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257

第257章

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戴以渠为讹,改作沟。守敬按:《汉志》陈留县载鲁渠水,是郦所本,下乃变称鲁沟耳。戴依下改渠作沟,失考。亦谓之宋沟也。又径陈留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为陈留郡治,后汉因,魏为陈留国治。《晋志》,脱此县,《寰宇记》,西晋末废。《地形志》,开封有陈留城。即今陈留县治。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孟康同。《史记 项羽本纪 正义》引亦同。又颜《注》引臣瓒曰,宋亦有留,彰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而以瓒说为是。鲁沟水又东南径围县故城北。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后汉属陈留郡,魏晋因,后废。后魏复置,圉城,属阳夏郡,在今 县南五十里。县苦楚难,修其干戈,以圉其患,故曰圉也。守敬按:此《风俗传》文,引见《寰宇记》雍邱县下,《周书 谥法 注》,圉,御也。或曰,边陲之号矣。守敬按:《左传 隐十一年》杜《注》,圉,边陲也。《汉书 王莽传》颜《注》引苏林曰,陈留圉县,莽改曰益岁。今本《汉志》脱莽曰之文。郦氏不言莽改,则所见《汉志》已是脱误之本。历万人散,守敬按:《陈留志》作万人聚,见下是也。此作散,以形近致误。旧志在 县

西十五里,王莽将王邑破翟义于此,高二丈余,俗呼为烽火台。《一统志》谓当在县南圉镇。王莽之篡也,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莽,莽遣奋威将军孙建,会贞按:《汉书》作奋武,其奋威将军,则窦兄也。此威为武之误。击之于圉北,义师大败,守敬按:翟义,《汉书》、《通鉴》同,《莽传》作破义于圉,此北字别有所据,附其父《方进传》,此钞略《传》文,《传》作破义于围城。尸积万数,血流溢道,号其处为万人散,百姓哀而祠之。赵云:按《郡国志》,圉有高阳亭。刘《注》引《陈留志》,有万人聚,王邑破翟义积尸处。前书今高阳。文颖曰,高阳,聚邑名。又历鲁沟亭,守敬按:亭当在今 县东南。又东南至阳夏县故城西。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魏属梁国,晋因,后魏省,后复置,属阳夏郡。《地形志》,阳夏治阳夏城。今太康县治。汉高祖六年,封陈豨为侯国。守敬按:见《史记 功臣表》。鲁沟水朱无水字,戴同,赵增。又南入涡,赵云:按《汉志》陈留县,鲁渠水,首受狼荡渠,东至阳夏,入涡。正《国语》所谓商鲁之沟。守敬按:此《注》从《汉志》作涡。《阴沟》篇《经》、《注》从《尔雅》、《说文》作濄。赵氏言正《国语》所谓商鲁之沟,非也。《国语》,夫差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囗属之。沂,西属于济。《泗水》篇详释之。水自今陈留县西,东南流径 县,至太康县西入涡。《一统志》陈州府言今涸。据《注》已云无水,则绝流久矣。《金史 地理志》泰康有鲁沟,盖道古。今无水也。沙水又东南径斗城西,守敬按:《寰宇记》,斗城在陈留县南三十五里。今为斗桥集。《左

传 襄公三十年》,子产殡伯有尸,其臣葬之于是城也。戴删城字。守敬按:《左传》,伯有汰侈,驷带率国人伐之,伯有死于羊肆。子产禭之,敛而殡诸伯有之臣在市侧者,既而葬诸斗城。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亭东,守敬按:《注》 沙水东南流,先径牛首乡,继径斗城,方径牛首亭,亭与乡非一地。然实亦乡境。《寰宇记》,牛首城在陈留县西南十一里。《春秋地名考略》,今陈留县西南牛首乡,有牛首城。《金史 地理志》,通许有牛首城。《一统志》,在通许县西北。又《续汉志》鲁国有牛首亭,乃别一亭。刘《注》亦引《左传》,宋伐郑取牛首为证,误甚。《左传 桓公十四年》,宋人与诸侯伐郑东郊,取牛首者也,俗谓之车牛城矣。守敬按:此城在上牛建城之东南。沙水又东南,八里沟水出焉。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八里沟水详下。又东南,径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会贞按《礼 檀弓》下,卫柳庄死,献公与之邑裘氏。此盖《春秋》卫境也。《庄子 列御寇》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寰宇记》,裘氏城在陈留县南六十里。《城冢记》,秦时故县也。《九域志》,咸平有裘亭。《金史 地理志》,通许有裘亭。在今通许县东。又径澹台子羽冢东,会贞按:《寰宇记》,澹台子羽墓在陈留县南六十里。在今通许县东。《名胜志》,子羽,郑行人。以为澹台者误,近志皆从之。与八里沟合。按《陈留风俗传》曰:陈留县裘氏乡有澹台子羽冢,又有子羽祠,民祈祷焉。朱脱民字,戴、赵增。会贞按:《名胜志》引有民字,惟误祈为所。

