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7200000008

第8章 尊儒术(4)

洪武六年三月甲辰,礼官上所定礼仪,太祖谓尚书牛谅曰:“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交易几尽。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思有以振举之,以洗污染之习。故尝命尔礼部定著礼仪,今虽已成,宜更与诸儒参详考议,斟酌先王之典,以复中国之旧。务合人情,永为定式,庶几惬朕心也。”

九月丙午,礼部奏定百官常朝班次及奏事等礼仪。太祖谓中书省臣曰:“朝廷之礼,所以辨上下,正名分,不以贱加贵,不以卑逾尊。百官在列,班序有伦,奏对雍容,不失其度。非惟朝廷之尊,抑亦天下四方瞻仰所在也。今文武百官朝参奏事,有未闲礼仪者,是礼法不严于殿陛,何以肃朝廷乎?自今凡新任官及诸武臣于礼仪有不闲习者,合侍仪司官,日于午门外演习之。且命御史二人监视,有不如仪者,纠举之。百官入朝失仪者,亦纠举如律。”

洪武七年十二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眠。”太祖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因敕翰林学士宋濂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忘忌疾,衰世之陋习。三代丧礼节文尤详,而散失于衰周,厄于暴泰。汉唐以降,莫能议此。夫人情有无穷之变,而礼为适变之宜,得人心之所安,即天理之所在。尔等其考定丧礼。”于是,濂等考得古人论服母丧者凡四十二人,愿服三年者二十八人,服期年者十四人,奏之。太祖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今观愿服三年丧,比服期年者加倍,则三年之丧,岂非天理人情之所安乎?”乃立为定制。

洪武十二年正月己卯,合祀天地于南郊大祀殿,礼成,敕中书省臣曰:“立纲陈纪,治世驭民,斯由上古之君立,至今相承而法则焉。凡有国者,必以祀事为先,祀事之礼,起以古先圣王。其周旋上下、进退奠献,莫不有仪。然仪必贵诚,而人心叵测,至诚者少,不诚者多,暂诚者或有之。若措礼设仪文饰太过,使礼烦人倦,而神厌弗享,非礼也。故孔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朕周旋祀事十有一年,见其仪太烦,乃以义更其仪式,合祀社稷,既祀,神乃欢。今十二年春,始合天地大祀,而上下悦,若有肸答于朕心。尔中书下翰林令儒臣纪其祀事,以彰上帝皇祗之昭格,而锡黔黎之福,朕与卿等尚夙夜无怠,以答神明之休祐焉。”

洪武二十年七月丁酉,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用武举,仍祀太公,建昭烈武成王庙。太祖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至于建武学、用武举,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三代之上,士之学者文武兼备,故措之于用,无所不宜,岂谓文武异科,各求专习者乎?即以太公之鹰扬而授丹书,仲山甫之赋政而式古训,召虎之经营而陈文德,岂比于后世武学,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闲俎豆,拘于一艺之偏之陋哉?今欲循旧用武举,立庙学,甚无谓也。太公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庙。

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甲寅,诏以历代名臣从祀帝王庙。先是,礼官奏以风后、力牧、皋陶、夔、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方叔、召虎、张良、萧何、曹参、周勃、邓禹、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赵普、曹彬、韩世忠、岳飞、张浚、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阿术、安童凡三十六人,皆宜从祀于帝王庙。太祖曰:“古之君臣同德者,终始一心,载在史传,万世不灭。国家祀典,必合公论,不可徒观其迹而不究其实也。若宋赵普,负太祖,为不忠,不可从祀。元巨四杰,木华黎为首,不可以其孙从祀,而去其祖,可祀木华黎,而罢安童。既祀伯颜,其阿术亦不必祀。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于是定以风后、力牧、夔龙、伯益、伯夷、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晟、郭子仪、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凡三十有七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丁卯,命礼部右侍郎张智申肃朝仪,太祖谓之曰:“礼仪者朝廷之表,有虞之时,群后德让,百僚师师。卿其申谕百官,景行古人,无败礼失度,以取咎责。”

兴礼乐

吴元年七月乙亥,先是,命选道童俊秀者充乐舞生,至是始集。太祖御戟门,召学士朱升、范权领乐舞生入见,设雅乐阅试之。太祖亲击石磐,命升辨识五音,升不能审,以宫音为徵音。太祖曰:“升每言能审音,至辨石音,何乃以宫作徵耶?”起居注熊鼎对曰:“八音之中,石声最难和,惟后夔能和磐声,故书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太祖曰:“石声固难和,然乐以人声为主,人声和,即八音谐和矣。”因命乐生登歌一曲。太祖复叹曰:“古者作乐以和民声,格神人,而与天地同其和。近世儒者鲜知音律之学,欲乐和,顾不难耶?”鼎复对曰:“乐音不在外求,实在人君一心。君心和,则天地之气亦和。天地之气和,则乐亦无不和矣。”

