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300000045

第45章

论存三统明见董子书并不始于何休据其说足知古时二帝三王本无一定

何氏文谥例,春秋有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之义,三乎九旨,尤为闳大,文谥例,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宋氏之注春秋说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外内,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何氏九旨在三科之内宋氏九旨在三科之外,其说亦无大异,而三科之义,已见董子之书,楚庄王篇曰,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故哀定昭,君子之所见也,襄成宣文,君子之所闻也,僖闵庄桓隐,君子之所传闻也,所见六十一年,所闻八十五年,所传闻九十六年,此张三世之义,王道篇曰,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也,此异外内之义,三代改制质文篇曰,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新周故宋,又曰,春秋上绌夏,下存周,以春秋当新王,春秋当新王者奈何,曰王者之法,必正号绌王谓之帝,封其后以小国,使奉祀之,下存二王之后以大国,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客而朝,故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统也,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农为九皇,而改号轩辕谓之黄帝,因存帝颛顼帝喾帝尧之帝号,绌虞而号舜曰帝舜,录五这以小国,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汤之于后宋,以方百里,爵号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先王客而朝,春秋作新王之事,变周之制,当正黑统,而殷周为王者之后,绌夏改号禹,谓之帝禹,录其后以小国,故曰绌夏存周,以春秋当新王,此存三统之义,锡瑞案存三统尤为世所骇怪,不知此是古时通礼,并非春秋创举,以董子书推之,古王者兴,当封前二代子孙以大国,为二王后,并当代之王为三王,又推其前五代为五帝,封其后以小国,又推其前为九皇,封其后为附庸,又其前则为民,殷周以上皆然,然则有继周而王者,当封殷周为二王后,改号夏禹为帝,春秋王于鲁,为继周者立法,当封夏之后以小国,故曰绌夏,封周之后为二王后,故曰绌周,此本推迁之次应然,春秋存三统,实原于古制,逮汉以后,不更循此推迁之次,人但习见周一代之制,遂以五帝三王为一定之号,于是尚书不传舜乃称王,解者不得其说,周礼先后郑注引九皇六十四民,疏家不能证明,盖古义之湮晦久矣,晋王接,宋苏轼陈振孙,皆疑黜周王鲁,公羊无明文,以何休为公羊罪人,不知存三统明见董子书,并不始于何休,公羊传虽无明文,董子与胡毋生同时,其著书在公羊初著竹帛之时,必是先师口传大义,据其书可知古时五帝三王,并无一定,犹亲庙之祧迁,后世古制不行,人遂不得其说,学者试取董书三代改制质文篇,深思而熟读之,乃知春秋损益四代,立一王之法,其制度纤悉具备,诚非空言义理者所能解也。

论异外内之义与张三世相通当竞争之时尤当讲明春秋之旨

三科惟张三世之义,明见于公羊传,隐元年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解诂曰,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与董子书略同,皆以三世为孔子之三世,据此是知春秋是孔子之书,张三世之义,虽比存三统异外内为易解,然非灼知春秋是孔子作,必不信张三世之义,而春秋书法详略远近,皆不得其解矣,张三世有二说,颜安乐以为从襄二十一年之后,孔子生,即为所见之世,演孔图云,文宣成襄,所闻之世也,颜氏分张二公而使两属,何劭公以为任意,二说小异,而以三世为孔子三世则同,异外内之义,与张三世相通,隐元羊解诂曰,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锡瑞案春秋有攘夷之义,有不攘夷之义,以攘夷为春秋义者,但见宣十一年,晋侯会狄于攒函,解诂有殊夷狄之文,成十五年,叔孙侨如等会吴于钟离,传有曷为殊会吴外吴也之文,不知宣成皆所闻世,治近升平,故殊夷狄,若所见世,著治太平,哀四年晋侯执戎曼子赤归于楚,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夷狄进至于爵,与诸夏同,无外内之异矣,外内无异,是不必攘,远近小大若一,且不忍攘,圣人心同天地,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必无因其种族不同,而有歧视之意,而升平世不能不外夷狄者,其时世界程度,尚未进于太平,夷狄亦未进化,引而内之,恐其侵扰,故夫子称齐桓管仲之功,有被发左衽之惧,以其能攘夷狄,救中国,而特笔褒予之,然则以春秋为攘夷,圣人非无此意,特是升平主义,而非太平主义,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拨乱之世,内其国而外诸夏,诸夏非可攘者,而亦必异外内,故董子明言自近者始,王化自近及远,由其国而诸夏而夷狄,以渐进于大同,正如由修身而齐家而治国,以渐至平天下,进化有先后,书法有详略,其理本极平常,且春秋时夷狄,非真夷狄也,吴,仲雍之后,越,夏少康之后,楚,文王师鬻熊之后,而姜戎是四兵裔胄,白狄鲜虞是姬姓,皆非异种异族,特以某先未与会盟,中国摈之比于戎狄,故春秋有七等进退之义,公羊庄十三年传曰,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人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疏云,言荆不如言楚,言楚不如言潞氏甲氏,言潞氏不如言楚人,言楚人不如言介葛卢,言介葛卢不如言邾娄仪父,言邾娄仪父不如言楚子吴子,春秋设此七等,以进退当时之诸侯,韩文公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是中国夷狄之称,初无一定,宣十二年传曰,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繁露竹林篇曰,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与中国为礼,至必阝之战,偏然反之,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是进退无常,可见春秋立辞之变,定四年传曰,吴何以称子,夷狄也而忧中国,吴入楚,传曰,吴何以不称子,反夷狄,是进退甚速,可见春秋立义之精,皆以今之所谓文明野蛮,为褒贬予夺之义,后人不明此旨,徒严种族之辨,于是同异竞争之祸烈矣,盖于春秋义,而实与春秋义不甚合也。

