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1000000025

第25章

若须菩提下二问若惬同悲田乃可取食。所以作此问者。若知圣法即是圣人可是敬田。既不知无作四谛圣法即非真圣人。唯知凡鄙之法即是悲田。当依取食。此文难见。旧解无当。有云若分别佛法是正外法是邪。是则心有分别非解空第一。邪正一相始是会空乃可取食。一往似通教意。恐经旨不尔。有师云善吉是声闻人。不能反出同彼外道。净名呵折令同六师。始是菩萨乃可取食意亦不尔。今明净名问善吉惬是魔外即是悲田乃可取食。此有二问。一问惬同邪人乃可取食。二问惬有邪法乃可取食。何者既非圣人即须惬同邪人。成就凡鄙之法。既有见爱岂非魔外。何意不惬同于悲田而取食耶。经意若此岂同诸师。初问为三。一约不见佛不闻法问。二约同六师问。三结令取食初问者。夫众生不定邪正在缘。善吉既不见法身之佛不闻无作谛法。即是不见佛不闻法。是则昔所见闻岂非见于外道闻其法也。如三藏教明。若不见王宫丈六之佛不闻生灭四谛之法。别有师受者虽有禅定神通智慧皆是外道。今善吉既不见大乘三身三德之佛。不闻衍教三种四谛之法。即是不见佛不闻法。但昔见老比丘佛闻生灭谛法。则不见真佛不闻真法。故金刚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如华严寂场初成正觉说圆满顿教。声闻在座如聋如哑。即是不见佛不闻法。又如法华。穷子止宿草庵但见执除粪器。不见尊特之身。其既不遇正缘不见正道。堕在二乘类同外道不见真理。俱非圣人悉悲田也

彼外道至出家二约六师问。所以问者既不见佛不闻法从谁受学。神通智慧应是从彼六师受学。何以知然。六师前生善吉后习。既不见佛闻法其外更无师轨之处。若如是者其师既邪弟子岂正。何故不同悲田受食。富兰那是名迦叶是姓。所说诸法皆不生不灭。末伽梨是名。呴赊梨母也。说于众生虽有苦乐无有因缘自然而尔。删阇夜是名毗罗胝母也。说于众生任运时熟得道如缕丸所投极则停住。又言八万劫满自然得道。阿耆多翅舍是名钦婆罗粗衣也。说于众生应受苦报今以苦行拔发熏鼻粗衣代之。谓后受涅槃乐也。迦罗鸠驮是名迦旃延姓也。说于众生亦有亦无。尼揵陀是出家外道通名若提母也。所说皆由业作定不可改无逃避处。今大士以少分折之如骂人为驴未必即有四足髦尾。三藏未极与邪相似。取此而呵言相似者。三藏有四门入理六师亦有四门邪计。如富兰那所见无因无果无生无灭。无生即不有无灭即不无。即是非有非无门。末伽梨说一切自然无有造者。此即破因不破果如庄周所计自然。此似空门。删阇夜计邪因无因未详。迦旃延计有无门。余二所计皆是有门。故知六师亦有四执。声闻教中明过去佛出世时人寿长短得道皆有定数。后弥勒出世人寿八万岁时得道。余时不得故佛不出大论所弹。此与删阇夜何异。此教又明剃发染衣粪扫苦行与钦婆罗何异。又明施重毗尼作摈及诸遮道之罪妨于圣道。与若提子何异。亦云相似故用为弹又外道有三种。一一切智.二神通.三韦陀。于四句中各有所习。精思彻入者见心分明。各于其门辨说无尽难不可屈。即一切智外道虽有此智若未得禅定则无神力。水火山壁触处有碍。若得禅定因发神通能停河在耳变释为羊。手握三光口含四海。如此之力与圣不殊。是为神通外道。虽复智慧神变未能通达四韦陀论。是则星文地理医方咒术。触事不知多为屈滞。此则有慧无闻。若能读四韦陀者于其道中最为上首。一切世间无不师之。十六大国敬之如佛。将此三种以约六师。一师有三三六十八外道师也。三藏亦有三种罗汉初修三种念处谓性共缘。是故得果成三罗汉。谓慧俱无碍。若约四门则有十二罗汉。一切智神通韦陀事亦相似。所以引此邪人而为折者。将恐善吉自谓我是罗汉。见真断结得一切智。又得三明六通又精通三藏为大罗汉。岂比外道。故大士取三种六师为折。若外道三种是邪汝三岂正。心行理外。自此之前皆名邪见。非无作故。大士知其心有伏难。故回转结过展转呵之。令无所对。如此进退难责。与彼何殊。汝既同彼即因其出家。以从受学一切智等

