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6000000009

第9章

丹经常言:“借假修真。”夫借假修真者,借假我以修真我之谓也。色身为假我,法身为真我,此自身言之也;元神为真我,识神为假我,此自心言之也;妄意为假我,真意为真我,此自意言之也。总之一真而无不真,一假而靡不假,后天之精、气、神皆假也,惟先天之元精、元气、元神,乃谓之真。三者返原,谓之全真。然以后天破体之人,三者皆假,今欲修之,究从何处招来“全真”以易假乎?盖真我即为法身,法身未成,真我未见以前,先不管真我、假我,真假皆我也。即由假我,以招真我,道书谓之“即假修真”。去其假者,而真面目自露矣。如识神本假,招真我即从识神招之。下手之初,仍借识神用工,至诚专密,正心诚意,将假我之六识,并为一识,佛经谓:“归并三心,灭除四相。”三心者,过去、未来、现在也;归并三心,即除去过去、未来之心,而归于现在一心。《易·艮卦》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即物来顺应之现在心也。“四相”,即人、我、众生、寿者,《金刚经》言之详矣。将六合一,守定此一,再将所守之一,归于虚空,而元神出矣。惟下手工夫,太空亦非所宜,修丹先宜用有,陆仙潜虚之说也。入室之初,不能纯然清净无为者,因无为是“慎独”工夫。身无为,而心不能清净,究有何用!先须有诚意,方能得真清净;真清净,则不无为而自无为矣。“真意”即诚意也,六识并入专一之意,此意若有若无,若存若忘,内念不起,外念不入,炼之既熟,心中自然清净,而意乃诚矣。是时心中混混沌沌,不识不知,色、声、香、味、触、法,皆不能入,而虚空之中,恍惚有一点孤明历历之意在,又实无所觉知,如赤子之一任天真,非有想,非无想也:儒谓“诚意”,道谓“真意”,佛谓“正觉”。是时,此真意复到混沌之时,而元神出矣。

修道者,多易着有着无,若欲不着,其间有甚?此宜体会者也。请自试验之,即“坐垂温”是也。在一念不起,一意不散时,若工夫做得合法,玄窍处自有温温然一团无形之炁。此炁似气非气,实神、气凝合之象,真意内蕴,乃有此景。此温气不易保留,心一动即散矣。有此微温之鼎,药物亦即此也。若无此,即为“煮空为铛,静坐孤阴”矣。《契》喻之春泽解冰,皆有“温”字在内,取温煦、融和之意也。火怕炎,水怕寒,发热即炎,无温即寒,皆非法也。惟温温,方得火候之正。阳精既生,铅鼎既立,然后识神乃泯,元神乃凝。《契》谓“凝神成躯”,即凝元神而成法身也。盖元神者,法身之主也;识神者,色身之主也:皆不离于我身,而我则有真我、假我之别。真者,本无生灭;假者,用尽则死。胎儿在腹,元神凝为◎象,此即胎儿之法身也。及有形之色身完成,而元神退位,识神来附之矣。成胎之初,先有胎原,胎原者何?即性命藏于内,而精血包于外之◎也。内虚者,法身之原;外实者,色身之原也。即男女交媾后,过七天,腹下有如黄豆大之一物,至静时便能跳动,下至子宫,上冲心府者是也。有此乃娠,凡惯娠之妇人,皆知之。胎原在腹中,本随时转动,而人在动时,因识神用事,故不之觉。到静时神光内照,即觉之矣。七日即一阳来复之时也,《旧约》上帝七日而造成世界,亦取七日来复之意。修道者,亦须修到有此。名曰“丹原”,亦谓“丹头”,其象与胎原无异也。丹原即内玄关,玄关有内外上下之分,后当详细述之。

胎原在母腹中,时时跃跳,而丹原初成,亦上冲心府,下至命门,其象正同,故谓之结胎也。胎原渐积,而生经络、脏腑、骨节、皮肉,以成形身。其所以长成有形之体,则由神气运用于内而精血发舒于外。七月胎成之后,神气在无形中,仍结一团,住于胎儿之脐下,跃如转轮。故母之呼吸,能由脐带通入,亦成一呼一吸,轮转无一息住,呼吸亦无一息停,故谓之“胎息”。胎息由脐下以上通泥丸,下至涌泉,周身毛孔,无不薰蒸,此胎儿之所以时时盗天地之元气,以成人也。修士亦必修到胎息,心息相依,行则同行,住则同住,而凝和为真金鼎,廖蟾辉曰“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李涵虚曰“止则止于肾堂之前,脐轮之后,维系乎规矩之中”是也。佛经曰“法轮常转”,亦指此言。再由胎息进为真息,则六脉已停,气归根,周身毛孔自然呼吸,不由口鼻出入,置鸿毛于鼻端,皆不能动。而一团先天祖炁,在无形中往来升降,佛经曰“转大法轮”、白玉蟾曰“自在河车几百遭”是也。盖后天破体之人,呼吸之气,仅至“中脘”,不能息息达于脐下;真人之息,息息归根,深达于踵,由任、督二脉升降,而散之八脉九经,《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常人之息以喉”(见《庄子·大宗师》)是也。俗语之“立定脚跟”、“脚踏实地”、“真履实践”皆是也。故修道自《履》卦入手,孔子曰:“履,德之基也。”(见《易·系辞下》)德者,得也,得理炁之正者也。天以生生不已为德,而生生不已,由浩然之气流行;人以五常四维为德,而四维五常,亦由浩然之气所生。《易》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见《易·乾文言》〉即与天地阴阳之正气相合耳。

