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二等男者:金玉和(顺治二年二月)、衮楚克古英(顺治八年正月由三等男赠)、班秩福(顺治十四年八月由三等男赠)、李国英(康熙七年六月)、察珲(康熙十三年由三等男赠)、达礼善(康熙二十五年由三等男赠)、毕理格图(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由三等男赠)、爱音查(赠三等男胡申布鲁子,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由袭赠)、巴拜(三等男吴尔哲子,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袭爵赠)、宜廷辅(赠二等男宜永贵孙,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袭爵赠)、穆克登布(嘉庆八年三月)、惠龄(嘉庆九年六月)。
封三等男者:巴尔巴图里尔、德尔格勒、昂洪(一作昂洪达尔汉和硕奇)、布尔杭俄、图尔奇业布尔登、达珠瑚(一作达诸护)、介桑贾尔呼齐尔、佟镇国、李继学(均天命中)、穆克谭(天命中。后赠一等)、雅布禅(天命六年)、石天柱(天命七年)、鄂本兑(一作俄本代。天聪四年)、石国柱(天聪六年)、图鲁锡(天聪八年。后赠三等子)、昂昆杜梭、布当、舒赛、孙得功(均天聪八年)、纳穆泰(天聪九年)、曹绍中、姜民望、陈邦选(均崇德元年)、阿什达尔汉(崇德二年)、达尔汉和硕奇(崇德三年)、诺木奇(崇德七年)、高赫德、俄奇尔桑(均顺治二年二月)、衮楚克古英(顺治三年四月。后赠二等)、阿桑、孟一茂、胡琏、许天宠(均顺治四年二月)、刚林(顺治五年)、布延(一作布颜他不能。顺治五年七月)、刘麟图、赵之龙、郑嘉栋、李朝云、许得功、韩文(均顺治五年八月)、喀喀木(顺治七年三月)、卢崇峻(顺治八年)、觉罗科尔昆、绰尔吉、阿喇密、济席哈、绰尔奇、吴尔哲、雅尔纳、艾图、绰克图、苏鲁迈、舒赫、伊拜(一作宜拜)、巴本新泰、科尔科、苏班岱、额对、拆尔门、邬布格德、苏朗、额参侯亨、博尔合兑、马光辉、代都、金声遥、线应琦、吴士俊、鲍敬、王元忠、孟乔芳(均顺治九年正月)、班秩福(顺治九年十月。后赠二等)、毕理格图(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后赠二等)、雅喇、满韬(均顺治十三年闰五月)、郑国(顺治十五年十月)、达礼善(顺治十七年。后赠二等)、吴学礼(顺治十七年七月)、额黑里(顺治十七年十月由一等降)、夏景梅(顺治十七年十月)、阿什岱(顺治十七年十二月)、宗室布祜、觉罗朗图(均顺治十八年)、梁化凤(顺治十八年七月)、郭义、蔡禄(均顺治十八年九月)、萨赛、额尔格图、齐尔格申、真柱恳、舒里浑、赖达哈、色楞、马光先、全建勋、路有良(均顺治中)、瑚沙、谭布(均顺治中由二等降)、费雅思哈(康熙元年)、杨学皋(康熙元年十一月)、觉罗诺尔逊(康熙二年三月)、察珲(二等轻车都尉喀兰图子,康熙十二年由袭职并封。后赠二等)、方格(康熙十四年八月)、陈福(康熙十四年八月。后赠三等公)、孙思克(康熙十六年四月。后削,复追赠一等)、多尔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达都虎(康熙十九年八月)、伊三(康熙二十五年三月)、杜喀(康熙三十六年七月)、高其倬(雍正八年九月)、阿兰泰(骑都尉克什图子,乾隆二十年六月由袭职以军功晋封)、玉保(乾隆二十一年二月)、舒明(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孙士毅(嘉庆元年四月。后赠公)、鄂辉(嘉庆元年十二月)、扎克塔尔(嘉庆八年闰二月)、邱良功(嘉庆十四年九月)、百龄(嘉庆二十年九月)、西凌阿(咸丰五年四月)、黄翼升(同治七年以世职并封)、胡子勋(骑都尉赠一等轻车都尉胡林翼子,同治八年十二月以袭职并封)、李光久(骑都尉赠二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李续宾子,同治囗年以袭职并封)、程建勋(骑都尉兼一云骑尉赠三等轻车都尉程学启子,同治囗年以袭职并封)、胡秀挺(一等轻车都尉赠骑都尉彭毓橘子。同治囗年以袭职并封)、岑春荣(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岑毓英子,光绪十囗年以袭职并封)、张端本(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张曜子,光绪二十三年以袭职并封)。
