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0300000002

第2章 天语(1)

罗浮称朱明之王,日之初出,山上辄先见之,有见日台焉。俯临三千余仞,所处高,故所见早。人见之于旦于昼,予则尝见之于中夜,求之于未出之前,得之于将出之际。为之恭敬导引,寤寐不遑,而取火气之精,光明盛实,以丽其德焉。盖夜中见日,自昔皆言罗浮之异。尝有客宿于山巅,夜分见第三重峰有块火,大如车轮,光怪回翔,与他火异,怪之。一客曰:“此为天灯。久之当有鸡鸣,所谓天鸡也。梵书云:“日宫一树而有鸡王栖其上,彼鸣则天下鸡皆鸣,天鸡者,日中之鸡也。”已而空中果闻鸡鸣,声亮而长,则日出于苍莽中矣。太白云:“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刘梦得云:“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子瞻云:“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山故有二石楼,其南楼,则观日之所也。然扶胥之口地以卑,而见日若凌倒景,比罗浮所见乃益奇。郁溪云:“日自地出而行于水之外,水自天来而行于日之中,故观日尤宜于水。”扶胥者,广东诸水之汇也,南海之神庙焉。其西南百步有一峰,岿然出于林杪,是曰章丘。俯瞰之洋,大小虎门之浸,惊涛怒飓,倏忽阴晴,洲岛萦回,远山灭没,万里无际,极于尾闾,诚炎溟之巨观也。一亭在其上,以浴日名。吾尝中夜而起,四顾寥寂,潮鸡始声,月影未息。俄而狮子海东,光如电激,由红而黄,波涛荡涤,半晕始飞,鸿已辟,火云一烧,天海皆赤。潮头高以数丈,日体大可百尺,因咏子瞻“坐看谷浮金晕”与白沙“赤腾空洞昨宵日”之句,心荡神摇,欲拟之而茫然未得也。盖日之初出,其体甚大,故《泰山记》云:“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而吾尝舟出零丁,四更月上,忽见大洋东畔,涌出一山,甚大,色深红,其形如覆半月。舟人呼曰:“日出矣。”已而渐升,尽出水,约之尚可三五十丈,比泰山所见乃益大。又日中有青色四道,一直而三横。其左一横最长,欲出轮外,右二横微短,皆以为树也。予谓不然。盖日以离为体,而震为用,离始乎震。日中之青,则震之象也。震为天地玄黄之始,玄出为青,青出为红,红转为黄。青则火之始,红则火之中,黄则火之终。郁溪云:“凡月以玄为体而生光则白,金之生水也。日以黄为体而生明则红,木之生火也。黄者离之元,玄者坎之元也。混沌之初,天欲开而一真之泄于坎为玄,地欲辟而一真之泄于离为黄。日也者,一真之泄于离是也。如曰日中有树者,日以震生,震为木。而扶桑者,震木之大,在于海东。故郑渔仲云:“日在木中曰东。”木,若木也,日所升焉者也。日中有树,是或扶桑之影所入也。又日生于木,木者日之本,本在于日体之中,无象而有象者也。日体之大,则南方距日不远,故见日大。南溟距谷不远,故见日大。又见其外体,故大也。外体者明也,内体者光也。初出时先见其外体,明而未光,阴而未阳,为山林川泽之气所映盖,故大而且沧凉也。亭曰浴日者,《淮南子》云:“日浴于咸池。”咸池者,谷也。凡日出之处,昔曰谷。南海阳明之谷,谷之大者也。《书》云:“宅夷。”囗,海隅也。章兵在海隅,亦也。夷、谷,一也。日出于谷,而天下皆明,故观日者必于谷。上有罗浮,下有章丘,于高见日之小,于卑见日之大,而皆在于夜中。然西樵亦有见日台,在大科峰顶,冬时日行南,无罗浮之蔽,则见日尤早。盖月后于午之半,故昼中生月。日复于子之半,故夜中生日。而夜中生日,天下惟泰山与罗浮见之,以边大海也。西樵亦然,见日台犹之乎日观也哉!

