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善人。世間有千條路。萬條路。如何獨勸人念佛。因人之念頭。所係甚重。牽魂引魄造命生身。莫不由此。念善生天堂。念惡入地獄。念魔便成魔。念佛便成佛。所以勸人念佛。十方三世百千萬億佛。如何只勸人念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曾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又因阿彌陀佛。與娑婆眾生有緣。無論僧俗男女。能念佛無不攝受。故專心持名。即蒙接引往生彼國。就是惡人。能至心懺悔持名。亦可帶業往生。所以勸人念阿彌陀佛。今人都曉得念佛好。但為多生累劫貪瞋癡愛。種業甚深。故難發心。諸善人。當知娑婆世界。苦惱極多。儞看世人。有極貧極賤的。有多灾多病。的。有鰥寡孤獨的。有妻不賢子不肖的。各人有各人的苦境。各人有各人的苦情。其苦固不待言。即如富貴康強之人。庭闈聚順之家。件件俱足。種種如意。是不苦的了。怎柰壽命有限。且不說那短命的。縱饒儞活到百歲。大限到來。難免一死。到這時節。只落得一棺長閉。萬事皆休。昔日豪華。而今安在。說到此處。仍舊是苦。若在生行惡的。死去地獄餓鬼畜生。隨業受報。直至惡業償清。纔得轉個人身。就是在生行善的。也不過種些福報之因。猶恐前世孽重。先要償完。則轉世便要受苦。墮入三塗。縱使前世無大罪業。後世即得福報。且不說福無十全。受福者。一般也有苦處。就令十分快樂。富貴享盡。仍舊貧賤。況一享富貴。容易作業。保不得不墮在地獄餓鬼畜生隊裏。漫說人間富貴。縱行了極大善事。生在天上。天福享盡。仍舊墮落。終究是苦。因三界中有這般苦處。所以我佛慈悲。說一卷阿彌陀經。教人念佛。得生極樂世界。永離諸苦。長享快樂。這是金口親宣。佛戒妄語。豈反妄語欺人。但人類不一。不發心念佛的因由也不一。有不知道念佛的利益不念。有不信心不念。有貪著眼前的快樂不念。有因諸般罣礙不念。種種不同。殊不知這一聲佛。無人不可念。無人不當念。若必欲舉天下盡。棄士農工商。百工技藝事而念佛。是直阻人。非所為勸也。蓋持名者。凡一切所為。皆不相妨。既不廢業。又不廢錢。并不犯王法。而可免地獄輪迴之苦。非世之有利無害。一舉而兩得事耶。即如清閑人。正好念佛。或家有恒業。不勞經營。或有父兄子弟可靠。自身安閑無事。這等人。是他前世修積來的。不可多得。正好就此修行。若虗度光陰。空過一生。最是可惜。冗忙人。正好念佛。縱不能如無事之人。六時課誦。也須忙裏偷閑。龍舒淨土文云。每日早晨。至心十念。心專願切。亦得往生。若依此法門。強似一生忙碌。到頭成空。富貴人。正好念佛。富貴縱然長久。怎柰身不堅牢。何不就此百樣現成。發心念佛。貧窮人。正好念佛。前世不修。今生貧苦。今再不修。一死之後。如秤槌落井。何時得出。況此念佛法門。並不躭悞儞求衣求食。有此方便。如何不修。少年人。正好念佛。乘精神強壯。求無上菩提。日積月累。功不唐捐。況人命不齊。儘多夭折。若克潛修。藉佛護而享上壽。回視夭者。始信用功之不謬。衰老人。正好念佛。過了許多歲月。或事猶未了。終不了矣。何不以有限之光陰。急急求生淨土。是真能了人所不能了。有兒女人。正好念佛。常言有子萬事足。又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等人。正好安心學佛。他卻癡愛不捨。自甘終身作馬牛。全不想費了多少心血。竟與自己一無干涉。生死到來。縱極孝的也不能相代。鰥寡孤獨之人。正好念佛。他不少人。不來討債。人亦不少他。故無還債。孑然一身。不憂男婚。不愁女嫁。何不趁此專意西方。跳出生死。夫少一分愛戀者。即少一分纏縛。少一分纏縛。即少一分業障。與世緣淺。便與佛緣深。故孰如此輩。生無憂慮。死無挂礙。真世間第一等宜念佛。事半而功倍者也。妻妾恩愛的。正好念佛。古人道。夫妻恰似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又道骨肉恩情相愛。難期白首團圓。何如雙修極樂。他時把臂蓮臺。作無量劫之佛友。較有限之恩愛。豈非更美。骨肉怨憎的。正好念佛。冤家相會。雖親不親。不早解釋。益結益深。