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族王氏,俗諱暉,法名玄覽。先祖自晉末從并州太原移來,今為廣漢綿竹普閏人也。太霄繼體承華,蒙恩入道,豈能敞先人之舊德、測天性之涯量哉。伏聞鄉老說:師年十五時,忽異常日,獨處靜室,不草希言,自是之後,數道人之死生、童兒之壽命,皆如言。時人謂之洞見。至年三十餘,亦卜筮,數年云不定,棄之不為,而習弄玄性、騖反折法,捷利不可當。躺骯大乘,遇物成論,抄嚴子《指歸》於三字後,注老經兩卷、及乎神仙方法、丹藥節度,咸心謀手試。既獲其要,乃擁二三鄉友往造茅山,半路覺同行人非仙才,遂卻歸鄉里,歎長生之道無可共脩,此身既乖,須取心證。於是坐起行住,唯道是務。二教經論,悉遍披討,究其源奧,慧發生知,思窮天縱,辯若懸河瀉水,注而不竭。而好為人相蠶種,逆知豐損;別宅地之利害,見墓田之氣色,識鬼神之情狀,況眾咸信重之。嘗有一家欲造屋,材木已具,問立屋得不。不許立。至明年,又問得不。又言不得。更至明年,又問得不。亦言不好。於是數月問,家遭官事,屋宅資財無以供賣。此人方念斯言。有一家兒子患眼,為祭其門前桑樹朽孔,遂差。或有問病,為處方合藥,驗後以為奇。有人平常請問災厄,或報云:至明年四月一日方好。果至月前三十日夜中亡縣中。故人家有患難,無遠近皆往問,即便為言臧否,人信之,及還如所言。或到深厚家,莫不盡出子女親表求相,皆為列言其貧富壽夭,預鑒於未然。行事多奇,皆此類也。亦教人九宮六甲、陰陽術數,作遁甲四合圖,甚省要。年四十七,益州長史李孝逸召見,深禮愛,與同遊諸寺,將諸〔大〕德對論空義,皆語齊四句,理統一乘,問難雖眾,無能屈者。李公甚喜。時遇恩度為道士,隸籍於至真觀。太霄時年兩歲也。既處成都,遐邇瞻仰,四方人士,欽抱風猷。貴勝追尋,談經問道,將辭之際,多請著文。因是作《真人菩薩觀門》兩卷,貽諸好事。曾往還州路,遇道靜人稀時,有賢者在後數十步,有一老人如隱者狀,逆行來過,顧視師良久,逢賢者語日:此人是真人。賢者問若為。老人日:眼瞳金色,言訖行去。以是論之,亦玄會於嘉號矣。年六十餘,漸不復言災祥,恆坐忘行心。時被他事繫獄一年,於獄中沉思,作《混成奧藏圖》。晚年又著《九真任證頌》、《道德諸行門》兩卷。益州謝法師、彭州杜尊師、漢州李鍊師等及諸弟子,每諮論妙義,詢問經教,凡所受言,各錄為《私記》。因解洪元義,以後諸子因以號師日洪元先生。師亦不拒焉。又請釋老經,隨口便書,記為《老經口訣》兩卷,並傳於世。時年七十二,則天神功元年戊戌歲,奉敕使張昌期就宅拜請,乘驛入都,閏十月九日至洛州三鄉驛羽化。嗚呼。人而云亡,道焉乎在,非經文翰,千載誰傳。《蘇遊靈驗記》雖略陳梗槃,太霄以暗乏,不明慈訓,有預聞見,寡於深遠,謹集諸子《私記》,分為兩卷,並為序傳,題日《玄珠》。取其明諍圓流,好道玄人可貴為心寶,故以珠名之。師亦名之為《法寶》,故法寶序云:聖人之經,淺者見之有淺義,深者見之有深理,深淺俱通,真偽等用。竊以往古當今,玄文空論,清言脆句,趨道之速,未居于上,非得之於赤水,奚以鑒諸云爾。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绝世盛宠:邪王追狂妃
谁说穿越就必须是废材草包?她却是招人嫉妒,受人敬仰的绝世天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材地宝她有!神兽萌宠不缺!某公子:“你还缺一个夫君!”某女:“钱我会挣!架我会打!饭我会做!还要夫君干啥?”某公子邪邪一笑:“暖床啊!”某女:“……”诗神帝
又名《诗笑回眸》世人尚武,皆知:修武者,健体强魄;武之小境,修身养性,延年长寿;武之大境,灵魂不灭,或能成仙。一巅峰武者曾超越境之界限感悟:武尚有极境,灵魂亦世界,大容天地间,或是神明。试问:是你的灵魂去感知了你的存在和这个世界,故感未知;亦或是你感知的万物连同你自己本就在别人的灵魂里,其实已然。这是一个极限武者的天地世界,此乃神之墓地。这是一个传说的哥,一人独抗众人,一人独挑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这是一个哥的传说,一个人拥有一个群人,一个国度和一个时空。武者九介,乱世凡尘,登介入尘,武法仙神。一个现代穿越的诗者+一个原本平凡的人+一个异界君王遗子+上古天地源石圣人转世=诗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