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1700000003

第3章

医学或问

(凡五十一条)或问:医学源流,自轩岐以来,以医术鸣世,与夫着书立言,俾后人之可法者,几何人哉?请明以告我。曰:予尝阅故学士宋公景濂之文而得其说矣,请陈如下:夫《黄帝内经》,虽疑先秦之士根据仿而作之,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弘,其考辩信而有征,是当为医家之宗。下此则秦越人、和、缓,和、缓无书可传,越人所着《八十一难经》,则皆举《内经》之要而推明者也。又下此则淳于意、华佗,佗之熊经鸱顾,固亦导引家之一术,至于刳腹背、湔肠胃而去疾,则涉于神怪矣。意之医状,司马迁备志之,其所谓迥风、沓风者,今人绝不知为何病也,况复求其治疗之深旨乎。又下此则张机之《金匮玉函经》及《伤寒》诸论,诚千古不刊之妙典,第详于六气所伤,而于嗜欲食饮罢劳之所致者略而不议,兼之文本错简,亦未易以序次求之也。又下此则王叔和,叔和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叙阴阳内外,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条陈十二经络,洎夫三焦五脏六腑之病,最为着明,惜乎为高阳生括以肤陋之脉歌,遂使其本书不盛行于世也。

又下此则巢元方,其《病源候》编,似不为无所见者,但言风寒二气而不着湿热之文,乃其失也。又下此则王冰,冰推五运六气之变,撰为《天元玉册》,周详切密,亦人之所难,苟泥之,则局滞而不通矣。又下此则王焘、孙思邈,思邈以绝人之识,操慈仁恻隐之心,其叙《千金方》、《翼》,及粗工害人之祸,至为愤切,后人稍闯其藩垣,亦足以其术鸣,但不制伤寒之书,或不能无遗憾也。焘虽阐明《外台秘要》,所言方证符禁灼灸之详,颇有所祖述,然谓针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人者,则一偏之见也。又下此则钱乙、庞安常、许叔微,叔微在准绳尺寸之中,而无所发明,安常虽能出奇应变,而终未离于范围,二人皆得张机之粗者也。惟乙深造机之阃奥而撷其精华,建为五脏之方,各随所宜,谓肝有相火,则有泻而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而无泻,皆启《内经》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也,世 以婴孺医目之,何其知乙之浅哉。

其遗书散亡,出于阎孝忠所集者,多孝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则上谷张元素、河间刘元素、睢水张从政,元素之与完素,虽设为奇梦异人以神其授受,实闻乙之风而兴起者焉。若从政,则又宗乎完素者也。元素以古方今病决不能相值,治病一切不以方,故其书亦不传,其有存于今者,皆后来之所附会,其学则东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内外二伤,而多注意于补脾土之说,盖以土为一身之主,土平则诸脏平矣。从政以吐、汗、下三法,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为医之关键,其治多攻利,不善学人杀人。完素论风火之病,以《内经》病机气宜一十九条着为《原病式》,阃奥粹微,有非大观官局诸医所可仿佛,究其设施,则亦不越攻补二者之间也。近代名医若吴中罗益、沧洲吕复,皆承东垣之余绪,武林罗知悌、丹溪朱彦修,各挹完素之流风。又若台之朱佐,越之滑寿,咸有着述,未易枚举。嗟呼!自有《内经》以来,医书之藏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有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亦不为不多矣。若夫历代名医,今但举其最者言之耳,岂能悉具于斯乎。

或问:医学授受之原,既得闻命矣,未审吾子之学,何所适从?传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或谓祖父相承,谓之三世。或谓善读三世之书,则为三世之医。子读三世之书欤?为祖父相承之家学欤?请明言其故可乎?曰:草莽之学,其可云乎。然医不止于三世,而其书又奚止于三代哉,当取其可法者言之耳。予同邑丹溪朱彦修先生,上承刘、张、李三家之学,而得罗太无为之根据归,以医道大鸣于当世,遐迩咸取法焉。予故曾叔祖诚斋府君,幸与丹溪生同世、居同乡,于是获沾亲炙之化,亦以其术鸣世,故予祖父相承家传之学有所自来,予惟愧夫才疏质钝,而不能奉扬箕裘之业为憾耳,奚足道哉。

或问:亢则害承乃制之义何如?曰:王安道论之详矣,其间犹有未悉之旨,请陈其略如下:黄帝曰: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也。