京相璠曰: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县人也。会贞按:杜氏《释例》鲁地内言,南武城有子羽冢,同。《史记 仲尼弟子传》,子羽,武城人。《正义》,子羽墓在兖州邹城县。武城在今费县西南九十里,与邹县地相接也。又《寰宇记》,澹台墓在吴县南十八里平城。[四九]盖因子羽南游至江而傅会之。未知孰是?因其方志所 ,就记缠络焉。沟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径牛首亭南,与百尺陂水合。守敬按:百尺陂见上。其水自陂,南径开封城东三里冈,左会贞按:《史记 范雎传》,王稽谓睢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正义》据《括地志》作三亭冈,谓冈误为南。《御览》一百五十八引《史记》此事,《注》云,三亭今属浚仪,此冈在开封城东,地望正合,疑三里冈为三亭冈之误。惟《括地志》谓在尉氏县西南三十七里。《寰宇记》、《名胜志》同,[五〇]与此所指之地微异。屈而西南流转,注八里沟。会贞按:水在今祥符、通许之间。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守敬按:《寰宇记》,菟氏城在尉氏县西北四十里。陂取城为名,在今尉氏县西北。郑地也。守敬按:《左传》杜《注》文。《春秋传》云:郑伯劳屈生于兔氏者也。朱无者字,戴、赵增。守敬按:《左传 昭五年》,楚屈生如晋逆女,过郑。郑伯劳于菟氏。菟、兔通。陂水东北入八里沟,守敬按:水在今尉氏县北。八里沟水又南径石仓城西,朱石讹作右。赵改云:《寰宇记》陈留县下,石仓城在县西南七十里。《城冢记》,郑庄公理开封东南,筑此城,积仓粟,因名盛仓城。盛与石音相

近,故号石仓城。戴改石同。守敬按:今通许县西八里有上仓城[五一]。又南径兔氏亭东,又南径邵亭西,赵邵改召,下增陵字,戴改增同。守敬按:此邵亭自在扶沟,与后之召陵亭非一地,盖此亭于八里沟水 之,彼亭于康沟南水 之,其中为康沟水,不言径此亭,亦不言径彼亭,知两亭相去颇远也。东入沙水。守敬按:水当在今通许县南。沙水南径扶沟县故城东,守敬按:汉县属淮阳国,后汉属陈留郡,魏属陈留国,晋省,后复。后魏天平初属许昌,在郦氏后。《地形志》,有沟条扶沟城。在今扶沟县东北二十里。县即颍川之谷平乡也。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焉。守敬按:三语,《陈留风俗传》文,引见《寰宇记》。惟有扶亭作小扶亭,误。《通鉴》汉建武元年《注》,亦沿其误。扶亭指下大、小扶城。县东之康沟为洧水枝水,则所谓洧水沟也。建武元年,汉光武封平狄将军朱鲔为侯国。守敬按:见《后汉书 岑彭传》。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会贞按:《地形志》,扶沟有康沟水。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会贞按:此即《洧水》篇所云,枝水东北流注沙者也。县见彼篇。东北径向冈西,会贞按:向冈见下。即郑之向乡也。守敬按:《续汉志》,长社有向乡。《释例》郑地内,长社东北有向乡。在今洧川县,见下向城。后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则北注,水耗则辍流。又有长明沟水注之,赵有改西,守敬按:非也。水东北流,作西适相反。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守敬按:《寰宇记》,长明沟在尉氏县西南四十五里。[《九域志》、《金史 地理志》并

