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第二。依宗造論。論有四章。古釋多分為四科。謂俗諦真諦明因顯果。四論不同。順文可爾。於理則未然。遂令前二則真俗不即。後二則因果不融。又真俗二諦。非因人所知。權實二智。非果人所用。故知四論同時。說有前後。此宗不修則已。修則二智齊運。二境同觀。雖境智義殊。定無二體。從凡至聖。一道如此。方曰一義。古者或謂。前二論明二諦教真俗不二顯理。第三。約行。第四明果。此釋甚當。更須知此四義通因及果。今且順宗本分為三節。初前二論明真俗不二顯境一。次第三論明體用不二顯智一。後第四論明理智不二顯證一。今初分二。初物不遷論立俗諦。二不真空論顯即真。今初。所以先有此論者。明俗諦事法也。謂佛教顯理必須即事。若事外求理。俗外明真。縱離邊邪。亦歸權小。故今先明事法。後不真空論顯理故。又凡人不達俗諦性相。見生滅有無。乃謂變易不停。今竝非之。故先立此論。即正推前緣會名義也。大同華嚴開四法界。先明所依體事。此中文二。初題目。
物不遷論第一
物者事法也。世間不離三科。出世不過二果。但有名相竝稱為物。縱說古今時分。時無別體。仗相立名。但了名相無所不收。言不遷者。遷者動也。即變易義。今俗諦門中略有三義。故萬物不能遷易。一明物性。二明物相。三明物時。火熱風動水濕地堅等即緣性不可易。天尊地卑山高水澄聖淨凡染等即緣相不可易。古今朝暮剎那前後蓋時不可易。又此性相時。有相由義相成義。即中論云因緣所生法也。此則正屬始教。法相宗所陳百法名數各有體性。乃至真如涅槃亦理果淨物。故知俗諦一門攝法亦無不盡。故曰物不遷。正明動中有靜。靜不妨動。宜善得旨。勿濫真常。或曰。凡夫一念轉成聖時。何以曰不遷耶。答曰。秖由不遷故能轉也。何也。染淨二相各存故。真妄二性各立故。妄染時非真淨時故。由性相時分各住本位故。能從凡入聖矣。論謂言議推詰次在最先。故曰第一。物即不遷。持業釋。物不遷之論。依主釋。
二論。文二。初序意。二正論。初文四。初標物示人情。
夫生死交謝。
生者起也。死者止也。此二亦云。生滅或於生後滅前。開之曰生住異滅。蓋言物之性相。緣會則起。緣離則止。故知俗諦生死能總萬物交互也。謝往也。生必交互於死曰生。死必交互於生曰死。故當生時死在。當死時生存。方曰交互也。人情不曉此理。見生時曰死往。見死時曰生往也。
寒暑迭遷。
此以寒暑言物之時。以陰極曰寒。陽極曰暑。今寒暑者蓋言陰陽之生極也。或分四時。則春生夏長秋衰冬落。今不言四時而云寒暑者。蓋四時不出陰陽。陰陽之極曰寒暑。故以寒暑對上生死為句。故易云。一寒一暑是謂迭遷。又上生死既含四相。令寒暑亦含四時。故言萬物之時。不過寒暑為總。或約三世十世。或約心念剎那。延促不定耳。迭者遞互。遷謂動去也。以寒遞互於暑曰寒。以暑遞互於寒曰暑。既能遞互。即知各存。人不曉之。當暑時曰寒遷。當寒時謂暑去。
有物。
即上生死寒暑所總萬有之物。
流動。
水動曰流。即上交謝迭遷。
人之常情。
人情執動常自如此。此上明所治之執。此下亦破斷見外道。撥無因果故。
二據理申己解三。一據理推意。
余則謂之不然。
謂者評論之詞。論主自所謂萬物性相道理。交而不謝。迭而不遷。
何者。
自徵上下然之意者何也。
二引經標牒。
放光云。
八部般若之一數。
法。
軌持為義。真妄染淨色心依正。各具軌則住持。通得此名。即上物也。
無去來無動轉。
即不遷也。謂生住生故無來。死住死故無去。中間寒暑。少壯各住。故無流動轉變矣。或去來約時。轉動約性相。緣生性相三世各住。故曰不遷。若般若宗多蕩相顯空。色心至乎種智。皆曰清淨今借文標為證信。不取彼意。下自推釋可見。
者。
牒經也。
三推釋正理。
尋夫不動之作。
推窮曰尋。夫即語詞。不動者。經云無去來動轉。作者推求也。尋究經中於諸法推求不動者也。
豈釋動以求靜。
先破錯解釋捨也。
必求靜於諸動。
此顯正意經中。定當推靜向於羣動。故令動中達性相各住。
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
上句牒前。下句釋成自意。經中既求靜於動。故我於生死交謝。寒暑迭遷。而見常靜。所以謂之不然也。
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亦先牒前。下句釋成經旨。雖靜者。法無去來動轉。不離遷謝而顯。故曰不離動。則所見即動而靜。與經即靜而動相符。
三明情解相違。文四。初總標解惑。
然則。
承上連續之詞。因推經旨故。
動靜未始異。
以經證於自意。則同辨緣法生滅性相常靜。故動靜不異。
而惑者不同。
惑者生時不見死。乃執生靜而死動等。故動靜不同。
緣使真言滯於競辨。
真言者稱實之言也。競辨者諍言也。惑者執異與不異。稱實之言相違。故有諍言。使真言成滯礙也。
宗途。
途者道也。動靜不異之道。為學者之所宗故。
屈於好異。
