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6000000003

第3章

第一讲

乾坤坎离天地橐籥

内外虚空运毂正轴

八卦有先后天之分,故乾、坤二卦,亦应分先、后天。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所谓“乾”、“坤”,乃一阴、一阳也,生于太极。太极生于无极,无极实无也。由无极生太极,体仍无物,其象为○。太极动,而生一炁,其象为⊙,仍无形象,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即一阳之炁也。迨无形炁足,而生有形之气,是为静而生阴。于是,无形之炁,清轻而上浮为天,为乾;有形之气,重浊而下凝为地,为坤。其象如,而两仪立矣。天上地下,而其中真空。真空之处,仍为一太极也。无炁无气,合之无形之炁之天,与有形之气之地,而为三。三即一也,其象为,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当二万四千里之间,正为真空,而成一太极,名为“大中极”,又谓之“天地之心,省言之曰“天心”,亦曰“道心”。两仪既分,阴阳相荡,炁气相交,又分而为四象。其象为,阳包阴,无形之炁在外,有形之气在内,为日;阴包阳,有形之气在外,无形炁在内,为月。天地日月之间,仍有一中,而为真空之太极。合天地日月而成五,五即三也,三即一也。广成子告黄帝以三一之道,《悟真篇》曰“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即指此也。一为天地未分之太极,三为天地已分之太极,五为四象成立后之太极,太极包天地,天地又包太极。即物以明之,譬如鸡卵中间有一小空,其色淡黄,外以黄色包之,又以白色包之,而鸡卵之两尖皆有空隙。其象如下:中空即内含之太极也,白黄即天地也,两尖之孔隙,即外包之太极也。此特举一物而言之,其实天地间万物之化生,其象无不同乎大造,皆由一中之空发源,而后从外而附益之。动物之胞胎,植物之种子,无乎不然。可以见造物之神妙矣。修道者仰观大造,执之以为法,由四而返二,由二而返一,由实而返虚,由后天而返先天,皆于此虚空之中下手,而返乎大极之本来。三教圣人,皆以中字代表太极,而形容此虚空之体。太极之体为○,加以理气之丨,则为中。中者,虚也,通也,合二中字成一贯字。古贯字,其形如。修道者身内一中,身外一中,合二中而成“贯”,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而中庸之道得矣。又中者,正也,不偏之谓中;凡有形之物,无有不偏而能正者。惟虚空则大中至正而不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于此可以见太极之体矣。

《参同契》曰:“乾坤为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乾,阳也,阳炁无形,画一以象之;坤,阴也,阴气有形,画一一以象之。积三画而成乾≡,乾为天;积六画而成坤≡≡,坤为地。三生万物,三字又有终字义,成始成终,故积三画以为卦。乾坤交,而成离坎,天地交而成日月。乾坤以离坎为用,天地以日月为用。“易”者何物?即日月是也,道家谓之“丹”,合上日下月而成丹字;佛家谓之“明”,合左日右月而成明字;儒家谓之“易”,亦合上日下月而成易字。易也,明也,丹也,一也。天地之用,由日用以显之,积其升降往来而成寒暑,分四时。万物之化化生生,皆经四时而成功。东方为木气,于时为春,木有生生之德,而万物生;南方为火气,于时为夏,火有炎上之德,而万物长;西方为金气,于时为秋,金有杀物之力,万物遇之而凋伤;北方为水气,于时为冬,水为收藏之气,万物潜藏:此先天五行之气也。兹于古《河图》证之:《河图》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一六象北方壬癸水,二七象南方丙丁火,三八象东方甲乙木,四九象西方庚辛金,五十象中央戊己土。中五象太极,含四象中空,无形而内蕴妙有,又象太极之含一炁。自其始化言之,天一之阳炁,其性润湿主静,名之为水,而藏于北。北,成始成终之坤方也,故象为冬。冬主归藏,而为万物资生之本也;地二之阴气,其性上炎主动,名之为火,而丽于南。南,至尊无上之乾方也,故象为夏。夏主长养,而为万象交明之时也;东三则合天一地二而成其性,主生,其气则温,故象之春,和煦有仁慈之德;西四则合二水一火,而其性主杀,其气则凉,故象之秋,严肃有义毅之德。气之激而荡者为风,故东、南、西、北之风各顺其性,而生、长、杀、藏适符其德。金、木、水、火居四方之位,中间之空间,名之为五,即土气也。土旺四季,藏在金、木、水、火之中。万物生于空间,由空而立,即无不有空在其间,故土气周流四象,而无不在,此先天气化之五行也。在地则为水火木石土之五形,在人则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仁由性发,诚中形外,如东三生生之气;义由情动,感外应内,如西四刚肃之气;礼生于心,外为节文,如南二之火;智出于身,内含机变,如北一之水;信应中宫,妙有中宫,仁义礼智,无不因信以成。信实立人之本,如中央之土,而旺四季也,故真意谓之真土,为性命双修之真主宰也。

