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0900000022

第22章

京兆府章敬寺懷暉禪師

泉州謝氏子。初住定州柏巖。次住中條山。唐元和初。憲宗詔住上玄寺。上堂。至理亡言。時人不悉。強習他事。以為功能。不知自性元非塵境。是箇微妙大解脫門。所有鑒覺。不染不礙。如是光明。未曾休廢。曩劫至今。固無變易。猶如日輪。遠近斯照。雖及眾色。不與一切和合。靈燭妙明。非假鍛鍊。為不了故。取於物象。但如揑目妄起空華。徒自疲勞。枉經劫數。若能返照。無第二人。舉措施為。不虧實相 問。心法雙亡。指歸何所。師曰。郢人無汙徒勞運斤。曰請師不返之言。師曰。即無返句 百丈令僧來候。師上堂。次展坐具。禮拜了起來。拈師一隻靸鞋。以衫袖拂卻塵了。倒覆向下。師曰。老僧罪過 或問。祖師傳心地法門。為是真如心。妄想心。非真非妄心。為是三乘教外別立心。師曰。汝見目前虗空麼。曰信知常在目前人自不見。師曰。汝莫認影像。曰和尚作麼生。師以手撥空三下。曰作麼生即是。師曰。汝向後會去在 僧參。遶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是是。其僧又到南泉。亦遶南泉三匝。振錫而立。泉曰。不是不是。此是風力所轉。終成敗壞。僧曰。章敬道是。和尚為甚麼道不是。泉曰。章敬即是是。汝不是 小師行脚回。師問曰。汝離此間。多少年耶。曰離和尚左右。將及八年。師曰。辦得箇甚麼。小師。於地畫一圓相。師曰。祇這箇更別有。小師乃畫破圓相。便禮拜。師曰。不是不是 僧問。四大五蘊身中。阿那箇是本來佛性。師乃呼僧名。僧應諾師良久曰。汝無佛性。唐元和戊戌臘月示滅。墖於灞水。諡大覺禪師。大寶相之墖。

