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7800000018

第18章

1、七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辛未朔。) 癸酉,诏:“谋杀已伤,案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初,登州言妇人阿云,有母服嫁民韦阿大,嫌其陋,谋夜以刀杀之,已伤不死。案问欲举自首。审刑院、大理寺论其死,用违律为婚,敕贷阿云死。知登州许遵言:“当论如敕律。”诏送刑部,刑部断如审刑、大理。遵不服,乞送两制定议。诏送翰林学士司马光、王安石同定,而光与安石议异。安石本不晓法而好议法,彊主遵议,特与光异。及执政,遂力行之。然议者不以安石为是也。(《纪事本末》卷七十五。案:《传家集》载温公议云:臣窃以为凡议法者,当先原立法之意,然后可以断狱。窃详《律》文:“其於人损伤,不在自首之例。”注云:“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所谓“因犯杀伤”者,言因犯他罪,本无杀伤之意,事不得已,致有杀伤,除为盗之外,如劫囚、略卖人之类,皆是也。律意盖以於人损伤既不得首,恐有别因馀罪而杀伤人者,有司执文并其馀罪亦不许首,故特加申明云“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然杀伤之中,自有两等,轻重不同:其处心积虑,巧诈百端,掩人不备者,则谓之谋;直情径行,略无顾虑,公然杀害者,则谓之故。谋者尤重,故者差轻。今此人因犯他罪致杀伤人,他罪虽得首原,杀伤不在首例。若从谋杀则太重,若从斗杀则太轻,故酌中令从“故杀伤论法”也。其直犯杀伤更无他罪者,惟未伤则可首,但係已伤,皆不可首也。今许遵欲将谋之与杀分为两事,案谋杀、故杀,皆是杀人,若将谋之与杀分为两事,则故之与杀亦是两事也。且《律》称“得免所因之罪”,故劫囚、略人皆是,已有所犯,因而又杀伤人,故劫略可首,而杀伤不原。若平常谋虑,不为杀人,当有何罪可得首免?以此知“谋”字止因“杀”字生文,不得别为所因之罪也。若以劫斗与谋皆为所因之罪,从故杀伤法,则是斗伤自首反得加罪一等也。遵所引苏州洪祚断例,案《律疏》云:“假有因盗故杀伤人而自首者,盗罪得免,故杀伤罪仍科。”《疏》既指名故杀伤人,则是因盗谋杀伤人者,自从谋法。当时法官误断,不可用例破条。遵又引《编敕》“谋杀人伤与不伤,罪不至死者,并奏取敕裁”,以为谋杀已伤而罪不至死者,即是自首之人。按尊长谋杀卑幼之类,皆是已伤而罪不至死,不必因首也。遵又引《律疏问答》条云:“谋杀凡人,乃云是舅。”又云:“谋杀之罪尽。显是谋杀,许令自首。”案问皆谓谋而未伤,方得首免,若其已伤,何由可首?凡议罪制刑,当使重轻有叙,今若使谋杀已伤者得自首,从故杀伤法,假有甲乙二人,甲因斗殴人鼻中血出,既而自首,犹科杖六十罪;乙有怨雠,欲致其人於死地,暮夜伺便推落河井,偶得不死,又不见血,若来自首,止科杖七十罪。二人所犯绝殊,而得罪相将。果然如此,岂不长奸?况阿云嫌夫詀陋,亲执腰刀,就田野中,因其睡寐,斫近十刀,断其一指,初不陈首,直至官司执录将行拷捶,势不获已,方可招承。情理如此,有何可悯?朝廷贷命编管,已是宽恩,而遵更稽留不断,为之伸理,欲令天下今后有似此之类,并作减二等断遣,窃恐不足劝善,而无以惩恶,开巧伪之路,长贼杀之源,奸邪得志,良民受弊,非法之善者也。臣愚以为大理寺、刑部所定已得允当,难从许遵所奏作案问欲举减等两科。今来与王安石各有所见,难以同共定夺,伏乞朝廷特赐裁酌施行。又案:邵博《闻见后录》:登州有妇人阿云者,谋杀夫而自承。知州许遵谓法因犯杀伤而首者,得免所因之罪,仍科故杀伤法,而敕有因疑被执招承减等之制,即以按问欲举闻,意以谋为杀之因,所因得首,合从原减。事下百官议,盖斗杀、劫杀,斗与劫为杀因,故按问欲举,可减以谋为杀,则谋非因,所不可减。司马文正公议之云云。自廷尉以下,皆嫉许遵之妄,附文正之议。王荆公不知法,好议法,又好与人为并,独主许遵之议。廷尉以下争之不可得,卒从原减。至荆公作相,谋杀遂立按问。旧法一问不承,后虽为自言,皆不得为按问。时执法者欲广其事,虽累问不承者亦为按问,天下非之。至文正公作相,立法应州军大辟,罪人情理不可悯,刑名无所疑虑、辄敢奏闻者,并令刑部举驳,重行朝典,不得用例破条。盖自祖宗立法以来,大辟可悯、与疑虑得奏裁减。若非可悯、非疑虑,则是有司妄谳,以幸宽纵,岂能暴恶安善良之意乎!文正公则辟以止辟,正法也。荆公则姑息以长奸,非法也。至绍圣以来,复行荆公之法,而杀人者始不死矣。余尝谓后汉张敏之议,可为万世法。曰:“孔子垂经,皋陶造法也,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或以‘平法当先论生’。臣愚以为天地之性,唯人为贵,杀人者死,三代通制。今欲趣生,反开杀路,一人不死,天下受弊。《记》曰:‘利一害百,人去城郭。’夫春生秋杀,天道之常。春一物枯即为灭,秋一物华即为灭。王者承天地,顺四时,法圣人,从经律而已”。盖为司马文正公之议合也。苏黄门初嫉许遵之谳,后复云:“遵子孙多显,岂能活一人,天理固不遣哉!”亦非也。使妄活杀人者,可为阴功,则被杀者之冤,岂不为阴谴哉!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云:神宗熙宁元年,登州有妇谋杀夫伤而未死,及按问,遂承。知州许遵言:“法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请从减论。”诏司马光与王安石议,安石以遵言为是,光谓:“因他罪致杀伤者,他罪得首原,岂可以谋与杀分为两事?而谓谋为所因得以首原乎!”文彦傅、富弼等多主光议。逾年不决。诏卒从安石议。《宋史·许遵传》:为审刑院详议官,知宿州、登州。遵累典刑狱,彊敏明恕。及为登州,执政许以判大理,遵立奇以自鬻。会妇人阿云狱起。初,云许嫁未行,嫌壻陋,伺其寝田舍,怀刃斫十馀创,不能杀,断其一指。吏求盗弗得,疑云所为,执而诘之,欲加讯掠,乃吐实。遵案云纳采之日,母服未除,应以凡人论,谳於朝。有司当为谋杀已伤,遵驳言:“云被问即承,应为案问。审刑、大理当绞刑,非是。”事下刑部,以遵为妄,诏以赎论。未几,果判大理。耻用议法坐劾,复言:“刑部定议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弃敕不用,但引断例,一切案而杀之,塞其自首之路,殆非罪疑惟轻之义。”诏司马光、王安石议。光以为不可,安石主遵,御史中丞滕甫、侍御史钱觊,皆言遵所争戾法意,自是廷论纷然。执政悉罪?己者,遂从遵议。虽累问不承者,亦得为案问。或两人同为盗劫,吏先问左,则案问在左;先问右,则案问在右。狱之生死,在问之先后,而非盗之情,天下益厌其说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寻回乔安

