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0100000048

第48章

迦叶品之五

起卷是第三单明生善两番问答。初为三。一缘起。二正问。三结问。缘起中法譬合(云云)。若从是义下二正问。用烦恼为众生众生复是烦恼。烦恼为众生即是因苦而无善。众生复是烦恼即是果苦不善。若尔俱不善云何而得生于善法。何得复有妙药王耶。若言下三结问。佛答为三。初叹问。次合前譬。三结能修之人即佛性力。初叹如文。雪山下次合前譬。然前妙药譬于佛性。今云药王即净梵行。在言少异。若有众生下三结如文迦叶白佛下第二问答。正出所生之行此更问前意。何等众生有清净梵行。佛答为二。初总答所问。次别答。初总中先譬次合。佛答意者。众生亦不尽具有此梵行。如世果子其已是果。但此果不必并生于子。鸟食火烧水烂则不能生。不被三事即能生子。众生亦尔。不能修者是烦恼果。而于果上复生惑因。若修善者即但有惑果无有惑因。即此众生身中有清净梵行。众生观受下第二别答明修观解。文为五。一观受。二观想。三观欲。四观业。五观十二因缘。此之五观但成两科。前四观五阴。后一观因缘。观五阴中何故不观识色两阴。识初起时未别苦乐。论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未能分别是故不观。色阴粗浅故亦不观。三阴猛盛所以观之。于三阴中受想不开。行阴开二。谓欲业是。所以然者行阴过重是故开之。观中一一例皆有四。一观受体。二观受因。三观受果。四明修道。初观受体。夫受心者只是果报。言近因者以受是五果之末。从于此处复起三因生诸烦恼名触因缘。言因缘者触名不定无别自体。亦可说识为触。亦可说想为触。此是次第因缘。言无明触即是烦恼前心。言明触者即是无漏前心。言非明无明触者即是有漏诸善前心。复当更观下第二观受因。前讨受因无所从生。后明从和合生。次观果报下即第三观果。若人能作如是下第四修道。文云触有三种。一无明触者。若行心作恶即识想受三名无明触。行心起善即前三心名为明触。行在无记非善非恶。即前三心名非明无明触。又一解如次。文云明触即入圣道。余之二触增长诸恶。复次善男子下。第二观想例前为四。此言想者非谓想阴。以行心中别有想倒。又思惟中名想倒心倒。见谛之中名为见倒。今乃总论不得名见通名为想。又云无色界为一切想者。无色界中乃有不用处非谓一切。但前二是一切故以为名观想体中又二。先正观体。次问答(云云)。初问中云灭受想名解脱者。数人云。得解脱者不止灭。此二心灭一切心乃得解脱。今偏言二心者过患多故受心修禅想修无色。受心味禅想计无色以为涅槃。论家不尔。缘世谛名想受。缘真谛名慧心。世谛想心可灭得脱。真谛慧心不可灭。与数大同。故迦叶难云。灭一切法名为解脱。岂灭两心得解脱耶。佛答须灭一切方得解脱。佛或时总说即摄一切。或时别说。今说受想二灭即得解脱。此则总论已说一切。文中初云。因众生说闻者解法者。即是因于众生说善恶等法闻即得解。又云。因法说众生众生得解者。先说善法须近。恶法须舍。众生闻此即能得解。此两意正酬前问。次观想因亦二。先正观因。次两番问答。三观果四修道悉如文。复次智者观欲下。第三观欲即是烦恼门。亦例有四。此初观欲。体正是内心。今但举外尘者。能生心欲故名尘为欲。此即因中说果。倒想因缘便生于受下。第二观欲因。次观下三观果报。是故下四修道。复次智者下。第四观业亦为四。先观体。文云。受想触欲是烦恼者。数论二解。一云。受想触欲心王起时数即随起。此中云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数中四数。受即痛数。既属通心俱通善恶。心数起善即名为善。