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9200000001

第1章

读《古诗十九首》及曹子建诗,如“明月入我牖,流光正徘徊”之类,诗皆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下笔不同。(《丛话》前一、《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二、《玉屑》十三、《鉴衡》一)

〔李太白诗〕如“晓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一万里,吹度玉门关”,及“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之类,皆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浅〔矣。〕(《丛话》前五、《诗林》一、《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五、《鉴衡》一)

谢无逸语汪信民云:“老杜有自然不做底语到极至处者,有雕琢语到极至处者:如‘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此自然不做底语到极至处者也;如‘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此雕琢语到极至处者也。”(《丛话》前六)

前人文章各自一种句法。如老杜“今君起柂春江流,予亦江边具小舟”,“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如此之类,老杜句法也。东坡“秋水今几竿”之类,自是东坡句法。鲁直“夏扇日在摇,行乐亦云聊”,此鲁直句法也。学者若能遍考前作,自然度越流辈。(《丛话》前八、《玉屑》三、《总龟》后二十)

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工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鲁直长年多改定前作,此可见大略,如《宗室挽诗》云:“天网恢中夏,宾筵禁列侯”,后乃改云:“属举左官律,不通宗室侯”,此工夫自不同矣。(《总龟》前八、《竹庄》一、《丛话》前八)

陆士衡《文赋》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老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老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丛话》前九、《仕学规范》三十五、《竹庄》一、《诗学指南》本《名贤诗旨》、《玉屑》六、《草堂诗话》一)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不说作赋而说雕虫,不说寄书而说烹鲤,不说疾病而云沉绵;“颂椒添讽味,禁火卜欢娱”,不说节岁但云颂椒,不说寒食但云禁火,亦文章之妙也。(《丛话》前十二)

潘邠老言:“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翻字、失字是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予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自响。(《丛话》前十三、《仕学规茪》三十九、《竹庄》一、《玉屑》六、《总龟》后二十四、《鉴衡》一)

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苏州诗。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丛话》前十五、《玉屑》十五)

浩然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但详看此等语,自然高远。〔如此诗亦可以为高远者也。〕(《丛话》前十五、《玉屑》十五、《竹庄》十四、《诗林》二)

徐师川问山谷云:“人言退之、东野联句,大胜东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润色。”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即有此理也。”(《丛话》前十八)

渊明、退之诗,句法分明,卓然异众,惟鲁直为能深识之。学者若能识此等语,自然过人。阮嗣宗诗亦然。(《丛话》前十八、《总龟》后二十)

苏子由晚年多令人学刘禹锡诗,以为用意深远,有曲折处。后因见梦得《历阳诗》云:“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皆历阳事,语意雄健,后殆难继也。(《丛话》前二十,《玉屑》十、十五)

〔徐师川云:〕为诗文常患意不属,或只得一句,语意便尽,欲足成一章,又恶其不相称。〔师川云:但能知意不属,则学可进矣。凡注意作诗文,或得一两句而止。〕若未有其次句,即不若且休养锐,以待新意。若尽力,须要相属。譬如力不敌而苦战,一败之后,意气沮矣。

荆公好集句,尝于东坡处见古砚,东坡令荆公集句,荆公云:“巧匠斵山骨”,只得一句,遂逡巡而去。山谷尝有句云:“麒麟卧葬功名骨”,终身不得好对。(《丛话》前三十五、《总龟》后二十)

徐师川言:作诗〔自〕立意,不可蹈袭前人。因〔诵其所作《慈母溪诗》,且〕言慈母溪与望夫山相对,望夫山诗甚多,而慈母溪古今无人题诗。末两句云:“离鸾只说闺中事,舐犊那知母子情!”(《丛话》前三十七、《玉屑》十二、《宋纪》三十三、《历代》六十)

〔老杜歌行,最见次第,出入本末。而〕东坡长句,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如作杂剧,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也。《三马赞》“振鬣长鸣,万马皆瘖”,此记不传之妙。学文者能涵咏此等语,自然有入处。(《丛话》前四十二、《仕学规范》三十五、《玉屑》十七、《东坡诗话录》下、《鉴衡》二、《总龟》后三十一)

