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300000031

第31章

论郑注三礼有功于圣经甚大注极简妙并不失之于繁

史记儒林传言礼自鲁高堂生,索隐谢承云,秦世季代有鲁人高堂伯,则伯是其字,云生者,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者省字呼之耳,后汉书注,高堂生名隆,不知何据,疑涉魏高堂隆而误,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谓博士侍其生得十七篇,侍其生不知何时人,或在高堂之后,汉初立博士,礼主后仓见汉艺文志论,志云,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盖三家分立,而后氏不立,犹书分立欧阳夏侯,而伏氏不立也,志列曲台后仓九篇,如淳曰,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今九篇皆不传,志又列议奏三十八篇,原注云,石渠,隋书经籍志石渠礼论四卷,戴圣撰,即汉志之议奏,中列萧望之韦元成闻入通汉尹更始刘更生诸人,而题戴圣撰者,盖小戴所撰集也,今略见于诗礼疏杜佑通典,共得二十余条,大戴丧服变除一卷,见唐书艺文志,今略见于礼记郑注及疏杜佑通典,共得十余条,玉函山房皆有辑本,二戴之学,犹可考见,汉礼经通行,有师授而无注释,马融但注丧服经传,郑君始全注十七篇,郑于礼学最粗,而有功于礼经最大,向微郑君之注,则高堂传礼十七篇,将若存若亡,而索解不得矣,周官晚出,有杜子春之注,郑兴郑众贾逵之解诂,马融之传,郑注周礼,多引杜子春郑大夫郑司农,前有所承,尚易为力,而十七篇前无所承,比注周礼六篇为更难矣,大小戴记亦无注释,郑注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前无所承,亦独为基难者,向微郑君之注,则小戴传记四十九篇,亦若存若亡,而索解不得矣,郑君著书百余万言,精力实不可及,传云质于辞训,通人颇讥其繁,锡瑞案郑注书笺诗,间有过繁之处,而注礼文简义明,实不见其过繁,即如少牢馈食礼经二千九百七十九字,注二千七百八十七字,有司彻经四千七百九十字,注三千四百五十六字,学记乐记二篇经六千四百九十五字,注五千五百三十二字,祭法祭义祭统三篇,经七千四百六十字,注五千五百二十三字,皆注少于经,又檀弓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囗,注云,惠子废囗立庶,为之重服以讥之,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注云,子游名习礼,文子亦以为当然,未觉其所讥,子游趋而就诸臣子位,注云,深讥之,大夫之家臣位在宾后,文子退,扶囗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注,觉所讥也,虎,囗子名,文子亲扶而辞,敬子游也,子游趋而就客位,注云,所讥行,此一节记文,若无郑君之注,读者必不解所谓,郑注止数十字,而连用五讥字,使当时情事,历历如绘,其文法如此简妙,岂后人所能及哉,月令明堂位杂记疏皆云,礼是郑学,两汉书儒林传,以易书诗春秋名家者多,而礼家独少,惟马融注周礼礼丧服经传,隋唐志皆著录而无礼记,东汉会要载有融礼记注,玉函山房辑本,得十六条,卢植注礼记二十卷,隋唐志皆著录,东汉会要作礼记解诂,玉函山房辑本一卷,孔疏云,郑附卢植之本而为之注,郑礼记注,或亦有本于卢马者,而注中未尝质言之,如周礼称引杜郑,则亦未见其必有所本也。

