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700000194

第194章

志》有今字石经七种,而注《论语》云,蔡邕作。又有三字石经古、篆两种。盖唐史以隶为今字也。观遗经字画之妙,非蔡中郎辈不能为。以黄初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岂魏人笔力可到?当以《水经》为据。三体者,乃魏人所刻。《儒林传》云,为古文篆隶三体者,非也。又《隶续 三体石经左传遗字》曰,石经见于范《史 灵帝纪》及《儒林 宦者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传》则曰六经,惟《儒林传》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郦氏《水经》云,汉立石经于太学,魏正始中,又刻古文篆隶三字石经。《唐志》有三字石经古篆两种,曰《尚书》,曰《左传》。独《隋志》所书异同,其目有一字石经七种,三字石经三种。既以七经为蔡邕书矣。又云,魏立《一字石经》,乃其误也。范蔚宗时,三体石经与熹平所镌,并列于学宫,故史笔误书其事。后人袭其讹错,或不见石刻,无以考证。赵氏虽以一字为中郎所书,而未尝见三体者。欧阳氏以三体为汉碑,而未尝见一字者。近世方勺作《泊宅编》,载其弟匋所跋石经,亦为范《史》、《隋志》所惑,指三体为汉字。至《公羊碑》有马日磾等名,乃云魏世用其所正定之本,因存其名,可为谬论。一清按:景伯据《水经》之事实,辨《后汉书》、《隋志》之抵牾,定一字为汉刻,三字为魏碑,其言简而核,他说纷纭,不足录也。吾杭杭编修世骏,撰《石经考异》,荟萃羣籍,足补亭林顾氏之缺。四明全庶常祖望,更增广之,搜剔益无遗漏。石经之陈迹,一旦显于千百年之后也。又按:郦氏之言亦非也。据陈寿《三国志 魏志 明帝纪》,太和四年春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刊石,立于庙门之外。不云于太学也。《搜神记》乃云,诏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裴世期曰,昔从征西至洛阳,历观旧物,见《典论》石经在太学者尚存而庙门外无之。问诸长老,云,晋初受禅,即用魏庙,移此石于太学,非两处立也。窃

谓此言不然,盖以《搜神记》所云为非也。盖石经立于太学;《典论》自在庙门之外,道元以晋移为魏立,恐不如世期目覩耳闻之较实也。又《三少帝纪 注》引《搜神记》,以《典论》为魏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着《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至齐王绍位之初,西域献火浣布,子桓谓不然,于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今云文帝刊附,亦误也。[三二]会贞按:《御览》五百八十九引《西征记》,魏文《典论》六碑,今四存二败。《洛阳伽蓝记》亦云,《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守敬按:《御览》五百八十九引《西征记》,《太学赞碑》一所,汉建武中立。即机所言之碑也。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溪典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朱元讹作八,赵改云:阎若璩云,阳嘉止四年,八是元年之误,盖作毕即立碑也。下九年亦当是元年。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朱作字在工字下,赵同,戴作作工。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作工。阳嘉元年八月作毕。朱元讹作九,全、赵、戴改。守敬按:《顺帝纪》正是元年。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守敬按:《后汉书 顺帝纪》,永建六年,缮起太学。阳嘉元年七月,太学成。与此八月作毕异。《御览》五百三十四引《述征记》太学学堂里有《太学赞碑记》曰,建武二十七年立太学堂,永建六年制下府缮治,并立诸生房舍千余间。阳嘉元年毕刊于碑,有太尉庞参、司徒刘崎、太