心数起恶即名烦恼。今据起恶言之。论云无王数异。此中云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无色阴。触即是识。欲即行阴。若行起善即名为善。若行起恶即名烦恼。此中正明作恶义也。又言能作生业不作受业者二释。一云。由此烦恼因缘不绝故云生业。而不能分别五盖果报诸受差别。故不作受。二云。由此烦恼润业得生。故言能作生业。而不能招。舍受二舍中容舍心。既是烦恼云何能润生。于受乐受正是乐心。复不能润。此并论润业生义。与业共行则有二种者。欲出业体比论业时。犹有于惑故言与业共行。而业法不同故具为生受二业。又云身口二业亦名为业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为业。复畅口意即名为果。意但是业无自畅义故不名果。又云正业是意。以意正是业体故也。期业为身口业者。以身口自然符会。有若期契故云期业也。第三观果报又二。初正解四业。次两番问答料简。初如文。初番问如文。答中云无漏名果不名报者。或时云果报不异。此中判别。私谓无漏是习果。故但云果不得云报。次番问如文。答中云又言十不善法有上中下。重苦入地狱。轻苦入饿鬼。不重不轻在畜生。十善有四报在四洲。阎浮年命果报最劣下业之果。而言上上者。取其修道行善边胜。四有智之人下修道。复次智者观业烦恼已下。第五是观十二缘。文亦有四。谓烦恼业有苦。但今文准前受想等皆具四门。今文但云烦恼等。私云十二缘中体因果报三义具足。能观之智即是修道。且依现文即是果报。以此文推烦恼得苦。业亦得苦。不应云烦恼不能招报。十地经分十二因缘为三道。谓烦恼业苦。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是业道。识等及老死是苦道。此中为四长出于有。即指现在五果为有。生死为苦。苦之与有此亦无定。而上文明八苦。不取识名色但取老死。故作此说。然此四句若具存其相。一从烦恼生烦恼。二从烦恼生业。三从烦恼生有。四从烦恼生苦。次更约业。一从业生业。二从业生惑。三从业生有。四从业生苦。后两句亦尔。即应十六句。今文但九句。亦有经本说十二句者。但九句少十二句多。准理应有十一句。何者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如因无明生行因行生识乃至因生生老死。老死不知更生何等。若尔只十一句。但出经者安十二时。意欲彰于十二因缘。今此不足只是广略不同。夫相生者有前生后后逆生前。复有跨节相生。且作初句烦恼生烦恼。无明是本。即是烦恼而生爱取。烦恼生业即是无明生行。烦恼生有者即是无明生识等。烦恼生苦即生老死。第二句从业生业者从行生有。从业生烦恼者行生无明。从业生有者行生识等。从业生苦者即是行生老死。第三句从有生有者识生六入等。从有生烦恼者即识生无明。从有生业者识生行。从有生苦者即识生老死。第四句从苦生苦是从生生老死。从苦生烦恼者从老死生无明。从苦生业者即老死生行有。从苦生有者即识等五果。文云。内外爱则有爱。苦者经有二文。一云受苦。二云爱苦。爱义稍弱义解皆通。言受者由此受故则受于苦。言爱苦者经中多言恩爱为苦。就观因缘。今亦准前四观不同。体中为四。一明因果相生。二观五道皆苦。三观三界皆苦。四观八苦。初又二。初正辨相生。后结十二义。相生九句并相关如文。有智之人观地下。第二观五道苦。就五道中具有十二因缘。中烦恼等四。地狱即是苦。烦恼即是烦恼。业即是业体即是有。例余道亦然。智者深观三界下。第三观三界皆苦。然三界未必皆苦。唯三涂是苦。人天至第三禅皆乐。第四禅是舍。此且一边。若依如来初成道时。