彼师至取食三明结成悲田可取食也。彼师所堕者即邪见六师。汝亦随堕者。汝既师之。彼堕生死。汝亦随堕。虽分二种生死之殊皆不见性。堕落义同。若惬俱堕同是悲田。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下二问惬同邪法不。所以更此问者。当是情犹未惬。我虽不见真佛闻无作正法。而是罗汉三义具足。岂同六师是其弟子悲田取食。大士知意因重问之。汝谓是罗汉三义具足。不同六师及弟子者。何以犹具见思鄙恶之法。若有此法者即不具三义。岂是罗汉而不惬同悲田取食。文为三。一约杀贼呵.二约应供呵.三约不生呵。一约杀贼呵者。若谓是罗汉理应杀贼。何得具有见思之惑。文为二。一呵有见惑而入八难。二呵有思惟离清净法。具此二惑何名杀贼

若须菩提至无难初呵见惑。言邪见者是何等见。若合中道为二谛。真谛合俗还是有见。若作三谛别无见摄。故大经云。凡夫者有。二乘者无。菩萨之人不有不无。何者凡夫不见中道起六十二见。流转二十五有摄属有见。二乘不见中道断六十二见。入空属无见摄。空对生死还是二边。皆不入中。若与为论许度三界见惑彼岸。夺而为语正是界外见惑。岂到见之彼岸。迷中故空见不动。不修无作道品。云何能到别见彼岸。故非杀贼

住于八难不得无难者。八难正障见道。声闻若有此难则不得入。菩萨不定自有为难所障。自有虽住八难巧用正观即得无难。见于佛性。此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善吉虽离界内八难住于界外八难。岂得到无作见道彼岸。故须分别二种八难。一者凡夫住事八难。二者二乘住理八难。俱不得无难。善吉具二岂得无难。唯圆菩萨修中道观。住事八难。皆得无难。故于八难自他无滞。事八难者界内八难障偏圆见道。事数如前列。今明理八难。唯障圆真。初三恶为三。有师用三空为三恶道。此未必然。菩萨亦修三空而非二乘恶道。今用三藏见修无学为三恶道。无为正位不能发心名堕恶道。乃至无学亦复如是。若入无余永乖佛道。岂非三恶道难。菩萨不畏五逆三恶。但畏生二乘心。如大论明。大树堕枝不宿怨鸟。四北郁单越定寿难者。四谛中灭以对北方。声闻证灭如彼定寿。五长寿天。二乘名为净天。若入无余归第一义天。岂可化也。有言二乘无余是大灭定。经七百阿僧祇劫于其有缘佛放光照。方乃出之。始为说法。若依大论明出三界已受法性身。如是等异沈钝难化。同长寿天。六佛前佛后二乘入观见真。出观缘俗不见中理。即佛前佛后。七世智辨聪。外道不见真理而发见慧名世智辨聪。二乘未见中道发无漏慧是为世智辨聪。八盲聋喑哑。二乘之人无菩萨根。虽得六通不见十界之色如盲。不闻十界之声如聋。不能以一音随类得解如哑。如此八难甚于事难。善吉既不能住事理之难得于无难自他无滞。而住此理难障见中道。何犹得到见之彼岸。同于烦恼离清净法。二呵犹有思惟。然烦恼名通上已属见。今宜属思。善吉具有变易烦恼心与此合。故言同于烦恼。如大论明。结使有二。一共二乘断二不共断。不共断者迦叶等所不能断。故闻迦罗女琴不能自安。离清净法者离于自性清净心法。凡夫具惑遇缘犹能求清净法。二乘执证毕竟不求迷心中理。即是永离清净法也。是则思惑犹存云何自谓为杀贼耶