常孔扶、将作大匠胡广答制记。此石经东之碑,一名《太学赞碑》,即《洛阳伽蓝记》云,《赞学碑》一所在堂前者,非陆机所言之《太学赞碑》也。汉石经北,有《晋辟雝行礼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守敬按:《晋书 武帝纪》,泰始六年十一月,幸辟雍,行乡饮酒之礼。二年,无辟雍行礼事。近洛阳出土有《晋辟雍碑》,文云,泰始三年十月始行乡饮酒、乡射礼,六年正月又奏行大射礼,其年十月行乡饮酒礼,并称皇太子咸宁三年十二月行乡饮酒礼,四年二月行大射礼,碑立于咸宁四年十月。所云泰始三年十月事,即此《注》所指,足征二年为三年之讹。所云泰始六年十月事,即《晋书》所载,足征十一月衍一字。今碑与郦氏所见各一碑,盖泰始三年尝刻石纪事,后又综纪泰始、咸宁诸事于一碑也。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守敬按:《 水注》有物不停固之文,此故当作固。石经沦缺,存半毁几;朱《笺》曰:当作存毁几半。赵云:按存半毁几,言所存者如此而毁者凡几也,朱氏以意妄改,所未安矣。守敬按:石经沦缺之数详上,朱谓当作存毁几半,约略计之也。如赵说反不如朱之明了。《魏书 外戚传》,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冯熙与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废毁分用,大致颓落。但《御览》五百八十九引《西征记》称三字经今有十八枚存,余皆崩。《洛阳伽蓝记》犹有十八碑,余皆残毁。与《西征记》说同,则又似冯、常无毁石经之事者。驾言永久,谅用怃焉。考古有三雝之文,守敬按:《汉书 河间献王传》,武帝时来朝,对三雍宫。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今灵台、太学,并无辟雝处。守敬按:古人或以为明堂、辟雍同处,或以为灵台、辟雍异名同实,或以为太学即

辟雍,郦氏似不用应劭说,但就上文所叙者言之,明堂有辟雍,而灵台、太学无之也。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焚毁二学,守敬按:《晋书 怀帝纪》,王弥、刘曜入京师,在永嘉五年。《刘聪载记》称弥等焚东阳、宣阳诸门及诸府寺,则二学在其中。尚髣 前基矣。会贞按:《后魏书 刘芳传》表云,《洛阳记》,太学在开阳门外,今太学基所炳在,仍旧营构。又言,今太学故坊,基址宽旷。

谷水于城东南隅,枝分北注,会贞按:此自城西径城南之谷水,于东南隅三枝分北径城东者。径青阳门东,故清明门也,守敬按:《洛阳伽蓝记》,东面次南曰青阳门,魏、晋曰清明门,高祖改为青阳门。亦曰税门,朱门外有也字,戴删。守敬按:《续汉书,百官志》作秏门。亦曰芒门。守敬按:《洛阳伽蓝记》,汉曰望京门。《河南志》作望京门,又作宣平门。又北径东阳门东,故中东门也。守敬按:《续汉书 百官志》,雒阳城有中东门。《洛阳伽蓝记》,东面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东中门,[三三]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又北径故太仓西。《洛阳地记》疑衍地字。曰: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船常有千计,守敬按:《御览》一百九十引《洛阳记》有常满仓,谓汉之仓。《晋书 食货志》,显宗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城东,是也,在建春门外。此太仓谓晋之仓。《晋书 武帝纪》,咸宁二年九月,起太仓于城东,是也,在东阳门外。即是处也。又北入洛阳沟。会贞按:《注》叙自城东南隅枝分之水止此。洛阳沟即上谷水自城北屈南径建春门乐里道者,此水自城西径

城南。

谷水又东,会贞按:此城南谷水东出之正流。左迤为池。会贞按:池在故洛阳城东。又东,右出为方湖,东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会贞按:湖在故洛阳城东。故水衡署之所在也。会贞按:《续汉书 百官志》三,孝武帝初置水衡都尉,别主上林苑有离宫燕休之处,世祖并其职于少府。每立秋貙刘之日,辄暂置水衡都尉,事讫,乃罢之。

谷水又东,南转,屈而东注,谓之阮曲,会贞按:《渭水注》叙成国故渠东流,又东南,谓之周氏曲,与此略同。云阮嗣宗之故居也。《晋书 阮籍传》,阮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此其入官所居也,在故洛阳城东。

谷水又东,注鸿池陂。《百官志》《续汉书》曰:鸿池,池名也,在洛阳东二十里。会贞按:《后汉书 安帝纪 注》引《续汉书》,永初二年,诏以鸿池假贫民,即此池也。在今偃师县西。丞一人,二百石。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溜径通。戴改径作径。故李尤《鸿池陂铭》曰:鸿泽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朱源作水,《笺》曰:旧本作又,《玉海》引此亦作又,其误久矣。按《艺文类聚》,张载《鸿池陂铭》曰,开源东注,出自城池,盖本李语也。守敬按:朱《笺》所称张载《鸿池陂铭》,引见《类聚》九,其

