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事忠告》四卷,元张养浩撰。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天历中,拜陕西行台中丞。卒谥文忠。事迹具《元史》本传。养浩为县令时,着《牧民忠告》二卷,凡十纲,七十二子目。为御史时,着《风宪忠告》一卷,凡十篇。入中书时,着《庙堂忠告》一卷,亦十篇。其言皆切实近理,而不涉于迂阔。盖养浩留心实政,举所阅历者着之。非讲学家务为高论,可坐言而不可起行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曰:“张文忠公《三事忠告》,诚有位者之良规。观其在守令则有守令之式,居台宪则有台宪之箴,为宰相则有宰相之谟。醇深明粹,真有德者之言也。考其为人,能竭忠徇国,正大光明,无一行不践其言”云云,其推挹可谓至矣。三书非一时所著,本各自为编。明洪武二十二年,广西按察司佥事扬州黄士宏合为一卷刻之,总提曰《为政忠告》,陈琏为序。(案,此本序文中称《为政忠告》,而其标题亦称《三事忠告序》,盖重刻所追改。)宣德六年,河南府知府李骥重刻,改名《三事忠告》。考《书》称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诗》称三事大夫皆在王左右之尊阶。施于《庙堂忠告》,犹为近之。御史县尹,不在是列。如曰以三职所治为三事,则自我作古,转不及“为政”之名为该括一切矣。盖明人书帕之本,好立新名,而不计其合于古义否也。相沿已数百年,不可复正。今姑以通行之名著录,而附订其乖舛如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世纪的小卑微
原想着环境的改变,我就能获得新生,但是事与愿违。——题记天灰蒙蒙的,透过窗看到旷野寂静,玉米垛子一个接一个,遍布田间地头,山静穆着,孤寂感涌上了心头。混沌的人生开始了。童年的记忆里有母亲责备的目光,有许多不经意的错误,4岁时,妈妈去田里,让我照看弟弟,一件有趣的事吸引了我,我走出了家门,迷糊中我被揪回了家,妈妈边责备,边抽打我,疼痛使我飞快的向外逃跑,黑夜来临了,恐惧一下子涌上心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以后妈妈责打时我再也没逃跑过……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真实的,又常在梦中出现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以生活中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为原型,卑微而真实,痛并快乐着。愿他能带给7O后些许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