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9400000093

第93章

夫如上所说。涅槃非有。故经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如梦。即后学之人。徒劳景慕。

答。斯言破著。非坏法性。如观和尚云。难一切法如幻者。妄法缘生。可许如幻。涅槃真实。又不从缘。如何同幻。故牒释有二意。一明虽真而亦从缘。虽非缘生。而是缘显。亦空无性。二明涅槃非幻。为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则破心中涅槃。亦显涅槃体。即真而成妙有。故知四种涅槃。初后俱有。所以唯识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尘。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问。夫言法身者。心为法家之身。身是积聚义。积集含藏一切万法。故名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及解脱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须有。灵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则显现法身。故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又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著。不为境缚。即是解脱。若显法身得解脱。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万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网之慧刃给贫。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祖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不可刹那忘照。率尔相违。以此三法不纵不横。非一非异。能成涅槃秘藏。如大涅槃经云。佛言。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所以云。法身常。种智圆。解脱具。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别有法。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故不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则坏于三谛。异则迷于一实。在境则三谛圆融。在心则三观俱运。在因则三道相续。在果则三德周圆。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秘密之藏。古德云。此之三德。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一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似世之伊。名秘密藏。为大涅槃。又台教类通三轨法。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即是三德。以真性轨为一乘体。此为法身。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以观照轨为般若。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第一义空。以资成轨为解脱。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善。即如来藏。三法。不一不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亦如是。今更广类通十种三法。一三道。二三识。三三佛性。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三涅槃。九三宝。十三德。此十种三法。通收一切凡圣因果诸法。今引金光玄义。观心广释。十种三法门者。净名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不观自心。非己智分。不能开发自身宝藏。今欲论凡夫地之珍宝。即闻修故。明观心释也。一观心明三道者。一烦恼道。过去无明。现在爱取。三支。二业道。过去行。现在有。二支。三苦道。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生死忧悲苦恼。七支。今观心王即苦道。观慧数心即烦恼道。观诸数心即业道。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若头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别有一身。则无是处。各各非身。合时亦无。若头六分求身叵得。现在不住。故不可得。过去因灭。亦不可得。未来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横竖求身。毕竟不可得。则是无。无亦不可得。亦有亦无亦不可得。非有非无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为身。如是名字。不在内。非四阴中故。不在外。非色阴中故。不在中间。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离色心故。当知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假实既空。名物安在。如此观身。是观实相。观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即为苦道观也。观烦恼道者。烦恼与业。皆是身因。今且取烦恼为身因而观也。净名经云。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者。应作四句分别。谁身因果俱坏。谁身因果俱不坏。谁坏果不坏因。谁坏因不坏果。云何身果。父母所生头等六分是也。云何身因。贪恚痴身口意业等是。今且置三业。观贪恚痴等。四果。以无常苦空观智。破贪恚痴。子断名坏身因。不受后有名坏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长养五阴。纵心适性。放逸贪恚。自恼恼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因果相续。无有边际。是名因果俱不坏。如犯王宪付栴陀罗。如怨对者自害其体。身既烂坏。四阴亦尽。是为坏果。贪恚痴身因。转更炽盛。弥沦生死。无得脱期。是为坏果不坏因。以无常观智。断五分下因缚。五分下果身由未尽。是名坏身因不坏身果。如此四句存坏不同。皆不随一相。而随一相者。所谓修大乘观。观一念贪恚痴心。心为自起。为对尘起。为根尘共起。为离根尘起。皆无此义。非自非他。非共非无因。亦非前念灭故起。非生非非生。亦非灭非非灭。如是横竖求心叵得。心尚无本。何所论坏。是名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观业道者。如净名经云。举足下足。无非道场。具足一切佛法矣。观举足时。为是业举。为是业者举。为是业业者共举。为离业业者举。若业举。不关业者。业者举。不关于业。各既无举。合亦无举。合既无举。离那得举。举足既无。下足亦无。观行既然。住坐卧言语执作。亦复如是。是为观业道实相。二观心明三识者。谛观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观心识于三识。何者。意识托缘发。意。本无其识。缘何所发。又缘中为有识。为无识。若有识。缘即是识。何谓为缘。若无识。那能发识。