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夫五行之木土金水各一,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在地理分布六方,在岁时分为六气。初气自丑至卯,始于大寒而终于春分,厥阴风木主之;二气自卯至巳,始于春分而终于小满少阴君火主之;三气自巳至未,始于小满而终于大暑,少阳相火主之;四气自未至酉,始于大暑而终于秋分,太阴湿土主之;五气自酉至亥,始于秋分而终于小雪,阳明燥金主之;终气自亥至丑,始于小雪而终于大寒,太阳寒水主之。夫所谓显明者,指方位而言,日出于卯之地也。少阳君火始于此而右迁,故曰显明之右。盖天地左旋,六气右旋,故曰退行。六位之下,各有己所不胜者承之于下,王氏曰承犹随也,而又有妨之之义,以下奉上故曰承。其五行之道,不亢则随之而已,一有所亢,则起而克胜之也。或曰:制者,制何事也?害者,害何物也?制者,制其气之太过也;害者,害承者之元气也。夫所谓元气者,总而言之,谓之一元;分而言之,谓之六元。一元者,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循环无端,生生不息。六元者,水为木之化元,木为火之化元,火为土之化元,土为金之化元,金为水之化元,亦运化而无穷也。假如火不亢,则所承之水,随之而已;一有亢极,则其水起以平之,盖恐害吾金元之气,子来救母之意也。六气皆然。此五行胜复之理,不期然而然者矣。制则生化者,言有制之常,如亢则制,而生化不息,何害之有。外列盛衰者,言所承者力衰,而所亢者极盛,制之不尽耳,在天地则为六淫,在人身则为六疾。害则败乱者,言无制之变也,所承者衰甚而无气,故所亢者其势纵横而不可遏也,在天地则大块绝灭,在人身则病真而死矣。大略如斯,未尽详也,学人宜参考安道之论斯备矣。

或问:丹溪先生《格致余论》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然先生所着诸方,每云有气虚,有血虚,有阳虚,有阴虚,其所以自相矛盾有如是者,其义何欤?曰:其所谓阴阳气血之虚实,而以天地日月对待之优劣论之,其理蕴奥难明,非贤者莫能悟其旨也,请陈其大略如下: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者,在天地则该乎万物而言,在人身则该乎一体而论,非直指气为阳而血为阴也。经曰阳中有阴,阴中亦有阳,正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长是也。姑以治法兼证论之,曰气虚者,气中之阴虚也,治法用四君子汤以补气中之阴。曰血虚者,血中之阴虚也,治法用四物汤以补血中之阴。曰阳虚者,心经之元阳虚也,其病多恶寒,责其无火,治法以补气药中加乌附等药,甚者三建汤、正阳散之类。曰阴虚者,肾经之真阴虚也,其病多壮热,责其无水,治法以补血药中加知母、黄柏等药,或大补阴丸、滋阴大补丸之类。经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注曰:此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夫真水衰极之候,切不可服乌附等补阳之药,恐反助火邪而烁真阴。元阳虚甚之躯,亦不可投芎苓等辛散淡渗之剂,恐反开腠理而泄真气。昧者谓气虚即阳虚,止可用四君子,断不可用芎莘之属;血虚即阴虚,止可用四物,决不可用参 之类。殊不知东垣有曰:阳旺则能生阴血(此阴阳二字直指气血言)。又曰:血脱益气,古圣人之法也。血虚者须以参 补之,阳生阴长之理也。惟真阴虚者将为劳极,参 固不可用,恐其不能抵当而反益其病耳,非血虚者之所忌也。如王汝言之通达,亦未明此理,其所着明医杂着谓:近世治病,但见虚证,便用参 ,属气虚者固宜,若是血虚,岂不助气而反耗阴血邪。是谓血病治气,则血愈虚耗。又曰:血虚误服参 等甘温之药,则病日增,服之过多,则死不治。盖甘温助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又曰:妇人产后阴血虚,阳无所根据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止可用四物汤补阴血,而以炙干姜之苦温从治,而收其浮散,使归根据于阴。亦戒勿用参 也。丹溪曰:产后当以大补气血为主。

既曰阳无所根据而浮散于外,非参 等药,何以收救其散失之气乎。噫!汝言之论,何其与东垣丹溪俱不合耶。世之胶柱调瑟者比比皆是,予不容不辩也。

或问:古有四诊之法,何谓也?曰:形、声、色、脉四者而已,今人惟效脉法,但知其一而遗其三焉,请陈其理如下:夫形诊者,观其形以知其病也。经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当泻不当补。形气有余,病气不足,当补不当泻。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皆不足也,当急补之,不可刺,刺之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阴阳皆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又曰:形肉既脱,九候虽调者死。又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腑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凡此之类,皆形诊之谓也。夫声诊者,听其声以验其病也。经曰: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叔和云:久病,声嘶者,死。小儿病,忽作鸦声者,死。东垣曰:言语先轻后重,高厉有力,是为外感有余之证;言语先重后轻,沈困无力,是为内伤不足之证。凡此之类,皆声诊之谓也。色诊者,视其面之五色,以察其病也。经曰: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又曰: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 者死,赤如 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黄如蟹腹者生,赤如鸡冠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缟裹朱。生于肺,如缟裹红。生于肝,如缟裹绀,生于脾,如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欲观五脏之五邪,当辩四时之令色。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子能令母实也。从后来者为虚邪,母能令子虚也。从所胜来者为微邪,妻乘夫位也。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鬼贼为害也。

