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8500000030

第30章 (3)

师伊至,备闻日新之功,兼得来书,志意恳切,喜慰无尽!所云“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矣。所疑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若能诚切专一,自无此也。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若见得透彻,即体面事势中,莫非良知之妙用。除却体面事势之外,亦别天良知矣。岂得又为体面所局,事势所格?即已动于私意,非复良知之本然矣。今时同志中,虽皆知得良知无所不在,一涉酬应,便又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

与马子莘(丁亥)

连得所寄书,诚慰倾渴!缔观来书,其字画文彩皆有加于畴昔,根本盛而枝叶茂,理固宜然。然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迩来子莘之志,得无微有所溺乎?是亦不可以不省也!良知之说,往时亦尝备讲,不审迩来能益莹彻否?明道去:“吾学虽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非若世之想像讲说者之为也。近时同志,莫不知以良知为说,然亦未见有能实体认之者,是以尚未免于疑惑。盖有谓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而必假于穷索以增益之者,又以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须以良知讲求其所谓天理者,而执之以为一定之则,然后可以率由而无弊。是其为说,非实加体认之功而真有以见夫良知者,则亦莫能辩其言之似是而非也。莆中故多贤,国英及志道二三同志之外,相与切磋砥砺者,亦复几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道丧千载,良知之学久为赘疣,今之友朋知以此事日相讲求者,殆空谷之足音欤!想念虽切,无因面会一罄此怀,临书惘惘!不尽。

与毛古庵宪副(丁亥)

亟承书惠,既荷不遗,中间歉然下问之意,尤足以仰见贤者进修之功勤勤不懈,喜幸何可言也!无因促膝一陈鄙见,以求是正,可胜瞻驰!

凡鄙人所谓致良知之说,与今之所谓体认天理之说,本亦无大相远,但微有直截迂曲之差耳。譬之种植,致良知者,是培其根本之生意而达之枝叶者也;体认天理者,是茂其枝叶之生意而求以复之根本者也。然培其根本之生意,固自有以达之枝叶矣;欲茂其枝叶之生意,亦安能舍根本而别有生意可以茂之枝叶之间者乎?吾兄忠信近道之资既自出于侪辈之上,近见胡正人,备谈吾兄平日工夫又皆笃实恳切,非若世之徇名远迹而徒以支离于其外者。只如此用力不已,自当循循有至,所谓殊途而同归者也。亦奚必改途易业,而别求所谓为学之方乎!惟吾兄益就平日用工得力处进步不息,譬之适京都者,始在偏州僻壤,未免经历于傍蹊曲径之中,苟志往不懈,未有不达于通衢大路者也。病躯咳作,不能多及,寄去鄙录,末后论学一书,亦颇发明鄙见,暇中幸示及之!

与黄宗贤(丁亥)

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十倍,非得良友时时警发砥砺,则其平日之所志向,鲜有不潜移默夺,驰然日就于颓靡者。近与诚甫言,在京师相与者少,二君必须预先相约定,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又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若良知一提醒时,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今人多以言语不能屈服得人为耻,意气不能陵轧得人为耻,愤怒嗜欲不能直意任情得为耻,殊不知此数病者,皆是蔽塞自己良知之事,正君子之所宜深耻者。今乃反以不能蔽塞自己良知为耻,正是耻非其所当耻,而不知耻其所当耻也。可不大哀乎!诸君皆平日所知厚者,区区之心,爱莫为助,只愿诸君都做个古之大臣。古之所谓大臣者,更不称他有甚知谋才略,只是一个断断无他技,休休如有容而已。诸君知谋才略,自是超然出于众人之上,所未能自信者,只是未能致得自己良知,未全得断断休休体段耳。今天下事势,如沈痾积痿,所望以起死回生者,实有在于诸君子。若自己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疗得天下之病!此区区一念之诚,所以不能不为诸君一竭尽者也。诸君每相见时,幸默以此意相规切之,须是克去己私,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实康济得天下,挽回三代之治,方是不负如此圣明之君,方能报得如此知遇,不枉了因此一大事来出世一遭也。病卧山林,只好修药饵苟延喘息。但于诸君出处,亦有痛痒相关者,不觉缕缕至此。幸亮此情也!