或称鲁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以为极至。鲁直自以此犹砌合,须“石吾甚爱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此乃可言至耳。然如鲁直《百里大夫冢诗》与《快阁诗》,已自见成就处也。(《丛话》前四十七、《竹庄》十)

义山《雨诗》“摵摵度瓜园,依依傍水轩”,此不待说雨,自然知是雨也。后来无己诸人,多用此体,咏物不待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如鲁直《酴醿诗》云:“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丛话》前四十七、《玉屑》六、《鉴衡》一、《总龟》后二十八)

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有近质野处,如《封主簿亲事不合诗》之类是也。东坡诗有汗漫处;鲁直诗有太尖新、太巧处;皆不可不知。东坡诗如“成都画手开十眉”,“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皆穷极思致,出新意于法度,表前贤所未到。然学者专力于此,则亦失古人作诗之意。(《丛话》前四十八、《玉屑》五)

东坡诗云:“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或一道也。鲁直作咏物诗,曲当其理。如《猩猩笔诗》“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其必此诗哉?(《丛话》前四十八、《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十、《诗林》三、《玉屑》六、《鉴衡》一)

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近读东坡、鲁直诗亦类比。(《丛话》前四十九、《仕学规范》三十五、《竹庄》一、《鉴衡》二)

山谷尝谓诸洪,言“作诗不必多,如三百篇足矣。某平生诗甚多,意欲止留三百篇,余者不能认得”。诸洪皆以为然。徐师川独笑曰:“诗岂论多少,只要道尽眼前景致耳。”山谷回顾曰:“某所说止谓诸洪作诗太多,不能精致耳。”(《丛话》前四十九)

成一家,与旧作不同。(《丛话》前五、《玉屑》十八、《竹庄》二十三)

文潜诗,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树外天”,“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浅山寒带水,旱日白吹风”,“川坞半夜雨,卧冷五更秋”之类,逈出时流,虽是天姿,亦学可及。学者若能常玩味此等语,自然有变化处也。(《丛话》前五十一、《玉屑》十八)

大概〔学〕诗,须以《三百篇》、《楚辞》及汉、魏间人诗为主,方见古人妙处,自无齐梁间绮靡气味也。(《丛话》后一、《仕学规范》三十九、《竹庄》二、《玉屑》五)

李君行自虔州入京师,至泗上,其子弟请先行,君行问其故,曰:“科场近,先欲至京师,贯开封户籍取应。”君行不许。曰:“汝虔州人而贯开封,欲求事君而先欺君,可乎?宁迟数年,不可行也。”(《丛话》后二十二)

持国闲居颍昌,程伯淳自洛往访之,时范中丞纯礼亦居颍昌,持国作诗示二公云:“闭门读《易》程夫子,清坐焚香范使君。顾我未能忘世味,绿樽红妓对西曛。”(《丛话》后二十二)

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如老苏之于文,鲁直之于诗,盖尽此理也。(《丛话》后三十一、《仕学规范》三十五、《竹庄》十、《玉屑》五、《耆下续闻》二、《鉴衡》二)

龚殿院彦和清介自立,少有重名。元祐间,签判瀛州,其弟大壮尤特立不群,曾子宣帅瀛欲见不可得,一日径过彦和,邀其弟出,不可辞也遂出相见。即为置酒,从容终日乃去,因题诗壁间云:“自惭太守非何武,得向河阳见两龚。”近时贵人如子宣之能下士,亦难及也。(《丛话》后三十六)

吕与叔尝作诗云:“文如元凯徒称僻,赋似相如止类俳。唯有孔门无一事,只传颜氏得心斋。”横渠《读诗诗》云:“置心平易始知诗。”杨中立云:“知此诗,则可以读《三百篇》矣。”(《丛话》后三十六)

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玉屑》五、《仕学规范》三十九、《鉴衡》一)

潘邠老尝得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文章之妙,至此极矣。后有诗《托谢无逸缀成》云:“病思王子同倾酒,愁忆潘郎共赋诗。”为此语也。(《诗林》四)

《载驰诗》反复说尽情意,学者宜考。《蒹葭诗》说得事理明白,尤宜致思也。(《仕学规范》三十九、《鉴衡》一)

《欧阳诗话》云:“陈舍人从易偶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及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鉴衡》一)