自病者为正邪,本经自伤也。假如春令木旺,病者其色青而带赤,是为实邪,虽病易治,法曰实者泻其子。其色青而带黑,是为虚邪,病亦易治,法曰虚者补其母。其色青而带黄,是为微邪,尤为易治,法曰微者逆之,谓正治也。其色青而带白,是为贼邪,难治故多死,法曰甚者从之,谓反治也。若但青如苍璧之泽,乃是正邪,本经自病,勿药而愈。四时皆仿此而推。又四时皆带红黄为吉,青黑为凶。若此之类,皆色诊之要诀,学人其可忽乎。

或问:伤寒之邪中人固无定体,然手足各有六经,何故只传足之六经,而不及于手之六经乎?刘草窗谓:足六经属水土木,盖水得寒则冰,土得寒则坼,木得寒则叶落枝枯;手之六经惟属金与火,盖火胜水而能敌寒,金得寒而愈坚刚。

其理甚明,将何以议之乎?曰:言似近理而实不然者也,请陈一得如下:盖人之有身,顶天履地,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气主之,是以上体多受风热,下体多感寒湿。其为六节之气,前三气时值春夏,其气升浮,万物生长,故人之身半以上应之;后三气时值秋冬,其气降沉,故人之身半以下应之。自十月小雪之后,为六气之终,太阳寒水用事,房劳辛苦之人,其太阳寒水之气,乘虚而客入于足太阳膀胱之经,同气相求故也。又曰热先于首而寒先于足,其义亦通。寒邪郁积既久,次第而传于阳明少阳,以及三阴之经,皆从足经传始,而渐及于手之六经而已矣,此人身配合天地之理,不期然而然也,何疑之有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TFBOYS青春有你

    TFBOYS青春有你

    一个是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男生,一个是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哥哥,另一个,则是与自己志同道和的萌少年。她会如何抉择?
  • 重生之神级吐槽

    重生之神级吐槽

    【口遁技能】详解:又名“嘴遁”或“唇遁”,吐槽系统随机技能之一,亦为一种较为强大的随机技能,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主要表现特点为:通过话语传入对方的五感,攻击对方的内心,使其内心崩溃,一但对方自行溃败,甚至化敌为友,则口遁发动成功。宿主可获得双倍吐槽技能,且依据对口遁对象,造成的不同效果,可获得不同的伤害免疫。注明:此技能为自主学习技能,须宿主自行提高技能技巧。以上内容,为王生通过吐槽系统资料库,技能介绍栏里找到的,对口遁技能的解释。我摔!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讲白了,尼玛不就是个嘴炮技能么!
  • 恩仇录

    恩仇录

    时隔很多年,前世的恩怨,仇恨。却让他和的兄弟扛了起来……他如何走过重重困难先祖,走向自我的巅峰。敬请期待……
  • 恶魔校草你快走开

    恶魔校草你快走开

    “唔……你放开我!”第一次见面,慕容帝杰就在男厕所强吻了上官婉儿。“啊!你流氓……!”第二次见面,上官婉儿被慕容帝杰看光光。“我不要和他订婚,他就是个无理取闹,狂妄自大,傲娇自恋的恶魔!”“我也不想和你订婚,因为你只会指责别人,不会看清自己!”俩人异口同声对双方父母怒道。但因为父母的一句话,他们不得不订婚。阴差阳错,中计的他们确浑然不知双方父母为了给他们俩培养感情,特地安排俩人住在一起,还是一间卧室,一张床……从此,原本没有一丝关系的他们,命运确紧紧的将他们拴在了一起!!!
  • 诅咒面具

    诅咒面具

    无论你是平凡或者伟大,在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选择。有时,你会为了做正确的选择拍手庆幸;有时,却又为错误的选择后悔不已。不管怎样,这都是由你自己决定,喜悦或痛苦都由你来承担。但是当你遇到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你必须做出正确的的决定,因为它不但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会改变整个世界。
  • 狼行无忌

    狼行无忌

    浩轩是个离家的打工小子..由于自己身具7属性而本“好叔叔”利用!踏上一条不为人知武侠之路!一切刚刚开始..一次的遭遇让其回到从前.决心从新开始的他。会顺利的走过人生么?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医情消

    医情消

    世界情感千万种,困苦人心中,拥有消除千万种世界情感能力的她,到底是好是坏?你不会伤,你不会被人杀死,你只会看着自己衰老死去,看着自己是如何快速地步入死亡。“既然这样,我反正比较懒,我不想活。”“你不活?为何不活?为谁而不活?蠢!你不伤,不死,不老,只要你挥挥手消情感,多么好的事!”“那,为什么,你,不开心?”“晓小,我怕……我怕我失了记忆,变了模样,或许也变了性格,他到那时候还认不认得我……”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TFBOYS之盛夏那年的相遇

    TFBOYS之盛夏那年的相遇

    九岁那年,樱和十岁的凯相遇,他们承诺,两年之后的这天,在樱花树下见面,并有情侣手链,可他却没来,她也失去记忆……同一天,薰和源也相遇,可在凯离去的同一天,也走了……她,茉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感情,后来分手了,受过很大的创伤,一个直用坚强包裹自己,谁也不知道她内心的伤痛……当凯源和樱薰再次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玺和茉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