儞若常念彌陀。現世即得解脫。婦女們。正好念佛。因婦女本是五漏墮落之身。正愁不得脫離。好容易得這念佛法門。還不急急修行。離了苦趣。況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以此婦女專修淨土。必能脫離女身證菩提果。但不可念佛惑於邪見耳。殘疾人。正好念佛。體相不具。已難比平人。若再墮落。勢必入於三塗。其苦更甚。有疾病人。正好念佛。強壯者尚防猝死。況病是死因。縱不就死。終朝病苦纏緜。即如活受地獄。急急修行。猶恐其遲。遇灾難人。正好念佛。前世業熟。今生莫避。全仗佛力。免此灾殃。善人正好念佛。善人佛護。念更得力。若但作善而不念佛。比較他人不作善者。雖覺勝之。然亦不過今生後世。享些頑福。福盡仍要墮落。莫如作善。更兼念佛。直生極樂上品。永無墮落之時。惡人。正好念佛。作惡受罪。世人皆知。只因未曾檢點。儞今五更睡醒。一一思量。若果是惡。急求懺悔。改惡從善。一心念佛。佛大慈悲。無不濟度。便檢察生平。無惡不造。或已過之事。成大逆障。萬分莫救。或現在之境。騎虎難下。只得昧心。或娼妓訟師。謀多人之財命。或屠兒漁戶。害億萬之生靈。若據因論果。當受長劫劇苦之報。無可救援。然斷不可自暴自棄。只圖現在。得過且過。須知佛開念佛一門。正憐念爾等應受苦報眾生。拔其極苦。導以極樂。儞雖作此大黑業。而能遇念佛往生法門。就是多生累劫莫大的善緣。極大的造化。亟當趁此苦報未到時。決意勇猛念佛。靠定這一念。成就決定往生的願力。尋善知識。開示講論。增進信心。試看從前僧雄俊張善和輩。便是極惡往生的榜樣。趁早趁早。莫疑莫疑。除此念佛一門。更無直捷救度之法也。習空定人。正好念佛。有一等人。愛著靜定。以為一念不生。放下又放下。或得一二日空境。便謂此即是金剛大定。執著不捨。既不與宗門合轍。又不知研教觀心。豈知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莫若早晚念佛。回向西方。儘不妨禪定。又不礙往生。千穩萬當。豈不是好。誦經呪人正好念佛。但要誠心持誦。不得視為故事。念佛誦經。均須回向西方。定得往生。參禪人。正好念佛。參禪大悟。覷破死生。已識得自性彌陀。然行解相應。名之曰祖。故二祖尚須我自調心。六祖尚說悟時自度。正宜緜密熏修。斷不可自負狂見。毀謗淨土。莫說生死到來。不能作主。即能生死自由。少有毫厘繫念。難免三途業因。陰境現前。瞥爾隨去。依舊漏入輪迴。可惜可惜真可惜。百錯千錯又萬錯。何如念佛求生。萬修萬往也。講教人。正好念佛。千經萬論。雖所開修行法門不同。總須斷盡見思二惑。纔得脫卻輪迴。然談何容易。其西竺性相空密諸宗。姑置勿論。即如東土天台賢首。唯識三家。莫不以斷見思。為超出生死之位。此見思惑斷之位。在聲聞已是四果羅漢。在圓乘已是相似分證。自佛法東流以來。能有幾人到此。且經論中。多有讚歎往生。切宜勇猛念佛。依教奉行。尼姑道姑。正好念佛。現居佛地。清淨道場。朝晚至誠念佛。為自己修解脫。為世人作榜樣。如是真實求生淨土。較他人功德更無量。何則。世之婦女。每信儞們化導。故能以念佛正路相勸。不惟自度。并堪度人。其功豈不偉歟。即外之布施。亦不求而自至矣。若以念佛為化緣之由。及延生寄庫死後冥府作錢。諸邪說誑人。非徒悞人。直以自悞也。以上都是遵佛祖遺教。不是憑空杜撰。惟願見者聞者。各自警心。要知娑婆真苦。西方真樂。娑婆之苦。輪迴不休。西方之樂。劫數無量。切莫說苦不知苦。說苦容易。受苦實難。些微之苦。已覺難受。況於劇苦。不可聞樂不信樂。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世間忠信不欺之人。說一句話。人尚不疑。況於佛言。善哉善哉。急早回頭。發心念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桃梦浮华:倾城妖妃梦此生
她,身为菩提桃树下的桃夭,灼灼其华,固可一笑,倾国倾城。他,则为转世九生的魔界君主,可便已如此,两不相干。妖可以转世,人非不可。如有来生,久勿离别。“你爱过我吗?”“我喜欢你。”她笑了,最后一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