人结成一块冰,心好似生生被宛去一块,空荡荡的,风来风去,这一生,这一生再不能圆满,顺顺_------鸳梦,往日,星光满天,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永远竟如此这般短暂,用尽全身力气,却换来半生回忆.该用什么样的面目来怨恨彼此,该用什么样的力气来铭记那些柔情,何以自处?敬南,我从来没有这么恨一个人...
  • 流动的好奇

    流动的好奇

    吾常念吾之左手,谓右手无缚鸡之力。无他,麒麟臂尔。
  • 非凡大学

    非凡大学

    罗睿仅仅录取了一所专科院校,他却有着和大多数人一样,但是又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大学经历!“大学”到底需要怎样来规划自己人生第一站的行程、爱情、亲情、宅在寝室玩电脑、还是图书馆里泡书、还是红尘校园!
  • 幻游记之侠侣奇缘

    幻游记之侠侣奇缘

    这是一篇由一个一无是处的主人公林飞离奇穿越到另一个虚构的游戏世界,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女主人公小焰,后来又因为小焰家人被杀害,导致小焰受到刺激,记忆全失,为了帮女主人公恢复失去的记忆,为了帮女主人公寻找并手刃仇人,本来一无是处的林飞,莫名其妙的与小焰踏上了一条可笑之事不断的变强寻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