手指上下三界皆苦。智者若能下。第四观八苦智者深观下。第二观苦因。文云。苦因即爱无明者。小乘中业烦恼为苦因。大乘中即爱有无明为苦因。小乘业为苦本无明为旁。是故文云。爱为集谛皆用烦恼为苦本。文云。爱无明有内外者。有二义。且出爱内外者。见外色境生心想著名为外爱。自心起染名为内爱。见他人身是外爱。见自己身是内爱。无明者内心不了名内无明。不别外事即外无明。文云。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者。此如十二因缘。顺则爱缘取。逆则取缘爱。此二义者还是取爱互相因待。如无明缘行行缘无明。亦因亦果。三观果报。四智者下修道如文。迦叶白佛云何下。品中第二叹经。分文为三。一正就教叹。二就行叹。三就佛叹。初正难教。能生中道佛性遂使阐提还生善根。是故叹教。依教而行此行希有。是故叹行。佛是教主是故叹佛。此即叹三宝也。初教中文有二番问答。初问意者云何梵行之缘。此非正问梵行之体。佛答一切法是此乃通答。一切诸法皆能生行。此文意在涅槃满教含一切法。后义自现。第二番问答正是叹经。问意者经能生行云何通。言一切法。是佛答二。先叹。后答。答中意者只此涅槃是一切法。又二。先广举二十五譬。后善男子下结指涅槃叹此经也。第二十五中云割习气者。轻品同断。今断最轻无明以习气为言。若三藏通教皆先断正后断习。正是界内正习。若依别教先断界内正习。次断界外正。次断界外习。依圆教界内外正习一时同断。今文云。断习者。即是叹圆教同断之意非方便也如我先说下。第二就行为叹为二。初明道品。次明十想。此有两义。一为行之要。二皆是大行。言行要者。菩萨应修六度四等为行之要。何得以声闻道品十想为要。此明道品取真解之位已上。十想取方便之位。此是似解。正观是入道宗。宁非要耶。又以大涅槃心修则非二乘法。言大行者欲摄众善。无非大士之所行故。初明道品于中为二。初正明道品体。次明道品因缘。初体又三。一明真解为是。二明有漏则非。三还结真是。庄严解道品云。三四是外凡所观。二五是内凡能观。八七是真圣作观。开善云不尔。三十七品通内外凡。三四二五并是内凡似解之观。八七皆是真圣观之。八正是见谛。七觉是思惟。观师弹庄严云。大品明三十七品是出世法。云何三四是外凡。弹开善云。此文世第一法非净梵行。三十七品是清净梵行。云何外凡而能观之。天台明道品多种。具在止观道品文中。庄严据约位道品。开善据通修道品。皆是一涂(云云)。就初明是有四。第一明三十七品为梵行之宗。若离如是下。第二明离道品则不得果。以是因缘下。第三结是。何以故下。第四释是之意。迦叶白佛有漏之法下。第二明非有四番问答。此初番问中明有漏善非。问意云。有漏之善亦资生无漏。何故不说以为梵行。答以其体是倒故。是故不得言是。倒者不明有漏之善有常无常等倒。但既是有漏则有执心不能无得。故名为倒。迦叶白佛世第一法下。第二问答。问意欲举世法为难故先定义宗。佛言有漏者佛答。开善云。五方便皆带取相实是有漏。然又是相似无漏。但未能断漏。不摄无漏之异故言有漏。然其体实不执。故难文即云性非倒也。世尊虽是有漏下。第三问答正难。问意云。虽复谓为有漏而能生解体非颠倒。既其若是何故非梵行。佛答有二。此初言向无漏故不名倒者。明此观发无漏故不名倒。而自体有执。次又言世第一法唯是一心者。正取邻于苦忍为第一法。则唯一刹那心。今佛答意。明我说梵行本令众生发心相续。世法即唯一心是故不取。迦叶白佛众生五识下。第四问答。问中举五识为问文云。众生五识非是颠倒者诸解不同。有说识阴未有取相。或言识心有相。但轻后三心。而今问家云。五识非倒者。谓但一往得境。未分别三假参差之相。故说非倒。而复云非一心者。如眼见色即心心相续若尔者不得不为梵行。