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9200000019

第19章

以喻上真應身不一不二之旨。山谷深遠曰幽。隨召則有響。明鏡當臺隨照則有象。谷唯幽鏡唯明。本無聲象。以喻真身。唯具性淨功德。本無名相。召之則有響。照之則有象。以喻隨緣應身。示現名相也。良由谷幽故能應響。鏡明故能現象。則以喻由智合理為真。方能起應。又由應響。方知谷幽現象。始知鏡明。則以喻由應化無方。始達理智究竟。以喻求法反覆可思。

對之弗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

釋鏡像喻也。此明非唯真身。本無來去。應身來去之相。亦非實有。如鏡中像。對之則現來無所從隨順也。順而推求。求之既無。以何為往。但由外相對之。則恍有。有非定有。不對則惚無。無非實無。應身示現之相。理亦如是來。無所從去無所往。但由機緣感不感故。見生滅耳。

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釋俗響喻也。亦顯應身去來之名。非實有也。在召者。見響曰動。谷本常寂。谷本無聲曰隱。處召之應彌彰。但由召者呵之則出幽。不呵則入冥。故曰谷響。有無變化無常示現之名。理亦如是。但由根有感不感故。說佛有去來名也。

二顯義三。初約化體名相顯。又二。初即名顯義。

其為稱也。(牒二涅槃名)因應而作。(作者立也)顯迹為生。息迹為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

應本自真故。

無名之道。於何不名。

由無名故能順一切名。故曰於何不名。

二即相顯義。

是以至人(牒上真應佛也)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

前云方圓不寫。今云隨方圓。得方圓之相。在人天得人天之形。以方圓汎舉天人正論故。又方圓約土。人天約身。非唯全真。起於應身亦乃全真。起於應土故。祖教明以緣就性。身土體同。以性就緣能所差別。今明以性就緣故。在方圓為依。人天為正故也。

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

反明也。豈有天人之所能能於天人之事耶。

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順明不二也。由理絕天人故。能隨天人之緣也。

二約化用施為顯。

其為治也。

治上呼。即前有無二用。

故應而不為。因而不施。

前云因應而作而體絕施為之相。施謂施設。為謂作為。示現身土出生入滅住世說法。皆施為也。

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為故。為莫之大。

雖絕施為之迹。而施為應化。廣大莫加。其能廣大者。蓋出真起故。

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乎無名。

返小成者。以大用無方。迴返丈六之身。一佛小成之劣用。以稱真廣大會。三乘有作之用。歸無名之化源。此約法性宗。即真之應。收前二教也。

經曰菩提之道。

菩提約智。涅槃約理。理智無二體故。今引經說菩提義。意證涅槃義也。

不可圖度。

此句為總離下諸句圖度之相。

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

無上相故高。不能圖度等極。謂邊際相。水深曰淵。謂下盡相。此二句是一相。謂無高下是離豎窮相。無廣極是離橫徧相。此上遮相也。後二表相。言大則包藏天地。言細則入無中間。如隣虗塵。更無中間之位。亦全具道體故。入無間。

故謂之道。

結上所明不可圖度是謂菩提也。

三結成。

然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

以菩提絕圖度。例涅槃亦絕圖度。故不可以有無名相得之之義明矣。

二結責惑情。

而惑者(不了真應之人)覩神變因謂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

此責前云。有餘可以有稱。無餘可以無名。神變者。示現出世不測之用也。

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牓玄道。而語聖心者哉。

妄想者。倒心也。牓者示也。有名者。執有無名相。為返本真實神道妙稱故。今責之。有無唯妄心所居。豈以此標示為涅槃。而語論聖人心智耶。又有無不可標玄道妄想。豈足語聖心心為能證玄道是所證。此責以妄為真也。

三述意顯解三初述解意。

意(解心)謂至人(證極曰至人。寄人以顯法體)寂怕無兆(真體常寂本無聲色)隱(無餘)顯(有餘)同源(應全真起)存不為有(示現有餘故非有)亡不為無(示現無餘故非無)。

二徵釋。

何則(雙徵上不有無義也)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

先單釋不有義。佛出現事。生必兼形。形不兼生。八相成道。則有受生。若千丈及十重身土現形非生。凡可示現處。無不受生。現形既曰示現。於生形則體常寂滅。故曰存不為有。

以知存不為有(結不有也)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

此下單釋不無義。智為能入。理為所入。三昧此云正受。亦云等持。從理之智。還契於理。理智不二。三際平等故。不可盡即諸佛之正體。示現之相雖滅。此不可滅故盡見也。

又云。入於涅槃。而不般涅槃。

般入也。示相入滅體本不生。何有入滅。故曰亡不為無。

以知亡不為無。

結不無也。下雙述成。

亡不為無雖無而有。

示無而真體常住故。

存不為有雖有而無。

示有而真體虗寂故。

雖有而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故。所謂非無。

即應而真。以顯佛體本絕有無矣。

三結定。

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絕言象之逕斷矣。

逕路也。故有無是言象之路。既出有無。則言象路絕斷。定如是矣。

三結責乖旨。文三。初牒前非理。

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此牒前文)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旨者也。