屈抑也。惑者好異而強說。故使宗途為邪解之屈抑。
二示理難言。
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
躁動也。物之動靜理極於不二。惑者執二而強諍故。不可率易而言。
三推釋其意。
何者。
推難言之意。
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
稱實言則逆世俗。順俗見則違實理。故未易言也。
違真故迷性而莫返。
出違真過也。人情長迷於物理。順之則不能返悟也。
逆俗故言淡而無味。
出逆俗過也。淡即無味。談真逆俗。俗見不曉。無義味可采。故云言淡。道經云。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無味。
四躡前起後。
緣使。
解人說動靜理同。惑者執動靜有異。乃為中人之惑緣也。
中人未分於存亡。
中根可語上。亦可以語下。故未能分辨解惑邪正。為當存同亡異。為復存異亡同。下論正被此機。上士已知動靜不異故。
下士撫掌而弗顧。
即前惑者也。堅執不回弗顧正理。撫掌者大笑之貌也。道經曰不笑不足以為道矣。此上二句語。出道德經。文小改耳。
近而不可知者。
物理近於人。而不可以執動靜者所知者。下云。
其唯物性乎。
唯獨也。獨有萬物緣生之性。動中常靜。靜不妨動。此理最近而人不知。此即前三義中是約性一門。華嚴大疏。談不遷有三義。一能依不遷。即今約性相義。二依所依不遷。三唯所依不遷。即涅槃論明真性隨緣常住不變義。
四顯立論之意。
然。
躡上生起之詞。理極難言。故當杜默然。為中人不知物性如此。故下云。
不能自已(已止也)聊復寄心於動靜之際。
聊略也。際邊畔也。動以靜為際。故即動以見靜。靜以動為際。故即靜以見動。略寄解心如此。故乃言之也。
豈曰必然。試論之曰。
必者決定也。試且也。豈謂決定如然。且以此解心評論之耳。
二正論。文三。初正顯不遷。次會釋教意。三因果結益。然萬物常與無常理本不二。雖緣生緣滅。剎那代謝。而生滅各位。聚散異時。世之人情弗能諦審。覩暫有則執住。見忽滅則執遷。此二皆自縛於斷常耳。然而執住則易覺。滯遷則難回。由執遷故。不知俗諦門中生滅性相。各得自位。善惡因果始終不差。故先顯不遷正理。次會釋常。無常二教同致。後以因果結令知益。此論之意不過此三。故今易古之六科。但分三段耳。今初。文三。初引教定宗。文二。初引經論。
道行云。
小品一數也。
諸法。
物也。即色受想行識曰五蘊。六根六境曰十二處。更加六識即十八界。世間法不過此之三科。又略而言不出色心為總。又菩提涅槃是出世法。今竝該之。故云諸法。
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不遷也。本者來之所起處。至者去之所到處。由諸法性相時分。各住本位。未甞有從本而來去至彼所。所謂本不見從凡中而來。去至聖所。又亦不見本從生死煩惱中來。至菩提涅槃處故。何也。聖凡染淨各不相到故。世出世法各住本位故。餘可例知。華嚴亦云。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若據般若本部。多明無相真宗。直顯萬法本空無來去相。今借文標宗。用意則別。下定宗中可見。
中觀。
即中觀論。今引之釋成經意。
云觀方知彼去。
觀則見也。方通十方。且舉東方例之。彼者汎指彼人也。我觀東方。知彼一人從此而去。
去者不至方。
者即人也。去東之人前步在前後步在後。故不見從此至彼方之相。故曰去亦無所至。反知從東方來此方。亦步步各住。故曰本無所從來。東方既爾。餘九亦然。人既即動而靜。以例諸法遷而不遷。故引中觀釋成道行。以立不遷宗旨也。
次定宗旨。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斯此也。皆同也。此上經論同即動而推靜。用此證知緣生物理。性相不遷義已明矣。三量之申此約聖教量。
二破惑顯理。文二。初解惑對辨。又二。初境同見異。
夫人之所謂動者。
牒上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以昔物不至今。
如以死交互於生。則生為昔物。死為今物。故生不至今也。
故曰動而非靜。
惑者見死時無生。謂生已謝故。執動而非靜。
我之所謂靜者。
牒上余則謂不然也。
亦以昔物不至今(同上也)故曰靜而非動。
論主所解生為昔物在昔。死為今物在今。故昔不至今曰靜而非動也。以生交死及寒暑等。例上可知。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
惑者執動為見昔不來今故。
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論主見靜已知昔物住昔而不去。此即前序中解惑耳。