中又有渐台中起,列馆参差二语。《文选 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 注》引作李尤《洪池铭》。不应张载与李尤全同,知为李铭,而《类聚》误作张载也。

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会贞按:《注》不言七里涧所从出。据《洛阳伽蓝记》称,七里桥在建春门外,[详下。]则七里涧即自建春门乐里道屈而东出阳渠之水,城南东出之谷水既合此涧,则谷水之下流,至是复合而为一矣。涧在故洛阳城东。至谷水合涧处则在偃师境,盖鸿池在洛阳东二十里,谷水合涧,更在鸿池之东也。《晋后略》守敬按:《隋志》,《晋后略记》五卷,晋下邳太守荀绰撰。《晋书》本传称,绰撰《晋后书》十五卷,十字衍。两《唐志》并作五卷,可证。曰:成都王颖朱无颖字,《笺》曰:宋本有颖字。全、赵、戴增。使 人陆机为前锋都督,伐京师,轻进,为洛军所乘,朱讹作为治军所处,赵据《名胜志》引改,全、戴改同。大败于鹿苑,人相登蹑,死于堑中及七里涧,涧为之满,守敬按:《晋书》机本传略同。即是涧也。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守敬按:《寰宇记》引陆机《洛阳记》,城东有石桥以跨七里涧。《洛阳伽蓝记》,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桥北大道东有绥民里,东有崇义里,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以石为之,中朝杜预之为荆州,出顿之所也。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号为三门,离别者多云,相送三门外。京师士子送去迎归,常在此处也。昔孙登不欲久居洛阳,知杨氏荣不保终,思欲遯迹林乡,隐沦妄死,朱《笺》曰:宋本作忘死。赵云:按非也,妄死谓诈死耳,不误。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妄。《神仙传》作卒死。卒死者,暴

死也。观下文埋之此桥,则解作诈死,非。杨骏埋之于此桥之东。守敬按:《神仙传》作骏给棺埋之于振桥,乃旅桥之误也。骏后寻亡矣。《搜神记》曰:太康末,京洛始为《折杨》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辞。骏后被诛,太后幽死,《折杨》为之应也。戴删为字。会贞按:今本《搜神记》脱此条,引见《御览》五百七十三始为折杨下有柳字,革作车,误。末句无为字。凡是数桥,皆累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并作累。石为之,亦高壮矣。制作甚佳,虽以时往损功,而不废行旅。朱超石《与兄书》云:守敬按:朱超石,朱龄石弟。《宋书》、《南史》俱附《龄石传》。桥去洛阳宫六七里,守敬按:桥在故洛阳城东。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奇制作。朱《笺》曰:奇制作未详,《玉海》引此,《注》无此三字。赵云:按奇制作所谓桥之制作甚奇,即上制作甚佳之意,岂可以《玉海》所引无之,而遂疑之。戴以为衍文,删去。题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万五千人,至四月末止。守敬按:《晋书 武帝纪》,泰始十年十一月立城东七里涧石桥。此作太康三年,盖误。此至四月末止,亦有讹,疑四当作是,谓十一月初造起,即以其月末止也。此桥经破落,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守敬按:观此知上文是据旧拓本,非亲见碑题也,当从《武帝纪》。阳渠水又东流,径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朱《笺》曰:径当作经。赵云:按前后《注》文俱作径,此等实为辞费。戴云:按谷水自阊阖门而南以下,并阳渠水,原

同类推荐
  • 中朝故事

    中朝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鞞摩肃经

    佛说鞞摩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atherine

    Cathe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存录

    幸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银海精微

    银海精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9O后网恋到实恋

    9O后网恋到实恋

    都说网事如风,真的就风过无痕了吗?不,网恋,虽短若昙花一现那样,却也美的虚无飘渺,置身于其中,也如是仙境般让人迷恋沉醉...网恋..也只是一场梦而已...!
  • 盛世独宠:三世桃花美人志