论汉立二戴博士是仪礼非礼记后世说者多误毛奇龄始辨正之

汉立十四博士,礼大小戴,此所谓礼,是大小戴所受于后仓之礼十七篇,非谓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与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后世误以大小戴礼为大小戴礼记,并误以后仓曲台记为即今之礼记,近儒辨之,已家喻户晓矣,而在国初毛奇龄经问,早辨其误曰,戴圣受仪礼,立戴氏一学,且立一戴氏博士,而于礼记似无与焉,今世但知礼记为曲台礼,容台礼为戴记,而并不知曲台容台与戴记之为仪礼,间尝考曲台容台所,由名汉初鲁高堂生博士礼十七篇,即仪礼也,是时东海孟卿传仪礼之学以授后仓,而后仓受礼,居于未央宫前之曲台殿,校书著记,约数万言,因名其书为后氏曲台记,至孝文时,鲁有徐生普为颂,颂者容也,不能通经,以容仪行礼,为礼官大夫,因又名习礼之处为容台,此皆以仪礼为名字者,若其学则后仓授之梁人戴德,及德从兄子圣与沛人庆普三人,至孝宣时,立大小戴庆氏礼,故旧称仪礼为庆氏礼,为大小戴礼,以是也,宋郑樵为三礼辨有云,鲁高堂生所传士礼一十七篇,今之仪礼是也,后仓曲台记数万方言,今之礼记是也,按前后汉志及儒林传,皆以高堂所传十七篇,瑕邱萧奋即以授后仓,作曲台记,是时两汉俱并无礼记一书,故孝宣立二戴及庆氏学,皆仪礼之学,源流不同,郑樵著通志,而六经源流尚未能晰,况其他乎,若礼记则前志云记百三十一篇,当是礼记未成书时底本,然并不名礼记,亦并无二戴传礼记之说,惟后汉儒林有郑玄所注四十九篇之目,则与今礼记篇数相合,故郑玄作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者,戴德戴圣之学也,此仪礼也,又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今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礼记是也,然其说究无所考,及观隋经籍志,则明云,汉初河间献王得仲尼弟子所记一百三十一篇,至刘向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凡五种,共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繁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则二戴为武宣时人,岂能删哀平间向歆所校之书,荒唐甚矣,且二戴何人,以向歆所校定二百十四篇,骤删去一百三十五篇,世无是理,况前汉儒林,并不载删礼之文,而东汉儒林,又无其事,则哀平无几,陡值莽变,安从删之,又且大戴见在,并非与今礼记为一书者,且戴圣所删止四十六篇,相传三篇为马融增入,则与后汉儒林所称四十九篇之目,又复不合,凡此皆当阙疑,以俟后此之论定者,锡瑞案毛氏云,士礼称仪礼,不知始于何时,然在当时,即有容礼之称,容礼即仪礼也,其说颇涉傅会,而分别仪礼礼记,辨郑樵之误及隋志之误,则极精确,郑注四十九篇,即今礼记,戴圣传礼四十九篇,不待马融增入,至今说已大著,毛氏犹为疑辞,盖在当时经义榛芜,未能一旦廓清,而据其所辨明,已可谓卓识矣。

论段玉裁谓汉备礼不备仪礼甚确而回护郑注未免强辞

段玉裁礼十七篇标题,汉无仪字说曰,郑注仪礼十七卷,贾公彦为疏者,每卷标题首云士冠礼第一,次云仪礼,次云郑氏注,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亦云,郑某注仪礼十七卷,仪礼之名古矣,今按郑君本书但云礼,无仪字,可考而知也,礼器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注云,经礼谓周礼,其官有三百六十,曲犹事也,事礼谓今礼也,礼篇多亡,本数未闻,其中事仪三千,按云今礼者,谓当汉时所存礼十七篇也,不云礼,云今礼者,恐读者不了,故加今字,便易了也,云本数未闻者,对上周礼六篇,其官三百六十,言汉时经十七篇及记百三十一篇,乃残逸之所余耳,其未残逸时,具载事仪有三千也。原注贾疏师古汉收注,皆云威仪三千,即今仪礼,其说未是。中庸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易经礼为礼仪,易曲礼为威仪者,凡皆礼仪,故总其纲曰经礼,亦曰礼仪,详其目曰曲礼,亦曰威仪,艺文志亦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是也,礼器注今礼二字可证,郑本不称仪礼,凡郑诗笺三礼注,引用十七篇,多云士冠礼乡饮酒聘礼燕礼,每举篇名,未尝备仪礼,考艺文志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与十七篇文相似,景十三王传,礼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师古注云,礼者,礼经也,礼记者,诸儒记礼之说也,说文序曰,其备礼周官,按礼谓十七篇及记百三十一篇也,周官即周礼也,说文全书如觯下引乡饮酒礼,苄下引公食大夫礼,下引士冠礼,堋下引士丧礼,铉下礼谓之A13,皆曰礼,无仪字,景十三王传,周官礼礼记并言,则为三,说文序但言礼周礼官,则礼字实包礼礼记,刘子元孝经老子注易传义,据郑自序云,遭党锢之事,逃难注礼,此礼字实包三礼,后汉书儒林传曰,马融作周官传,授郑某,某作周官注,某本习小戴礼,后以古经校之,取其义长者顺故为郑氏学。原注,顺故犹训诂也。按此小戴礼谓小戴之十七篇,郑目录云,大戴第几,小戴第几是也,郑以古经校之,谓以古经五十六篇校十七篇也,下文云,某又注小戴所传礼记四十九篇为三礼焉,则某本习小戴礼之为十七篇无疑,凡汉人于十七篇备礼,不备仪礼甚蓍,锡瑞案段氏谓汉备礼,不备仪礼极确,而回护郑君,以贾疏颜注为未是,不思贾疏颜注,正本郑君之说,段解事仪三千,明有经十七篇在内,与贾疏颜注,岂有异乎,段又明以经礼为纲,曲礼为目,周礼岂得为仪礼之纲乎,后世之备仪礼,正以郑君误解威仪曲礼为即十七篇之礼也,晋元帝时,荀崧请置郑仪礼博士,是仪礼之名,已著于晋时,段以为梁陈以后,乃为此备,说亦未谛。