山谷云:“诗文唯不造恐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山谷谓秦少章云:“凡始学诗须要每作一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能成章。”(《仕学规范》三十九)

又云:诗词高深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非不即似,要且不足。若开眼,全体也,之合古人处,不待取证也。(《仕学规范》三十九)

潘邠老语饶德操云:作长诗须有次第本末方成文字,譬如做客,见主人须先入大门,见主人升阶就坐说话乃退。今人作文字都无本末次第,缘不知此理也。(《仕学规范》三十九)

老杜诗云:“诗清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循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鲁直云:“随人作诗终后人”;又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此自鲁直见处也。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独鲁直下语,未尝似前人而卒与之合,此为善学。如陈无己力尽规摹,已少变化。(《仕学规范》三十九)

《七哀》之类宏大深远,非复作诗者所能及,盖未始有意于言语之间也。(《竹庄》二)

吕居仁曰:或励精潜思不便下笔,或遇事因感,时时举扬,工夫一也。古之作者正如是耳。惟不可凿空强作出于牵强,如小儿就学,俯就课程耳。(《诗学指南》本《名贤诗旨》)

徐师川云:“作诗回头一句最为难道,如山谷诗所谓‘忽思钟陵江十里’之类是也。他人岂如此,尤见句法安壮。山谷平日诗多用此格。”(《总龟》后二十)

老杜歌行与长韵律诗,后人莫及;而苏、黄用韵下字用故事处亦古所未到。晋、宋间人造语题品绝妙今古,近世苏、黄帖题跋之类,率用此法,尤为要妙。(《总龟》后三十一、《仕学规范》三十九)

学退之不至:李翱、皇甫湜,然翱、湜之文足以窥测作文用方处。近世欲学诗,则莫若先考江西诸派。(《总龟》后三十一)

康节先居卫州共城,后居洛阳。有商州太守赵郎中者,康节与之有旧,常往从之。章惇子厚作令商州,赵厚遇之。一日,赵请康节与章同会,章以豪俊自许,论议纵横,不知尊康节也。语次因及洛中牡丹之盛,赵守因谓章曰:“先生洛阳人也,知花为甚详。”康节因言“洛人以见根拨而知花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见枝叶而知高下者,知花之次也;见蓓蕾而知高下者,知花之下也。如公所说,乃知花之下也。”章默然惭服。赵守因谓章曰:“先生学问渊源,世之师表,公不惜从之学,则日有进益矣。”章因从先生游,求传数学。先生谓章:“十年不仕宦,乃可学。”盖不许之也。(《丛话》后二十二)

徐仲车,山阳人,小许榜登科。初从安定先生学潜心力行,不复仕进。仲车一日因具公裳见贵官,因思曰:“见贵官尚具公裳,岂有朝夕见母而不具公裳者乎?”遂晨夕具公裳揖母,事母至孝,山阳人化之。(《丛话》后三十六)

《论语》〔《礼记》〕文字简淡不厌,非《左氏》所可及〔也〕。(《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张文潜云:“《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隶所为,要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至‘入我床下’,于七月以下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于文章者能为之耶?”(《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檀弓》云:“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三“之”不能去其一;“进使者而问故”,夫子之所以问使者,使者所以答夫子,一“进”字足矣。丰不余一言,约不失一辞。

《檀弓》与《左氏》纪太子申生事详略不同,读《左氏》然后知《檀弓》之高远也。(《仕学规范》三十五、《鉴衡》二)

文章不分明指切而从容委曲,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惟《左传》为然。如当时诸国往来之辞,与当时君臣相告相诮之语,盖可见矣。亦是当时圣人余泽未远,涵养自别,故词气不迫如此,非后世专学言语者也。左氏》之文,语有尽而意无穷,如献子辞梗阳人一段,所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也。如是等处,皆是学为文章之本,不可不深思也。(《鉴衡》二)

《列子》气平文缓,〔亦〕非《庄子》步骤所能到。(《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韩非》诸书皆说尽事情。(《鉴衡》二)