答以乘宪副(丁亥)

此学不明于世,久矣。而旧闻旧习障蔽缠绕,一旦骤闻吾说,未有不非诋疑议者。然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但肯平心易气,而以吾说反之于心,亦未有不洞然明白者。然不能即此奋志进步,勇脱窠臼,而犹依违观望于其间,则旧闻旧习又从而牵滞蔽塞之矣。此近时同志中往往皆有是病,不识以乘别后,意思却如何耳。昔有十家之村,皆荒其百亩,而日惟转籴于市,取其嬴余以赡朝夕者。邻村之农劝之曰:“尔朝夕转籴,劳费无期,曷若三年耕则余一年之食,数年耕可积而富矣。”其二人听之,舍籴而田。八家之人竞相非沮遏,室人老幼亦交遍归谪曰:“我朝不籴,则无以为饔;暮不籴,则无以为餐。朝夕不保,安能待秋而食乎?”其一人力田不顾,卒成富家;其一人不得已,复弃田而籴,竟贫馁终身焉。今天下之人,方皆转籴于市,忽有舍籴而田者,宁能免于非谪乎!要在深信弗疑,力田而不顾,乃克有成耳。两承书来,皆有迈往直进相信不疑之志,殊为浣慰!人还,附知少致切靡刂之诚,当不以为迂也。

与戚秀夫(丁亥)

德洪诸友时时谈及盛德深情,追忆留都之会,恍若梦寐中矣。盛使远辱,兼以书仪,感怍何既!此道之在人心,皎如白日,虽阴晴晦明千态万状,而白日之光未尝增减变动。足下以迈特之资而能笃志问学,勤勤若是,其于此道真如扫云雾而睹者白日耳。奚假于区区之为问乎?病废既久,偶承两广之命,方具辞疏。使还,正当纷沓,草草不尽鄙怀。

与陈惟浚(丁亥)

江西之会极草草,尚意得同舟旬日,从容一谈,不谓既入省城,人事纷沓,及登舟时,惟浚已行矣。沿途甚怏怏。抵梧后,即赴南宁,日不暇给,亦欲遣人相期来此,早晚略暇时可闲话。而此中风土绝异,炎瘴尤不可当,家人辈到此,无不病者。区区咳患亦因热大作,痰痢肿毒交攻。度惟浚断亦不可以居此,又复已之。

近得聂文蔚书,知已入漳。患难困苦之余,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宜必日有所进。养之以福,正在此时,不得空放过也。圣贤论学,无不可用之功,只是致良知三字,尤简易明白,有实下手处,更无走失。近时同志亦已无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能于此实用功者绝少,皆缘见得良知未真,又将致字看太易了,是以多未有得力处。虽比往时支离之说稍有头绪,然亦只是五十步百步之间耳。就中亦有肯精心体究者,不觉又转入旧时窠臼中,反为文义所牵滞,工夫不得洒脱精一,此君子之道所以鲜也。此事必须得师友时时相讲习切靡刂,自然意思日新。自出山来,不觉便是一年。山中同志结庐相待者,尚数十人,时有书来,仅令人感动。而地方重务,势难轻脱,病躯又日狼狈若此,不知天意竟如何也!文蔚书中所论,迥然大进,真有一日千里之势,可喜可喜!颇有所询,病中草草答大略。见时可取视之,亦有所发也。

寄安福诸同志(丁亥)

诸友始为惜阴之会,当时惟恐只成虚语。迩来乃闻远近豪杰闻风而至者以百数,此可以见良知之同然,而斯道大明之几,于此亦可以卜之矣。喜慰可胜言耶!

得虞卿及诸同志寄来书,所见比旧又加亲切,足验工夫之进,可喜可喜!只如此用功去,当不能有他歧之惑矣。明道有云:“宁学圣人而不至,不以一善而成名。”此为有志圣人而未能真得圣人之学者,则可如此说。若今日所讲良知之说,乃真是圣学之的传,但从此学圣人,却无有不至者。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在会诸同志,虽未及一一面见,固已神交于千里之外。相见时幸出此共勉之。

王子茂寄问数条,亦皆明切。中间所疑,在子茂亦是更须诚切用功。到融化时,并其所疑亦皆释然沛然,不复有相阻碍,然后为真得也。凡工夫只是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病咳中不能多及,亦不能一一备列姓字,幸以意亮之而已!