汝得至恶道二呵非应供。善吉谓得无诤三昧是良福田。一切众生亦得是定何以言非应供良福田。根本禅定四无量心无诤等定众生久劫亦经得之。故大经云凡夫皆有初地味禅。问善吉既修观练薰修得无诤定。众生无此云何说言亦得此定。答观练薰修皆因根本。今乃一往以此征之且言皆得。复次诸六师等皆得深禅并有慈心。从禅定起。香涂刀割心无异念。此与善吉无诤何殊。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众生亦得是定。有见思砂卤不名福田。汝还得是定亦具见思砂卤。何得施汝独是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者。供养小乘人天报竟。过缘还发小乘之业。入见修无学三恶道中又云供养小乘。后纵发心不信于大。多生诽谤。堕三恶道。如胜意执小谤大生身而堕经劫受苦。此乃罪因何谓应供

为与至取食。三呵非不生。众魔者乐生死。若与魔同即同生死何谓不生。为与等者有二义。一约自行二约化他。自行者魔与善吉俱乐生死。虽有为无为不同俱不见性。如作物相似。故言一手。二化他者。如大品说。菩萨行般若时魔来教云。汝何不学须陀洹乃至支佛。今谓二乘亦教众生修行己法。引接义同故言一手。侣谓伴侣志友为义。劳者俱有尘劳润业事同。又解劳者坚也。俱染生死执因难转故言劳侣。汝与等者魔具八万四千尘劳。汝亦具有故言等也。又具界外八万四千。于一切至怨心者如犯王法。有力不救怨之大也。二乘自免不济众生。恣其轮回怨之大矣。又如群贼阉人。二乘亦尔。坏人善根断佛种子。故言而有怨心。又害众生法身慧命及善法眷属。所谓害智度母善权父法喜妻善心男慈悲女。岂非善法之大怨也。谤诸佛者。谤有二义。一增二损。佛无生死病恼等患。而言有者即增谤也。佛身常住功德智慧湛然具足。而言无者即损谤也。如下文呵阿难云勿谤如来。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永尽众善普会。何疾何恼。毁于法者若定说有作之法即毁无作法也。又法即法性不可说示。若言有者即是毁损。金刚般若云若言有所说者则为谤佛。不解我说故。真谛三藏明四谤。即是小乘四门四句说法。为说谤大乘法也。若于众生有怨谤佛毁法名大恶业。别惑能润受变易生。生死浩然何名不生。不入众数者若有此障即不入圆教贤圣之数。此教铁轮六根互用。二乘所无宁得在数。终不得灭度者。计有小乘灭度终不能得常乐涅槃。即是变易生死未灭何名灭度。故法华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得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汝今执证终不能得大涅槃灭。即非不生那得自谓是不生也。则无罗汉三义与彼魔外有何等异。何得不惬同于悲田而取食也。世人不深得经意多疑此解。至法华方显。故四大声闻自叹云。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于诸世间应受供养。此方悟昔净名弹斥。时我至其舍。三善吉置钵。自惬不知圣法又非圣人。又我实断三界惑尽岂得顿同魔外。进退思惟俱不能作悲敬取食。迷闷失厝不知何答。便弃钵而去

时我世尊闻此忙然者。自述迷惑惊疑不解。何者三藏唯说生灭拙度未曾闻佛无作四谛。无智不解是故忙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者。不识所说皆诠圆理。不知佛法权实开遮。是故不知以何答也。便置钵欲出其舍者。既不成敬不惬同悲。离此二途更无取法。所以置钵出舍而去

维摩诘下四净名安慰。善吉自恃解空无所畏难。故因乞食欲观其神智利用。若何彼问忙然莫知自处。然净名诘问。本欲折其滞空示未闻法。非为惜食故以恼之。所以安慰令其取钵。文为三。一慰问二善吉答三重慰解释。初言取钵勿惧者既不顿同六师但有滞空之过。何得心惊自鄙迷闷若斯。言佛所作化人以是事诘者。即是法身起应而以此诘。岂得有惧。化事即空。既解空第一空中无人。何得为惧

我言不也二善吉答。以解空之心闻如化之说。心小醒悟怖畏稍除故言不也

维摩诘下三重慰解释文为三。一正安慰。二解释。三重辨。初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此用通教幻化安慰令不惧。故善吉折法空观入则无忧。出闻异说。心便动变故用幻化即空安慰。所以至所惧二解释者。上来言说同一切法。幻化即空。若得即空文字不着则心无惊惧。何以至法也三重辨文字性离。不在自他四句。即字是性。性本不有故言性离。则是不思议解脱。何得于解脱中而生惊惧