    寻回乔安

    白皙干净的少年,随遇而安的样子以及收放自如的态度,一次次的拿捏当遇到她时,一次次陷入尴尬,她仿佛可以洞悉这个少年心底的秘密,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学校,他们上演着青春的片码,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开始。
  • 重生之倾城嫡女

    重生之倾城嫡女

    大婚之夜,那个曾经温柔体贴,善良柔弱的庶妹联合自己那新婚夫君给自己灌下了一杯毒酒,庶妹还联合夫君火烧了自己的整个别院,临死时庶妹告诉自己,外祖父整个丞相府已经被冠上了叛国通敌的罪名被满门抄斩了,而那个昔日视自己如掌上明珠的姨娘更是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人就连自己那个亲生弟弟都是她联合姨娘害死的,带着一腔仇恨,重生到了十三岁,这一世看嫡女如何斗姨娘,踢渣男,保卫自己的亲人............
  • 玩世皇子刁蛮妃

    玩世皇子刁蛮妃

    他是一个玉树临风、玩世不恭的皇子,因不受其限制而逃出了皇宫,化做乞丐游戏人间。而她是一位官家千金,却一心寻找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从未踏出家门的她要如何去面对外面那人心叵测的世界。他们在机缘巧合下相遇,因种种原因他们俩成为了同甘共苦的生死之交,他跟她之间又将上演一出怎样的故事。这一切都要从那天说起……
  • 神秘樱花八公主

    神秘樱花八公主

    她们是神秘的八位公主,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家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让人倾国倾城的样貌,有逆天的能力,有个个都是冷血无情的杀手,世界上无人能敌。当她们遇上了比她们差一点,也有逆天的能力的八位王子,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简单的话语

    简单的话语

    把一件件充满着感触的事情,用自己的想法与语言,去看待这件事
  • 灭世武修

    灭世武修

    一条枷锁,链住万千星域。一颗心脏,沉浮黎明破晓。无数位面大陆,宗门林立,站在绝巅者,可笑苍天,瞰大地。本是一代神体,却得灭世传承,是沉沦杀戮,还是走上巅峰之道?且看乌恒如何抉择……
  • 阴曹鬼官

    阴曹鬼官

    阴曹大乱,阎王不知所踪,百万鬼王作乱,无数鬼差争夺阎罗之位。酆都大帝、十八层地狱鬼王、各路鬼枭···为了躲避战乱,一个小小的鬼官来到了地球,开始了他的旅途。
  • 枕上痴

    枕上痴

    苏拾花自以为行侠仗义,救下一位美弱公子,哪知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阴狠狡诈,不择手段的疯子。最后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承认——“没错,我就是卑鄙,你要如何?”凤眸一挑,笑容太坏。好,她奈何不了他,那就干脆一刀两断,互不相见,可、可是……他怎么还是阴魂不散?
  • 良缘归来

    良缘归来

    她们本是青梅竹马,却因青梅表白未果,竹马远走国外,五年之后心爱之人归来,她却不敢靠近,不敢妄想,不敢奢求其他,只要他一切都好,她就藏起这颗盛满了无数爱意的红心,守着她的百宝和一汪花店,安静的度过余下的人生。
  • 血魔尊

    血魔尊

    世人都称呼我为魔,呵呵!世人又何懂我入魔!欲成魔不成仙佛我诺成魔,天下便没仙佛我诺成仙佛天下便无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