言尉氏有长明沟]。源出许州长葛县界,《注》言出苑陵西北,则出今新郑县东北。苑陵县详上役水下。县有二城,此则西城也。守敬按:《地形志》,苑陵有苑陵城,此县有二城之证。《寰宇记》,苑陵故城在新郑县东北三十里。汉县,晋末省,后魏于故城东北五里改置苑陵县。在东北者为新城,此西城乃故城也。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守敬按:《续汉志》苑陵有制泽下引杜预,泽在苑陵东,在今新郑县东北。京相璠曰:郑地。杜预曰:泽在荥阳苑陵县东,朱在作即,戴、赵改。守敬按:钞变《左传》杜《注》文。即《春秋》之制田也。守敬按:《左传 成十六年》,诸侯之师次于郑西,迁于制田。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渊水流径陵邱亭西,戴改渊水作泉水。守敬按:亭在新郑县东北。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朱城西讹作西城,戴、赵乙。泉涌南流,径陵邱亭西,西南注龙渊水。守敬按:水在今新郑县东北。龙渊水又东南径凡阳亭西,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东北。而南入白雁陂。[五二]陂在长社县东北,朱脱县字,戴、赵增。会贞按:《地形志》,长社有白雁陵,陵为陂之误,当以此正之。今曰杨家陂,在洧川县西北三里,从广百余顷。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守敬按:林乡见前华水下。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赵云:按今《续志》无是文,刘《注》于苑陵县下,引杜预曰,县东南有林乡。守敬按:《续汉志》菀陵有棐林,盖刘、郦所见本异。刘所见作有棐林,郦作有林乡亭也。白雁陂又

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会贞按:上先提明长明沟水注洧枝水,此方实 长明沟,北屈下当有与洧枝水会一句,乃与上相应。知长明沟与洧枝水会在此者,缘上言长明沟水注洧枝水在向冈西,此北屈下,必与洧枝水会,乃东径向城向冈北也。又东径向城北,守敬按:《地形志》,鄢陵有向城。《寰宇记》,在尉氏县西南四十里在今洧川县南,俗名上城。城侧向冈,赵侧下增有字,戴增同。守敬按:城侧向冈,谓城倚向冈也,不当增有字。冈取城为名。《左传 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迤为染泽陂,朱染泽作染二,《笺》曰:疑作染工。宋本作染泽。赵改染工。戴作染泽。会贞按:明抄本作然泽,虽误然,足征泽字是,作二、作工皆非。《地形志》,鄢陵有深陂,盖染泽陂之脱讹。当在今尉氏县西南。而东注于蔡泽陂。守敬按:陂详下。《地形志》,鄢陵有蔡泽陂。《隋志》开皇中,置蔡陂县,取此陂为名。今尉氏县西南四十里有大陂,当即蔡泽失名耳。长明沟水又东径尉氏县故城南。朱无水字,戴、赵增。守敬按:汉县属陈留郡,后汉因。魏属陈留国,晋属陈留郡,后魏天平初属开封,在郦氏后。《地形志》,尉氏治尉氏城。即今县治。圈称云:尉氏,郑国之东鄙。弊狱官名也。郑大夫尉氏之邑。[五三]朱《笺》曰:弊狱谓断狱也,见《周礼 秋官 注》。应劭曰,古狱官曰尉氏,郑之别邑也。守敬按:据下文引栾盈语,则弊狱官名也五字,当在尉氏之邑下,则道元不为误证矣。故栾盈曰:盈将归死于尉氏也。全云:栾孺子所对,周尉氏之官也。善长以