若意缘合发。二俱无故。合不能发。离亦不可。当知此识不在一处。从众缘生。从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于此空中假作分别。是恶识。是善识。是非恶非善识。种种推画。强谓是非。识若定空。不可作假。识若定假。不可作空。当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双亡二边。正显中道。一念识中三观具足。识于三识。亦不得三观。故净名云。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乃至不观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虽不得识。不得识如。不得识性。双照识。识如。识性。宛然无滥。以照识性故。是庵摩罗识。照识如故。是阿赖耶识。亦照亦灭故。是阿陀那识。是名观心中三识。三观心三佛性者。一正因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觉。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坏。二了因佛性。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三缘因佛性。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知。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观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缘因佛性。复次佛。是觉智也。性者。理极也。能以觉智照其理极。智境相称。合而言之。名为佛性。今观五阴心。称五阴实相。名正因佛性。观假名实相。名了因佛性。观诸心数。称心数实相。名缘因佛性。故经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离六法。此之谓也。四观心三般若者。一实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种智。二观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三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种智。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念心一切心者。从心生心。杂杂沓沓。长风驶流。不得为喻。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六道轮回十二钩锁。从闇入闇。闇无边际。皆心之过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则凡夫所迷没处。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过生厌皆自持出。如世小火。烧大[卄/積]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观心空。从心所生一切心。无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没处。非究竟道。双亡二边故。烦恼非一非一切。大经云。依智勿依识。识但求乐。凡夫识求妄乐。二乘识求涅槃乐。是故双亡。不可依止。智则求理。如是观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观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种智。即中。是实相般若。一切种智。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无前无后。不并不别。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为观心三般若。五观心三菩提者。一真性菩提。以理为道。二实智菩提。以智慧为道。三方便菩提。以善巧逗会为道。今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菩提心。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横嫽乱。如丝如砂。如蚕如蛾。为苦为恼。若知即空真谛菩提心。度妄乱心数之众生。通四住之壅。若即假发菩提心者。空虽免妄乱。经言空乱意众生。而智眼甚盲闇。复是三无为坑。是大乘怨鸟。未具佛法。不应灭受而取证。若知即假俗谛菩提心。度沈空心数之众生。通尘沙之壅。分别可否。分别时宜。分别药病。分别逗会。不住无为。故言即假发菩提心。空是浮心对治。假是沉心对治。由病故有药。药存复成病。病去药止。宜应两舍。非空非假。双亡二边。即发中道第一义谛菩提心。度二边心数之众生。通无明壅。以不住法住于中道。故言即中。说时如三次第。观则不然。一心中具三菩提心也。六观心三大乘者。一理乘。理性虚通。任运荷诸法故。二随乘。智随于境。如盖随函。三得乘。若得果故。自解脱。若得机故。令他解脱。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大乘。何者。虽观一念心。而实有四运。此心回转不已。所谓未念。欲念。正念。念已。从未念运至欲念。从欲念运至正念。从正念运至念已。复更起运。运运无穷。不知休息。如闭目在舟。不觉其疾。观一运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运心。亦复如是。从心至心。无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则从三谛运至三谛。无不三谛时。若随四运运入生死。若随四运运入涅槃。即空之观。乘于随乘。运到真谛。即假之观。乘于得乘。运到俗谛。即中之观。乘于理乘。运到中谛。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第一观智普贤大人所乘故。七观心三身者。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谛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华严经颂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心缘破戒事。即地狱身。缘无惭憍慢。即畜生身。缘谄曲悭贪。即饿鬼身。缘嫉妒诤竞。即修罗身。缘五戒防五恶。即人身。缘十善防十恶。缘禅定防散乱。即天身。缘无常苦空无相愿声闻身。缘十二因缘法即缘觉身。缘慈悲六度。即菩萨身。缘真如实相。即佛身。登难坠易。多缘诸恶身。故知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牙。若观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从心所生。一切诸身。皆空无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倾尽。故言即空。若即空者。永沈灰寂。尚不能于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戏五道。以现其身。不能应以佛身得度者。为现佛身。应以三乘四众天龙八部种种身得度者。皆悉示现。同其事业。为此失故。故言即假。即假同六道身。如是观身。堕在二边。非善观身。善观身者。大经云。不得身。不得身相。乃至毕竟清净。为此义。故云即中。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报身。即假者。即是应身。八观心三涅槃者。一性净。二圆净。三方便净。不生不灭名涅槃。诸法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修因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槃。