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充材,始因任性触珰,后以弥缝毁节(按:此本南察疏)。
夏之鼎,两任县官,原无善绩,制扁送祠,有干清议(按:此本南察疏)。
张九贤,外察不谨,自疏复官。
李宜培,在铨滋议,亦有颂疏。
谭谦益,堂官参处,自辨复官。
吴士俊,疏颂。
徐溶,疏颂。
潘舜历,疏颂。
李三楚,疏颂。
董舜臣,疏颂。
陈守瓒,疏颂。
以上俱照考察不谨例,拟冠带闲住。奉旨:‘这次款所列量惩各官,拟议允协,都著照不谨例闲住。该部知道。’
附逆案漏网:
张枢,道。疏请枚卜,有‘少年学士英妙亦未可少’之语,专为冯铨推毂,又参陈伯友、萧毅中,削夺。
赵胤昌,道。拥戴涿州,特参贵池,又参李瑾、刘懋,削夺(按:此并见《剥复录》二卷)。
袁鲸,道。朋谋推戴崔呈秀,疏请枚卜,与刘徽同,又疏参王绍徽、韩策、江先岸,削夺(按:此并见《剥复录》二卷中。江先岸,《明史》及《剥复录》俱作汪,此误)。
王业浩,道。同刘徽、袁鲸,朋谋推毂崔呈秀,枚卜。又参马孟祯、韩万象、方有度,削夺(按:此并见《剥复录》二卷)。
张惟一,科。已有旨降谪,崔呈秀特疏留用,遂参武之望、万邦孚等。又希附呈秀意,陷害侯恂、侯恪。
薛国观,科。疏参萧近高、乔允升,闲住。游士任,始问。熊明遇,革职。听勘刘永基,削夺。
叶有声,科。疏荐阮大铖,又参劾马调律、翟学程,削夺(按:马调律误,证之《剥复录》、《从信录》皆作欧阳调律)。
李应公,道。疏参王洽为民,例转孙杰、李嵩(按:参王洽,并见《剥复录》二卷中)。
陈睿谟,道。疏参刘廷谏、孙必显、韦蕃,削夺(按:事详《剥复录》二卷中)。
曾应瑞,道。疏参范凤翼、姜习孔、孙绍统,削夺(按:事详《剥复录》三卷中)。岳元声,回籍听勘。
黄承昊,科。疏参南居益,削夺。荆养乔、惠承芳,闲住。承芳,世扬父(按:事详《剥复录》二卷中)。
杨维岳,科。疏参段然,削夺(按:参段然,见《剥复录》二卷中),又参乔允升、萧云举。
苏兆先,科。疏参周希圣、蒋允仪、赵廷庆,削夺(按:事见《剥复录》二卷中。惟周希圣与《剥复录》同,而与《从信录》异)。
王时英,道。疏参唐晖、程注、樊王家、刘可法、胡世赏,削夺(按:事并见《剥复录》二卷中)。
丘兆麟,道。疏参赵秉忠、刘芳,削夺(按:事见《剥复录》二卷中)。
王际逵,道。疏参毕懋芳、李腾芳,削夺(按:事见《剥复录》二卷,毕懋芳,芳当作康)。
陈世竣,道。疏参郝名宦、罗汝先,削夺(按:事并见《剥复录》二卷中)。
蔡国用,道。疏参赵兴邦,曲诋叶向高、孙承宗、赵南星等。
邢绍德,道。疏参韩策、江先岸,削夺(按:江当作汪)。
李光春,道。疏参叶向高,备极诋毁。
吕下问,部。黄山一案,同许志吉激成徽州民变。
以上二十一人,俱应补入赞导,从重拟罪。
田一甲,道。疏辨孙玮、涂一榛、李朴、胡忻等,因得罪门户,以致外转。有旨:俱著升京堂用(按:语详《剥复录》二卷中)。
朱之俊,任司业署监事,榜示通衢,有‘魏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等语。
徐时泰,与孙之獬仅四年简编,躐升侍讲,主试顺天,中崔逆子铎。
陈其庆,与张士范,亦由简编躐升侍讲,主试应天,中应秋子周录。
张士范,应天乡试题,出‘见而民莫不敬……’五句。以至圣颂逆奄,侮圣极矣。(按:以上四条,并见《剥复录》五卷中。)
陈盟,浙江试题,出‘巍巍乎……’三句。‘文王以民力……’四句。既颂逆贤以尧,又颂逆祠以灵台、灵沼,谄谀极矣。
曾楚卿,纂修《三朝要典》。
姜逢元,同前。
余煌,同前。
朱继祚,同前。
华琪芳,同前。
张翀,同前。
杨世芳,同前。
吴士元,同前。
(按:以上八人并见《剥复录》三卷中。)
李光祚,侯。擒武长春案,颂美逆贤,请封魏良卿肃宁侯。
李起元,同前。
王永光,本兵。同前。
张惟贤,公。宁远奏捷,颂美逆贤,请加封魏良卿等公侯伯爵。
王在晋,尚书。同前。
林宗载,科。同前。
吴宏业,科。同前。
段国璋,侯。同前。
常允绪,侯。三殿工成,颂美逆贤功勋。
李觉斯,三殿工成,颂美逆贤功勋。
庄起元,以辽船顺风,颂美逆贤。
李国囗〈木普〉,以殿工辞恩,颂美逆贤。
苏茂相,同前。
汤国祚,侯。捐赀助祠,祝颂有词。
李守囗〈木普〉,伯。同前。
袁爌,乙丑进士,丙寅躐升少卿,非附珰党何由速化(按:爌,《剥复录》作熿,未知孰是)?