洪武四年六月戊申,吏部尚书詹同、礼部尚书陶凯制宴享九奏乐章成,上之。其曲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日民初生,四曰品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成,九日乐清宁。先是,太祖厌前代乐章率用腴词,以为容悦,甚者鄙陋不称,乃命凯等更制其词。既成,太祖命协音律者歌之。谓侍臣曰:“礼以道敬,乐以宣和,不敬不和,何以为治?元时古乐俱废,惟淫词艳曲更唱送和,又使胡虏之声与正声相杂,甚者以古先帝王祀典神祗饰为舞队,谐戏殿廷,殊非所以导中和、崇治体也。今所制乐章颇协音律,有和平广大之意。自今一切流俗諠譊淫亵之乐,悉屏去之。”

洪武十四年二月丁丑,命礼部申明乡饮酒礼。太祖谓礼官曰:“乡饮之礼,所以序尊卑、别贵贱。先王举以教民,使之隆爱敬,识廉耻,知礼让也。朕即位以来,虽以举行,而乡闾里社之间恐未遍习。今时和年丰,民间无事,宜申举旧章。其府、州、县则令长官主之,乡闾里社则贤而长者主之,年高有德者居上,高年淳笃者次之,以齿为序。其有违条犯法之人,列于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杂于善良之中。如此则家识廉耻,人知礼让,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之道,不待教而兴。所谓宴安而不乱,和乐而不流者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政谓此也。”

洪武十七年六月庚午,太祖御奉天门,谕群臣曰:“治天下之道,礼乐二者而已。若通于礼而不通于乐,非所以淑人心而出治道。达于乐而不达于礼,非所以振纪纲而立大中。必礼乐并行,然后教化醇一。或者曰:有礼乐,不可无刑政。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在下者虽存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卿等于政事之间,宜知此意,毋徒以礼乐为虚文也。”

甲午,太祖谕礼部臣曰:“近命制大成乐器,将以颁天下学校,俾诸生习之,以祀孔子。朕思古人之乐,所以防民欲,后世之乐,所以纵民欲。其故何也?古乐之诗章和而正,后世之歌词淫以夸;古之律吕协天地自然之气,后世之律吕出人为智巧之私。天时与地气不审,人声与乐声不比,故虽以古之诗章,用古之器数,亦乖戾而不合,陵犯而不伦矣。手击之而不得于心,口歌之而非出于志,人与乐判然为二,而欲以动天地鬼神,岂不难哉?然其流已久,救之甚难。卿等宜究心于此,俾乐成而颁之,诸生得以肄习,庶几可以复古人之意。”

崇教化

六月辛巳,令民间立义冢,太祖谕礼部臣曰:“古者圣王治天下,有掩骼埋胔之令,推恩及于朽骨。近世狃于胡俗,死者或以火焚之,而投其骨于水,孝子慈孙于心何忍?伤恩败俗,莫此为甚,其禁止之。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近城宽闲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归葬之。”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庚午,太祖谓礼部臣曰:“近命辽东立学校,或言边境不必建学。夫圣人之教,犹天也。天有风雨、霜露,无所不施,圣人之教,亦无往不行。昔箕子居朝鲜,施八条之约,故男遵礼义,女尚贞信。管宁居辽东,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而民化其德。曾谓边境之民,不可以教乎!夫越与鲁相去甚远,使越人而居鲁久,则必鲁矣。鲁人而居越久,则必越矣。非人性有鲁越之异,风俗所移然也。况武臣子弟久居边境,鲜闻礼教,亦恐渐移其性。今使之诵诗书,习礼让,非但可以造就其才,他日亦可资用。”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己酉,播州、贵州宣慰使司并所属宣抚司官各遣其子来朝,请入太学。太祖敕国子监官曰:“移风善俗,礼为之本,敷训导民,教为之先。故礼教明于朝廷,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今西南夷土官各遗子弟来朝,求入太学,因其慕义,特允其请耳。尔等善为训教,俾有成就,庶不负远人慕学之心。”