与钱德洪 王汝中(丁亥)

家事赖廷豹纠正,而德洪、汝中又相与薰陶切靡刂于其间,吾可以无内顾矣。绍兴书院中同志,不审近来意向如何?德洪、汝中既任其责,当能振作接引,有所兴起。会讲之约但得不废,其间纵有一二懈驰,亦可因此夹持,不致遂有倾倒。余姚又得应元诸友作兴鼓舞,想益日异而月不同。老夫虽出山林,亦每以自慰。诸贤皆一日千里之足,岂俟区区有所警策?聊亦以此示鞭影耳。即日已抵肇庆,去梧不三四日可到。方入冗场,未能多及,千万心亮!绍兴书院及余姚各会同志诸贤,不能一一列名字,幸亮!

二(戊子)

地方事幸遂平息,相见渐可期矣。近来不审同志叙会如何?得无法堂前今已草深一丈否?想卧龙之会,虽不能大有所益,亦不宜遂致荒落。且存饩羊,后或兴起亦未可知。余姚得应元诸友相与倡率,为益不小。近有人自家乡来,闻龙山之讲至今不废,亦殊可喜。书到,望为寄声,益相与勉之。九、十弟与正宪辈,不审早晚能来亲近否?或彼自勉,望且诱掖接引之。谅与人为善之心,当不俟多喋也。魏廷豹决能不负所托,儿辈或不能率教,亦望相与夹持之。人行匆匆,百不一及。诸同志不能尽列姓字,均致此意。

三(戊子)

德洪、汝中书来,见近日工夫之有进,足为喜慰!而余姚、绍兴诸同志,又能相聚会讲切,奋发兴起,日勤不懈。吾道之昌,真有火然泉达之机矣。喜幸当何如哉!喜幸当何如哉!此间地方悉已平靖,只因二三大贼巢,为两省盗贼之根株渊薮,积为民患者,心亦不忍不为一除剪,又复迟留二三月。今亦了事矣,旬月间便当就归途也。守俭、守文二弟,近承夹持启迪,想亦渐有所进。正宪尤极懒惰,若不痛加针砭,其病未易能去。父子兄弟之间,情既迫切,责善反难,其任乃在师友之间。想平日骨肉道义之爱,当不俟于多嘱也。书院规制,近闻颇加修葺,是亦可喜。寄去银二十两,稍助工费。墙垣之未坚完及一应合整备者,酌量为之。余情面话不久。

答何廷仁(戊子)

区区病势日狼狈,自至广城,又增水泻,日夜数行,不得止,今遂两足不能坐立。须稍定,即逾岭而东矣。诸友皆不必相候。果有山阴之兴,即须早鼓钱塘之舵,得与德洪、汝中辈一会聚,彼此当必有益。区区养病本去已三月,旬日后必得旨,亦遂发舟而东。纵未能遂归田之愿,亦必得一还阳明,与诸友一面而别,且后会又有可期也。千万勿复迟疑,徒耽误日月。总及随舟而行,沿途官吏送迎请谒,断亦不能有须臾之暇,宜悉此意。书至,即拨冗。德洪、汝中辈亦可促之早为北上之图。伏枕潦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主播之男神成长记

    主播之男神成长记

    庄严本是一个末流的小明星,醉酒醒来后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最严重的是自己本是一个玉树凌风的偏偏美男子,然而现在确变成了一个大胖子,面对于未知却又熟悉的世界,庄严走上了主播之路,且看这一位主播如何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如何在瘦下来,如何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里成为一名男神.....
  • 蝴蝶的起点