藉假修真,即于色身中提出法身。佛书曰“去矿留金”,道书曰“淘沙见金”,杂质去则纯金出之意也。假者如矿、如沙,去之而真金自见。丹书比元神为“丹砂”,又比为“汞”,又为“朱汞”,生于震木之中。又谓之青龙之玄气属木,离火中有此木液为汞,因识神为杂质,如矿如沙,必从中提出木液,方为真汞。夫火本木生,何必火中出木?因识神而蔽之,识神如火,火盛而木焚,火熄则木全现。返之而由火中出木,此中有工夫法门也。朱汞即真汞,欲使鼎中生汞,必先池内入银(鼎是大、小虚空),《悟真篇》曰“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是也。其法先将水银下去,而朱汞即能取出矣。此比喻甚妙,汞即朱汞,砂从水银中来,砂无水银,本一矿之物,有水银方可提出朱砂,朱砂亦炼水银。其意必先将识神归一,而入鼎中,然后朱砂之元神乃出。因识神附形而灵,今使之在虚空中,无所依附,即能转识成智,而元神复矣。黄翼氏曾在滇桂服官,目见水银、朱砂互提锻炼之事,著有笔记甚确。《悟真》此语,即“藉假修真”之事也。元神、识神及意念等之分别变化,兹特详述如下:最初为无极,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一物,而有动意;将动未动,即仍虚空也。太极动而生阳,图内之一点·,即先天理炁也,至动极而理炁充满太极。动极又须静,静而一生二,为有形之气,即阴气也。阴阳各占一方,而为两仪,两仪又分为四象:上例第一图,为天地造化之理;第二图,为人生造化之理,与天地大造正同;第三图,空即无性,元必本真空也;第四图,与情对照之性,则为性、命已分之两仪,即人之本性也。所谓元性,乃性之体,天赋于人,在受炁成胎之时,尚未有形身也。此处务要分明,不可含混,殆即“无名天地之始”,亦即道也;第五图之元神,即本性之动时言,浑沦为意,明白为觉;第六图之良知,则更进一步矣。所谓觉者,尚未有知,由觉生知,因知而即能,是谓“良能”,知本于内,能则在外矣;第七图之识神,为后天思虑之神,故有念与识之分:念起于内,自动也;识成于外,被动也;第八图之元情,为本来之情,非后天之七情,即性之感触于外,而动者也,亦要细绎其义。

性处内者也,情御外者也;性主乎心,情在乎身。性本寂然不动者,感而遂通,则发为灵觉;情本随时驰动者,系于外物,则为识欲。故佛经分别触、法:感于身者谓之触,属于情者也;蕴于心者谓之法,属于性者也。性体既空,则法变空;性无可说,则法亦无可说,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此所以谓之“心法”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可以“心心相印,一言而妙悟菩提”。若情则根于外缘,六尘触之而后发,有动于中,必摇其精,所谓“内随外漏”是也。故情有内外,性无内外;无内外者谓之“中”,有内外而发于天真者谓之“和”;中者本也,和者末也,即末以返本,由本以齐末,是谓之“双修”之道也。元情本善,因习而变;性是空体,无所谓变。不变者无生灭,而变者有生灭,其所以变,唯识成之,故又谓之“情识”也。