寂而常照。机感即生。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槃。谛观心性。本来寂灭。不染不净。染故名生。净故名灭。生灭不能毁故常。不能染故净。不能碍故我。不能受故乐。是为性净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观观之。令此正观。与法性相应。妄念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名圆净涅槃。以无缘慈。无生示生。以同体悲。无灭现灭。一切生灭境界外道天魔。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方便净涅槃。九观心明三宝者。佛法僧是为三。可尊可重为宝。至理可尊。名法宝。觉理之智可尊。名佛宝。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宝。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宝。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无谛智不发。无智谛不显。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众生。二种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称为宝。十观心明三德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一法身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经云。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此三法。皆具常乐我净之四德。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空无积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中摄一切。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诸佛即中为体。故名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为力。故名解脱。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藏。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上十种三数。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不思议三法也。始终只是一种三法。在凡为三道。若入圣成三德。其余约理智行解等。成诸三法。以为眷属。究竟不动众生因地三道。成满诸佛果地三德。本末相在。因果同时。以本有妙理。故名三性。妙理不虚。故名三谛。迷此妙理。故名三障。既有三世轮转攀缘不息故。名十二因缘具足三苦。若欲反本还原。了达今日三障。即是本来三性。故名三观。妙理显现。故名三德。又轨即行人。呼为三法。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教他呼为三语。归宗呼为三趣。得斯意类。一切皆成法门。今又以三轨。类通因中三道。一苦道。二烦恼道。三业道。苦道即真性轨。经云。世间相常住。岂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烦恼道即观照轨。观照本照惑。无惑则无照。一切法空是也。资成轨即业道。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书云。善者是不善人之师。不善者是善人之资。经云。我等念佛故。皆当忍是事。恶不来加。不得用念。所以云。善知识者。提婆达多是。又云。苦即法身。非显现故名法身。贪恚痴即般若。非能明故名般若。无所可照。性自明了。业行系缚。皆名解脱。非断缚而脱。亦无体可系。亦无能系。故称解脱。又先德云。应说。佛地障累尽。故称解脱。体色实性。即如来身。种智圆明。为大般若。三事即我。何处纵横。我即三事。若为成别。如是安住。乃大涅槃。良为一切诸佛。即一色心。心为能变。色为所变。所变即相见。能变即自证。体既无别。谁复纵横。直由不了心缘。生二妄想。相缚粗重。遂成羁碍。迷执色相。为我所身。我所身生。实由痴闇。痴闇覆故。见死见生。生死相漂。心亦流转。流转之苦。素在身心。若能了心及境。则妄想不生。相缚既除粗重亦遣。永绝羁碍。遂成解脱。通达色相。皆藏性现。无复我所。即如来身。照阿陀那甚深细处。痴闇不覆。为摩诃般若。悟斯本性。由来不生。体用无穷。终亦不灭。又三德者。有道前性得。道中分得。道后究竟得。若性得者。如维摩经云。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此性得法身。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此性得般若。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可复灭。此性得解脱。此约道前圆性得。道中圆分得。即从十住位。至等觉。五十一位。圆修智断等。道后圆究竟得。即果上义。既了性得。须具历后二德。以五忍六即简其讹滥。直至圆满妙觉究竟之位。如入此录中。智眼明净。圆修圆解。双照双遮。二鸟俱游。不堕偏见。一义不动。分别了然。如悬镜高堂。无心虚照。万像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无常之静心。照常无常之圆理。遮照无滞。破立同时。即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常与无常。唯论真性。一一之性。性摄无边。净名经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远大师云。实相理穷。名为毕意。体寂无为。名不生灭。此不生灭。是彼无常真实性故。名无常义。肇法师云。毕竟者。决定之词也。小乘观法。以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之士。以不生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殊绝。其道虚微。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言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与常俱无故。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又非常者。性彻相故。非无常者。相彻性故。如庵提遮女经云。生灭与不生灭。交络而释。经中答文殊师利言。若知诸法毕竟生灭。变易无定。如幻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常义。以诸法生不自得生。灭不自得灭故。云何无常。谓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随如是相。而能随其所宜而有所说。是无常义。以诸法自在。变易无定。明不自得。随。如是知说者。为常义也。释曰。此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则生灭是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生灭是常义。互夺则双非。互成则双立。双树中间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常无常既尔。我乐净等。乃至一切诸法皆然。即处处而入大涅槃。非独双林之下。若不了此旨。悉堕边邪。即尘尘而尽成生死。岂止阎浮之中。若入宗镜。即一切法趣无常。无常摄法无遗。义理无尽。方真无常。总收诸义。以为一致。