佛答云然是有漏复是颠倒。故知识心已有取相。又云体非真实非着想故倒。下文释云。生男女想乃至舍宅瓶衣等想者。识心未得男女形心瓶衣等解。此乃想心而有。此文者欲。明想时何故有执。正由前识心已着色声故生今想着。举果明因也。善男子三十七品下。第三结是也。善男子若有菩萨于三十七品下。第二明道品因缘即能知九义。九义即是道品之用。婆沙中明道品有九性。此则是性。若论其体各有所据。言九性者。一戒。二定。三慧。四念。五信。六精进。七喜。八猗。九舍。约道品中惟三是戒。即正语业命。八种是定。四如意为四定。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八正定。九种是慧。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为六。择法觉分为七。正见正思惟为九。四种是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觉分。两种是信。信根信力。八种是精进。四正勤为四。根力为六。正精进及精进觉分为八。所余各一。此文有五。一列名。二明体。三释义。四约法。五料简。此第一列名。然此九义即为三别。初四是道品之因。中三是道品之体。后二是道品之果。言前四因者。根是欲欲发心求于菩提。因是明无明。善因是明。恶因是无明。摄是收摄不令散失。增是善思惟思惟作善。所以此四是因。主是念。导是定。胜是慧。既云念定慧宁非是体。实是解脱即少分。毕竟即涅槃果。此二岂非是果。迦叶白佛下第二明体。先问。次答。答又二。先赞问。次正答。答中云因名明触者。即善知识之缘。善男子善欲即是下。第三释九义即为九文。此先释欲为根本又。二先释。次料简。释中二。先答。次譬。次料简中有两番问答。世尊云何明触下第二释。触最有多句。以触无定。然则随有触对之义皆得说也。文云。因正命故得净根戒。前明正命已。是木叉。木叉云戒。此中又未明定共道共。何以知然。下文自云。因净根戒得乐寂静始是得定能善思惟。始是得慧既未明定慧。云何已有道定戒耶。而今得木叉竟。在道定前而说净根戒者。有二释。初云。前明正命是木叉戒正是坚持不犯。此复明净根者。更明此戒渐细乃能摄护五根不令起过。故谓净根。二云。不言净于五根。但菩萨自有信等诸根。戒有能生之义。即戒为根。此戒既净能生定慧等法。故谓净根戒。十住论。优婆塞戒经。并有净根之说。受名摄取下第三释摄受。前明观受。受是生烦恼之始摄取烦恼。今明受生道品。故还谓受为摄取。因善思惟下第四释增。谓因思惟故心解增进故名为增。其中先倡。次释。若观能破下第五释念。有法譬合也。既入定已下第六释导。谓定能导生于智故有导名。是三十七品下第七释胜。有法譬合。意言慧能正断故名为胜。虽因修习下第八释实。先举定伏非实。次正明智断是实。是三十七品下第九释毕竟。其中二。先明四沙门果犹非毕竟。后正明得大涅槃乃为究竟。而文言除断三十七品所行之事。谓得果之日因中有为诸慧悉舍。复次善爱念。心下。第四明约法又三。一约法。二约人。三就譬。此初就法明。其中九法为三意。前四是因。中三是体。后二是果。复次欲者即发心下第二就人。此中九法为二。前四就因。后五就果。然因中通内凡。果地通学与无学。复次欲名为识下第三就譬。此又三解。一开善云。此举十二因缘是九法之境。道品缘此境也。二者今之所用此是就譬明此。九法次第如十二缘相生。此九法亦尔。次第相生。然此十二因缘有三事难解。一不具足。二识支重出。三不次第。所以不具者正为存略。而略行不略无明者。以无明是因缘根本。所以识支重出者。一正是识支。二谓触为识。所以不次第者。正欲明因缘轮转无穷不定次第。迦叶菩萨言根本因增下。第五料简。先问次答。