越州大珠慧海禪師

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雲智受業。初參馬祖。祖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師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曰阿那箇是慧海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師於言下。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師事六載。後以受業師老。遽歸奉養。乃晦迹藏用。外示癡訥。自撰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法姪玄晏。竊出呈馬祖。祖覽訖。告眾曰。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也。眾中有知師。相推來越尋訪依附。(時號大珠和尚)師謂曰。禪客我不會禪。並無一法可示於人。不勞久立。且自歇去。時學侶漸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隨問隨答。其辯無礙 時有座主數人。來謁曰。擬伸一問。師還對否。師曰。深潭月影。在意撮摩。問如何是佛。師曰。清譚對面。非佛而誰。眾皆茫然。僧良久又問。師說何法度人。師曰。貧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禪師家渾如此。師卻問大德說何法度人。曰講金剛經。師曰。講幾座來。曰二十餘座師曰。此經是阿誰說。僧抗聲曰。禪師相弄。豈不知是佛說耶。師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則是謗經。請大德說看。僧無對。師少頃又問。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德。且道阿那箇是如來。曰某甲到此却迷去。師曰。從來未悟。說甚卻迷。曰請禪師為說。師曰。大德講經二十餘座。卻不識如來。僧禮拜曰。願埀開示。師曰。如來者。是諸法如義。何得忘卻。曰是諸法如義。師曰。大德。是亦未是。曰經文分明。那得未是。師曰。大德如否。曰如。師曰。木石如否。曰如。師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無二。師曰。大德與木石何別。僧無對。良久卻問。如何得大涅槃。師曰。不造生死業。曰如何是生死業。師曰。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曰云何即得解脫。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無等等。曰禪師如和尚者。實謂希有。禮謝而去 有行者問。即心即佛。那箇是佛。師曰。汝疑那箇不是佛指出看。者無對。師曰。達即徧。境是不悟。永乖疎 律師法明。謂師曰。禪師家多落空。師曰卻是座主家落空。明大驚曰。何得落空。師曰。經論是紙墨文字。紙墨文字者。俱是空。設於聲上。建立名句等法。無非是空座主執滯教體。豈不落空。明曰。禪師落空否。師曰。不落空。明曰。何得卻不落空。師曰。文字等。皆從智慧而生。大用現前。那得落空。明曰。故知一法不達。不名悉達。師曰。律師不唯落空。兼乃錯會名言。明作色曰。何處是錯處。師曰。未辨華竺之音。如何講說。明曰。請禪師指出錯處。師曰。豈不知悉達是梵語耶。明雖省過。而心猶憤然。(梵語具云婆曷剌他悉陀。中國翻云一切義成。舊云悉達多。猶是訛略梵語也)又問。夫經律論是佛語。讀誦依教奉行。何故不見性。師曰。如狂狗趂塊。師子齩人。經律論是性用。讀誦者是性法。明曰。阿彌陀佛。有父母及姓否。師曰。阿彌陀。姓憍尸迦。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明曰。出何教文。師曰。出鼓音王經。法明禮謝讚歎而退 三藏法師問。真如有變易否。師曰。有變易。藏曰。禪師錯也。師却問。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師曰若無變易。決定是凡僧也。豈不聞。善知識者。能回三毒為三聚淨戒。回六識為六神通。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真如若無變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藏曰。若爾者。真如即有變易也。師曰。若執真如有變易。亦是外道。曰禪師適來。說真如有變易。如今又道不變易。如何即是的當。師曰。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亦得。說不變亦得。若不見性人。聞說真如變易。便作變易解會。說不變易。便作不變易解會。藏曰。故知南宗實不可測 道流問。世間還有法過於自然否。師曰有。曰何法過得。師曰。能知自然者。曰元氣是道不。師曰。元氣是元氣。道是道。曰若如是者。則應有二也。師曰。知無兩人。又問。云何為邪。云何為正。師曰。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 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喫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 韞光問。禪師自知生處否。師曰。未曾死。何用論生。知生即是無生。法無離生。法無有生。祖師曰。當生即不生。曰不見性人。亦得如此否。師曰。自不見性。不是無性。何以故。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識即是性。故名識性。了即是性。喚作了性。能生萬法。喚作法性。亦名法身。馬鳴祖師曰。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無生。法無從生。亦無名字。迷人不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喫笋。應總喫法身也。如此之言。寧堪齒錄。對面迷佛。長劫希求。全體法中。迷而外覔。是以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光又問。太虗能生靈智否。真心緣於善惡否。貪欲人是道否。執是執非人。向後心通否。觸境生心人。有定否。住寂寞人。有慧否。懷傲物人。有我否。執空執有人。有智否。尋文取證人。苦行求佛人。離心求佛人。執心是佛人。此智稱道否。請禪師一一為說。師曰。太虗不生靈智。真心不緣善惡。嗜欲深者機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機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壯。執空執有者皆愚。尋文取證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執心是佛者為魔。曰。若如是。畢竟無所有也。師曰。畢竟是大德不是。畢竟無所有。光踊躍。禮謝而去 問。儒釋道三教同異如何。師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異也。

洪州百丈山惟政禪師

有老宿。見日影透窗問師。為復窗就日。日就窗。師曰。長老房中有客歸去好 師問南泉。諸方善知識。還有不說似人底法也無。曰有。師曰。作麼生。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師曰。恁麼則說似人了也。曰某甲即恁麼。和尚作麼生。師曰。我又不是善知識。爭知有說不說底法。曰某甲不會。請和尚說。師曰。我太煞與汝說了也 僧問。如何是佛佛道齊。師曰。定也 師因入京路逢官人喫飯。忽見驢鳴。官人召曰。頭陀師舉頭。官人卻指驢。師卻指官人。

洪州泐潭法會禪師

問馬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祖曰。低聲近前來。向汝道。師便近前。祖打一摑曰。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師至來日。獨入法堂。曰請和尚道。祖曰。且去。待老漢上堂出來問。與汝證明。師忽有省。遂曰。謝大眾證明。乃遶法堂一匝便去。

