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248

第248章

颍水又东南径蜩蟟郭东,俗谓之郑城矣。赵云:按《功臣侯表》,宣帝神爵三年,封郑吉为安远侯。《表》云慎县,知此城为吉封邑也。守敬按:俗以姓名城。《通鉴》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即此。[一一]《旧唐志》,隋置颍上县治于古郑城。在今颍上县南。又东南入于淮。会贞按:今颍河自登封县东南,径禹州北,皆故道。古自禹州之东南下,即今渚河。东南径临颍县,至西华县西南。今于禹州之东,夺潩水之流,径长葛县,又东南径许州,至西华县西南,会渚河以下为改道,曰沙河。东南径商水县、淮宁县、沈邱县、太和县、阜阳县,至颍上县东南入淮。《春秋 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守敬按:此《左传》文。杜《注》,颍水之尾,在下蔡西。《淮水》篇谓之颍口。盖颍水之会淮也。戴云:按,水受大 陂陂字起,至此,朱謀 本訛在前歷岡邱城南岡字下。而陂字之上,冈字之下,又误截径公路台北句台北二字,杂入其闲。朱氏以为据宋本,实前后舛谬。惟《永乐大典》内,此水 次不紊。赵云:台北二字,系汝水别渎又东径公路下文,朱氏误割黄本,错简于此,今移接于彼陂字上,接下水受大崇至盖颍水之会淮也。《颍水注》尽此。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会贞按:《元和志》,马岭山在密县南十五里,洧水所出。《寰宇记》同。《一统志》亦云,山在县南。证以《注》 马领坞下泉流入洧后,洧水东流合绥水、襄荷水,沥滴泉水,承云二水、微水,方径县城,则作西南为合也。

水出山下。会贞按:《嵩高志》,洧出马领山之施村南溪。亦言出颍川阳城山,赵云:按此是班

固说。守敬按:《说文》同。《续汉志》颍川,阳城,洧水出,亦谓出阳城山也。[一二]山在阳城县之东北,守敬按:《左传 昭四年》阳城杜《注》,在阳城县东北。《释例》水名内称,出密县西北阳城山。密县之西北,即阳城之东北也。《元和志》,山在告成县东北三十八里。《一统志》,在登封县东北。《方舆纪要》,今颍水出登封县阳城山。[一三]盖马领之统目焉。守敬按:《方舆纪要》,阳城山俗名车岭山,亦名马岭山,盖本此。

洧水东南流,朱洧讹作清,戴、赵改。径一故台南,守敬按:台在今密县西北。俗谓之阳子台。会贞按:《说嵩》十作娘子台,又俗传之谬也。又东径马领坞北,会贞按:此《经》之马岭山也,因筑坞而谓之马领坞。郦氏不举著名之山,而举后起之坞,是其好奇处。坞在山上,朱脱坞字,戴、赵增。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会贞按:此承上水出山下实 ,即《经》所谓洧水出马领山也。郦氏因出阳城之源较远,故以为正源,而谓此为别源。而入于洧水。会贞按:水自今密县西南,北流至县,西北入洧。

洧水东流,绥水会焉,水出方山绥溪,即《山海经》所谓浮戏之山也。守敬按:浮戏之山,见《中次七经》,为汜水所出,北流注河。《河水》篇载之云,浮戏山,世谓之方山。此绥水亦出方山,盖汜水出山北,绥水出山南也。山在今汜水县南,即密县之西北。[《九域志》,密县有方山。]今密县西有十