洪武二十七年三月癸亥,有儒士初授知县,陛辞,太祖问之曰:“试官莅民之道,何先?”对曰:“教化为先。”曰:“教化何施?”对曰:“奖劝之。”太祖曰:“治民固以教化为本,而身又为教化之本。长一邑则系一邑之望,民率己以为则,己身不正,民将何法?虽多为奖劝,彼不见信,故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尔其试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boss你干嘛,小的先撤了

    boss你干嘛,小的先撤了

    驯服男神很简单系类为躲避追杀,男扮女装潜入凌氏集团。可是,为什么boss对我各种宠溺,各种动手动脚呢?怎么感觉狼入虎口了呢?某boss:林秘书,你来一下。某秘书:是,boss。某boss:林秘书,看你最近挺辛苦,本boss决定慰劳一下你。某秘书:老板你干嘛?小的先撤了。第无数次的“慰劳”后某秘书:boss,干嘛又亲我。精彩片段:“林秘书恭喜你啊,把我掰弯,又掰直了。某boss迫不及待的亲小秘书。”呜呜,总裁,你还是弯回去吧。“小秘书可怜的说。”宝,我弯了,你怎么办,全天下除了我还有谁适合当你老公。告诉我,刀已经磨好了,上来一个看一个。“
  • 三少爷的爱之路

    三少爷的爱之路

    她们原是夏氏的千金,但因为种种原因使她们变成了平民,流浪街头,是欧阳家老爷收流她们。可她们被欧阳家的三少爷种种刁难,但他们却不知道,她们的伤心难过时,他们也会伤心难过?少爷们的求爱之路将是怎样的?
  • 绝色倾心:清冷四小姐

    绝色倾心:清冷四小姐

    选择还是放弃,杀伐独断还是慈悲为怀,只在一念之间。她是二十八世纪的鬼手死神,一双纤纤玉手,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人的生命,她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一朝穿越,成为南国荣耀三大世家韩家人人敬而远之、人人避如阴鹜、人人得而诛之的纨绔四小姐。没人疼又怎么样?没关系,做不了别人手心的公主就做自己心中的女王。被人厌恶又怎么样?没关系,我活的是为了自己又不是为了你们这堆闲杂人等。渣男嫌弃又怎么样?没关系,你不待我如宝,自有人视我如命.在挥金如土的道路上洋洋得意进军,顺手撩了美男,揍了坏女人,收拾了一堆闲杂人等,找了相公,从此拉着美男在幸福的大路上疾驰。
  • 鬼帝传奇

    鬼帝传奇

    地球黑道的帝王,带着记忆重生修仙界,从此三界大乱……在修仙界掀起一场狂风血雨,一路高歌……蜀山、剑宗……通通交出保护费,额,瑶池就算了……天生的鬼才,杀戮的帝王,闻者丧胆。
  • 逆世归途:至尊少女很强势

    逆世归途:至尊少女很强势

    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五个少女并肩而行呢?一起走向归途,站在王者之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保卫宇宙安宁。可是,并不是什么,都是很顺利的……成长过程中,波折不断,小小年纪担当重任,她们是否能找回初心,回归本性?是否能坚持正道,维护和平与正义?是否能收获爱情友情亲情?敬请期待!
  • 武意

    武意

    武斗大陆,五大区域,十方天神,无上主宰。这里是武的世界,以武为尊。
  • 乱情歌

    乱情歌

    岁月静好、只待衰老。但这样单纯如一的爱,在乱世中,几成奢望。十八年来,他抗拒成长,抗拒女人,不惜自毁名誉,只为争得片刻自由。但在遇到她后,竟甘心沉沦,惟愿做她一生一世的良人佳婿。而她,却终究躲不开,在爱与被爱中苦苦挣扎。一世情债,三生之约,谁的过错,谁的伤心——唯道一声:思念如水、秋意正凉。注:狗血看点——一代玉石豪门齐府,貌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双生兄弟,有怎样不可知的心结?妯娌、婆媳之间,有怎样隐晦的较量?当最大的当权者介入这场爱情的角逐,搅起漫天的血色阴谋,这对如花美眷,又该如何应对?友情提示:不要相信你看到的,不要认定你想到的,真相永远在意料之外。连环阴谋,突破你的想象,比腹黑更腹黑,比狗血更狗血。
  • 《黄粮》

    《黄粮》

    一个家境贫寒的初中女生意外得罪校内风云人物,惨遭报复,并被送入精神病院。浑浑噩噩渡过十余年,于某日选择自杀终结不幸的一生。在意识散尽之前,有个神秘声音告知,容许她再做一个梦,梦中一切皆可重来。假如换作是你,又会如何选择?(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误惹恶魔校草

    误惹恶魔校草

    他是人人仰望的名门少爷,她是寄人篱下的落魄女生;一封错送的情书,害她变成全校公敌,还面临被他开除的危机!她只能和他杠上,一番争斗,他收回她的开除令,却勒令她当他跟班随从!恶魔如他,竟还想把她的人生全部掌控!做梦!看谁能笑到最后占上风!就算当众表白也没用,她才不是任他捏圆捏扁的小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