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8800000030

第30章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恶乎失之〔一〕?」晏子对曰:「婴闻之,以邪莅国,以暴和民者危〔二〕;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灭暴不以顺纣,干崇侯之暴〔三〕,而礼梅伯之醢〔四〕,是以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也。」

〔一〕 王念孙云:「案两『不』字涉下文『不危』『不弱』而衍,景公问『君民而危,用国而弱者,恶乎失之』,故下文晏子之对,皆言其所以危弱之故,若云『不危』『不弱』,则不得言『恶乎失之』,且与下文相反矣。」黄以周云:「按标题云『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不』字非衍。末云『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也』,正对问辞『恶乎失之』,『失』当作『法』,标题云『晏子对以文王』,明是『法』字。」陶鸿庆云:「王氏疑两『不』字为衍,黄氏校勘记以为『失』当作『法』,皆未碻。『失』盖『先』字之误,『恶乎先之』,言君民不危,用国不弱,当以何者为先也。」则虞案:陶说是也。指海本删「不」字,非。

〔二〕 陶鸿庆云:「『和』当为『加』字之误。」

〔三〕 孙星衍云:「韩非说疑篇『纣有崇侯虎』。」

〔四〕 孙星衍云:「韩非难言篇:『梅伯醢。』吕氏春秋行论篇:『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以礼诸侯于庙,文王流涕而咨之。』过礼篇:『杀梅伯而遗文王,其醢不适也,文王貌受以告诸侯。』」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第二十四

景公问晏子曰:「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何如?」晏子对曰:「地不同生〔一〕,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二〕;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三〕。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四〕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五〕。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七〕。」

〔一〕 王念孙云:「案『地不同生』文义不明,治要『生』作『宜』,是也。今作『生』者,涉下文『俱生』而误。周官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故曰『地不同宜』。」俞樾云:「案古『生』『性』字通用,周官大司徒职曰『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为『性』。然则此文『生』字亦当读为『性』,『地不同性』,即所谓『辨五地之物性』也。治要作『宜』,盖不知『生』为『性』之假字而改之,未足据。」则虞案:俞说是。

〔二〕 苏舆云:「治要有『也』字。」陶鸿庆云:「『地不同生』之『生』,当读为『性』,俞氏已及之矣。『责其俱生不可得』,当作『不可责俱生』(责,求也)。与下文『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文义一律,『生』与『成』亦为韵。今本因『不可』二字误倒在『责俱生』之下,后人辄增『其』字『得』字以足句耳。」

〔三〕 苏舆案:「治要有『焉』字。」

〔四〕 苏舆云:「治要『给』作『洽』,非;句下有『矣』字。」则虞案:指海本已补「矣」字。

〔五〕 孙星衍云:「『赡』当为『詹』,若『澹』,吕氏春秋『不流则不詹』,高诱注:『詹,足也。「詹」读如「澹然而无为」之「澹」。』荀子王制篇『物不能澹』,杨倞注:『澹,读为瞻。』『给』、『餍』『赡』为韵。」苏舆云:「治要『也』作『矣』。」则虞案:指海本改作「矣」。

〔六〕 则虞案:黄本作「不强」。

〔七〕 则虞案:吴怀保本误「太」。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雠第二十五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一〕,其常行何如?」晏子对曰〔二〕:「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三〕,大臣无礼焉〔四〕;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五〕;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六〕,流湎而忘国〔七〕,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八〕,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利人之难;〔九〕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惠民〔一十〕;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亡国之行也〔一一〕。今民闻公令如寇雠〔一二〕,此古离散其民,陨失其国所常行者也〔一三〕。」

〔一〕 孙星衍云:「说文『抎,有所失也。』『陨』与『抎』声相近。」

〔二〕 则虞案:治要无「晏子」二字。

〔三〕 陶鸿庆云:「『贵贱无亲』,文不成义,『贱』当为『戚』,涉下文『贱贤人』而误。问上第五章云『贵戚离散』,是其证也。古『无』『不』通用,『贵戚无亲』,『大臣无礼』,『犹言不亲贵戚,不礼大臣』耳。」则虞案:元刻本「贱」「无」二字倒,杨本、凌本乙。