河口,源出县西北,山涧皆汇斯口,南流入洧。《一统志》疑即此水也。东南流,径汉宏农太守张伯雅墓守敬按:《名胜志》引《城冢记》,伯雅墓在绥溪侧。在今密县西北。茔域四周,朱脱域字,戴、赵增。守敬按:《易水》篇有四周茔域之文。垒石为垣,隅阿相降,列子绥水之阴。庚门,会贞按:庚金属西方,丑土属中央,此庚门及下丑地,以支干代,与《鲍邱》、《谷水》等篇以卦代同,皆郦氏好奇之故。表二石阙,夹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会贞按:《宋书 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此见于汉者也。列植三碑。碑云:德字伯雅,河南密人也。朱南讹作内,戴、赵改。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戴云近刻脱矣字,守敬按:各本皆有。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朱域讹作城,《笺》曰:疑作域。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域。沼在丑地,皆蟾蠩吐水,守敬按:《城冢记》作蟾蜍。《集韵》,蜍或作蠩。石隍承溜。池之南又建石楼。石庙前又翼列诸兽。但物谢时沦,淍毁殆尽。夫富而非义,朱夫讹作矣,赵据《隶释》改,戴改同。比之浮云,况复此乎?王孙,士安斯为达矣。守敬按:杨王孙裸葬,皇甫谧字士安,以籧篨裹尸,详《汉书》、《晋书》本传。又《齐书 沈驎士传》谓杨王孙、皇甫谧深达生死。《梁书 顾宪之传》、《魏书 程骏传》、《礼志》三,亦皆并举王孙、士安,盖以二人同尚俭素,故后世多连称之。郦氏亦然。绥水又东南流,径上郭亭南,会贞按:《开封府志》即今之上郭图。

东南注洧。

洧水又东,襄荷水注之。水出北山子节溪,亦谓之子节水,东南流注于洧。朱脱注字,戴、赵增。会贞按:今密县有青山河,源出县北八里青屏山,南流经西门外。《一统志》疑即子节水。但《县志》谓青山河合十河口入洧,则下流会绥水,与古异,盖水道有变迁矣。

洧水又东会沥滴泉,水出深溪之侧,会贞按:《寰宇记》引此作沥滴同,近世地志多作滴沥。《名胜志》滴沥泉出密县南深溪之侧。《一统志》谓在县东五里。泉流丈余,悬水散注。会贞按:《开封府志》,石涧水出,滴沥如雨,昼夜不息。

故世士以滴沥称,守敬按:《寰宇记》引此,无士字。南流入洧水也。会贞按:在今密县东南入洧。

东南过其县南。朱东上衍又字,赵同。戴删云:又字,后人所加。

洧水又东南流朱讹作流南,戴、赵乙。会贞按:明抄本作南流。与承云二水合,俱出承云山,二源双导,东南流注于洧。守敬按:《地形志》,密县有承云山。山在今县东北,今有蛟河,源出县东北十五里,双沟南流,至县东南入洧。《一统志》似以之当承云水,但止一水,与《注》言二水异也。[一四]世谓之东、西承云水。

洧水又东,微水注之。水出微山,东北流入于洧。守敬按:今曰艾坪河,出密县西南二十里,东北流至县东南入洧。洧水又东径密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属河南郡,后汉、魏属河南尹,晋属荥阳郡,后魏因。《地形志》,密县治密城。在今密县东南三十里。《春秋》谓之新城。守敬按:僖六年,《经》书围新城。杜《注》,新城,郑新密。今荥阳密县。《左传 僖公六年》,会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不时城也。赵依《左传》改以郑为郑所以,而谓此《注》为误。全、戴改同。守敬按:杜《注》,郑以非时兴土功,齐桓声其罪以告诸侯。似作以郑不时城也为合。今本《左传》作郑所以不时城也,或传钞之误,当以此正之。戴、赵反依改何耶?今县城东门南侧,有汉密令卓茂祠。守敬按:《后汉书 王涣传》,桓帝毁诸旁祀,诏密县存卓茂庙。《地形志》,密有卓茂冢、祠。据《注》,祠在故县东门外。今祠有二:一在密县治东北,一在县东南大騩镇东。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温仁宽雅,恭而有礼。守敬按:二语见《后汉纪》,仁误作而,当以此正之。人有认其马者,茂与之,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遂挽车而去。后马主得马,谢而还之。任汉黄门郎,迁密令,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蝗不入境,百姓为之立祠,享祀不辍矣。守敬按:范《书 卓茂传》,稍有异同,又不言百姓立祠,此盖本他家《后汉书》。

洧水又左会璅泉水,水出玉亭西,北流注于洧。会贞按:左会当水作右会。洧水东流,若是左会,则系南流注洧,不得云北流注洧矣。《金史 地理志》密县有 水镇,取此水为名。《县志》,泉在大騩镇西南八里,不流亦不涸。与《注》 述异,在今密县东南。