论礼所以复性节情经十七篇于人心世道大有关系

汉书礼乐志曰,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交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诚,邪人足以防其失,凌延堪本之作复礼篇曰,夫人之所受于天者性也,性之所固有者善也,所以复其善者学也,所以贯其学者礼也,是故圣人之道,一礼而已矣,孟子曰,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者皆吾性之所固有者也,圣人知其然也,因父子之道,而制为士冠之礼,以君臣之道,而制为聘觐之礼,因夫妇之道,而制为士昏之礼,因长幼之道,而制为乡饮酒之礼,因朋友之道,而制为士相见之礼,自元士以至于庶人,少而习焉,长而安焉,礼之外别无所谓学也,夫性具于生初,而情则缘性而有者也,性本至中,而情则不能无过不及之偏,非礼以节之,则何以复其性焉,父子当亲也君臣当义也,夫妇当别也,长幼当序也,朋友当信也,五者根于性者,所谓人伦也,而其所以亲之义之别之序之信之,则必由于情以达焉者也,非礼以节之,则过者或溢于情,不及者或漠焉遇之,是故知父子之当亲也,则为醴醮祝字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冠可赅也,而于士冠焉始之,知君臣之当义也,则为堂廉拜稽之文以达焉,其礼非聘觐可赅也而于聘觐焉始之,知夫妇之当别也,则为笄次ひ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昏可赅也,而于士昏焉始之,知长幼之当序也,则为盥洗酬之文以达焉,其礼非乡饮酒可赅也,而于乡饮酒焉始之,知朋友之当信也,则为雉居奠授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相见可赅也,而于士相见焉始之,记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其事盖不仅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也,即其大者而推之,而百行举不外乎是矣,其篇亦不仅士冠聘觐士昏乡饮酒士相见也,即其存者而推之,而五礼举不外乎是矣,锡瑞案凌氏作礼经释例,于十七篇,用功至深,故能知十七篇足以赅括一切礼文,即有不备,可以推致,与邵懿辰之说相近,凌氏年辈在前,当为邵所自出,而其实皆本于汉书,其论礼所以节情复性,于人心世道,尤有关系,据此可见古之圣人制为礼仪,先以洒埽应对进退之节,非故以此为束缚天下之具,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凡所以涵养其德,范围其才者,皆在乎此,后世不明此旨,以为细微末节,可以不拘,其贤者失所遵循,或启妨贵凌长之渐,不肖者无所检束,遂成犯上作乱之风,其先由小节之不修,其后乃至大闲之逾越,为人心世道之大害,试观两汉取士必由经明行修,所用皆谨守礼法之人,风俗纯厚,最为近古,晋人高语庄老,谓礼岂为我辈设,酣放易,以子字父,遂有五胡乱华之祸,足见细微末节,所关甚钜,女叔侯谓礼所以保国,晏平仲谓礼可以已乱,洵非迂谕,汉晋之往事,万世之明鉴也,汉以十七篇立学,灼见本原,后人以周礼为本,仪礼为末,本末倒乱,朱子已正其失矣,又引陈振叔说仪礼云,此乃仪,更有礼书,仪礼只载行礼之威仪,所谓威仪三千是也,礼书如天子七庙之类,说大经处,这是礼,须更有个文字,则犹未知礼经关系之重,更在制度之上也。礼仪经传通解,有王朝礼,即是说大经之文字,制度虽不可略,然不如冠昏丧祭之礼,可以通行。

