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懺科大分分(二)
初總出懺名二正陳懺文(二)
初敘述分(二)
初證信(二)
初序說懺由(一切)引經證成(良以)
二發起(四)
初略序罪因(凡夫)二泛指罪相(不信)三約懺三世(過去)四求證佛聖(是故)
二正說分(二)
初懺悔門(三)
初標章總示三障(三)
初顯益勸歸(禮諸)二示相令懺(是故)三略陳罪相(二)
初起障之因(今日)二除障之緣(三)
初列數定名(然其)二勸修獲益(所以)三運心審滅(四)
初另標七種(是故)二徵名列類(何等)三牒名別釋(七)
初慚愧(三)
初牒(第一)二釋(自惟)三結(此實)
二恐怖(三)
初牒(第二)二釋(此是)三結(如此)
三厭離(三)
初牒(第三)二釋(相與)三結(生死)
四發心(三)
初牒(第四)二釋(經言)三結(欲得)
五平等(三)
初牒(第五)二釋(於一)三結(以分)
六報恩(三)
初牒(第六)二釋(如來)三結(我等)
七性空(三)
初牒(第七)二釋(罪無)三結(故知)
四結上勸誡(二)
初勸如法之得(生如)二誡不如法之失(三)
初反明誡怠(若復)二引喻誡迷(且復)三引經誡覆(經中)
二追前略釋三障(二)
初由藉(所言)二結懺(是故)
三分章廣釋三障(三)
初煩惱障(六)
初推煩惱根本(四)
初標障所起(第一)二因申三毒(意業)三果感五趣(是故)四結令懺悔(是故)
二出煩惱過患(二)
初諸聖所呵(夫此)二結令懺悔(是故)
三明煩惱造罪(二)
初列數分懺(六)
初三數(四)
初明時處(某等)二列相(或因)三結罪(如是)四陳懺(今日)
二四數(四)
初明時(又復)三結罪(如是)二列相(或因)四陳懺(今日)
三五數(四)
初明時(又復)二列相(或因)三結罪(如是)四陳懺(今日)
四六數(四)
初明時(又復)二列相(或因)三結罪(如是)四陳懺(今日)
五七數(四)
初明時(又復)二列相(或因)三結罪(如是)四陳懺(今日)
六總數(四)
初明時(又復)二列相(或因)三結罪(惱亂)四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願某)二禮佛結願(發願)
四示煩惱懺悔(四)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立懺之意(五)
初牒名(夫論)二釋義(本是)三出過(人之)四誡覆(但智)五獲益(若能)
三行懺之法(二)
初策三業(若欲)二發二心(三)
初標舉(生二)二念無常(一者)三念正法(二)
初不修善(二者)二復造惡(五)
初諸聖難瞞(而今)二怨證莫解(夫論)三業無可隱(如經)四報無人代(於是)五策勵及時(我等)
四結令懺悔(是故)
五列煩惱名目六廣煩惱行障
二業障三報障
二迴向門
五列煩惱名目(二)
初列數分懺(二)
初原因(某等)二列數(五)
初懺十使(二)
初列相(或躭)二陳懺(今日)
二懺十三隨(又復)三懺三乘(於苦)四結罪(無量)五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二)
初離過(某等)二成德(修八)
二禮佛結願(懺悔已竟)
六廣煩惱行障(五)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策修觀行(三)
初及時勉進(某等)二徵名標觀(何等)三疊名別釋(四)
初觀因緣(三)
初牒名(第一)二釋義(知我)三結觀(以是)
二觀果報(三)
初疊名(第二)二釋義(所有)三結觀(此亦)
三觀自身(三)
初疊名(第三)二釋義(雖有)三結觀(我今)
四觀如來(三)
初疊名(第四)二釋義(無為)三結觀(雖復)
三總念懺悔(生如)四沓陳名數(三)
初原因(某等)二列障(六)
初三寶(起障)二三世(起障)三人天(二)
初三界(障受)二六結(障不)
四二乘(六)
初七方便(障安)二心慧(慈悲)三三觀(空平)四道品(助道)五禪定(八解)六智定(于十)
五菩薩(七)
初說通(三三)二六度(六度)三四攝(四攝)四四弘(大乘)五明行(十明)六向願(十迴)七十地(初地)
六佛果(障佛)
三懺(如是)
五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二)初成德(四)
初成勝報(願藉)二廣修行(以如)三得定慧(於諸)四善說法(樂說)
二斷惑(二)
初永斷(令此)二頓悟(無漏)
二禮佛結願(發願)
二業障(二)
初顯業報(四)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示不明業力(夫業)三因不達業理(五)
初正明(何以)二標徵(何以)三疊釋(現報)四詳明(若今)五引證(所以)
四令行懺獲益(過去)
二列業相(二)
初總相懺(三)
初懺悔(三)
初列相(四)
初總明(某等)二犯重(或作)三犯輕(優婆)四雜舉(於諸)
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二發願(二)
初離過(某等)二成德(常習)
三結願(歸依)
二別相懺
二別相懺(三)
初承前起後(某等)二別中總舉(若總)三別中別列(二)
初總標(別相)二分列(二)
初牒標(身三)二分釋(五)
初身業(三)
初殺(二)
初列罪分懺(六)
初食噉(二)
初引經證罪(二)
初傷慈(第一)二苦報(二)
初略明苦報(二)
初明報(又言)二悔罪(然所)
二備明苦報(二)
初三塗(是故)二人類(若生)
二結懺令除(二)
初結罪(殺害)二陳懺(是故)
二種種殺(四)
初殺因(某等)二殺業(或破)三結罪(如是)四陳懺(今日)
三畜類(三)
初傷生(或以)二苦相(使其)三警迷(但使)
四人類(三)
初列相(二)
初人類(又復)二雜類(或塞)
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五微命(三)
初列罪(又復)二無知(凡夫)三陳懺(今日)