此证郑尉氏之邑,则误矣。会贞按:盈语见《左传 襄二十一年》。道元之意,不过证尉氏为狱官,岂以栾盈为归死于郑之尉氏耶?全说非。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径平陆县故城北。守敬按:城在今尉氏县东北三十五里,县说见下。高后元年,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全云:按本《表》是景帝所封。《索隐》云,属西河。又云,东平陆,在东平。胡三省曰,东平近楚为得之。守敬按:王先谦以此平陆为是。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守敬按:《史表》,此侯国三千二百六十七户。三千盖二千之误。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又有陵树亭,会贞按:《地形志》,尉氏有陵,有亭,有为树之误。[五四]当以此正之。汉建安中,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会贞按:上言又有陵树亭,接引攸事以证之,则此乡为亭之误。《魏志》本传正作封陵树亭侯。故《陈留风俗传》曰:陵树乡,故平陆县也。赵云:按《汉志》陈留郡无平陆县也。刘昭《续志 注》于尉氏县下,引《陈留志》有陵树乡,则东京废省之说,有如郦言,抑或班固之失记耳。会贞按:全氏《汉志稽疑》又以陈留无平陆,谓或是莽所置县,而东京省之,不可以证《汉表》。北有大泽,名曰长乐 。赵云:按刘昭《注》尉氏县下引《陈留志》,北有大泽,泽有天子苑,秦有乐 。汉诸帝以驯养猛兽。然则厩非泽名,善长误矣。会贞按:善长何至以 为泽,此有误字,作泽有长乐 ,则无疑矣。康沟水朱无水字,戴同,赵增,下同。又东径扶沟县之白亭北,朱扶讹作城,《笺》曰:宋本作扶。戴、赵改。守敬按:《地形志》,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谁说异能很厉害

    谁说异能很厉害

    为了一个女生去泡另一个女生,结果被人家男朋友报复,在生死的边缘赵尘觉醒了异能,被虐无数次后得到异能还是被虐了,说好我是主脚呢?我赵尘要换个打开方式…
  • 箭徒

    箭徒

    超人才会拯救世界,小人物为自己热爱的人和事不留余力。小人物的武侠梦。
  • 韩夏的游戏之旅

    韩夏的游戏之旅

    一梦醒来,发现被困在游戏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游戏中奋斗,追寻失去的记忆,敬请关注韩夏的游戏之旅。
  • 一世繁华:江上为聘

    一世繁华:江上为聘

    他是这乱世之中的帝王,冷血无情,杀伐果断,数万人的生死皆在他一念之间,世人皆羡慕他手握重权,身份高贵,殊不知在这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背后隐藏的是一颗孤独的心。她是将门之后,一朝入宫贵为贵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无人知晓她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雪地之中的初次遇见,殊不知,她早已悄然的走入了他的心房。
  • 花开时节遇见你

    花开时节遇见你

    十年前凤凰花开遇见你;十年之后你在那里?
  •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人体透视:生命的密码

    集中你的视线,来进行一次人体的奇妙之旅!你无需移动分毫,借助这本书中的神奇书页就可以进行一次人体的深度探索。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从人体的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详细阐述人体的奥秘,不但全面而且适合青少年的阅读思维方式。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
  • 流年若水,繁华落梦

    流年若水,繁华落梦

    流年若水飞逝,你依旧落在我梦境的最深处。——苏流年哥哥,如果我真的就此跌入永无止境的梦,请你一定唤醒我,因为,我爱你。——苏落梦苏流年:“小笨蛋,我怎么会不要你呢。”苏落梦:“大坏蛋,你怎么可以让我忘了你整整四年!”禁忌的兄妹之恋吗?并不。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你想探求流年与落梦的故事,请跟我来。
  • 异禀医师:少女不可欺

    异禀医师:少女不可欺

    她是天赋秉异的少女医师,百首莞尔动听的萧萧之曲扭转乾坤;十盘出神入化的烟熏制香惊艳天下;一手无人能及的炼丹之术拯救苍生。她是医师,本无心触剑,最终却迫不得已的执起了剑,走遍江湖;她是正义,本无需斗争,最终却迫不得已的化身为暗,守护光明。一念之间,剑可逆天。前世今生的等待,我如今为魔,却为神驱魔。
  • 隋唐奇英传

    隋唐奇英传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九州风云,四海震荡,试问天下谁主沉浮?
  • 岛先生

    岛先生

    孤岛的灵魂占据人类的身体在人类世界享受爱与被爱最后发现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前生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