同类推荐
  • 元曲集(下)

    元曲集(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梅花岭遗事

    梅花岭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大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经要略文

    诸经要略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黑翼天使之滑板少女太嚣张

    黑翼天使之滑板少女太嚣张

    她是热爱滑板的千金小姐,性格痞来痞去,全屏心情做事。却是个生活白痴!!他同是热爱滑板的恶魔少爷,光鲜亮丽的背后竟然是这样?他是校园里的一股清油,人称温柔天使,可谁又知到那温柔背后的冷血?他是校园里的冰山少爷,又有谁知道那冰冷的内心还有一丝温柔只给了一人?就是这样的带着面具的王子一起爱上了热血女孩,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懵懂的爱情是美丽的!
  • 杨缅萧杂文目录

    杨缅萧杂文目录

    该书收录本萌全部杂谈-散文-古诗-……不奔着签约只是找个地方放一下-更新说笑的而已
  • 高中江湖

    高中江湖

    我一直坚信,这里是个江湖。江湖?这里有江湖中的一切元素,不是吗?我问自己。其实,早在这之前,大家已经踏入了这个江湖。或者说,是这个江湖的一部分。伴随着老一辈的退隐?还是升入更高的阶段?不得而知。只知道,我注定要在这里呆上三年,六年,要命的六年。
  • 我的阴阳先生录

    我的阴阳先生录

    21世纪,科学的推崇使得大家都不在相信灵异事物。命运的抉择,让我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阴谋,诡计,命运的捉弄一次次的发生在我身边。
  • 御兽天下:女神医驾到!

    御兽天下:女神医驾到!

    苏沁沁因为救了一个被车撞到的小孩子而出了点事,事也不大,只是她自己被车撞死了而已……主要的是,她临死意识消散之时,获得了一神秘的传承,从此,另一个世界,多了一个医术精湛超凡,又能御兽天下的女神医……
  • 香格里拉着我

    香格里拉着我

    会不会有那么一条路,通向云端,然后在云端深处,会不会有那么一处仙园,风光旖旎,如梦如幻……又会不会在那个地方,你可以在某个清晨抑或昏黄时分,倚靠着什么,想想那些你所希冀着的遥不可及的未来?————原来,今时才是最美好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路,总有那么一种理由,让我们走下去,这理由叫做坚持,坚持来自于信念,这信念————叫做‘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不是具体一个地方,他是我们艰苦抑或欢愉的过去,是我们如今脚踏的土地,是我们将要路径的每个路口,那里阳光铺面,那里风景怡人。
  • 未定奇少

    未定奇少

    经过社会的洗礼,时代的变迁,不愿随波逐流的他,有幸得到商界大亨指点,让这个只有初中文凭,一无所有的孤儿走上他人生巅峰。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由于衷于自己的理想抱负中,无心冷落了当年海誓山盟的妻子,郁郁寡欢的妻子,与人东窗事发之后,幸福指数一路下滑,紧接着接二连三的不幸发生,让他痛不欲生,在他即将漰盘之前,审视自己从新振作,力揽狂澜之后他做了件让人费解的事情……
  •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樱花开,你在哪

    樱花开,你在哪

    小时候的分离,长大后的相遇,无一不是命运的牵连。在学院里的悠闲生活,伴随着养眼的极品美男,他们和她们能被命运所相引吗?
  • 万古帝灭

    万古帝灭

    土匪变大神,掌青灯,驾青鼠,打出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