论春秋素王不必说是孔子素王春秋为后王立法即云为汉制法亦无不可

公羊有春秋素王之义,董何皆明言之,而后世疑之者,因误以素王属孔子,杜预左传集解序曰,说者以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邱明为素臣,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邱明素臣,又非通论也,正义曰,麟是帝王之瑞,故有素王之说,言孔子自以身为素王,故作春秋立素王之法,邱明自以身为素臣,故为素王作左氏之传,汉魏诸儒,皆为此说,董仲舒封策云,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以万事,见素王之文焉,贾逵春秋序云,孔子览史记,就是非之说,立素王之法,郑玄六论云,孔子既西狩获麟,自号素王,为后世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卢钦公羊序云,孔子自因鲁史记而修春秋,制素王之道,是先儒皆言孔子立素王也,孔子家语称齐太史子余欢美孔子,言天其素王之乎,素,空也,言无位而空王之也,彼子余美孔子之深,原上天之意,故为此言耳,非是孔子自号为素王,先儒盖因此而谬,遂言春秋立素王之法,左邱明述仲尼之道,故复以为素臣,其言邱明为素臣,未知谁所说也,锡瑞案据杜孔之说,则,春秋素王,非独公羊家言之,左氏家之贾逵亦言之,至杜预始疑非通论,杜所疑者是仲尼素王,以为孔子自王,此本说者之误,若但云春秋素王,便无语弊,孔疏所引云,素王之文,素王之法,素王之道,皆不得谓非通论,试以孔疏解素为空解之,何不可通,杜预序云,会成五羲,垂法将来,其与素王立法之说,有以异乎,无以异乎,惟六论之自号素王,颇有可疑,郑君语质,不加别白,不必以辞害意,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必不自蹈僭妄,此固不待辨者,释文于左传序素王字云,至于况反,下王鲁素王同,然则素王之王,古读为王天下之王,并不解为王号之王,孔子非自称素王,即此可证,若邱明自称素臣,尤为无理,邱明尊孔子,称弟子可矣,何必称臣示敬,孔疏亦不知其说所自出,盖左传家窃取公羊素王之说,张大肫明以配孔子,乃造为此言耳,汉人又多言春秋为汉制法,公羊疏引春秋说云,伏羲作八卦,丘后而演其文,渎而出其神,作春秋以改乱制,又云,邱水精治法为赤制功,又云,黑龙生为赤必告之象,使知命,又云,经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赤受命,仓失权,周灭火起,薪采得麟,以此数文言之,春秋为汉制明矣,据此则春秋为汉制法,说出纬书,何氏解诂于哀十四年云,木绝火王,制作道备,血书端门,明引春秋纬演孔图,史晨韩敕诸碑,亦多引之,东平王苍曰,孔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为汉制法,王充论衡曰,夫五经亦汉家之所立,儒生善政大义皆出其中,董仲舒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然则春秋汉之经,孔子制作垂遗于汉,孔了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之文,传在孔子,孔子为汉制文,传在汉也,仲任发明春秋义甚畅,而史公董子书,未有春秋为汉制法之说,故后人不信,欧阳修讥汉儒为狭陋云,孔子作春秋,岂区区为汉而已哉,不知春秋为后王立法,虽不专为汉,而汉继周后,即谓为汉制法,有何不可,且在汉言汉,推崇当代,不得不然,即如欧阳修生于宋,宋尊孔教,即谓春秋为宋制法,亦无不可,今人生于大清,大清尊孔教,即谓春秋为清制法,亦无不可,欧阳所见,何拘阂之甚乎,汉尊谶纬,称为内学,郑康成何劭公生于其时,不能不从时尚,后人议何氏解诂,不应引演孔图之文,试观左氏文十三年传,其处者为刘氏,孔疏明云左氏不显于世,先儒无以自申,刘氏从秦从魏,其源本出刘累,插注此辞,将以媚世,明帝时贾逵上疏云,五经皆无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窃谓前世藉此以求道通,故后引之以为证耳,据孔疏足见汉时见气,不引谶纬不足以尊经,而左氏家擅增传文,公羊冢但存其说于注,而未敢增传,相提并论,可氏之罪,不比贾逵等犹可末灭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僵尸世界