维摩至眼净五明时众得益。法眼净者悟即空理入于见道名法眼净。须用通教解释意在此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四结辞不堪。彼其两问穷斥忙然不知。岂敢传旨诣彼问疾

同类推荐
  • 国蓄

    国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惺所集

    王惺所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广百论释论

    广百论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征南录

    征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汝坟别业

    汝坟别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英雄联盟之末世传奇

    英雄联盟之末世传奇

    2012过了,世界末日没来?不!2013是世界毁灭的开始!且看获得英雄技能的张阳如何风骚的在末世游荡,击溃末日,重还人类正统!
  • TFBOYS学长等等我

    TFBOYS学长等等我

    秋家唯一的女儿秋雨娴对转校生王俊凯一见钟情,于是开始了穷追猛打式的进攻……
  • 逍遥神画师

    逍遥神画师

    惜舞天音三世灵魂,尝尽世间冷暖。玄武大陆,强者如云,仙人成群。一笔一画,一物一灵,生还是死!————神画师!一草一药,一灵一血,宝鼎在手,说生就生。————神丹师!破铜烂铁,尘埃尸骨,魂火袅绕,说变就变。——神练师!千里音绕行,寻追万里崖!无形无色夺命魂。————神音师!
  • 下个季节:繁花似锦

    下个季节:繁花似锦

    她说,谢谢上天让我们相遇只要爱还在每个季节都可以繁花似锦。说话间细嫩的小手在眼角抹了抹,撒娇的嘟起小嘴对着身边高大的身影求抱抱。温暖的怀抱让她感觉很踏实,男人宠溺地吻着她的额头,恨不得这一刻就是地老天荒。。。
  • 唐公子往哪走

    唐公子往哪走

    第一次见他,他脑部重伤。好生美丽姑娘,留在身边做丫头!第二次见他时。他是书院的学子。处处高冷傲娇。“这位公子好生眼熟,是不是哪里见过?”对方无辜一脸曰:“有吗?”饭点的时候,“唐公子,往哪走?”对方一本正经曰:“出恭。”好像哪里不对劲儿?“唐公子,往哪走?”对方正气凛然曰:“借书。”这不是刚刚上完早课吗?最后……她有些怒了!“姓唐的!给老娘站住!”对方一脸懵逼曰:“何事?”唐小姐怒曰:“你挡着我看美人了!”这次唐公子不走了,站着。“看我好了。”张初霜:“……”小脸蹭!红了……
  • 再见了,彼岸花

    再见了,彼岸花

    辗转六世的姻缘,她逆天道拒喝孟婆汤,带着前世记忆找寻心爱的男人,这最后一世,天道是否让她如愿以偿,亦或是再不能进入六道轮回,从此灰飞烟灭?“你相信前世今生吗?”她望着他深邃的双眸问道。“前世如何我不想知道,我只知道今生我们再也不能分开!”他将她轻轻地拥进怀里,坚定地说。他在吃过她做的美食,听过她动人的歌声,见过她同样霸道的一面,品尝过她全部的甜美之后,怎么可能再忍受和她分开,即使死亡也不能。这一世,许你圆满。
  • 龙牙天师

    龙牙天师

    在人类的想象力之外,在沙漠的地底深处,有一个神奇的地下王国,那里就像异星战场,那里就像创世之初的伊甸园。伏魔教后人申屠雄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这片神奇的地域,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身兼伏魔教教主和迷国国王之位,境遇之奇令人咋舌,而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已经变得地狱般可怕。为了拯救世界,申屠雄必须不断的回到过去,在灾难发生之前力挽狂澜。
  • 伤痛笔记

    伤痛笔记

    青春是一个很笼统的命题,无数人前赴后继,答案却大相径庭,伤痛似乎是青春的主题曲,爱情只是青春的过客,只是这位“过客”似乎腿脚不利索,走得很慢,所以记忆很深,痛很彻底。
  • 立志征服茶蛋的女人

    立志征服茶蛋的女人

    鹿笑笑,女配工作者,当她走到这个世界,她的心好像开始悸动了,她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