池州杉山智堅禪師

初與歸宗南泉行脚時。路逢一虎。各從虎邊過了。泉問歸宗。適來見虎。似箇甚麼。宗曰。似箇猫兒。宗卻問師。師曰。似箇狗子。又問南泉。泉曰。我見似箇大蟲 師喫飯次。南泉收生飯乃曰。生聻。師曰無生。泉曰。無生猶是末。泉行數步。師召曰。長老。泉回頭曰作麼。師曰。莫道是末 普請擇蕨次。南泉拈起一莖曰。這箇大好供養。師曰。非但這箇。百味珍饈。他亦不顧。泉曰。雖然如是。箇箇須嘗過始得 僧問。如何是本來身。師曰。舉世無相似。

洪州泐潭惟建禪師

一日在法堂後坐禪。馬祖見乃吹師耳兩吹。師起見是祖。卻復入定。祖歸方丈。令侍者持一椀茶與師。師不顧。便自歸堂。

澧州苕谿道行禪師

嘗曰。吾有大病。非世所醫 僧問。如何修行。師曰。好箇阿師莫客作。曰畢竟如何。師曰。安置即不堪。問如何是正修行路。師曰。涅槃後有。曰。如何是涅槃後有。師曰。不洗面。曰學人不會。師曰。無面得洗。

撫州石鞏慧藏禪師

本以弋獵為務。惡見沙門。因逐鹿。從馬祖庵前過。祖乃逆之。師遂問。還見鹿過否。祖曰。汝是何人。曰獵者。祖曰。汝解射否。曰解射。祖曰。汝一箭射幾箇。曰。一箭射一箇。祖曰。汝不解射。曰和尚解射否。祖曰。解射。曰一箭射幾箇。祖曰。一箭射一羣。曰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羣。祖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曰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祖曰。這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師擲下弓箭。投祖出家。一日在廚作務次。祖問。作甚麼。曰牧牛。祖曰。作麼生牧。曰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祖曰。子真牧牛。師便休 師住後。常以弓箭接機。(載三平章)師問西堂。汝還解捉得虗空麼。堂曰捉得。師曰。作麼生捉。堂以手撮虗空。師曰。汝不解捉。堂卻問師。兄作麼生捉。師把西堂鼻孔拽。堂作忍痛聲。曰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脫去。師曰。直須恁麼捉虗空始得 眾參次。師曰。適來底甚麼處去也。有僧曰在。師曰。在甚麼處。僧彈指一聲 問。如何免得生死。師曰。用免作甚麼。曰如何免得。師曰。這底不生死。

江西北蘭讓禪師

湖塘亮長老問。承聞師兄畫得先師真暫請瞻禮。師以兩手擘胸開示之。亮便禮拜。師曰。莫禮莫禮。亮曰。師兄錯也。某甲不禮師兄。師曰。汝禮先師真那。亮曰。因甚麼教莫禮。師曰。何曾錯。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

上堂。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僧問。一言作麼生。師乃吐舌曰。待我有廣長舌相。即向汝道 洞山參。方上法堂。師曰。己相見了也。山便下去。明日卻上。問曰。昨日已蒙和尚慈悲。不知甚麼處是與某甲己相見處。師曰。心心無間斷。流入於性海。山曰。幾合放過 山辭。師曰。多學佛法。廣作利益。山曰。多學佛法即不問。如何是廣作利益。師曰。一物莫違 問。如何是佛。師曰。不可道你是也。

忻州酈村自滿禪師

上堂。古今不異。法爾如然。更復何也。雖然如此。這箇事大有人罔措在。僧問。不落古今。請師直道。師曰。情知汝罔措。僧欲進語。師曰。將謂老僧落伊古今。曰如何即是。師曰。魚騰碧漢。階級難飛。曰如何免得此過。師曰。若是龍形。誰論高下。僧禮拜。師曰。苦哉屈哉。誰人似我 上堂。除卻日明夜暗。更說甚麼即得。珍重 問。如何是無諍之句。師曰。喧天動地。

