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1700000007

第7章

或问:先哲谓诸痛为实,诸痒为虚。丹溪亦曰:诸痛不可用参 ,盖补其气,气旺不通而痛愈甚。然则凡病痛者,例不可用参 等药乎?曰;以上所论诸痛,特指其气实者为言耳,如暴伤风寒,在表作痛,或因七情九气怫郁不得宣通而作痛者,固不可用补气药也。若夫劳役伤形,致身体解 而作痛者,或大便后及大泻痢后气血虚弱,身体疼痛及四肢麻痹而痛,或妇人产后气血俱虚,致身体百节疼痛等病,其可不用参 等补气药乎,学人毋执一也。

或问:寸、关、尺三脉部位,既得闻命矣。外有人迎、气口、神门三脉,其位安在?请明以告我。曰:按《活人书》谓左手关前一分,人迎是也。右手关前一分,气口是也。又按经脉谓左手人迎以前寸口脉,即知人迎在病患左手关前寸后之位,诊者右手食指与中指两岐之间是也。又谓右手气口以前寸口脉,即知气口在病患右手关前寸后之位,诊者左手食指与中指两岐之间是也。经又曰:两手神门以后尺中脉,即知神门各在病患两手关后寸前之位,诊者中指与无名指两岐之间是也。今人多不识此,或指人迎于左关,或指人迎于左寸,或指气口于右关,或指气口于右寸,或指神门于两关相对者,皆非也,学人可不审乎。

或问:药性有相畏相恶相反,而古方多有同为一剂而用者,其理何如?曰:若夫彼畏我者,我必恶之,我所恶者,彼必畏我,盖我能制其毒而不得以自纵也。且如一剂之中,彼虽畏我,而主治之能在彼,故其分两,当彼重我轻,略将以杀其毒耳;设我重彼轻,制之太过,则尽夺其权而治病之功劣矣。然药性各有能毒,其所畏者畏其能,所恶者恶其毒耳。如仲景制小柴胡汤,用半夏、黄芩、生姜三物同剂,其半夏、黄芩畏生姜,而生姜恶黄芩、半夏,因其分两适中,故但制其 悍之毒,而不减其退寒热之能也。其为性相反者,各怀酷毒,如两军相敌,决不与之同队也。虽然,外有大毒之疾,必用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以为攻坚积药。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辈,以治血块。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莲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剂,而谓妙处在此。是盖贤者真知灼见方可用之,昧者固不可妄试以杀人也。夫用药如用兵,善用者置之死地而后存,若韩信行背水阵也,不善者徒取灭亡之祸耳,可不慎哉!或问:当归一物,雷公谓头破血,身和血,尾止血。东垣又云头止血,身养血,尾破血。二说不同,岂无归一之论乎?请明以告我。曰:东垣曰:当归者,使气血各有所归之功之号也。盖其能逐瘀血,生新血,使血脉通畅,与气并行,周流不息,故云然。又曰:中半以上,气脉上行,天气主之,中半以下,气脉下行,地气主之,身则独守乎中而不行也,故人身之法象亦犹是焉。予谓瘀血在上焦与上焦之血少,则用去芦上截;瘀血在下焦与下焦之血虚,则用下截之尾;若欲行中焦之瘀与补中焦之血,则用中一段之身。非独当归,他如黄芩,用上截之虚者以降肺火,用下截之实者以泻大肠之火,防风、桔梗之类亦然,此千古不易之定论也,学人详之。

或问:黄柏、地黄之类,俱忌铁器蒸捣,何欤?曰:夫地黄、黄柏之类,皆肾经药也。钱仲阳谓肾有补而无泻。又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盖肾乃阴中之少阴,为涵养真元之水脏,其所以忌铁器者,防其伐木泻肝,恐子能令母虚也。竟无他说。

或问:本草所载竹茹、竹叶及烹竹沥,皆云用淡竹。夫竹类颇多,未审何竹名为淡竹耶?曰:东坡苏公之方有云:淡竹者,对苦竹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我丹溪先生常用早 ,俗名雷竹,此淡中之淡者也。此竹又名甜竹,以其笋之味甜也。别有一种水竹,其笋味纯淡。故以上二竹皆可入药用,缘二笋俱无 辣之味,故知其无毒故也。如无二竹,晚 竹亦可代用,余竹皆不可用也。