问。涅槃三德。真如一心。果上因中。收尽无边义理。岂唯十种三法。乃至无尽法门。息化凝神。究竟指归何法。

答。总别指归。还即指归三德秘藏。如止观。指归者。大涅槃经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总相指归。别相者。身有三种。一色身。二法门身。三实相身。若息化论归者。色身归解脱。法门身归般若。实相身归法身。复次三法。非三非一不可思议。所以者何。若谓法身真。法身者。非法身也。当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严经云。种种示现作众色像。故名为身。所作办已。归于解脱。智慧照了。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办已。归于般若。实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门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指。俱入秘藏。故言指归。当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不知。道种智般若。遍知于俗。故名为知。所作办已。归于解脱。一切智般若。遍知于真。故名为非知。所作办已。归于般若。若一切种智般若。遍知于中。故名非知非不知。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三般若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三般若无一异相。名为指。俱入秘藏。名指归。当知解脱。亦脱非脱。非脱非非脱。方便净解脱。调伏众生。不为所染。名脱。所作已办归于解脱。圆净解脱。不见众生及解脱相。故名非脱。所作办已。归于般若。性净解脱。则非脱非非脱。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若达若说。如此三脱。非一异相。俱入秘密藏。故名为指归。当知种种相。种种说。种种神力。一一皆入秘密藏中。何等是指归。指归何处。谁是指归。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是名指归。故知能化所化。无尽法门。未有一法。不指归宗镜。所以普智禅师云。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无体荡无明。莫怕落空沉断见。万法皆从此处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本年鉴设有专载、特载、专文、大事记、雷州概况、雷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经济管理、工农业、商贸旅游、城县建设、教育等类目,记载了2008-2009年度雷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总裁不二嫁

    总裁不二嫁

    这人世间的感情很少有一眼万年的,而景风第一眼看见百里桓,就一头栽进爱情里永不回头。景风:如果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是一百步,其中九十九步都可以我来走,哪怕遍体鳞伤,受尽人世间屈辱。我不想连微笑的能力都忘记。你曾温暖了我整个世界,又残忍地将一切撕碎。这一世,我给你我全部的爱,下一世,我们便不会再相遇。重生之时光华必然绝美,不再回眸。
  • 真命天子之腹黑四姐妹

    真命天子之腹黑四姐妹

    “不好啦不好啦!墨家四姐妹来啦!”“靠!这个讲台是我的!”“去死门后面应该有我来躲!”“这是我的桌子啊!我要躲下面!”“糟啦糟啦糟啦!风家四少又来啦!”“靠,把桌子下借我挤挤!”“俩一起躲门后面!”“哇哇哇!不要抢啦,我要多椅子下面!”男一:墨家四姐妹,啥好怕的呀!男二:与神杀神,遇佛杀佛!只要不坏我们事就好!男三:二哥还是这么滴,心狠手辣吖!男四:我的魅力可是无限滴!楼梯口,女一,专属古典如水,气质却又不失成熟,女二,外表冷漠,内心暴躁,女三:外表妩媚,内里彪悍,女四:卖萌可爱!标准萌妹!但是……她们的内心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腹黑!属于外白里黑,当腹黑四姐妹遇上风家四少,会有怎样的风波呢?
  • 死灵帝王