    蝴蝶的起点

    六年感情一下子要怎麼放棄?既然自殺不遂就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決心留學日本,卻遇上兩個不同類型的小兵!"姐我又不是將軍,要兵來幹嘛?"荊蝴蝶堅決拒絕陳立元及楊建祥的追求;因為她希望當傷口瘉合才振翅高飛。
  •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本书不仅是国内首部全面解读蒙古帝国的文化悬疑小说,而且是唯一一部全景式展现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悬疑钜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的蒙古国黄金家族后裔宝音博士的一篇名《发现成吉思汗陵》的报告引发了世界考古界的沸腾。宝音携带祖先遗留的信物金蝠牒并循着在其妻黄金家族后裔诺敏其其格家发现的耶律楚材手记《西征纪要》的历史轨迹,开始了艰难的探寻成吉思汗陵墓之旅。考古中的一次意外事件,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而当宝音在一次对姑娘湖的考察中坠湖醒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所有的离奇经历不过是一个梦。他依然还在扎户丘特山的成吉思汗陵考古基地。
  • 帝曜学院:腹黑千金的冷面校草

    帝曜学院:腹黑千金的冷面校草

    刚来到学院就碰见帅哥了,还是被甩的。。玛尼?报个名泼了校草一身咖啡,赔..当她傻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力量弱小,请求支援。本来要找个也是找工作的,保姆...貌似......啥?包吃包住,还要大蟑螂,虐小三...竟在不知不觉间.....看腹黑女如何玩转贵族学院!
  • 冠宠后宫:皇上,我错了!

    冠宠后宫:皇上,我错了!

    互换灵魂后,她竟然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不说好了她很牛逼吗?靠之,骗她!和老天作对,没错,就是她!老天爷,当老娘还会让你拿雷劈我啊!魔族,神族,哪一个没有帮过她?呵呵,身为六界之外的统治者,你的位置做的太久了吧!看她不把你拉下来!吞鬼族,噬妖灵,有种你就过来阻止她,看她不把你折磨死!小白莲?靠之,装个屁啊!看她不把你捏死!可是,旁边的这位竹马又是要怎样啊?一天,她要去见前世她曾经爱过的人。他却死死的扣住她,阴沉着脸,“朕的皇后,要去哪里?背着朕勾引另一个男人?”“我说亲爱的皇上,我已经解释过了!”她无语。他凑近她的脸,“小柒儿要是想去,也可以,小柒儿是否真正成为朕的,才能让朕更加放心呢?”
  • 平龙认

    平龙认

    元末明初,群雄并起,金戈铁马,仗剑天涯。这是火器一统天下的前夕,也是武侠重新辉煌的开始!
  • 诗剑英侠传

    诗剑英侠传

    持剑大侠,天涯为家,明月为铺;神秘巫人,青魔之笔,控心造梦;热血龙族,刑天之斧,劈魔斩怪;圣毒门下,魔笛控毒,一曲千军。
  • 月无殇

    月无殇

    原是夏王朝最为高贵的嫡出公主和太子殿下,只因父皇后宫中储着的昭雪公主的母妃对父母的嫉妒,而成为亡国的祭品。年幼天真的她一夕之间变为冷血煞神,你要她死,那好,她就把你全族推进地狱!冷漠如她,江湖上的冰心医仙独孤寒,亦是凌云宗大小姐雪玉罗刹君陌殇,却非前朝大夏莲央公主殿下君琰!
  • 奥尘多大传奇

    奥尘多大传奇

    伟大的文学家奥尘多大公爵改变了历史,创造了人类思想界的解放,命运的洪流让他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拨开了黑暗,找到了光明,他引领我们在蒙昧中不断前行。在神圣的圣所前,面对圣洁的光辉,在帝国至高的皇家议会中,直视王权的金冠,在大陆最为崇高的至高山峰上,平视苍穹之巨龙,然后,他总是会拿出标志性的战斗十字架,翻开记录着无数灵魂篇章的笔记本,并郑重告诉所有人:说我偷看公共女澡堂,那是诬陷!
  • 六·六班的糗事

    六·六班的糗事

    在天河小学六(6)班,外号“臭皮匠”的童天宇酷爱搜集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形形色色的糗事,并将这些尴尬、搞笑的糗事记录在了一本糗事簿中。然而有一天,糗事簿神秘失踪了。童天宇紧张万分,最后好不容易找回了糗事簿,那一件件令人捧腹大笑的糗事随之在他眼前一一浮现……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在校园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