    盛世独宠:三世桃花美人志

    重回过往,只为了攀上桃花树越过围墙去找你。重回过往,只是为了你。你茕茕孑立,立在冬月里。我说:“先苦后甜。”罗辰之冷笑。我说:“我跟你随军去。”罗辰之冷笑。我说:“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这结尾......”罗辰之说:“砍尽所有桃花树,此后大齐再无桃花再无冬!”谁说重生就是为了复仇?谁说前世遇见的都一定是渣男?谁说大宅院里住着的都是心机婊?这不是一个重生复仇的宅斗故事。但我也不告诉你到底是什么故事。--------------------简介无能,保证坑品质量,欢迎跳坑---------------------
  • 都市最强魔尊

    都市最强魔尊

    魔尊重楼重生都市,遗忘一切。带着王者的风流霸道和魔尊的杀伐果断,又有着怎样的命运等着他……而上一世欺骗他的那个人,这一世还会再相遇。
  • 在你背后,心疼你的孤独

    在你背后,心疼你的孤独

    “我爱你,跟我在一起吧”少女竖起玉葱般的手指,戳了戳少年的胸膛“小小年纪不学好,就知道谈恋爱”少年浓密的睫毛抖了抖,声音坚定“小落,我是认真的”霸道的将少女瘦弱的身子搂进怀里,强势的吻了上去。少女脾气暴躁,挣脱开`啪’的一声甩了少年一个耳光,表情愤怒,毫不顾形象的喊了声“滚”少年犹豫了一下,躺地上滚了起来,余落红了眼眶,轻骂一句“傻逼”便快步离开
  • 海天一梦

    海天一梦

    穿越,为什么别人一帆风顺,她却到了1800年后?2012,世界末日。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在一次意外中重生在1800年后。修真,为什么到了她名下就是苦命又无聊。为什么帅哥看到得不到?刚有进步,却发现自己早就陷入一场惊天骗局。到底是为什么?前世,海天阁。到底是如何?圣界,为什么充满疑云?那个声音到底又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金簪又是属于谁?倚瑶。到底这又是什么?海天一梦。原来一切如梦似幻,又真实存在。那么梦醒又在何时,又何去何从?
  • 绝世惊雷

    绝世惊雷

    一杆游龙戟,独战天下雄。天才少年一朝倔起,万夫莫敌。等级划分:武者境、玄黄境、玄武境、神通境、武灵境、幻神境、武尊境、武圣境、帝尊境、天帝境
  • 猪的幸福

    猪的幸福

    作品用拟人的手法,通过猪的对话,真实地反映了猪们对生活的满足、对现实的适应以及对幸福的理解,在啼笑皆非的情境中,使人感受到猪们可叹又可气的处事原则和可怜又可悲的卑微身世。
  • 月安

    月安

    鸿门三传人,他是鸿门大师兄,谢安。师父仙逝,留下两个师妹以及一张河洛图。鲁班村屠杀,遭人嫁祸,背叛家国……他一步一步走向整个世界的对立面,当与整个世界为敌,他该何去何从?
  • 昭华宫帘

    昭华宫帘

    王氏贵女,一纸圣旨召入宫中封为公主。从此,再也离不开命运的漩涡。她表面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公主,实际是牵制家族的工具。在皇族的命运漩涡里,她认识了他。她是他最敬重的皇姐,是大胤国辅政的长公主。他是她心里藏得最深的人。“因为我是公主,我才能遇见你。因为我是公主,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小说虚实结合,采取串珠复合式的篇章结构,以平实低调的语言,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的迅疾变迁,观察历史时空中的价值碰撞与流转,全书充满了对厚朴情感、欲望形状和生存悲欢的一唱三叹。作品中,两代人的感情纠葛和思想矛盾,武警英雄韩林、王牌公安厅长穆天云、公安战线小字辈穆小云、韩雪、海鸥,和谐社会中的海妈妈、白莲、春兰,以及人性蜕变了的韩跃、自大鸭、陈廉清、老海怪等人物形象,都被展示得生动鲜活,使人过日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