赠三等男者:觉罗拜三(天聪八年五月)、巴都里(天聪八年十一月。后晋赠三等伯)、孟应春(崇德二年八月)、奇格特魏徵(崇德三年)、罗理(崇德七年八月)、安达理(崇理八年九月)、宜尔格德、喀尔塔喇、俄格绰特巴(均顺治十二年六月)、充固(顺治十七年七月)、胡申布鲁(顺治十八年正月)、阿哈旦(康熙二年)、阿纳海(康熙三年六月)、宜永贵(康熙十年十一月)、罗布西(康熙十五年)、噶尔都(康熙十七年)、诺罗布、扩尔坤(均康熙二十五年)、巴雅尔(康熙三十年九月)、杰士(康熙中)、定寿(雍正九年)、素图(雍正九年)、宋庆(光绪二十八年正月)。
按乾隆五十年以前封爵诸人,备载《皇朝文献通考·封建考》内,惟原书于叛逆削爵者例皆删除,其名不复记录,然亦有见于国史大臣传中,因事罢斥而未经载入者,又如武拜曾封侯,而止载二等伯,苏拜曾封子,而止载一等男之类,亦与《东华录》所载及武拜等本传不符,兹并一一订补考定录入。又按封赠各爵,雍正八年二月于封公者皆锡以嘉名,乾隆十四年六月于封侯伯者亦加以美号。凡诸名号篇中均已分别注明,其有未注者,则原封后经削黜,或其子孙已降改子男矣,并记于此。
冠服异数
本朝冠眼制度,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均戴红宝石帽顶。又亲王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则绣五爪行龙四团。康熙以来,凡大臣中之著有大勋者,亦特加赏赐,以示优异。
按赐四团龙补服者:孙思克(康熙三十五年)、施世骠(康熙六十年)、隆科多、年羹尧(均雍正二年)、高其位(雍正二年)、李卫(乾隆二年)。
赐红宝石顶者:孙土毅(乾隆五十三年)。
赐红宝石顶及四团龙补服者:傅恒(乾隆十四年)、班第、萨喇尔(均乾隆二十年)、策楞(乾隆二十一年)、兆惠(乾隆二十三年)、黄廷桂(乾隆二十三年)、明瑞(乾隆三十三年)、阿桂(乾隆四十年及四十一年)、福康安、海兰察(均乾隆五十二年)、长龄(道光八年)。
又定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乾隆以来,大臣中亦有特赏者,然勋戚如傅文忠,当时尚不敢戴用,是以受赐者尤稀。按二百年来膺是赏者,惟傅恒(乾隆三十四年)、福康安(乾隆六十年)、和琳(嘉庆元年)、长龄(道光八年)、禧恩(道光十二年)、李鸿章(光绪二十年)、徐桐(光绪二十五年)等七人。
配享太庙
本朝亲郡王配享太庙者:武功郡王礼敦、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界堪、通达郡王雅尔噶齐、礼烈亲王代善、睿忠亲王多尔衮、郑献亲王济尔哈朗、豫通亲王多铎、肃武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怡贤亲王允祥、超勇襄亲王策凌、科尔沁博多勒噶台忠亲王僧格林沁、恭忠亲王奕(按恭王位次在超勇亲王之上,此依时代书之),凡十四人。
大臣中配享者:超等英诚公赠王爵扬武勋古利、一等大臣赠一等信勇公费直义英东、一等大臣赠公爵额宏毅亦都、内大臣二等果毅公图忠义尔格、正黄旗满洲都统一等雄勇公图昭勋赖、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学士追封一等忠达公追赠太师图文襄海、太傅、保和殿大学士、三等襄勤伯鄂文端尔泰、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勤宣伯张文和廷玉、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一等武毅谋勇公,赠太保兆文襄惠,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追赠郡王傅文忠恒,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诚谋英勇公赠太保阿文成桂,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闽浙总督、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福文襄康安,凡十二人(按大子大保、四川总督、一等宣勇伯、赠一等公和琳,先于嘉庆元年十一月配享,至四年正月撤出)。
入祀贤良祠
京师贤良祠之设,始于雍正八年。其应入祀之员,特命阁部公同详议,至十年十月开单奏定,合以明谕所指者,共得四十余人。嗣是续祀诸臣,则皆于恩旨饰终时随时颁示矣(然亦有追加者)。兹将祠祀人员自国初以迄近今备记职名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