〔四〕 苏舆云:「治要无此二句。」

〔五〕 苏舆云:「治要『玩』作『轻』。」

〔六〕 王念孙云:「案治要作『好辩以为智,刻民以为忠』,是也。今本脱『智』、『刻民』、『以为』五字,则文不成义。」则虞案:指海本已据校补。

〔七〕 孙星衍云:「『大』、『礼』、『专』,『亲』、『人』、『姓』,『纪』、『国』,各为韵。」

〔八〕 文廷式云:「肃,疾也。」

〔九〕 苏舆云:「治要作『害』。」

〔一十〕苏舆云:「治要『惠』作『匡』。」

〔一一〕苏舆云:「治要『亡』上有『此』字。」

〔一二〕卢文弨云:「『如』下当有『逃』字,下篇有。」王念孙云:「案『民闻公令如寇雠』,语意自明了,不必定加『逃』字。谏上篇亦云:『今君临民若寇雠。』下篇直用左氏之文,故有『逃』字,不得执彼以例此也。元刻本及标题皆无『逃』字,治要亦无。」

〔一三〕王念孙云:「案此文本作『此古之离散其民,陨失其国者之常行也』,上文『景公问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若」』,正与此文相应。且『常行』之『行』,读去声,不读平声,今本『古』下脱『之』字,『国』下脱『者』字,则文不成义。『之常行也』作『所常行者也』,则『行』字当读平声矣。治要作『古之离其民,陨其国者之常行也』(校今本少『失』『散』二字,『者』,省文也)。」则虞案:指海本补「之」字,「者」字乙在「国」字之下。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和民亲下奈何〔一〕?」晏子对曰:「君得臣而任使之,与言信,必顺其令,赦其过〔二〕,任大无多责焉,〔三〕使迩臣无求嬖焉〔四〕,无以嗜欲贫其家,无亲谗人伤其心,〔五〕家不外求而足〔六〕,事君不因人而进,则臣和矣。俭于藉敛,节于货财,作工不历时,使民不尽力,百官节适,关市省征,山林陂泽,不专其利〔七〕,领民治民〔八〕,勿使烦乱,知其贫富,勿使冻馁,则民亲矣。」公曰:「善!寡人闻命矣。」故令诸子无外亲谒〔九〕,辟梁丘据无使受报〔一十〕,百官节适〔一一〕,关市省征,陂泽不禁,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一二〕。

〔一〕 俞樾云:「案『和民』当作『和臣』,下文晏子对曰『君得臣而任使焉云云,则臣和矣』,可证此文『民』字之误。」黄以周云:「『民』字误,元刻本作『和臣』,标题同。」则虞案:指海本已改作「臣」。

〔二〕 则虞案:此数语颇费解,不宜强为之释。

〔三〕 孙星衍云:「当为『任大臣』。」则虞案:指海本「大」下添「臣」字。

〔四〕 孙星衍云:「『责』、『嬖』为韵。」

〔五〕 黄以周云:「『亲』,元刻本作『信』。」刘师培校补云:「黄本亦作『信』,册府元龟二百四十二『信』作『以』。」则虞案:吴勉学本、子汇本、杨本、凌本亦作「信」。

〔六〕 则虞案:「家」上疑夺一字。

〔七〕 则虞案:「百官」至「其利」十六字,疑后人增入,「使民」「领民」「治民」连下为文。

〔八〕 于鬯云:「『领』,读为『令』,号令也。」

〔九〕 孙星衍云:「不令外人亲近干谒也。」刘师培校补云:「元龟作『诸君毋外诸辟,梁据无使受报』。『辟』与『嬖』同,两『诸』字对文。」

〔一十〕孙星衍云:「辟,去之。说文『报,当罪人也』,从『〈报,左边〉』,从『〈报,右边〉』,『〈报,右边〉』,服罪也。」则虞案:杨本、凌本皆从「辟」字截读,非是。

〔一一〕苏舆云:「『官』,旧刻误『宫』,今从浙刻正。」

〔一二〕则虞案:「过」下疑夺「焉」字。「请」,元龟作「诘」,元刻本作「诸」,皆误。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一〕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晏子对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二〕,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三〕,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一〕 则虞案:元刻本、活字本、嘉靖本脱「七」字。

〔二〕 孙星衍云:「能晓喻也,古『喻』从『言』。」

〔三〕 则虞案:「以」上疑夺一字。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第二十八

景公问晏子曰:「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曰:「臣虽不知,必务报君以德。士逢有道之君,则顺其令〔一〕;逢无道之君,则争其不义。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二〕。」