答有五复次。初复次云根者初发可解。因者即是相似。是即初后两心相续不断。增者灭相似得相似者即灭前相似心。更复得后相似之心。而但简三法。其中有三道之说。见道即见谛道修道即思惟道。唯除罗汉果。无学即罗汉。迦叶菩萨言如佛所说下。第二就十想明行。先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总标。次解释。三总结。此初总标十想次列。然论其体实是慧也。以想名说之。初作观时未能明了想像其事。后观成时从方便立名亦名为想。若论其位则通浅深。以其初习亦名十想。大品中亦有十想。释论云。初习名九想。成就名十想。名数大略与此是同。但有两异。一者大品剩有不净想断想。二者大品无有多过罪想及无爱想。其中离恶想即离解脱想。尽想即灭想但此十想为二。前六明观行。后四明出离。就前六为二。初三是正观。谓苦无常无我。后之三想相成而已。古来二解。一云。别相主对以死想成无常。不可乐想成苦。厌离食想成无我。言食厌成无我者。然世间人于食生贪者。只由计我欲美其色故。佛知无我即不贪求精好饮食。故知厌食成无我想。不可乐成苦想者。所以瑞应经云。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死想成无常者此最易见。以死故无常。言通相成者。只由食厌不可乐死故无我。亦只由食厌不可乐死故苦。由食厌不可乐死故无常。后四想者多过罪想通厌世间。离解脱想与灭想为异者三解。一云。断因尽为离。断果尽为灭。二云。分知为离。全尽为灭。三云。伏惑为离。断除为灭。无爱想者。既离灭之后故心无爱着。文云称比丘义可知。故下云称可沙门之相。迦叶言云何名为下。第二解释又三。初别解六想。次总叹六想。三略标。四想。此初先别解六想。无常为初。先问。次答。答中六想自为六文初无常中二。先标。次释。释中二。先粗次细。言二苦因者二解。一云。因内生内苦。因外生外苦。二云。出在文中。饥渴为内寒热为外。言行六处者即是六尘。次修苦想下。第二解苦想。云深观此。身即无常器者。身中三苦八苦。皆在身内故言苦器。文又云。无常故苦者。数人云。无常力切故苦。若无常所逼则不苦。论师云不尔。苦必无常。无常未必有苦。如一切草木亦无常而不苦。有情之类有苦必无常。三聚为色。与无记并皆无常而不苦。唯心一事是苦。从智者复观下。第三无我想可见。次明食厌想又三。初正明。次论义。三结成。文中云。四食揣正搏触思识者。揣只是今时人饭食。可分段故。触食即是依报。衣服卧具强软诸触。思食是业食。识食只是意食。次明不可乐想如文。次明死想又二。初明大期之死。后明念念死又二。初问。次答。文云。一息一眴四百生灭。成论云。一念六十生灭。问云何两文不相应耶。解有二意。一云。成论是小乘明无常。犹奢所以六十生灭。经是大乘明无常。稍切故所以四百。二云论云。一念者此念短故但六十。经云息者息长故有四百。智者具足下。第二总叹六想。明从六想得于七想。文云。一常修想。非观常境但常作此修故也。乐修想作愿乐之音。亦是恒乐欲修也。若人具足如上六想下。第三略标四想。文云。能诃三界即是过罪想。远离三界即离想。灭除三界即灭想不生爱着即无爱想。是名智者下第三总结。尔时迦叶下。次偈叹中第三就佛为叹。三十六行偈大分为三。初两行总标。次三十行正叹。三四行结叹。灵味师云。师子吼叹佛大慈。此品叹佛大悲。今谓不尔。文中自言佛具一味大慈心。复云所谓慈心救世间。宁直大悲。今谓应如灵味。师子吼明佛性。即是大慈与乐。此品明阐提生善。即是大悲拔苦。别说若是。虽明大悲非无大慈。虽说大慈非无大悲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妖娆妻