意者本心将动,似乎有一点动机,而不明白,即为真意是也,修道者须修此真意。觉则比意稍进,动而生明矣;觉与意之不同,即在明辨与浑沦之间。一似空非空,一即色即空,至良知由觉而生,混然天理之正,随天而发,有知见而无是非心,无好恶心,进而为良能。良知、良能一也,即知即行,无转变心,行而即空,所谓“物来顺应”是也。良知即“乾以易知”,良能即“坤以简能”。大道简易,从良知、良能而来,即知即行,即行即空,即大道也。又知、能须合一,不合一即非良知、良能,此中不容转念也。刘悟元注《阴符经》,名曰“灵知”、“真知”。灵知即明觉,真知即真意,由意生志及真意。一点真意,纯一不变,即志也;不即不离,即诚也;亦不转念,亦不生思,持其混沦之态,即诚也。志则较重矣。盖动一意而不变,始终持之,是谓志,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见《孟子·公孙丑上》)是也。若念则由识神而发,与意不同,意者将动未动,仍是混然;念则明明白白,有事有物矣。意一落实在,即念也,故念在道书上,为思虑之神:已往者为想,未来者为虑,现在者为思。然念之中,只已往、未来,而无现在。现在之思则含觉,不过较觉稍重耳,此谓之“正念”。《易》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见《易·艮象》),不出者,不涉于过去、未来也。正念近道,故佛经谓“归并三心”,即将想、虑泯去,并现在一心,炼念者为此而已。已往、未来、现在为三界,亦即三心,将往、来并入现在,则念转为觉矣。念者有触即发,意者本心自动。识念皆有触而来,识即知识也,是非好恶,皆由识生。念尚未发于外,至识则完全露于外矣。性系中各类,皆自动于中;情系中各类,皆有触于外而生心。外有所触,发现于内为念;外有所触,仍现于外为识。两者互相为用,而实不同,意一转即成念,觉一转即成识,善变为恶,空转为有,人生堕落,即坐此也。试细别之:

意有称为“如意珠”者,言真意如珠,圆洁无比,转瞬即无。而意转为念,念念相续不断,则假夺其真念,佛用“念珠”者,即取转妄念为“如意珠”也。此念惟“慧剑”方能断之,所谓“慧剑”,即真意元神也。元神中良知、良能、明觉等,皆统于慧根,即灵根也。以此为剑,方能斩断邪念,盖惟真我方能去假我也。智根由中阴来,中阴即魂,从无始劫来,不知作若干次之主人。由太古历三代、汉、唐、六朝、五代、宋、元、明、清,不知几次,转而复生,故谓之“流浪生死”,如江中之浪,前浪推后浪,滚滚不休。中阴带有智识,由宿生而来者,即“智根”也,如人有生时能忆前生之事,读书如已读,下笔如宿构,皆此智根之作用也。慧根为天地之灵根,智根为历劫之灵根,又有业根,因有善恶之宿业故也。修道者统曰“开智慧”,智、慧合而曰“通”,能知三界十方,过去未来者,赖此智、慧二根。慧根亦即先天之灵机,夫能动曰“机”,故道书曰“机已将动”,曰“已有动机”。未动时本虚空,机一动而生有,谓之曰“真空不碍妙有”;机一息而归空,谓之“妙有不碍真空”。修道者之“火候”,如“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皆机也。真意为生机,识神所生之念,曰“杀机”。《阴符经》一“机”字,所谓“天地人皆有杀机”者,指顺行之造化也。生、杀机即为意念之初动,“恩中有害”,真意转为念,念即害也;“害中有恩”,即念止而成意,意即恩也。《悟真》曰“若会杀机明反覆,始知害里却生恩”。二者互相辗转,意觉动而不知止,即转为念;识念止,即意识止,即觉。其消息甚微,念念相续,佛家谓之“烦恼”,《圆觉经》谓“烦恼即轮回种子”,若随顺流浪,即入轮回。是、非,好、恶之心,统名之曰“挂碍”;见物生心,即为挂碍,有此即有生死。心中能无挂碍,方得清净。二者为人生之业障,然阴阳对待,意觉念识,互相为用,烦恼止而为意,挂碍止而为觉,二者皆由空生。无中生有,性中生意、生觉,情中生念、生识。其不动者,一为真空,一为顽空;顽空生念、识,真空生意、觉,此其别也。佛家讲“化识为智”,又曰“转识成智”,《唯识论》讲之甚详。识有八种,第七种“末那识”,由此识即到八识之元神,七识为“传送识”,传送即觉也。转识成智之理,与道家无殊。《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亦即真意;又曰:“空四相、去三心。”仙佛两家,因心性用字不同,似觉微殊,其实一理也。经曰“不可说”,又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方见真心”。又佛家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亦即慧也,元性之灵觉也。然生机启于慧根,杀机启于智根,则为佛说所未详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何方豁浪

    何方豁浪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人类从远古的愚昧时代走来,走过原始的部落,走到神秘的宗门,迎来霸道的王朝,更有一天要飞向璀璨的星空。他们曾经空空如也,所有人都是俗子凡夫,嘻戏喧闹,痛饮嚎哭。如今斡旋造化,颠倒阴阳,却早已忘却了自己的母亲,失去了心中的信仰,清澈快活的眼睛只余空空洞穴,森黑可怖。故事从一个平凡的小子开始,小人物大时代,风云突变。
  •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忆往昔娅