    死灵帝王

    横跨三个能量等级的位面,涉及将近二十个种族。神族和死灵族的万年战争,不为人知的惊天真相。在都市和异界的交织穿越,兄弟之间的纠葛仇杀。不要随便惹我,我的女儿很厉害的哦。(有任何问题可以加群240383790,谢谢各位读者的鼓励和支持)
  • 咒法师

    咒法师

    道法弥漫红尘路,校花空姐争相护,醉卧花丛君莫笑,脚踏阴阳拨云雾。“咳咳!前面的美女,能不能让本法师摸摸你的屁股?”主角谢三清本是一个鬼胎,就在快要一命呜呼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不着调的道士,从此成了一个法师,学道大成以后笑傲红尘,浪迹江湖,除妖捉鬼,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法师之路。
  • 孤视天下

    孤视天下

    天宇大陆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孤氏家族在绝世强者孤灭的带领之下,崛起为大陆的第一势力,然而天下大势瞬息多变,孤灭的飞升,孤家强者的消失,试看孤家还能不能继续称霸天宇,所有的关键竟然是孤家不学无术的孤傲,看孤傲小子如何傲视天下。
  • 腹黑总裁的全能娇妻

    腹黑总裁的全能娇妻

    她,在美国待了六年,终于回国。回国一个月后就遇见了他。而她唯一向外界透露的只有她是她父母的女儿。但,她在美国人称“鬼见愁”他,在中国商业界上人见人怕。他与她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寒凝北雪

    寒凝北雪

    一场阴谋,意外穿越;天生废材,翻身重来。她,黑帮老大,只因闺蜜的嫉妒,陷入敌人的陷阱。原以为可以解脱,却不想,穿越了;原以为可以安稳地过完一生,却遭到了他的纠缠。好,为了摆脱他,她努力强大就是。废材又如何,看她如何步步高升。终于离开了他的束缚,她却发现,她的心,早已迷失了方向...
  • 三世绝宠:腹黑世子娇俏妃

    三世绝宠:腹黑世子娇俏妃

    他记得,那日的幻棤芜极美,红裙软纱,眉间一点如血的朱砂衬着她白皙如雪的肌肤。她敬他一杯酒,他欣然饮下。即便,他早就知道那酒中含有剧毒。她想让他死,那他便遂了她的愿又何妨。那晚,她为他舞了一曲离殇。酒毕舞终。倒下的却是她。她在他的怀中,如一只生命将尽的赤蝶。他的心如揪住一般,疼得不能呼吸。她看着窗外黎明前的黑暗,笑得是那般凄美,她说“玄宸,对不起,我违约了,这个约定,下一世,再用我一辈子来补偿。”“玄宸,我会在忘川河畔等你,等你收复江山,再同我……”玄宸看着怀中已无声息的人儿,泪无声落在她眉间的朱砂,唇角努力勾出一抹笑:“阿芜,说好了,等我收复江山,下一世我要你的一辈子。”
  • 森葵淼夏

    森葵淼夏

    森阳的少女,花季时期的女孩子误入神社?!从一个恶心的蛤蟆变成美男?那是什么过程!宁妃以及轩帝还有佑王,这些不都是书中的人物吗?难道……穿越了?狐妖小妹,一个妖界王者,貌美如花的女王陛下,受到人类各级皇族血统少爷的追捧却被她无情地一个个起着“外号”以至于到最后没脸见人。这样的美女居然对一个……动情,他们会发生什么呢?人类和妖是否能在一起?各种故事值得我们去猜疑,这里有太多太多的精美故事,青春的美丽邂逅,就此拉开帷幕……一定要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