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9000000021

第21章

(过之则伤正气。)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张子和曰。凡药皆毒也。虽苦参甘草。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偏胜为害。)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饮食调养。以尽病邪。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余邪未尽。复行前法。)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必察岁运时令之气。逆之则伤天和。)无盛盛。无虚虚。(当泻而补为盛盛。当补而泻为虚虚。)而遗人夭殃。

无致邪。无失正。(助邪气。伐正气。)绝人长命。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曰。

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一作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阳生于东。而盛于南。故东温而南热。)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生于西。而盛于北。故西凉而北寒。)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感阴寒而成胀。)之温热者疮。(感湿热而生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王注。西北人腠理密而食热。故宜散宜寒。东南人腠理疏而食冷。故宜收宜温。吴注。

西北气寒。寒固于外。则热郁于内。故宜散其外寒。清其内热。东南气热。热则气泄于外。寒生于内。故宜收其外泄。

温其内寒。是以有病同而治异者。盖天气与地宜不同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药治其内。汤渍其外。)气温气热。治以温热。(二义解者俱欠明确。岂即上文所谓西北散而寒之。东南收而温之之意乎。)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即气寒气凉。治以寒凉之义。)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或有反此为治者。乃假借之。以为反治也。)(五常政大论)木郁达之。(宣吐。)火郁发之。(升散。)土郁夺之。(泻下。)金郁泄之。(解表。利小便。)水郁折之。(制其冲逆。)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过。太过也。折之以其所畏。即泻之是也。王注。咸泻肾。酸泻肝。辛泻肺。甘泻脾。苦泻心。)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吴注。如寒水司天。则火受郁。火失其养。则资其木也。)抑其运气。

(主运胜气。)扶其不胜。无使过暴。而生其疾。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时热病热。无犯热药。时寒病寒。无犯寒药。)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曰。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吴注。发表利用热。夏月发表。不远热也。攻里利用寒。冬月攻里。不远寒也。)热无犯热。寒无犯寒。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邪气胜主气。如夏应热。而反寒甚。则可以热犯热。余准此。)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吴注。天信。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也。气宜。治温以清。治热以寒也。翼胜赞复。禁助邪也。)妇人重身。(怀妊。)毒之何如。(可用毒药否。)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有故。如下文大积大聚是也。内既有故。则毒药自病当之。故母与胎。

皆无患也。)其故何谓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积聚。必须攻以毒药。太过则真气被伤。)(六元正纪大论)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小大不利。(谓二便。灵枢有便字。)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标本病传论)(灵枢病本篇略同。)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形盛气盛。形虚气虚。)谓之可治。

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谓之易治。取之以时。

(合于时令。又勿后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形盛气虚。形虚气盛。)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邪盛。)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皆五行相克。)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玉机真藏论)善治者治皮毛。(邪在表而浅。)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邪入脏。则深且重矣。)故天之邪气感。(六气八风。)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饮食不节。寒热失时。)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湿自下受。先入皮肉。湿流关节。则伤筋脉。)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症声色。

各有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脏腑有病。皆形于身面之部分。可以观气色而得之。)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言脉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

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汗而散之。不使传变。)因其重而减之。(病之重者。药难猝去。当以渐而减之。即衰其半之意。)因其衰而彰之。(正气偏衰。济而彰之。)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以养阳。味以养阴。二句即彰之之义。)其高者因而越之。(升之。吐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利其二便。)中满者泻之于内。(实满者。以下药泻之。虚满者。补之即所以泻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如布桃枝煎汤液。以蒸浴之。汗难出者。每用此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 悍者。按而收之。(按摩收引。)其实者。散而泻之。(表实散之。里实泻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王注。即本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之义。吴注。济所不胜。)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行之。)气虚宜掣引之。(导实济虚。)(阴阳应象大论)毒药攻邪。(攻邪则用毒药。苏子瞻曰。药能治病。不能养人。食能养人。不能治病。)五谷为养。(稻麻豆麦黍。)五果为助。(枣杏桃李栗。)五畜为益。(牛羊犬豕鸡。)五菜为充。(葵藿葱薤韭。)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

有辛酸甘苦咸。(前五物。应五行。各具一味。)各有所利。或散(辛。)或收。(酸。)或缓(甘。)或急。(苦。)或坚(苦。)或。(咸。)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肝苦急。(肝者。怒生之气。又血燥则肝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缓为心虚。则神气散逸。)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湿则不运。)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火盛克金。)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肾脂枯则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三语有专主辛润解者。昂谓当通结上文。)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木喜条达。故以散为补。收为泻。)心欲 。(火藏炎燥。)急食咸以 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属火。咸属水。水能克火而云补者。取既济之义也。心苦缓。故以甘为泻。)脾欲缓。(土德和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辛散酸收。)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苦能坚肾。)咸泻之。(咸能软坚。能渗津。故云泻。然咸为肾本味。故补肾药用咸为引。五脏生成论曰。肾欲咸。未可专言泻也。甘能伤肾。土克水也。)(藏气法时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灵枢五味论。辛入胃。其气入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咸走血。(渗津。)血病无多食咸。(灵枢曰。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渴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

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灵枢二义无当。故不录。)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灵枢曰。酸气涩以收。膀胱得酸则缩 。