二逆順結責。
然則所造未甞異。
造詣也。同見昔物不至今。則所詣之境不異。
所見未甞同。
解惑所見靜動不同。
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
逆理執動。所謂塞滯之人。順理見靜。所謂通解之者。古人多約論主。說逆順通塞。量無此理。
苟得其道。復何滯哉。
苟若也。道物理也。若得物理無動而非靜。豈有動之可惑滯也。
二遣惑顯理五。初嗟迷執。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
人被情執所惑。從來不覺。故可傷之。
目對真而莫覺。
真者即昔物不至今也。雖見而執動。故目對而莫覺也。
二陳迷情。
既知往物而不來。
牒前昔物不至今。往昔也。
而謂今物而可往。
即前執動而非靜也。往去也。既執昔物不至今為動。必當謂今物亦可遷往矣。此乃情惑也。
三顯正理。文四。一標。
往(昔也)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
去也。惑者雖知昔物不來。而不知今物不去。若知今物在今而不去。亦了昔物在昔而不去。即不遷顯矣。則古住古而今住今。今古各不相往來。
二推。
何則。
徵上二句。
三釋。文二。初釋上句。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甞無。
向昔也。求昔物於昔時。昔時定有。故知昔住昔位。
責向物於今。於今未甞有。
推責昔物於今時。今時不見昔。
於今未甞有。以明物不來。
明知昔物不至今也。
於向未甞無。故知物不去。
昔時見昔故知不遷去。何以惑之。而謂動而非靜耶。此上釋成古無來去義。
次釋下句。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去也。反覆更推今物。即知今物在今而不去。非唯不去。於古昔亦知不向於未來。故非動矣。此上釋成今無來云義。但變上文以向曰今。今曰向。來曰去。去曰來。讀之可見。如人有老少。少住昔而老住今。人多惑之。當老年衰朽不見[月*(?/口/用)]盛。乃謂少事已遷去。殊不思當少之年膚腠潤澤。故知在昔矣。何於今而求之。已自迷倒。況求之不得。乃謂遷去。故知甚惑。達物理者了今古各住。無毫髮可易。
四結成。
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
可見。
四引儒文二。初正引。
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
文出莊子外篇田子方章。云孔子謂顏回曰。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歟。郭注云。夫變化不可執而留也。故雖執臂相守。而不能令停。康師疏曰。郭注不當。謂交臂之頃已失前人。非謂交臂執手不能令停。今取康師釋交臂。此如兩臂相交。秪此少頃之時。已見新失於故。若以論中次文指此。以明新故各住之義。而未知仲尼本意若何。孔子若語不遷。何必哀傷其事。若謂吾汝終身同交臂之頃。爾則郭注所謂變化不能令停。亦甚得旨也。今論中文有小改。但取儒釋相符之義。非謂彼彼也。言見新者。即前今物自在今。非故者。即前昔物自在昔。秖少頃時。今昔尚各住一世。况日月年劫耶。
二結成。
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
牒上仲尼所說。則新故各住。物無來往義已明矣。
五責情。
既無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
往返者去來也。微朕者小迹也。推諸法性相時分。求去來之迹。無毫末可得。未知惑者有何物而可曰動而非靜乎。自破題入序至此。破執動之見已訖。
三舉事結顯。
然則旋嵐偃嶽而常靜。
自開章已下盡顯萬物不遷。故今牒而結之。旋嵐者亦云毗藍。華嚴音義云。正梵語云吠藍婆。此云散所至。即風名。此風所至無不散壞。又翻云不遲。義翻為迅猛風。偃息也。嶽山也。偃息山嶽即風之散壞也。康云。偃者仆倒。亦取壞義。舉迅猛之風。偃息羣嶽無所不壞而風。畢竟非山。山畢竟非風。既不相是。亦不相到。故曰常靜。故知風山性相各有所住。雖飄鼓迅猛而常靜矣。下三句例知。
江河競注而不流。
水雖奔競。前波後波各不相到故不流。又畢竟不能易於濕性。故不流動也。
野馬飄鼓而不動。
莊子云野馬也。郭注云遊氣。以三陽之月日氣鬱盛。則見遊氣飄鼓。歙歙然而前後各位。故無所動。
日月歷天而不周。
歷涉也。天輪左轉。日月右旋。時分各住。故歷涉天輪。不見有周帀之相。
復何怪哉。
怪者異也。即動而靜。四皆不遷。何有動相可怪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