何以名之以“门户”?宇宙譬之一室然,乾坤张其门枋,日月从中出入而运用之,其象如。万物之化生,由于五行;五行之消长,由于日月。一升一降,而昼夜分矣;一往一来,而寒暑成矣。今日时逢冬至,正日月交光之日也。日月南北相交,日上月下,月吸日光,而一阳生。由一阳,而二阳,而三阳,盛极则衰;时逢夏至,日月东西相交,日吸月气,而阴生焉。自一阴、二阴、三阴,阴衰阳复,又逢冬至,而日行一周天矣,需时一年。至月行,则一月一周天。凡此日月之运行,即阴阳二气之消长,有开必合,此其所以为门户也。乾坤又为“众卦之父母”,乾为诸阳之宗,为父;坤为诸阴之宗,为母。父母相配,阴阳相交,产生男女。《乾》一索《坤》,得其初爻,而生《巽》,为长女;《坤》,一索《乾》,得其初爻,而生《震》,为长男;再索而生《离》、《坎》,为中女、中男;三索而生《兑》、《艮》,为少女、少男:是为三女、三男,此就爻数言之也。《乾》、《坤》气交之初,则先生《坎》、《离》,次生《艮》、《兑》,最后则乃生《震》、《巽》。六子生后,《乾》《坤》已老,退居西北西南之地,让中男、中女居正用事,而听其号令。故曰:“乾坤为体,坎离为用。”离外阳而内阴,日也;坎外阴而内阳,月也。天地位立以后,辟其门户,让日月之运行,而成造化,是即“为用”之说也。由八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流以探源,因末而穷本,盖无不出于《乾》、《坤》之二卦,一阴一阳之二爻。故曰:“乾坤为众卦之父母。”

兹更就《乾》、《坤》、《离》、《坎》之在人身者而言之,乾天为性,坤地为命;性即性根,命即命蒂;离为后天之性,坎为后天之命。《黄庭经》首章云:“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月入日呼吸存。”举上、下、前、后、左、右六者,暗藏一中字在内,中即虚空也。太虚以天地为真胎,日月为真息。日月之升降,即太虚之呼吸也。而吾人身中之呼吸,亦正有似乎太虚,其所出入而锻炼之者,亦为一日一月,亦名之为坎、离。所谓坎离,即后天之性命也。吾人身上之乾坤门户,即上下是也。丹道亦指乾为鼎,而坤为炉,以太虚为乾鼎,以太极为坤炉。人身之虚空即太虚,人身之虚窍即太极。故八门九窍,皆为人身之门户,皆太极也。《道德经》之言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妙即太虚,窍即太极。而观之之法,则在一念不生以观妙;一意不散以观窍。所谓“无欲”、“有欲”,即“一念不生”、“一意不散”之谓,非指有欲念,无欲念也。学者当入室时,神气相依,打成一片,久之而返于混沌,入于无何有之乡。此为一念不起,可于此时而观妙也;但灭动心,不灭照心,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中,而有其觉,自自然然,不加附益,而照体炯然。此即一意不散,可于此时而观窍也。吾人妙窍,即是玄关;玄关者,天地间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天地之大虚空,与吾身之小虚空,藉门户而息息相通。其象如下所列:

学者在此安炉立鼎,亦自有其程序。其始返照内观,由动而静,至静笃,而太极炉立基;其次鸿蒙恍惚,入混返虚,至虚极,而太虚鼎呈象:安炉立鼎之能事毕矣。伍冲虚曰:“鼎鼎原无鼎,炉炉非玉炉。”鼎与炉,原来有象无物,而古今人之误于此炉鼎二事者,不知凡几。兹特抉而出之,明眼人当知所下手矣。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南上北下,而天地定位;东左西右,而日月运行。阴阳有常,刚柔相当,而成造化。乾元资始,乾南面而无为;坤元资生,静顺以承天德。日东月西,推迁运转,而生成象。天地无为,而日月有为;圣人观日月之往来,而知天地之盈虚。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见《论语·阳货》)故天地之生化不可见,而日月之转轮可见,此后天八卦,所以以《坎》《离》正位南北,而退《乾》《坤》于无用之地也。亦即天地为体,日月为用之道也。《参同契》曰:“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者,即自日月之用言也。天地之门户不动,日月由虚空中运旋。一气周流,小而昼夜晦朔,大而春秋寒暑,再大而元会运世,亘万劫不失其序,而盈虚消长,纯出自然。非有主宰,而虚空实主宰之,故曰“虚灵”也,俗称之为风箱。籥即空箱,橐即箱中抽送空气之具。一抽而气出,一送而气入,一出一入,而气自煽火。出入调匀,而炉中之火,熊熊上升,不燎不熄。冶人恃此火候,乃能化金。日月之在空间,为天地之呼吸,而气机升降,自然均匀,岂非橐籥乎!即天地之间虚空也。气之周行,在此空中;万物之荣枯,亦在此空中。其所以调匀此法度,非此空之力耶?天上地下,日东月西,上下者如门户,左右者如匡廓,岂非冶人之橐籥耶?而日月运行,一消一息,又岂非橐籥之开阖自如者乎?故曰“虚而不盈,动而愈出也”也。乾坤定高卑之位,坎离列左右之廓,四卦一牝一牡,而资生资始,万化定基。魏伯阳“以为匡廓”,所以形容虚中之造化者,极其玄妙矣。

人身一小天地也,受炁之初,感太虚而赋性,在天成象也;因太极以立命,在地成形也。体质既备,出日入月,以为呼吸。日月运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而阴阳升降,得十三万五千次。人才辈出之呼吸,一昼夜亦一万三千五百息。日月推移,一年为一周天;人之呼吸,一日夜为一周天。而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则合于人身之经络骨节,出入之息,且时时与天地太虚通,乾坤坎离,固已备于人身;知门户匡廓之所以为门户匡廓者,而道在其中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国王妃没有宠

    倾国王妃没有宠

    新婚当晚,她不在房内,王爷微怒,将她禁足,一禁便是半年。半年之后,皇上召见彻底打破她的安逸,他孤傲,绝情,亦有情。她无畏,无情,却冰冷。(大家有什么不懂可以去看作品相关里的前世今生篇,疑问要留言,呼哈。)他看她眼神越来越强烈。她看他,冰冷悄然散去。阴谋降临,一次报复与权利的争夺,渐渐绽放,成熟,国将易主。他绝望心死,蓦然入狱,留给她一纸休书,她蹙眉不理,“我是你的妃,等我救你。”她看着他,勾起了唇,一脸的笑意。
  • 刀剑幻域

    刀剑幻域

    在现实中饱受欺负的王烨被玉儿带来了克拉蒂亚大陆,拥有系统的他又会做出怎样辉煌的成就呢?参考游戏《骑马与砍杀》参考小说《冰与火之歌》《魔戒》参考动漫《刀剑神域》
  • 四大公主的爱恋

    四大公主的爱恋

    四位公主和四位王子几人经过万千磨难,是什么给他们坚定的信念,又是因为什么他们彼此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感情充满了坎坷,他们心中的念头:不经风雨,怎么见到彩虹!
  • 王的世界:丫头,你是我的