或问:岭表烟瘴之地,其俗平居无病之人,朝夕常噬槟榔,云可辟除山岚瘴气之疾。吾儒有仕于彼地者,亦随其俗而噬之,果有益乎?否乎?曰:按本草槟榔味辛气温,为纯阳之物,善驱逐滞气,散邪气,泄胸中至高之气,除痰癖下行,以治后重脱 之证。如果有以上诸疾,用之以佐木香、芩、术等药,无不应验。若无病冲和之胃气,而无故朝夕常噬,吾恐反泄真气,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是也。呜呼!因习之弊,死而无悔者焉。罗谦甫曰:无病服药,如壁里添柱。诚哉是言也。尝闻用药如用兵,朝廷不得已而行之,以御寇耳;若无寇可平而无故发兵,不惟空废粮饷,抑且害及于无辜之良民也,戒之戒之!或问:妇人产后诸疾,古方多用四物汤加减调治。我丹溪先生独谓芍药酸寒,能伐发生之气,禁而不用,何欤?曰:新产之妇,血气俱虚之甚,如天地不交之否,有降无升,但存秋冬肃杀之令,而春夏生发之气未复,故产后诸证,多不利乎寒凉之药,大宜温热之剂,以助其资始资生之化源也。盖先哲制四物汤方,以川芎、当归之温,佐以芍药地黄之寒,是以寒温适中,为妇人诸疾之妙剂也。若或用于产后,必取白芍药以酒重复制炒,去其酸寒之毒,但存生血活血之能,胡为其不可也。后人传写既久,脱去制炒注文,丹溪虑夫俗医卤莽,不制而用之,特举其为害之由以戒之耳。若能根据法制炒为用,何害之有哉,学人其可不知此乎。

中风

(附:胃风)论《内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又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千金》云:岐伯所谓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谓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谓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也。三曰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谓诸痹类风状也。是以古之名医,皆以外中风邪,立方处治。惟河间刘守真氏谓: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东垣李明之亦谓: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故如此耳。丹溪先生亦曰: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甚。又曰: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夫上古之论中风,一以为外感风邪之候。及乎三先生之论一出,皆以风为虚象,而谓内伤正气为病。然三先生又别,各有外感之论,而使后学狐疑不决。故王安道有论三子主气、主火、主湿之不同,而与昔人主风之不合,而立真中、类中之目,歧为二途。愚窃疑焉。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 僻,曰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语言蹇涩,曰痰涎壅盛,其为中风之候不过如此,无此候者非中风之病也。夫外候既若是之相侔,而病因又何其若彼之异耶?欲求归一之论终不可得,于是积年历试四方之病此者若干人,尽因风湿痰火挟虚而作,何尝见其有真中、类中二者之分哉。是以一旦豁然有所感悟,未知是否,请陈梗 如下,与明达者共议。夫中风之证,盖因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之候也,但有标本轻重之不同耳。假如百病皆有因有证,因则为本,证则为标。古人论中风者,言其证也。三先生论中风者,言其因也。知乎此,则中风之候可得而详论矣。其所谓真中风邪者,未必不由气体虚弱,荣卫失调,然后感于外邪也。若非体虚所致,则西北二方风寒大盛之地,而中风者比比皆是,何暇为他证哉。其所谓因火、因气、因湿者,亦未必绝无外邪侵侮而作也。若无外邪侵侮,则因气、因火、因湿各自为他证,岂有 僻瘫痪暴仆暴喑之候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岂可以一中风之证歧为二途哉。治之之法,重于外感者,先驱外邪而后补中气,重于内伤者,先补中气而后驱外邪,或以散风药为君,而以补损药为臣使,或以滋补药为君,而以散邪药为臣使,全在活法量轻重而处治之也。《内经》曰: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本而标之者,有标而本之者。又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夫初病暴仆昏闷,不省人事,或痰涎壅盛,舌强不语,两寸脉浮大而实者,急宜以瓜蒂、藜芦等药吐之,以遏其势。或人迎脉紧盛,或六脉俱浮弦者,急宜以小续命汤表之。盖风气大盛,心火暴升,而痰涎壅遏于经络之中,于斯时也,岂寻常药饵而能通达于上下哉。故本方用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理,以驱散其在表之风寒,引当归、芍药、川芎辈入血分行血养血,以滋养其亏损之真阴。或加石膏、知母以降胃火,或加黄芩以清肺金,看所挟见证,与夫时月寒温,加减施治。病势稍退,精神稍复,辄当改用丹溪之法,而以补气补血清痰之剂,以调养其本气而安,此急则治其标与夫标而本之之治也。凡人手足渐觉不随,或臂膊及髀股指节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胸膈迷闷,吐痰相续,或六脉弦滑而虚软无力,虽未至于倒仆,其为中风晕厥之候,可指日而定矣。早当从丹溪之法调治,其左手脉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汤补血之剂为主治。右手脉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子汤补气之剂为主治。痰盛者,二陈、导痰等汤兼用。气血两虚而挟痰者,八物汤加南星、半夏、枳实、竹沥、姜汁之类。若夫真元渐复,痰饮渐消,或觉有风邪未退者,仍以羌活愈风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出入加减调治而安。此缓则治其本与夫本而标之之治也。抑考先哲有云:其证有中脏、中腑之分,证各不同。中腑者多着四肢,故面加五色,脉浮而恶风寒,四肢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脏者多滞九窍,故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脏也,其治多难。大法中腑者小续命等汤以发其表,中脏者三化等汤以通其里,腑脏兼见者又不可以拘泥,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又曰:治须少汗,亦须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斯又不可不谨。或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又当从乎中治而不可以标本论也,是宜养血通气,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之类治之。夫所谓诸方论治,乃先哲立权衡以为后学之矜式耳,其于临证切脉之际,又当顺时令而调阴阳,安脏腑以和荣卫,察病机,审气宜,全在活法以度其轻重之权量,甚勿胶柱以调瑟也。