戴日

《尔雅》言:“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盖南人最事日,以日为天神之主,炎州所司命,故凡处山者,登罗浮以宾日;处海者,临扶胥以浴日,所谓戴日之人也。又日之所中,在其首上,故曰戴,其地亦曰日下。日下者,《尔雅疏》云:“去中国以南,北户以北,值日之下,其处名丹穴是也。”

日南

汉明帝时,合浦人张重为日南郡从事,举计入雒。帝问重:“日南郡北向视日也。”对曰:“天下北有云中,南有日南,云中非必在云之中。日南岂必在日之南,日南之日,亦出于东耳。”帝善其言。吾以为日南者,非在日之南,乃日在于南也。日南者,又天之南也,不曰天南,以其地在南方,积阳之极,人多文明,物多瑰丽,皆日之精华所发,故曰日南也。南方为离,离为日,以日名南,以其得日之多也。日出于南,是南为日之所有。月出于坎,是北为月之所有。日有其南,而月不得有,故曰日南也。又《易》称:“日月得天而久照。”日得天之南,而天遂以南归之,若天不有其南然者,故曰日南也。

南海水咸,月出时,光照波涛,有如白日。盖光生于咸,咸为火气,月得咸而益光,非月光也,咸之光也。故曰山之月光如水,海之月光如火。庄子云月固不胜火。非不胜也,为火之光所乱也。然吾意月之在南海也,得水之精十之四,得火之气十之六,何也?月无光,以日而为光。日无光,以火而为光。日以火而为光,则月亦以火而为光也。又火无体,因物而为体。人心亦然。心体于物,而日体于火,月又体于日,则日者火之精,得之于昼者也;月者火之气,得之于夜者也。故谓南海之水火水也,南海之月火月皆可也。

秦二世二年,五星会东井,倍于南斗。说者曰:东井秦分,未分也;南斗越分,丑分也,丑与未相背。秦失王气,则越得霸气,故尉佗应之而兴也。按《星经》,河戍六星夹东井,当南北两河各三星。南曰南戍,主越门。北曰北戍,主胡门。则观南越之星者观南戍,观南戍者观南斗。故汉元鼎六年春,荧惑守南斗,而建德以亡。梁大同五年冬,彗出南斗,东南指,长一丈余,面李贲称帝交州。隋大业九年夏五月丁亥,荧惑入南斗,其八月,贼帅陈陷高要,九月贼师梁慧尚陷苍梧。十二年秋九月,有二枉矢出北斗魁,委曲蛇形见于南斗,而豫章刘士弘自称楚帝,地及番禺。宋皇元年秋九月乙巳,太白犯南斗,而广源蛮侬智高反。四年夏五月,寇封川,复围康州破之,直攻广州。十月丙子,太白复犯南斗,而智高败死,广南平。绍定元年秋七月,荧惑犯南斗。咸淳五年夏五月,有星孛于斗牛。其后南恩州、肇庆、新封等州俱降于元。祥兴元年秋八月庚申,月贯南斗。乙巳,星陨于海如雨。其明年夏五月,师溃山,丞相陆秀夫抱帝赴海死。元至元二十一年秋九月癸巳,太白犯南斗,时岭南义兵数起,发江西等兵击破之。二十五年秋九月癸卯,荧惑犯南斗,时贺州贼焚掠封州。大德七年秋九月,荧惑犯南斗。明年,亻贼李宗寇新州。元统三年冬十月甲寅,荧惑犯南斗,其后增城朱光卿等兵大起。明洪武八年冬十月,有星孛于南斗。永乐十三年夏,有星孛于南斗。其后德庆亻凤广山、泷水亻囗赵普旺作乱,僭称将军,高要民吴大甑聚党应之。又其后南海盗黄萧养起,僭称东阳王,攻犯广州。天启三年六月望,荧惑入南斗,自下而上,守斗中十有四日,自西转东。其冬,流贼自新会焚掠高明、四会。南斗之于越,古今皆有占验如此。南斗固越之司命也。然《后汉书》云:“粤在牵牛、婺女之分野。”《宋书》云:“牛宿六星,三星主南越。”韩愈云:百粤之地,其次星纪,其星牵牛。故汉献帝永建六年十二月壬申,客星出牵牛。于时士燮保郡二十余年。疆埸无事,民得安生。羁旅之徒,皆蒙其荫。而伪南汉时,月食牛、女间。刘晟叹曰:“吾当之矣!”是秋而卒。则牛、女之间,皆可以占南越也。司马迁云:凡濒海泽国,当系南斗。粤之平陆上游,则系牛、女。然以度数考之,得牛、女为多。以灾祥考之,则独系于南斗。然晋义熙六年春三月乙巳,月掩斗衡,而始兴太守徐道覆反。四月,卢循寇湘中,陷没巴陵,率众逼畿辅。衡者,北斗之第五星,实殷南斗者也。而广州与廉相去仅千余里,而廉属翼、轸,与江楚同度。故宋熙宁八年十日,彗星入轸,未几交趾蛮陷钦州灵山,则斗衡与翼。轸,亦可以占南越也。