    王的世界:丫头,你是我的

    此文已经经过修改,更名为《殿下节操被你玩坏了!》笔名是‘梁子该’,女主角更名为‘夏小楼’,之前的男主角更名为‘皇甫少司’,新增加的男二(已经逆袭成男一号)取名为‘皇甫灏’(此文主线不变,内容更加精彩)。
  • 幻剑星沉录

    幻剑星沉录

    “你要战,我便战!我命由我不由天!记住,我的名字叫凌通!”一个身怀九灵玄脉的普通小子重生异界,如何一步步战胜命运,成就无上主宰——斗破山河,踏碎星空,挥手间三千世界剑幻星沉,一念间三千大道涅灭轮回!我若掌轮回,天不再倾斜,我若持宇宙,地不再浮沉!——战神之路,灵斗九天!
  • 三国张超传

    三国张超传

    三国之所以是三国,不单单是因为有争权夺利,有争霸天下。文有二曹,蔡邕父女,孔融等一代文豪武有吕布二哥等绝世猛将,智有妖人诸葛,荀彧,郭嘉,贾诩等天下奇才,奇门遁甲有张角,于吉,左慈,相人算命有许子将,管辂,有美人洛神二乔,学医的不可能不读伤寒论,养生的不可能不知华佗。焦尾琴天下名器,赤兔万中无一。这是中国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代,最波澜壮阔的百年时光。
  • 炼器机甲师

    炼器机甲师

    一朝穿越,修真少年被时空乱流卷入机甲世界!人不风骚枉少年,看他如何玩转异界,结合修真与科技,打造世间最强的炼器机甲!——我来了,就是要名动天下!
  • 结束

    结束

    每个人往往期待小说的故事能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然而当那些意料之中的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真正能做的事情是这么少,所有都是始料不及,剩下只能感叹是否会有结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沧桑的大兴安岭

    沧桑的大兴安岭

    往事仿佛天际的云,飘浮在记忆的天空。故乡土地上的足迹,抛洒在林区的汗水,任凭天边阳光流淌,尽幻化作过眼云烟。原始森林随梦远去,兴安人竟背井离乡。难堪林区子弟燕纷飞,演绎人间生离死别。企盼家乡元宵夜,再现昔年满天烟花。雪中兴安银龙起舞,林海春风群山沸腾.漫山嫩绿白桦林,映衬三月红杜鹃。企盼家乡新希望,故乡沃土可耕田。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曾经存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以林海著称天下。因为这里曾经是古黄金之路,故又以金镶边驰名。这里曾经是一片热土,我们曾经在这里播撒过希望的种子。这里曾经是一片沃土,我们在这里曾经流淌过耕耘的汗水,也曾经收获过秋成的喜悦。但是,由于多年单一的原木生产,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原木资源的匮乏,林区经济出现危困,使很多林区人远走他乡另谋生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大兴安岭的杜鹃花依旧,绽放在那一片片倔强不屈的桦树林里,向世人展示着林区的前景与未来。我相信:一百年以后,这里还会出现原始森林。现在虽然留守林区更多的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发展“乳肉鹅草”多种经营已成为林区治危兴林的根本途径,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感慨林区的沧桑变化,目睹在身边发生的故事及林区百姓二次创业的生活,那些爱恨情仇交织成的平凡而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事迹......促使我提起笔,记录到本文的字里行间,浓缩生活,提炼成文,以飨读者。谨以此文感谢关注林区生态环境和林区人民生活的人们!谨以此文对那些在林区留守并二次创业过程中的人们给予关注!有幸来到呼伦贝尔或没有机会来到呼伦贝尔的读者们,本文带您走进大兴安岭,把那些不为您所知道的大兴安岭人民火热的生活展示于读者眼前,本文是让您观察、了解大兴安岭的一个窗口。文中以原始森林消失为线索,记录了林区沧桑的往事,在读者的眼前大兴安岭人民正痛并快乐着。呼伦贝尔学院姜绍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