〔一〕 刘师培校补云:「戴校云:『「令」与「不义」对文,「令」,犹「善」也。上文景公问欲和臣亲下章云「必顺其令,赦其过」,「令」与「过」对文,均非「号令」之「令」。』其说非也。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简述晏平仲之行云:『其言曰:「君虽不量于(家语下有『其』字)臣,臣不可不量(家语作『忠』)于(家语下有『其』字)君,是故君择臣而使(家语作『任』)之,臣亦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君,无道衡命。」』史记仲尼弟子传集解引『君』作『命』,家语弟子行篇同。『顺君』作『顺命』,王肃注云:『君有道则顺从其命。衡,横也,谓不受其命而隐居者也。』夫大戴、家语所引与此章合,而史记本传作『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家语作『顺命』,则『令』即『命』矣;下云『衡命』,亦与此文『争不义』合。王以『隐居』为释,似误。」

〔二〕 孙星衍云:「『德』、『义』、『使』、『事』为韵。意林取此文。」则虞案:意林引「君」上无「者」字「而」字。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二十九

景公问晏子曰:「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曰:「所患者三:忠臣不信,一患也;信臣不忠,二患也;君臣异心,三患也。是以明君居上,无忠而不信〔一〕,无信而不忠者。是故君臣同欲〔二〕,而百姓无怨也〔三〕。」

〔一〕 则虞案:杨本无「而」字。

〔二〕 张纯一云:「『以』从元刻,孙本作『故』。」则虞案:误。元本、活字本作「故」,吴刻作「以」。

〔三〕 苏舆云:「治要『同欲』作『无狱』,『怨』作『恐』。」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

景公问于晏子曰〔一〕:「为政何患?」晏子对曰〔二〕:「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三〕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五〕,则善无由入矣。」

〔一〕 则虞案:说苑政理篇「景公」作「齐侯」。

〔二〕 则虞案:说苑无「晏子」二字。

〔三〕 孙星衍云:「今本脱『左右』二字,据说苑增。」

〔四〕 则虞案:说苑作「善言进」。

〔五〕 则虞案:说苑作「不进善言」。

同类推荐
  • 芳兰轩集

    芳兰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愚士诗

    唐愚士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觉集

    先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圆梦路上

    圆梦路上

    她是一个农村的残疾人,她也想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可是,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她很努力地适应这个社会!可老天偏偏爱捉弄人,……到底她最后能不能如愿以偿呢?
  • 武侠世界之逍遥

    武侠世界之逍遥

    一个大学生重生在金庸武侠世界的故事,非无敌流,非武功秘籍收集狂,非烂好人
  • 浮沉大陆

    浮沉大陆

    人生在世,谁主沉浮?且看沉浮大陆中谁在金字塔上俯视群雄。(这时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陆,超炫的魔法,超酷的霸气,还有那神秘强力的异能者)
  • 倒追101次:男神求壁咚

    倒追101次:男神求壁咚

    “你会做饭吗?”“不会”“你会洗衣打扫房间吗?”“不会”“我都会耶!要不要把我娶回家!”打滚卖萌求收养,高冷男神求抱抱。“沈子珏,你过来,我有个恋爱想和你谈一下!”沈子珏表示很无辜,他老老实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就惹上这无耻妮子了?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致罗文们的信:50位CEO的职场箴言

    致罗文们的信:50位CEO的职场箴言

    本书由50位CEO给职场朋友们的信组成,“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要将工作过程变为一种精神享受,只有充分领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
  • 重生明朝当皇帝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天启七年,晚明势颓,附身朱由校,身染疾患,垂死挣扎。一朝痊愈后,诛东林,灭晋商,强皇权,问鼎天下,舍我其谁!兴工业,练强军,控文艺,看塞北铁流滚滚,望关内百花齐放。美人泪,杯中酒。齐鲁风云,儒林孔门从此休;江南烟雨,袅娜名妓梳红妆;荆楚鹿鸣,栉风沐雨祭江陵……收商税,开厘金,摊丁入亩,官绅纳粮,行改土归流,藩王锁京都。开贸易,重振海洋霸权,欧罗贵族崇汉化,美洲之地尽是峨冠博带,之乎者也。读者群:398359794
  • Memoir of Fleeming Jenkin

    Memoir of Fleeming Jenk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笔绝色

    一笔绝色

    这一笔画下去的不是丹青,而是爱的不归路。本文结局为he,欢迎来踩。
  •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生在中国》堪称“中国的《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生在中国》的作者文方女士可称为“当今林语堂”(中国新文学巨著《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之作者)、“中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美国名著《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之作者)。”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