老人星

粤尽溟海,其次居丙丁,秋分之曙,南极老人见其位。《星书》云:“老人星常于秋分见丙丁之位。”是也。老人星亦曰南极老人星,以在南极之上,近于南极,故曰南极老人。亦犹之乎北斗之非北极也。

南越之星

南越之星,多于天下。唐时有人行琼海,以八月时见南极老人星下有大星无数,皆古所未名。元微之云:交间南极渐高,北极渐低,规极外星辰至多,《星经》所不能载。有诗云:“规外布星辰。”方愚者云:南极下有海石、金鱼、飞鸟、小斗、附臼诸星,于南极甚近。《汉书》载《海中星占》一卷,或即此等星。均按:琼州于芒种日以星候秧枷,犁尾星出则秧死,猪尾星出则秧黄。此二星亦老人星下古所未名者。

星聚

日月星起于斗宿,古之言天者,由斗牛以纪星,故曰星纪。星纪为十二次之首,而斗牛又二十八宿之首。故斗牛与中星明,则其地儒道大兴。中星在正南,又吾粤之所宜候者。洪武、永乐间,五星两聚牛斗,占者谓:黄云紫水间当有异人,已而白沙先生出。其后成化丙戌,中星明于越之分野,而甘泉以是岁生。自此粤士大夫多以理学兴起,肩摩ε接,彬彬乎有邹鲁之风。祭酒伦右溪尝筑二堂于越山,一曰中星,一曰聚星,与名儒十有一人讲学,以应其祥。王青萝云:五纬惟三星合者有之,四星合则鲜矣,五则又鲜。四星合曰昌,五星合曰祥,故五星聚东井,余气及于越门,而南武霸业以立。五星聚牛斗,光芒射于南海,而江门道学以兴,天象诚不虚垂示也。罗公洪先云:甘泉考终之夕,有一星从东南来,其大如斗,光景烛天,至贡院之中而陨,声若雷震。先生之生,应中星之见;其没也,应中星之陨。噫嘻!岂非一代之哲人者哉!

南粤之风,当寒时天明无雨,从西北暴至,为颓为,其名曰囗风利囗,亦曰囗风利囗。当暑时天昏有雨,从东北暴至,其气纯青,是曰青东。青东之起,气甚寒,亦曰青冻。天昏无雨,从西北暴至,如雨雹声,又如乱石搏击,是曰石尤。其气赤,亦曰赤游。赤,火气也,游谓火之游气也。天色淡然,微有日光,无雨而作,如龙气往来不常,是曰狂龙。余则夏秋之交多飓,冬则多搅霜,以红霞暮起为兆,或腊月而大南骤作曰送年南,大北骤作曰暴北,又曰咸头,曰泥浪,此皆风之变者也。平常则多南风,然南风暖,利于物而不利人。盖岭南阴少阳多,故四时之气,辟多于阖,一岁间温暑过半。以日在南,故风自南来者恒暖。嘘翕太阳之气与火俱舒,又多起于赤天之暑门,故恒暖。暖风所至,百蠕蠕,铁力木出水,地蒸液,墙壁湿润生咸,衣裳白囗卜,书册霉囗。而粤人疏理,元府常开,毛腠不掩,每因汗溢,即致外邪。盖汗为病之媒,风为汗之本,二者一中,寒疟相乘,其疾往往为风淫。大抵岭南春夏多南风,秋冬多北,反是则雨,故凡疾病多起于风。故《观》卦,风行地上,而君子必以观我生、观其生为务。盖风主虫,人为倮虫之长,以风生,亦以风死。风之不正,莫甚于广南,故多疯疾。疯字从风,可以知其患之所自矣。《内经》云:“卑下之地,春气长存。”故东南之民,感风症多。《陆胤传》云:“南海岁有旧风、障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孝陵敕使臣云:“炎方多热少寒,其气柔弱,最易冒风,非仁人君子不得而寿,并不得而寿斯民。”圣言哉!