    僵尸世界

    相传上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练就三千五百零壹块,剩下一块未用。然女娲造人,见人间疾苦。便使用无边法力,将剩下的一颗补天之石化为七颗七彩石,抛入人间,希望使人类在七颗七彩石的带领下能够走向永远的和平和文明。七彩石坠落人间,幻化出最强的人类,他们带领人类走向文明与和平之后,七颗七彩石分道扬镳,都以自己的无上法力相要挟,想要成为人类的最高统治者。从此,人界大乱.....最后仅剩紫色七彩石——黄帝和红色七彩石——蚩尤。其余的五颗七彩石化为灵魂,为这个世界带了恐怖,灾难。上古十大神知道之后,便合力运用无上法力,将其五个灵魂困于五个凡人肉体之中。他们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六道众生之外。
  • 十度天堂

    十度天堂

    妖灵大陆上,一代妖帝陈休因偶然得到太初功法《十度天堂》而遭到众强者追杀,在将死之际却意外带着功法秘籍与前世的记忆重生回到三十年前的十五岁。十五岁,他的妖灵还未觉醒。十五岁,他还是一位只知沉迷美色的死胖子纨绔少爷。十五岁,他还只是一位先天灵气为零,灵根为下下级的极品废柴。十五岁,他的家族还未没落,他的父母依然健在,他还未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在自己面前化为虚无,他的兄弟心腹还没有为了阻挡外敌入侵而一个个战死沙场!十五岁……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重生,尽在《十度天堂》!【实力等级划分:觉醒境,妖士境,妖师境,妖将境,妖王境,妖皇境,妖帝境,妖圣境,妖仙境,妖神境。】
  • 做好员工的艺术2

    做好员工的艺术2

    本书内容包括:融入团队,修炼合作能力忠诚敬业,强化主人翁意识承担责任,不找任何借口终身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等。
  • 心魔战记

    心魔战记

    一个能够看见别人这生所剩下的生命数值时,他于是便成为了一个恶魔。……“神仙,求求你一定要给我换命!她不能死啊!呜呜……”“谢谢你……”岚恙说:“帮你,只是为了成全我自己。”
  • N倍碳

    N倍碳

    联合省只是一个代号,只是计划的一部分,它们也许相互关联,也许……
  • TFBOYS我只偏爱你

    TFBOYS我只偏爱你

    本人四叶草一枚,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愤,欢迎家人,黑粉勿入
  • 鬼渡

    鬼渡

    风云际会,万物有灵,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深究罢了!我是人却给鬼算命,同行们都耻笑我是易学界奇葩,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世间有鬼。随着实力的精进,我接触到了恐怖的真相。
  • EXO之再说一次我爱你

    EXO之再说一次我爱你

    女主家竟被拆,父母抛弃,还好遇见了你,让我着迷,只要你在,什么都没关系,请让我再说一次我爱你
  •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新世纪学人文萃:权力的黑光》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 网游之御龙在天

    网游之御龙在天

    御龙在天。一的少年。无聊之际进入了御龙在天的故事。御龙在天。腾讯第一国战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