脉法《脉经》曰: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气实相搏,入于脏则死,入于腑则愈,此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为入脏,死。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而复自愈。脉阳浮而滑,阴濡(濡当作 ,与软通,下同)而弱,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虚,或微而数,寸口或浮而缓,或缓而迟,皆为中风之证。大法浮迟者吉,急疾者凶。又曰:脉浮而迟者易治,大数而急者死。

方法(先哲有云:方者法之体,法者方之用,故二者不可偏废也。)丹溪曰: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诸方书皆谓外中风邪,惟刘河间作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然地有不同,不可一途而论,西北人外中者亦有,东南之人皆是,湿上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真中风邪者,东垣中血脉、中腑、中脏之说甚好。治法以治痰为先,补养次之。国中,急掐人中令省。子和三法亦可用。痰壅盛者,口眼歪斜者,不能言语者,皆当用吐法。轻者用瓜蒂散,或虾汁,或稀涎散吐之。或重而口噤者,用藜芦末少加麝香或五分或一钱灌入鼻内吐之,一吐不已再吐。亦有气血虚而不可用吐法者,慎之!(吐法详见痰门。)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少血,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属痰与气虚,宜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尤妙。肥人多湿,少加附子行经。

气虚卒倒,参 补之。挟痰则浓煎人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者,以四物汤补之。挟痰者,其药俱用姜汁炒过,更加姜汁、竹沥服。

遗尿者,属气虚,多以参 补之。

凡中风,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缀如珠,皆为中风不治之症也。若动止筋痛,是无血滋筋故痛,曰筋枯,不治。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条)四君子汤 四物汤(二方并见虚损门。) 二陈汤(局方、千金 见痰饮门。)小续命汤(并易老加减法。) 东垣曰:中风自汗者,不可重发其汗,故此药亦不可轻用也。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 白芍药 防己 桂枝 川芎(各七分) 防风(去芦一钱) 甘草(炙,七分) 附子(童便煮去皮脐,五分) 杏仁(去皮尖,另研,一钱)《金匮要略》本方有石膏、当归,无附子、防风、防己。愚按:本方石膏、当归固不可无,而附子、防风、防己尤不可缺,此恐传写者之脱简耳。