神極玄旨。皆語深理也。聖人證此。尚無能所之迹況外有身智。為患難。而欲棄滅之事耶。然此下論文。古人多謂重破無餘涅槃。以執有易遣滯無難除故。乍觀可爾。細尋則局以下有頓赴殊對象出心生等義非一向破。無既迷上位體玄旨執生執滅。竝為所破故。科曰結責乖旨。

二以理推破三。初引經立理。

經曰。法身無象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前說聖人以身智為患故。今引經立真應身智正義。以為能破。各有二句。皆上句明真。下句明應。又上約理。下約事。法者軌持義。身者體義。法性有真軌持義。為萬法所依之體。聖人證此故曰法身。所謂湛然虗寂。本無色象故。金光明曰。佛真法身。猶若虗空。而能隨緣應。現示種種形。經又曰。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般若智體。本自無知。而能對緣不失鑒照既身智。即真而應。應本自真故。即身無身。即智無智。何有患難。而欲滅耶。

二釋成正理。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

釋上應物而形也。羣機不一故言萬。一時普應故頓。赴既無形而形故無撓動。

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

釋上對緣而照也。雖異問殊對。而無心普應。不干動其思慮故。

動若行雲止猶谷神。

雲無心而出岫。以喻頓赴。而不撓其神。谷無念而答聲。以喻殊對而不干其慮。

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動靜者乎。

雙結上也。

既無心於動靜。亦無象於去來。

即應而真故。智本無心。形本無象。何有去來動靜。而有有無決定之名相耶。

去來不以象。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即真而應故。智無方形無礙。器者皿也。可承受義。機熟受化。則無不示形故。

三結破有無二。初破有。

然則心生於有心。象。出於有象。

此先破前有餘之執悲智心。生相好象。出在根感故。見有心象也。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勤。紜紜自彼。於我何為。

我者。即法身真我也。金石流而不焦者。劫火壞時。金石流散。此不可焦。蓋由真體無相故。又用無勤勞者。由真心無念故。紜紜自彼者。身智之事。自屬受化之機。非法身如是此破有畢。

二破無。

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

次破前無餘之執。前說身智為患。今直非之。八極者。四方四維身智尚無。況有患難耶。

益不可盈。損不可虧。

損必有所益。真體有必有所。無前既無有此必無。無有非有故。益不可盈。無非無故。損不可虧。下責云。

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逆太平

    逆太平

    张宁来到九州之前,九州天下太平。看着修士满天飞的世界,张宁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给师尊报仇找到回家的路看尽九州风景但是他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一名该死的英雄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心理疾病尤其如此。你是否经常无意识重复同一行为?你是否每天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难道得了绝症?你是否怎么吃都觉得不饱,还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胖?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他总是真诚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你有没有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你已经身处危机边缘,请对号入座。
  • 家有渣夫

    家有渣夫

    世界上最恼火的事,不是买进门五年的童养媳成亲了,新郎官却不是他,而是他终于如愿将那女人赶出柳家庄,他家二弟却立马欢天喜地的把人又娶了回来。遭到双重背叛的他却下场凄凉的被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以上,均只为某个醉死温柔乡的渣夫被人撺掇着下完休书后的黄粱一梦。
  • 透视圣医在都市

    透视圣医在都市

    修仙千年,强势归来!这一世,他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这一世,他要红颜相伴,荣光闪耀!这一世,他要苍天敬畏,大地颤抖!
  • 爱神之恋

    爱神之恋

    曾经,她只是一个平民,却因为一个选择坠入深渊,从此不得抽身……12个男生只爱她?天!别闹了!挚爱的背后,竟然隐藏这不为人知的秘密?情绪?控制?喜怒哀乐怨悲恨?最终,敌不过她的爱!完美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谎言?是去理性的她,能否再一次被爱唤醒来……
  • tfboys:爱我,请你等我

    tfboys:爱我,请你等我

    “你为什么这么对我!”顾言诺撕心裂肺的喊着。“诺诺,你听我解释好不好?”王俊凯看着情绪失控的言诺说…………本书微虐。
  • 说说那几年

    说说那几年

    我喜欢你已有七年我爱上你不过瞬间你爱不爱我我不知道只愿你能够回头看我一眼哪怕一眼我本不是软脚虾为何兄弟要如此待我在这世界上软弱就要被打那么我就组建自己的势力和你们一决高下
  • 炎子凡不凡

    炎子凡不凡

    炎子凡三岁时,手捧一团淡蓝色火焰到处炫耀:“吾刚出生就觉醒源心了,吾不凡啊!”炎子凡五岁开始学习炼丹,七岁时已多次炼丹失败,皱着眉头心里难受,却依旧给自己打气:“吾炎子凡,不凡啊!”炎子凡十岁时,自学并布置偷天大阵,他看着一件件大阵偷盗来的东西,哭丧着脸,觉得很委屈,却不愿承认自己资质差:“吾炎子凡天资绝世,虽布阵失败,可吾不凡啊!”(没有丹田气海……所以修炼体系应该算是新的吧……)
  • 此生与子偕老

    此生与子偕老

    当两人年轻时不小心走散,十年后重逢,是否还有勇气问候?当年熟悉的街头,想起曾经的温柔,是否还能找到拥抱的理由?十年匆匆一瞥,是否还记得当初曾经许下与子偕老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