六刑獄(三)
初列罪(又復)二陳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三)
初拔苦(願承)二與樂(然後)三結懺(我今)
二盜(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罪分懺(二)
初總舉以勸(四)
初出過(經中)二顯報(致使)三結罪(劫盜)四陳懺(是故)
二別釋令懺(六)
初官民物(二)
初列罪(自從)二陳懺(如是)
二三寶物(二)
初列罪(又復)二陳懺(如是)
三親隣物(二)
初列罪(又復)二陳懺(如是)
四百姓物(二)
初列罪(又復)二陳懺(如是)
五交易物(二)
初列罪(又復)二陳懺(如是)
六雜舉物(二)
初列罪(又復)二陳懺(如是)
三承懺發願(二)
初四緣不缺(願承)二檀度同修(一切)
三婬(二)
初列罪分懺(二)
初訶欲(三)
初誡欲習(次復)二示苦報(所以)三陳懺悔(婬欲)
二列罪(二)
初出罪相(又復)二陳懺悔(如是)
二發願總懺(三)
初感勝報(願承)二修觀行(了悟)三結懺(懺悔)
二口業三諸根四三寶五諸惡
二口業(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舉(二)
初引經示報(經中)二結懺令除(口業)
二別列(四)
初惡口(三)
初列相(某等)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二妄語(三)
初列相(又復)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三綺語(三)
初列相(又復)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四兩舌(三)
初列相(又復)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感勝益(願承)二結懺(懺悔)
三諸根(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列相分懺(三)
初列相(或眼)二結罪(由此)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感勝報(願以)二結懺(發願)
四三寶(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明(三)
初引經證成(經中)二示苦令修(于其)三結懺令滅(是故)
二別列(五)
初慢佛(三)
初列相(某等)二結罪(如是)三陳懺(今日)
二輕法(三)
初列相(又復)二結罪(如是)三結懺(皆悉)
三紊法(三)
初列相(或眠)二結罪(如是)三陳懺(皆悉)
四蔑僧(三)
初列相(又復)二結罪(如是)三結懺(皆悉)
五攪眾(三)
初列相(或裸)二結罪(凡如)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四)
初供養(願生)二勸請(若有)三修行(于眾)四結懺(如上)
五諸惡(五)
初承前起後(今當)二總舉誡勸(二)
初引經誡罪(如經)二如法勸誡(是故)
三列相分懺(八)
初邪倒(二)
初列相(無始)二陳懺(如是)
二傲慢(二)
初列相(又復)二陳懺(如是)
三穢濁(二)
初列相(或嗜)二陳懺(如是)
四暴戾(二)
初列相(或貢)二陳懺(如是)
五貪誑(二)
初列相(或臨)二陳懺(如是)
六殘忍(二)
初列相(或捶)二陳懺(如是)
七放逸(四)
初列相(或放)二結罪(致使)三示報(墮大)四陳懺(是故)
八結懺(向十)
四躡前結懺(二)
初總舉(向來)二陳懺(今日)
五發願總懺(三)
初世界法(願承)二出世法(遠離)三結懺(發願)
三報障(二)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明(九)
初引經示勸(經中)二指事作證(何以)三舉報警迷(但凡)四人命無常(眾等)五世事虗假(但五)六天福有盡(天上)七取譬世事(如今)八勸離罪報(眾等)九結懺令除(是故)
二分列(三)
初地獄(二)
初列相分懺(二)
初正獄(四)
初總標(某等)二略說(如經)三結報(如是)四陳懺(今日)
二餘獄(四)
初列懺(次復)二示苦(此中)三憶苦(南無)四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三)
初離苦(願承)二得樂(等受)三結懺(懺悔)
二惡道(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四)
初人道(三)
初列相(經中)二結報(致使)三陳懺(是故)
二畜生(三)
初列報(次復)二結報(如是)三陳懺(今日)
三餓鬼(三)
初列報(次復)二結報(如是)三陳懺(今日)
四鬼神(三)
初列報(次復)二結報(如是)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解脫(二)
初分釋(願承)二總明(願從)
二示現(惟除)
三人天(二)
初承前起後(已懺)二列相分懺(二)
初略懺過現(三)
初促命(相與)二原因(如此)三陳懺(是故)
二廣懺現未(三)
初列報(無始)二結報(如是)三陳懺(某等)
二迴相門(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正名迴相(三)
初總舉前文(某等)二普及眾生(二)
初現生得益(二)
初感樂果(現生)二植善因(正信)
二當來得益(六)
初近佛(捨此)二遠魔(願得)三感勝(又願)四尚善(又願)五值聖(又願)六二利(又願)
三上同諸聖(如諸)
三統結迴相(三)
初反明四法有盡(虛空)二正明修行無盡(我此)三總結歸敬三寶(發願)
水懺總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