洧水朱无洧字,赵改上水字,作洧,下属,戴增洧字。又东南与马关水合,水出玉亭下,东北流历马关,谓之马关水。又东北注于洧。会贞按:水在今密县东南五十里,源出七敏山,东北流入洧。

洧水又东合武定水,水出北武定冈,戴、赵乙出北作北出。会贞按:此不当乙,《注》本有两例,详见《浊漳水》篇。武定冈当在今密县东北。西南流,又屈而东南流,径零鸟坞西,守敬按:零鸟义无所取。《洛水》篇有零星坞,此鸟疑星之误。侧坞东南流。坞侧有水,悬流赴壑,一匹有余,守敬按:《说文》,匹,四丈也。直注涧下,沦积成渊。嬉游者瞩望,奇为佳观。俗人 此水挂于坞侧,遂目之为零鸟水。守敬按:《唐志》密县,武德中置零水县,取此水为名。东南流入于洧。会贞按:水盖自今密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洧。

洧水又东,与虎牍山水合。水发南山虎牍溪,东北流入洧。会贞按:水在今密县东南。

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径皇台冈下。守敬按:《地形志》,黄台

县有黄台冈。即《潩水》篇所谓皇台七女冈也。在今禹州东北。北黄台冈在今密县东,中隔洧水,判然各别,《一统志》混而一之,疏矣。又历冈东,东南流注于洧。守敬按:水自今密县东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洧。

洧水又东南流,潧水注之。守敬按:《潧水》篇见后。《注》 潧水于此注洧,是也。《经》谓洧水东过郑县南,潧水方注洧,与潧。《水经》误同,故郦俱驳之。

洧水又东南径郐城南,守敬按:《毛诗 释文》,桧,本又作郐。《左传 僖三十三年》杜《注》,郐城在荥阳密阳东北。《括地志》,在新郑东北二十二里。《元和志》,在新郑东北三十二里,二志东北疑西北之误,在今密县东北五十里。《世本》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赵方下无氏字。谓之女隤,朱作渍,《笺》曰:今据《世本》云,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生子六人。《大戴礼 帝系》篇作女隤,宋本《水经注》作女隤,戴、赵改隤。守敬按:《汉书 人表》作溃,《御览》三百六十一引《风俗通》亦作溃,当从朱《笺》宋本。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守敬按:《世本》至此。《御览》三百七十一引之,即朱《笺》所据也。其四曰求言,戴以求为讹,改作莱。守敬按:《史记 楚世家 索隐》引《世本》及宋忠《注》,并作求。《郑语》韦《注》、《诗谱 正义》亦作求。其作莱者,惟见《大戴礼 帝系》篇,戴据孤证而改 书,翻斥其讹,何耶?是为郐人,朱作是谓之郐,赵改云:《史记 索隐》引《世本》曰,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也。戴改同。郐人者,郑是也。赵云:按

《史记 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人。《集解》引《世本》曰:会人者,郑是也,郑字误,当作郐。《毛诗 正义》,案《世本》会人,即桧之祖也,守敬按:《集解》引《世本》作会人,《索隐》引作郐人,观称会人即桧之祖,知《世本》原作是为会人,会人者,郐是也。裴骃所见本当然。自传钞变会人为郐人,校者见郐是也。郐字,与上复,改作郑。郦氏及小司马所见本同。久之,后人又据以改《集解》之郐作郑耳。赵说似为有见,但辞未达意,今为申明之。又按:非也,会人即郐人,故《集解》引《世本》作会人者郑是也,《索隐》引作郐人者郑是也。赵未见及,乃谓郑当作郐,则是迭床架屋矣,有是理乎?郐为郑所灭,故曰郑是也。郑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难,予安逃死乎?史伯曰:虢、郐,公之民,迁之可也。郑氏东迁,虢、郐献十邑焉。守敬按:此钞略《史记、郑世家》文,十邑详下。刘桢云:守敬按:《隋志》,《毛诗义问》十卷,魏太子文学刘桢撰。两唐志》卷同,今佚。郐在豫州外方之北,守敬按:外方即《书崇高》,见《颍水》篇。北邻于虢,守敬按:虢见《济水》一。都荥之南,朱都荥讹作郐荥。全云:郐当作都,郐之国都也。守敬按:荥泽见《济水》一。左济右洛,居两水之闲,朱居下有阳郑二字。全云,考潧洧之交。 无阳水,但有阴水耳。《左传》阴阪、阴口是也,古文阳从囗,阴从囗,字近致讹。戴删二字。食溱、洧焉。守敬按:溱即本书之潧水,此条与《诗谱》略同,盖本郑氏。徐广曰:郐在密县,