同类推荐
  • 诸葛忠武书

    诸葛忠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e State of Gree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THUCYDIDES, an Athenian, wrote the history of the war between the Peloponnesians and the Athenians, beginning at the moment that it broke out
  • 云杜故事

    云杜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申忠愍诗集

    申忠愍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ONDUCT OF LIFE

    THE CONDUCT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玉落九幽

    玉落九幽

    她,九幽宫主,身怀绝世毒术;他,冷面罗刹,杀人于无形;他,九五之尊,却为一人肃清这整个后宫……一个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个是真心相待的皇帝暗涛汹涌,爱恨纠葛……只愿洗净铅华,与他偕老,共赏这锦绣山河
  • 何必情深

    何必情深

    霍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秘密,霍家独子曾娶妻无数。传闻,霍霄娶过四任妻子,但那四任妻子最后行踪成谜。传闻,霍霄白天温文儒雅,黑夜残暴成性。她于众人夹杂着恐惧的羡慕中嫁给霍霄,她从不认为,那样一个温柔的男人会狠心待她。只是……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是谁……名门权贵的霍家,暗潮汹涌。当她亲手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才幡然觉悟,这是一场人为的骗局。霍霁是霍家多出来的人,是霍霄的影子。大家都说,霍霁有疯病,他整天呆在不见阳光的房间内,像疯子一样大笑。可她觉得,霍霁没病,他不过是不甘心永远当一个影子。……总有那么一种人一见误终身;总有那么一种爱一眼抵万年。“只要你能在我的身边,其他都不重要。”他阴狠,他冷戾,他从不顾念情分。他所做的一切,通通是为了要在霍霄的手中将她抢走。“霍霁,让我带着最后一丝尊严离开你。”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他和她是寒冷时相互取暖的刺猬,仅此而已。……他是霍家见不得光的影子,却是她孩子的亲生父亲。
  • 宇宙梦想家

    宇宙梦想家

    宇宙的深处有一个叫做永夜之星的黑洞,它的威力使靠近它的一切都化为黑夜,是一个连宇宙最狂热的冒险家都不愿探寻的存在。可是有一天一个白发男子却对正个宇宙宣布在它的后面有着巨大的财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梦想...
  • 仙栈

    仙栈

    他有一间客栈,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一些特殊的客人。
  • 一纸风华可堪回首

    一纸风华可堪回首

    想她堂堂九天神女,相貌才智一个都不缺,桃花运却出了奇的差劲。先代天帝做媒亲自为她定下的未婚夫,爱的不是她是别人也就算了,还对她另有图谋。伴随于自己身边九尾天狐虽对自己有意,但她并无此心。唯一一个两情相悦的,却碍于身份悬殊。等到终于可以结为连理之时,她已然无法再伴他左右。这世间本就是如此残酷,缘与份缺一不可。即使你遇上了对的人,然而时间对不上,也不过悲剧一场。若早知其结果,倒不如不见。
  • 老小孩,小小孩

    老小孩,小小孩

    回忆性的一篇文章吧。回忆爷爷那时候对我的好。
  • 王源回忆已留下一地殇

    王源回忆已留下一地殇

    我们长大以后都变了,原以为长大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可惜我现在想要告诉你Imisstheolddays回过身时你早已消失在哪无人街角,留下的殇,是否变成了人散曲终?王源CanIlikeyou?Maybe..Ican't
  • 夜·妖娆

    夜·妖娆

    一场华丽的盛宴,一场柔情缠绵的爱,游刃于夜店的女王能否找到自己的真爱呢?
  • 半城风沙

    半城风沙

    也许你永远也记不起曾经你视为神话的抗战故事,战争虽然可怕,但其中的人和事或许是让我感到不害怕的地方吧。跟随趁我年轻,走到抗战1937年抗战爆发的时候,我带你走进半城,从奶奶的故事开始了解一位英雄,徐风沙……
  • 异世桃花别样开

    异世桃花别样开

    女人说:“问世间情为何物,不如自挂东南枝!”男人说:“你去挂,你敢挂,我就敢砍,就剩个凸树桩我看你怎么挂!”男人和女人的欢喜小爱情,有些虐恋,更多情深,纵是天下倾歌,不若你我携手,共看细水长流,能找着我这样的,你就得瑟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