    冷酷总裁妖娆妻

    爱情从不会是绅士。不甘心被男友抛弃,她嫁给了爱人的哥哥。爱人与狐狸精订了婚,她与爱人的大哥领了证。她摇身变大嫂,狐狸精摇身变弟媳。一对柔情蜜意,一对毫无感情。两个月后……灰姑娘摇身变天鹅,轮椅男变帅气总裁。权势与阴谋的较量、感情与理智的纷争,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曹丽丽:“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在杨家平起平坐?你不过是个被淘汰的烂货!”风静静:“被淘汰真不错,弟媳变嫂子,记住以后叫大嫂!次品男人当然由劣质女人来消受,你慢慢享用,就当嫂子赏你的!”杨廷:“荡妇,你怀着别人的野种还敢说爱我?”曹丽丽:“我爱的是你的钱,爱你当然要先爱上你的钱,不然我又怎么嫁入豪门每天见我爱的男人呢?"
  • 找个男人当老公

    找个男人当老公

    凌童艾最大的愿望是告别“棍族”,成为一支真正的筷子。可爱情的发生怎么就这么难呢?天时,地利,人和,真的是缺一样都不可以。或者,就算三样都齐全了,那个雄性动物偏偏就不发情,你能怎么办?站在和煦的春风里,摆着花样的笑容,竭尽全力地搔首弄姿,可是,他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你,问:“怎么了?”怎么了?还用问吗?春天啊,春天来了,猫都叫了,人作为高级动物总该有所表示吧。或者,深情地看一眼,就一眼,说一声,“当我老婆吧!”
  • 快穿之女配成长路

    快穿之女配成长路

    女配成长起来,女主挡都挡不住,凭什么女配就会被女主弄得生不如死,且看女配成长起来,抢走女主的机缘,让女主也享受一下被虐的命运……
  • EXO之微凉夏日

    EXO之微凉夏日

    小雪,你说过要和我们一直永远的在一起的呢!
  • 复仇玩偶乔治

    复仇玩偶乔治

    你知道‘复仇玩偶’吗?那是种会杀人的玩偶,很可怕吧。--我要叫你乔治,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哦!--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海枯石烂,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会守护你的。。。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日耀星辰

    日耀星辰

    太古神兵,异兽纵横;仙神传说,万载称帝。坐拥天地六道,脚踏无尽仙神之域;执剑破空,征战无穷浩瀚星辰。万古三灵,铸此传世之路,是你还是我,能挥剑洒下滚滚热血,踏足天地传说……
  • 蓝色寓言

    蓝色寓言

    我拜别了盘古,拜别了宙斯,拜别了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耶稣,又飘飘摇摇飞回到我的书斋里。心情平静下来了,有了一点创作的感觉。我急忙为我的作品设计了一系列的人物,又为这些人物设定了相互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发展的大致趋向。我将这部小说取名为《蓝色寓言》。
  • 世子医妃

    世子医妃

    她意外的穿越到了古代,成了闻名天下的天下第一美人。日子过的不错,只是祸乱多了些,没事,她手刃第一,执剑杀遍,一个接着一个,一双接着一双,她的行动口号是:速度要快,动作要帅!那些欺负她的人……俗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抄他满门!但是…她也不曾想到,世间真有一见钟情之说,真有那么一个公子,会站在你的身边,搂住你的肩,对你轻轻地道:“别怕,我在。”——玉锦择:【对我来说,天下就是棋盘,所有人都是棋子,我掌控着一切,而你,却掌控着我。】【我站在混乱洪荒的顶峰,看着你亲手葬下的世界,在没有你的世间,我哪管它洪水滔天?】【一直以来,我都坚信,站在我身边的那个人,必须是你。】——虞
  • 玄机直讲

    玄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