朗州中邑洪恩禪師

每見僧來。拍口作和和聲。仰山謝戒。師亦拍口作和和聲。仰從西過東。師又拍口作和和聲。仰從東過西。師又拍口作和和聲。仰當中而立。然後謝戒。師曰。甚麼處得此三昧。仰曰。於曹谿印子上脫來。師曰。汝道曹谿用此三昧。接甚麼人。仰曰。接一宿覺。隨曰。和尚甚處得此三昧。師曰。我於馬大師處。得此三昧。仰問。如何得見佛性義。師曰。我與汝說箇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內有一獼猴。外有獼猴。從東邊喚猩猩猩猩即應。如是六窗俱喚俱應。仰山禮謝起曰。適蒙和尚譬喻。無不了知。更有一事。祇如內獼猴睡著。外獼猴欲與相見。又且如何。師下繩床執仰山手作舞曰。猩猩與汝相見了。譬如蟭螟蟲。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頭呌云。土曠人稀。相逢者少。

洪州泐潭常興禪師

僧問。如何是曹谿門下客。師曰。南來燕。曰學人不會。師曰。養羽候秋風 問。如何是宗乘極則事。師曰。秋雨草離披 南泉至。見師面壁。乃拊師背。師問。汝是阿誰。曰普願。師曰如何。曰也尋常。師曰。汝何多事。

同类推荐
  • 小儿痢门

    小儿痢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山外史

    燕山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ecret Places of the Heart

    The Secret Places of the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隐书

    小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大侠

    史上最强大侠

    当大侠难。当史上最强的大侠,难上加难——没有太多的时间练功,但又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天不能太晚睡,才能留出足够精力,去安慰无数少女仰慕的心;宠物渴了,要不远万里去找来整条大江的水才够喂饱它;对手弱了,要假装掉落秘笈暗中培养他,才好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为了鞭策后辈进步,还得为打击各路天才操碎了心:你一天就学会一门武技?那我得看一眼就学会!做一个绝世的强者,真的好忙、好累、好心塞……————————————————本书已签约,完本保证,请放心【加入书架】。若觉得本书不错,请别忘了投出【推荐票】和【评论】,原创作品,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
  • 校草的纯真丫头

    校草的纯真丫头

    夏茉汐一个美丽天真的女孩和诺萌是从小玩到大的的闺蜜。直到上了高二,茉汐遇到了璟熙、诺萌遇到了阳辰。她们都遇到了真爱。而她们会摩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寻觅风

    寻觅风

    寻觅真理,感受氤氲于字里行间的微智慧。承认谬论,思考聊以慰藉的求知心。
  • 陛下:妾要为后

    陛下:妾要为后

    曾记否,昔日佳人倾城一笑;曾记否,昔日爱恋足以销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 失恋是什么

    失恋是什么

    大眼婊首发作品,强势来袭。轻松虐恋~你失恋过吗?你记得失恋是什么滋味吗?
  •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知己,可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知人,可以让人更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因人而异地运用交往艺术;知己知人,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除具备真才实学外,均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谋略精华、处世绝学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而成功的黄金定律也已被一代又一代人实践和运用并收到了巨大成效。
  • 弃妇谋

    弃妇谋

    令家六小姐令清漪不懂了,本想奔着白富美的目标奋勇前进,怎么就把自己熬成了包子血泪史的头号女主角?而且是只过期大包子,人见人欺,花见花衰。不不不,命格仙君,这节奏可不对!必须cut掉重来!
  • 重生三国之袁基

    重生三国之袁基

    一次意外使得原本宅男一个的石林穿越到了三国的袁府成了袁逢的小儿子袁基,难得来一次不好好折腾折腾多对不起自己啊。且看袁基从一个痴傻之人一步步走向一统天下的帝王之路。
  • 神秘杀戮者

    神秘杀戮者

    被遗弃之后的少年醒来后,茫然的不知所措,随后开始了寻找自己的亲人,但是一场阴谋在少年未醒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精心的谋划,以至于醒后就被当成了实验品,紧接着离奇,神秘,古怪的事情接拥而至。最终使得少年开始了一方面不断的探寻摸索,另一方面在被捕杀和逃亡的生活里不断成长,直至触摸到了神之力,拥有着极端的黑暗力量。但是敌人是不可思议的强大,在领悟“神”真正奥秘之时,开始了自己杀戮盛宴...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