《汉高祖》诏令雄健,《孝文纪》诏令温润,去先秦古书不远,后世不能及;至《孝武纪》诏令始事文采,文亦寝衰矣。

西汉自王褒以下,文字专事词藻,不复简古,而谷永等书杂引经传,无复己见,而古学远矣。此学者所宜深戒。

班固叙事详密,有次第,端学《左氏》,如序霍氏、上官相失之由,正学《左氏》记秦穆、晋惠相失处也。(《鉴衡》二)

文章纡余委曲,说尽事理,惟欧阳公得之。(《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东坡晚年叙事文字多法柳子厚,而豪迈之气,非柳所能及也。(《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近世文字如曾子固诸序,尤须详味。

曾子固《答李廌书》,最见抑扬反复处。

曾子固文章纡余委曲,说尽事情,加之字字有法度,无遗恨矣。(《鉴衡》二)

文章有首有尾,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老苏尝自言升里转斗里量,因闻此遂悟文章妙处。〔文章纡余委曲,说尽事理,惟欧阳公为得之。至曾子固加之,字字有法度,无遗恨矣。文章有本末首尾,元无一言乱说,观少游五十策可见。〕(《仕学规范》三十四、《鉴衡》二)

《孟子》中《百里奚鬻于秦》一章;与韩退之论思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与者,犹吾元宾也;及曾子固《答李廌书》,最见抑扬反复处,如此等类皆宜详读。

东坡云:“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文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至,如《礼记》、《左传》可见。(《鉴衡》二)

〔吕居仁云:〕“文章须要说尽事情,如《韩非》诸书大略可见,至一唱三叹有遗音〔者,则〕非有所养不能也。”(《鉴衡》二、《仕学规范》三十四)

韩退之答李翱〔书〕、老泉上《欧阳公书》,最见为文养气之妙。(《仕学规范》三十五、《鉴衡》二、《耆旧续闻》二)

韩退之文浑大广远难窥测,柳子厚文分明见规模次第,〔初〕学者当先学柳文,后熟读韩文,则工夫自见。(《耆旧续闻》二、《仕学规范》三十五)

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

学诗须熟看老杜、苏、黄,亦先见体式,然后遍考他诗,自然工夫度越过人。(《耆旧续闻》二、《仕学规范》三十九)

学者须做有用文字,不可尽力虚言。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议论文字,须以董仲舒、刘向为主,〔《礼记》〕《周礼》及《新序》《说苑》之类,皆当贯串熟考,则做一日便有一日工夫。〔近世文字如曾子固诸序尤须详味〕。(《耆旧续闻》二、

作文不可强为,要须遇事乃作,须是发于既溢之余,流于已足之后,方是极头,所谓既溢已足者,必从学问该博中来也。(《耆旧续闻》二)

后生为学,必须严定课程,必须数年劳苦,虽道途疾病亦不可少渝也。若是未能深晓,且须广以文字,淹渍久久之间,自然成熟。(《耆旧续闻》二)

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东坡一人;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此二者当永以为法。(《耆旧续闻》二)

老杜歌行并长韵律诗切宜留意。(《耆旧续闻》二)

老苏作文,真所谓意尽而言止也,学者亦当细观。(《耆旧续闻》二)

欧阳公谓退之为《樊宗师墓志》便似樊文,其始出于司马子长为《长卿传》如其文。惟其过之,故兼之也。(《仕学规范》三十

《孙子》十三篇论战守次第与山川险易长短小大之状,皆曲尽其妙,摧高发隐,使物无遁情,此尤文章妙处。(《仕学规范》三十五)

读三苏进策涵养吾气。他日下笔自然文字霶霈,无吝啬处。(《仕学规范》三十五)

张文潜尝云:“但把秦汉以前文字熟读,自然滔滔地流也。”又云:“近世所当学者惟东坡。”(《仕学规范》三十五)

古人文章一句是一句,句句皆可作题目,如《尚书》可见。后人文章累千百年不能就一句事理。只如《选》诗有高古气味。自唐以下,无后此意。此皆不可不知也。(《仕学规范》三十五)

文章大要须以西汉为宗,此人所可及也。至于上面一等,则须审己才分,不可勉强作也。如秦少游之才,终身从东坡步骤次第,上宗西汉,可谓善学矣。(《仕学规范》三十五)