守敬按:《史记 郑世家 集解》引徐说。妘姓矣,守敬按:见《郑语》。不得在外方之北也。守敬按:外方在密县西,郐在密县,则在外方之东,以为在北,误。刘氏承用郑说,未遑深考,故郦驳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始修

    始修

    一场平淡的修行之路却波澜起伏,一段本应得过且过的生活却要踽踽独行,坎坷并不代表需要放弃,责任却会催促前行。
  • 我们是否曾经拥有爱情

    我们是否曾经拥有爱情

    拥有你让我以为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一切顺理成章,我们是否曾经拥有爱情!
  • 魔契:禁忌之恋

    魔契:禁忌之恋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他们因契约而结缘,生在异族的他为平凡的她渐渐沉沦。但他恐怖的占有欲却使她倍受折磨。爱恨交织,分分合合,仍然不能切断他们之间的羁绊。也许爱与恨只在一念之间,异族又如何?他只求能死生契阔,与子成双。“慕欣月,你别想从我这里逃跑,你别忘记跟我签下的契约,我会折磨你一辈子。”“你想怎么样,这张纸我撕掉就是了!”……“慕欣月,不论我是谁,你对我的感情都不会变吗?”“嗯!”“是吗……”……
  • 逆炼星辰诀

    逆炼星辰诀

    尔等修星,而我,修这宇宙,修这规则!试问天下,谁有我狂!敢问苍天,谁能逆我!在这个梦幻瑰丽的星辰世界,众人皆以己身祭星辰,而我,则纳万千星辰于己身。我为血杀之星,则替规则执刀,屠戮众生。我为血瞳之眼,则替我心执刀,登顶巅峰。我为逆炼星辰,则替众生执刀,成就宇宙。有喜欢看的读者可以加群460750397一起讨论
  • 毒爵戏

    毒爵戏

    故事从新历2012年开始。这一年是伊娅大陆最痛苦的一年。“绝望”用一年摧毁了整块大陆,只剩下唯一的幸存者——曾经伊娅大陆的“王”。是什么让那个叫楚漠的人如此疯狂地摧毁这块大陆?上天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让最后的“王”开启了整块大陆的重生之路。这一生,他不再叫楚漠,他是莫初!他从一个人唱着独角戏开始,重拾他前世“毒爵”的称号。重新开始,一切是否会不同?重新开始,历史会不会重蹈覆辙?~~~敬请期待~~~
  • 只想成为普通的人

    只想成为普通的人

    所有的人都盼望着成为被光芒照耀的人,但有一些人只是想过着普普通通的人生,不是她们没有追求。而是在一些必要的条件下的她们显得太被动,她们像被圈禁的小鸟,而现在这些小鸟要反抗
  • 穿越前世今生之倾城绝恋

    穿越前世今生之倾城绝恋

    她!由一颗红果坠落而生!穿越前世今生笑看天下!左手翻云右手覆雨,俯视天下唯我独尊!他!是轩翊国的天才!恶魔的使者!为了她,他放弃未来,堕落成魔!她为了救他经受地狱的淬炼!从此天上天下,生死相随!
  • 我在机场等到船

    我在机场等到船

    异界太虚幻境中,两块废石在渺渺中飘荡无数个岁月,直到一个节点的来临,一块入了凡尘,一块去了天狼星,谁曾想他们之间还能发生什么故事?然而我们都错了,他们不仅相遇相知相爱,而且还携手上演了一出逆天的壮举……亲,如果你一直被人当做废石一块,如果你体内还有岩浆奔突一样的热血,如果你还有不愿意放下看是渺不可及的梦,那么,亲,往下读吧……
  • 异界绝世强者

    异界绝世强者

    搞笑搞笑在搞笑一起看主角奋力修真吧!哈哈
  • 重生之千金轻狂

    重生之千金轻狂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重活一世并不是偶然。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还有比恨更让人深入骨髓的,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