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宣明五气论)多食咸。则脉凝泣(涩。)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水克火。)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克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为金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多食酸。则肉胝胸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木克土。胝。音支。皮浓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五脏生成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味能养阴。)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味过于酸。肝气以津。(酸能生津。)脾气乃绝。(木克土。)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咸入骨。能软缩肌肤。)心气抑。(水克火。然藏气法时论又云。咸补心。)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甘性留滞。)色黑。肾气不衡。(平也。土克水。)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苦能燥脾而浓胃。火生土也。王注同。马注。浓字解作胀字。己觉欠理。而治之复用芩连苦剂。不自相矛盾乎。)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新校正。央。殃也。古文通用。辛润故弛。辛散故殃也。马注。解作中央。尤觉欠理。昂按。酸咸甘辛。言其害而不及其利也。味苦。言其利而未及其害也。古文不拘一例。不必穿凿强解。)(生气通天论)热中消中。(多饮数溲为热中。多食数溲为消中。)不可服高(膏同。)粱(肥甘之味。)芳草(辛香之品。)石药。(英乳之类。)石药发 。(癫同。)芳草发狂。(多喜曰癫。多怒曰狂。)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失热气 悍。药气亦然。(内热既盛。药复助之。)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腹中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八节正气。以候八风。)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月之四围为郭。)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血淖而气易行。)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此言刺法。然人身血气如是。不可不知。)(八正神明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一作锥。)不亦晚乎。(四气调神大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病不许治。即病证也。)(五脏别论)【灵】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五禁)

生死第八

【素】五脏受气(病气。)于其所生。(我所生者。)传之于其所胜。(我所克者。)气舍于其所生。(生我者。经曰至其所生而持。)死于其所不胜。(克我者。)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五脏顺行则生。)肝受气于心。(我生者。子盛反乘其母。故为逆行。)传之于脾。(我克者。木克土。)气舍于肾。(生我者。

水生木。然脾传肾。为土克水。)至肺而死。(克我者。金克木。下同。)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

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

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逆行。)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朝甲乙寅卯。昼丙丁巳午。四季戊己辰戌丑未。晡庚辛申酉。夜壬癸亥子。甲乙经生字作者。王氏改者作生。)五实死。五虚死。脉盛。(心实。)皮热。

同类推荐
  • 滞下门

    滞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LUE FAIRY BOOK

    THE BLUE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堂集

    雪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Dickory Cronke

    Dickory Cron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驾北还录

    大驾北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异界重生之龙神纪元

    异界重生之龙神纪元

    守护一族的废材少族长为护至宝而死却意外获得始祖黄帝传承重生异世,且看他如何异界逍遥
  • 天烬沙

    天烬沙

    难得多休息了一天,纠结怎么跟老妈解释突然回来,开门想先给她一个惊喜,却不料一跃千年。老天待我不薄,让我遇到了如冰似冷的将军,跟如火如阳的将军成为了欢喜冤家,结识了如风无形的王爷。老天待我不厚,过不上几天安稳日子,在他们的面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这一次可以顺利回去,我就去报名当演员!
  • 仙童路

    仙童路

    龙柏历尽千辛万苦,儿童期就在外游学,经历无数艰辛和坎坷以及风险和奇遇,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慢慢找到他自己的合适位置,开始有所收获,在外多番历练,广交朋友,展露头角,精彩纷呈,招蜂惹蝶……
  • 重生之凡而不凡

    重生之凡而不凡

    顾凡凡,22岁,大学毕业生,因一次偶然的巧合而回到了8岁小学三年级还附赠了一个空间!这让顾凡凡又喜又悲。就当顾凡凡正规划着以后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某腹黑说:“凡凡,待你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凡凡:“......小朋友,你谁啊,我们认识吗?”
  • 外国小破孩

    外国小破孩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误拾的外国小男孩,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还让我与一个庞大的留学生团体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这个故事很长,很美好,里面有我的欢笑,我的爱恋,还有我的未来。你愿意听听看吗
  • 灵蛇闹洪荒

    灵蛇闹洪荒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混沌中的一条七彩灵蛇得道,玩转洪荒,收徒弟,抢灵宝,斗圣人,俱在灵蛇闹洪荒
  • 爱上刁蛮女孩

    爱上刁蛮女孩

    他是一位富家少爷,就读于圣斯亚贵族学院。而她是学校校长的女儿,生性刁蛮,母亲因难产早早去世,而后和父亲相依为命。……
  • 无能者的绝对之刃

    无能者的绝对之刃

    “用死亡的黑暗来掩埋(埋葬)生存的光明”最强战神夫妇的后代,维克特用自己的双刃开创属于他的路。
  • 坏蛋初养成

    坏蛋初养成

    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男孩,虽然单纯却聪明,初来大都市却遭到一个又一个陷阱和阴谋,他能否涅盘凤凰。。
  • tfboys之街角遇到你

    tfboys之街角遇到你

    过去,有太多遗憾,只能在角落里深深哭泣,也许在你离开的那一刻,我应该放下自尊,紧紧拥抱住你,可是你已经走了,不知道在哪一个街角能再次遇见你,像第一次的邂逅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