医书论脉之形状,病之证验,无一字妄发;乃于借物为喻,尤见工夫。大抵见之既明,则发之于言语,自然分晓。观此等书可见。(《仕学规范》三十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城异能师:神君肆宠呆萌妃

    倾城异能师:神君肆宠呆萌妃

    二十一世纪十三岁少女,遇见曲折人生,一朝穿越异世,背负废材骂名。兽界皇族公主当契约兽,随手一大把千金难求的丹药,寥寥几句话虐死白莲花。当她从废材变天才,却被冠上妖女恶名。一个男人,护着她,宠着她,也改变了她。三年前的初遇,注定他们将异世重逢。“丫头,即便落入无尽地狱,我也会护你周全。”“为了我,值得吗?”“傻瓜,若没了你,我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他是千年前陨落的神,她是千年前的坠天使,他们是千年前被全世界人反对在一起的鸳鸯。这一世,故事重演,他们的命运终将如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霸道老公唯宠小娇妻

    霸道老公唯宠小娇妻

    "你已经睡了我,还想往哪里逃?"他迷人的笑着,"不不不,我们只是一次意外,我看我们还是各走各的独木桥吧"他决心把她抢回来,即使是一个总裁,也不惜千里迢迢寻娇妻……
  • 神奇宝贝之夏长欢

    神奇宝贝之夏长欢

    这部小说不定时更新,谢谢观看,有不好的地方请指出
  • 谁动了我的爱

    谁动了我的爱

    这是一部都市男女的爱情故事,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但并不是每段爱情都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在一个一个现实面前,都市里的男男女女们如何取舍,如何保卫自己的爱情。
  • 漂游记

    漂游记

    “当我陷入困境时,神没有给予我帮助;当我陷入黑暗时,神没有给予我光明;当我陷入迷茫时,神也没有给予我启示。给予我帮助的不是神,给予我光明的不是神,使我幡然醒悟的更不是神——那我为什么还要尊敬他——一个虚无飘渺的存在?他们只是在奴役人类,使人们更加麻木、愚昧!”——(前)神父,艾尔兰特·柯伦斯
  • 错落情缘:六步

    错落情缘:六步

    “如果……我就是爱你的那个人,在我走完六步之前,你会叫住我吗?”转过身,慢慢地数着。“一,二,三,四,五,六…”死一般的寂静,可是身后的人依旧沉默着……其实,早就知道结果了不是?看吧,好不容易不再流血的伤口,又滴血了呢。傻傻的,还企盼着什么,希望他能明白你爱了他六年,还是仅仅一句“留步”少年啊,如果你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的话,你会不会,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念头,上前拉住我,告诉我“傻瓜,你让我如何是好”然后无奈的叹息,摸摸我的头。。。可惜,可惜没如果,过去的时光,永远也回不去了,只能随着岁月无声地流动着,静静的压抑着……直到有一天突然释放出来,远远地看着他幸福,微笑洋溢在嘴角……
  • 龙瞳少年

    龙瞳少年

    雄狮在大地上大步流星,群山和沟壑延绵不尽,长弓强弩让天空充满黑暗,地平线上站着一个不羁的声影,他的背后还传来声声怒吼。金色的左眼带来光明,黑色的右眼却召唤黑暗,当巨龙展翅飞翔,黑暗就只能在角落里尖叫发抖。————出自《诸王·强者》
  • 宇宙之女

    宇宙之女

    他们是王族中的兄妹,所以注定不能相爱?一次次的拒绝,一次次的请求,王的肩上总是有太多无法推卸的责任与无奈,自愿退位的前王“羽”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他们不知道的事?“爱”与“病痛”“王的责任”“敌人”一次次的撞击,他们该如何改变命运?但是,宇宙之王凑怎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妹妹”羽由于敌人岢的破坏而在他面前慢慢消失……
  • 澜渡

    澜渡

    意外落入地球的神秘晶体,带来了令世界动荡的开端。本为平凡青年的主角意外获得其中一块晶体以致得到改变世界的力量。且看主角如何在战火纷飞的世界之中与伙伴结束这一切异常的事端。生死的分离和人与人之间的爱恨,经历繁多总算看清。唯有身边之人,方才会随你一行到底。(澜渡意为渡过波澜,走向彼岸。本书有变身情节,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