    忆往昔娅

    问世间情为何物?忆往昔峥嵘岁月,回忆过去时光,留下的只是“悔”字,多年的分别你还会记得“我”吗?。苍天有眼在次让他们相遇………………治疗‘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时间,我们还是有缘在见吧!
  • 网游之意乱琴迷

    网游之意乱琴迷

    再入游戏惹风波,这就算了,最让许月笙想不明白的是,她竟然还被大神给赖上了,哇咔咔。可是还没有得瑟够,这妹的,居然要来打她大神的主意,这给自己抢的就算了,可是竟然是帮别人抢的。许月笙杏眼一眯,丫的,老姐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看软妹子,如何一秒变女汉子,斗渣妹,撕毒三,争男神!
  • 真爱知心

    真爱知心

    这是一部带有时代印记但主旨鲜明、精神永存的作品。在你翻开这本书前,我不想透露给你这是怎样一个故事,里面所有人物有着怎样的经历,我只想把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先传递给你:在真正懂得爱的涵义前,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圆心的,会犹豫、犯错、迷茫,甚至会在这个浮躁社会中轻而易举地忽略掉生活和感情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真爱。我不知道你在有缘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享受着甜蜜爱情,还是经受着感情困扰,亦或是迷路在婚姻的围墙,我都衷心希望你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情感中最纯真、最宝贵的东西——知心。爱情有责任,婚姻需担当。愿你能勇敢打破象牙塔,学会自省、包容、理解,成全……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记得:真爱知心,且行且珍惜。
  • 才女陪男神欢喜冤家

    才女陪男神欢喜冤家

    ''你谁你啊你''苏蕾一知名作家。''我是你的相亲对象''''什么不是大哥你吃药了嘛你你认识我嘛就说我相亲对象我相亲对象我怎么就不知道了''周怀瑾淡淡的说道''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啊你我告诉你别以为长得帅就可以随便跟人搭话''''你是叫苏蕾对吧作家今年25岁对吧我28岁记住了我叫周怀瑾我喜欢上你了你就是我的''苏蕾喝的咖啡差点没喷出来什么啊这都哎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遇上了个神经病算了不跟病人计较了;这时候苏蕾的电话响起''喂,蕾蕾啊我是爸爸哦对了你还在精品咖啡点里吧是这样的你早上走的急我还没说完话你就走了今天你隔壁的尹阿姨给你介绍了现在你们在一起吧。''''不是吧我的爹啊别人坑爹你坑我啊。。。。''
  • 击破星空

    击破星空

    这是发生在未来的真实故事。千年历史的空白断层。宇宙政府背后的阴谋?古代沉睡的超级机甲,失落文明的宝藏“潘多拉之盒。”真相,反叛,征途,还是战争?始转动的齿轮,打开了命运与秘密的门扉.为了心中那个小小的梦想,命运之轮已悄然转动。崛起,开始陷入身不由己的漩涡之中。破碎的大地上空,呼啸飞过的漫天机甲,正讥笑的看着人群。最强?不!人类的梦想是永远不会就此完结。恐怖的强者,诡异的能力,娇羞的萝莉,冰雪的御姐……这个罪恶的世界,是走向毁灭,还是重获新生?为了保护你,我将毁灭世界
  • 都人帝女

    都人帝女

    一个女人的一生,也是所有女人的一生。一个时代的宿命,也是所有时代的宿命。晚明之际,天下汹汹。帝行邪僻,世风奢靡。最终导至了人欲横流,天倾地覆。甲申之春,崇祯殉国。其三公主朱徽玉一脉,从巍峨的皇城,流落到了狼奔豕突的民间……在屈辱、背叛和杀戮中渐渐长大成人。她用流着泪的心,去寻找人生之路。她用滴血的眼晴,去审视这个鬼魅横行的世界。汉风唐韵梦中树,腥风血雨刀边路。一空晚明歌伴泪,三分残月鬼作赋。她的故事,还得从李自成入京那一年春节说起……
  • tfboys之勿忘初心

    tfboys之勿忘初心

    她和他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她只能远远的看着很火的他,不曾想一次机遇他们又重归于好,但特殊身份的她......
  • 总裁傲娇受:孩子是我的

    总裁傲娇受:孩子是我的

    天才儿童勇斗爹,输人不输阵,开个新号就叫:晨轩小宝包养号,气坏亲爹乐死娃,很好很好!“晨轩晨轩,你想追我妈咪吗?”小宝眨着小电眼笑咪咪的看着自己的总裁爹地!“睡都睡过了还追什么追?”某男淡定从容的表示!“……”小宝不淡定了“这是啥时候的事儿?”司昊轩揉了揉小宝有型的发开,将其进化成鸡窝,满意的笑笑“在你出生之前十个月之前!”……“小宝张大了嘴巴傻了!”……“夏羽果瞪着面无表情说着这话的某男,别当老娘不存在!教坏孩子了!喂喂,你该担心的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