以上三十人,俱应补入谄附定罪。史永安、张凤翼、梁应泽、袁宗焕、李诚铭、梁世勋。
以上六人,亦俱建祠,但与诸奸宜减等论。”
定逆案者,辅臣韩爌、李标、钱龙赐、周道登,冢臣王永光,宪臣曹于汴也。当大憝斩除之后,自应穷治其党。上以副圣天子错枉之权,下以昭千万世人臣之戒。《春秋》之义,首严乱臣贼子,而必先治乱臣贼子之党,法至严也。王永光业已本兵颂美矣,以颂珰之人为定肘珰之案,谬孰甚焉。且也,杨世芳为蒲州公也戚,薛国观为沈惟炳也友,俱邀恩一面之网。于是同事者皆援例而囗囗,议操法纪,以佐圣天子者,固若是耶!即就案中论之,亦实多可商者。人臣非有大功,不许封公侯,此祖制也。所司朦胧奏请,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律也。今逆孽魏良卿斩矣,而奏请三封之周应秋,何以不辟?交结内官近侍人员者斩,谋杀人造意者斩,律也。而显行通内之霍维华、孙杰、冯铨、邵辅忠,罗织熊案之徐大化、杨维垣,何以末减也?又律:上言大臣德政者斩,何况阉寺?而首建生祠之潘安祯,何以幸免也?又律:子孙骂父母者绞。此就愚氓言也。刘志选、梁梦环,甘作鹰犬,直攻懿安,忍下华歆之毒手,显行成济之操戈,怀奸如此,骈斩何疑?而仅拟一绞,何以平人心也?《三朝要典》,明为逆贤爰书矣,而纂修之曾楚卿、朱继祚等,何以竟格外也?捐助之楚藩勋臣,建祠之梁世勋、李诚铭、郭振明,捐赀之李守锜、汤国祚,颂美之张惟贤、常允绪,独不可奏请处分乎?黄立极等,身入纶扉,而满朝颂德,遍地生祠,不闻诤正,焉用彼相!顾秉谦位居首辅,而播恶成祸,皆出其手,区区赎徒,遂足蔽其辜乎?至闲住一款,为居官不职者设耳。诸人既属逆贤私党,岂容复厕衣冠之末?而犹以不职之例列之乎?草莽放论,窃谓刘志选、梁梦环,应照崔呈秀决不待时,妻孥没入,家产籍官。其通内显著孙杰等,熊案主谋徐大化等,与首开祸始之顾秉谦,请题三封之周应秋,首建生祠之潘汝祯,应照吴淳夫等监候处决。其僭谀在天之来宗道,叩首九千岁之黄运泰,尧天帝德之李精白,哭争《要典》之孙之獬,与原拟充军之阎鸣泰等,俱应改发边外为民,仿古投诸四夷,以御魑魅之议。其原拟赎徒张我续、郭尚友等,应改充军。王点上梁不出,犹知羞恶,应仍入为民一项。其赞导漏网张枢、袁鲸等,纂修《要典》曾楚卿、朱维祚等,试题颂美张士范、陈盟等,建祠颂美史永安、张凤翼、梁应泽等,颂美漏网王永光、苏茂相等,申详生祠司道张维世、宁三翰等,与原拟闲住黄立极、房壮丽等,俱应改为民。其楚藩与勋臣郭振明等,应题请停爵革禄,用是示惩,袁崇焕尔时虽云边功,亦应题明请旨定夺。内吕鹏云虽中旨京堂,而即乞差自远;姜逢元阁笔一叹。随遭斥逐。二人应与开释,许其自新。蔡善继、梁廷栋、王尧民、曾樱、石万程,应加优擢,为守正不屈者劝。夫如是,庶乎得刑罚之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