谚曰:“南风尾,北风头。”盖地势北高而南下,南风从下而起,故为尾。又南风愈吹愈大,其大在尾。北风初起即大,其大在头故也。粤处南方,当岁寒时,每三二日南风则有雾。北方不然,三二日南风则有雪。凡雾从地起,南风之尾为之,是曰南风雾。其散必以北风,以暖而起,以寒而止也。雪自天来,北风之头为之,是曰北风雪。其晴必以南风,以寒而起,以暖而止也。

海南三四月时,昼有南风。夜则无之。至五月乃有过夜南。谚曰:“半北半南三二月,南风过夜必端阳。”然琼周岁皆东风,夏秋必飓。琼苦飓风,崖则南风亦苦。盛夏时士庶出入,率以青布裹头。盖南风为厉,一侵阳明,则病不可起云。

风之起,潮辄乘之。谚曰:“潮长风起,潮平风止。风与潮生,潮与风死。”凡朔望越二三日,潮初风,风必大。上下弦越二三日,潮渐退,风必小。盖风者水之母,水生于风者谓之阴水,潮是也。雷者水之父,水生于雷者谓之阳水,雨是也。雨起于山,潮起于海,海为阴,故潮亦阴。潮以阴故咸,风乘咸潮而起,谓之咸头。

凡海中,以子时末阴与阳合而潮生,为阳水。午时末阳与阴合而汐生,为阴水。水乘气而生,风亦因之。气为水之本,风为水之末,气自北来而水长,风自南来而水消。长者自北而南,为南海之潮,消者自南而北,为北海之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胜利王座

    胜利王座

    剑与魔法的世界,没有正义与邪恶,只剩下生存的意义,信仰与爱情的分歧。
  • 徒弟的尾巴

    徒弟的尾巴

    狮虎带我打怪带我飞!狮虎无敌!额,狮虎,你踩到我的尾巴了......师父:“......”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影道独尊

    影道独尊

    茫茫影界,谁主沉浮。行御影道,唯我独尊!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修炼影力的世界!
  • 所谓阴阳

    所谓阴阳

    我叫王辉,我是一个阴阳先生,自从我踏入这个领域,我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各种僵尸鬼怪陆续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所谓的真相不过是另一个谜团,所谓的天道是什么……
  • 兽疆

    兽疆

    在这种族繁杂的大陆,拥有最残酷的生存法则,人若为食,你当如何?是奋起而战,还是俯身为奴!
  • 一纸宠婚:老公,别太坏

    一纸宠婚:老公,别太坏

    被闺蜜设计陷害,阴差阳错,她与他有了牵扯,本以为不过是露水姻缘,从此毫无瓜葛,却不想,肚子里面竟然有了他的种子。江天恒:“孩子生下来。”沈悦:“我当然会生下来,这是我的孩子。”江天恒:“不,这是我的孩子。”沈悦:“......”
  • 诛魔灭仙

    诛魔灭仙

    他,自幼所在村落被人屠尽,只有他贪玩逃过一劫,后加入天下第一修真势力“天灵山”,不被师门人所喜,只有小师姐用心呵护于他。身怀千年难现的乱魔命相,为情堕入魔道。。。
  • 纪元仙道

    纪元仙道

    张小龙在人界偶然血脉觉醒,踏上修仙大道,从小屌丝拼博成商界大佬,并且行侠仗义除尽为害人间的妖魔鬼怪;为救红颜勇闯阴鬼界,大闹鬼府阴巢;为先祖报仇颠覆古妖界,杀大妖,收妖王,重立妖主,为兄弟怒斩魔子,横扫古魔界;为老庚血染佛界,诛杀妖佛邪神,灭教主助真佛;登仙界擒妖仙,惩天君,清天庭,重振天威;证纪元仙道道果,创造宇宙本源,救得宇宙众生。
  • 魔武修凡

    魔武修凡

    乘风而去,御剑而回。修行修心,到底修的是什么?修魔修武,到底变强是为的什么?为什么一代魔王最后舍弃一切,轻蔑一笑?世界如此,我便要如此吗?看一平凡少年如何逆境改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