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5000000025

第25章 诸疝门(小肠气附)

诸经叙疝脉证

内经曰厥阴脉滑则病狐疝少阴脉滑则病肺风疝太阴脉滑则病脾风疝阳明脉滑则病心风疝太阳脉浮则病肾风疝少阳脉浮则病肝风疝针经曰心脉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肝脉滑甚为 疝肾脉滑甚为癃按发明云夫滑脉关以上见者为大热盖阳与阳并也故大热脉滑尺部见为大寒生 疝滑脉者命门包络之名也为丙丙丁热火并于下盖丙丁不胜壬癸从寒水之化也故生 疝然滑属阴脉也病自内因寒亦与以上证同难经曰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按滑氏本义曰任脉起胞门行腹故病苦内结男为七疝女为瘕聚也脉经曰肾脉大急沉为肾疝 肝脉大急沉为肝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 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阴急为脾疝三阴脾脉也 寸口脉弦而紧弦紧相搏则为寒疝 趺阳脉虚迟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寒

诸经叙小肠气

内经曰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甲乙经曰邪在小肠也小肠病者小腹痛引腰脊贯肝肺其经虚不足则风冷乘间而入邪气既入则冷之证上冲肝肺客冷散于胸结于脐控引睾丸上而不下痛而入腹甚则冲于心胸盖其经络所系属也启玄予曰控引也睾丸阴丸也谨按寒邪始客于小肠因经络并于厥阴故下控引睾丸为痛虽亦如疝然止言小肠气所以古人治法往往相类但自有所兼之证殊尔

论疝气属寒

原病式曰 疝少腹控卵肿急绞痛也寒主拘缩故也寒极而土化制之故肿满也经言大夫 疝谓阴器连少腹急痛也故言妇人少腹肿皆肝足厥阴之脉也经注曰寒气聚而为疝也又按经言五脏皆主疝但脉急也注言脉急者寒之象也然寒则脉当短小而迟今言急者非急数而洪也由紧脉主痛急为痛甚病寒虽急亦短小也所以有痛而脉紧急者脉为心之所养也凡六气为痛则心神不宁而紧急不得舒缓故脉亦从之而见也欲知何气为其病者适其紧急相兼之脉而可知也如紧急洪数则为热痛之类也又经言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烦冤而痛出白蛊注言少腹痛溲出白液也一作客热内结销烁脂肉如蛊之食故名白蛊也然经之复言热为疝瘕则亦不可止言为寒当以脉证别之

论疝气属湿热

丹溪曰疝痛之甚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或有形或无形或有声或无声自素问以下皆以为寒盖经络得寒收引不行所以作痛世有得寒而无疝者又必有说以通之可也予屡踢冰徒涉不曾病此以予素无热也因而思此病始于湿热在经郁遏至久又感外寒湿热被郁而作痛若只作寒论恐为未备或曰此证多客厥阴一经湿热之积何由而致予曰夫劳则火起于筋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本经火郁之久湿气便盛浊液凝聚并入血隧流于厥阴肝属木性速急火性暴为寒束宜其痛甚而暴也愚见古方以乌头栀子等分作汤用之其效亦速后因此方随形证加减无有不应又须分湿热多少而治之但肿多为湿 是也却有水气而肿又有挟虚而发者当以参术为君而佐以疏导诊其脉沉紧而豁大者是也若不以补剂而行决裂之法祸不旋踵

论疝证有寒有热

发明曰经云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壅肿及为痿厥 瘠其传为索泽其传为 疝夫热在外寒在内则累垂此九夏之气也寒在外热在内则卵缩此三冬之气也足太阳膀胱之脉逆上迎手太阳小肠之脉下行至足厥阴肝之脉不得伸其任脉并厥阴之脉逆则如巨川之水致阳气下坠是风寒湿热下出囊中致两睾肿大谓之曰疝太甚则为 足厥阴肝之脉与大肠膀胱寒水之脉同至前阴之末伤寒家说足厥阴肝经为病烦满囊缩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以泻大热灵枢经云足厥阴肝经筋中以为寒则筋挛卵缩为大寒前说囊缩为大热此说为大寒此说囊缩垂睾下引 疝香港脚为大寒风湿盛下垂为寒与上二说不同按释云以平康不病之人论之夏暑大热囊卵累垂冬天大寒急缩收上与前三说又不同何也是相乖耶不相乖耶答曰伤寒家囊卵缩大热在内宜承气汤急下之与经筋说囊卵缩大寒在外亦是热在内与伤寒家同故再引平康之人以证之冬天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人亦应之故寒在外则皮急皮急则囊缩夏月阴气在内阳气在外人亦应之故热在外则皮缓皮缓则囊垂此 疝之象也三说文殊皆一理也用药者详而审之故以上三论各有所主兼此考订则脉证阴阳寒热虚实之异判然矣

论疝分三因

陈无择曰经云七疝诸疝等更不见名状但出寒疝 疝而已唯太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云云见前)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气因寒聚则为疝但五脏脉理不同不可不辨且肾脉本沉心脉本滑受寒则急于理乃是肝脉本弦肺脉本涩并谓之沉未为了义又脾不出本脉但云急为疝亦文义之缺也凡云急者紧也紧为寒亦可类推且贼风入腹亦为疝冒暑履湿皆能为疝当随四气(改易急字)风则浮弦暑则洪数湿则缓细于理明要知疝虽兼脏气皆外所因也寒泣风散暑郁湿者绞刺击搏无有定处仓卒之际痛不堪忍世人称为横弦竖弦膀胱小肠气贼风入腹等名义不同证状则一按此辨脉证之异颇详但温寒散风利暑燥湿之方未积备然陈氏具此意盖欲学人自扩充尔

论疝气不宜预补

许学士云大抵此疾因虚得之不可以虚而骤补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必先涤所蓄之热然后补是以诸方多借巴豆气者盖谓此也谨按疝证虽始为因虚而得必邪实迫痛而未下故当先泻而后补也至有虚甚迫痛上为吐逆或下有遗精者此邪实正虚之甚矣此欲不补可乎但恐补之则无益泻之则正气转陷幸而获生者鲜矣

论疝本肝经宜通勿塞

子和曰疝有七前人论者甚多非灵枢素问铜人之论余皆不取非余好异也但要穷其原耳俗工不识因立谬名或曰膀胱或曰肾俞或曰小肠气立名既谬并丧其实何哉盖医者既断为膀胱肾俞小肠气必曰虚寒所致其药之用也不附子乌头则干姜官桂之类饵之曾无殊效浸成大错曾无觉者岂知诸疝皆归肝经其奈庸流归之小肠脬囊夫膀胱水府专司渗泄小肠水道专主通流肾为少阴总统二水人之小溲自胃入小肠渗入膀胱膀胱者脬囊也气化则水出茎端此常道也及其为疝乃属足厥阴肝经盖环阴器而上入小肠者足厥阴肝经也夫肝肾皆属于下与冲任督相附然灵枢经言足厥阴肝经病则有遗溺癃闭狐疝主肾与膀胱小肠三经则不言疝是受疝之处乃肝之部分也且内经男子宗筋为束骨之会也而肝主筋睾者囊中之丸虽主外肾非厥阴环而引之与玉茎无由伸缩在女子则为篡户其内外为二其一曰廷孔其二曰窈漏此是厥阴与冲任督之所会也灵枢言足厥阴之经筋聚于阴器其病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卧渍阴器故阳明与太阴厥阴之筋皆会于阴器惟厥阴主筋故为疝者必本之厥阴灵枢又言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矣岂非厥阴为受病之处耶灵枢又言邪在小肠连睾系属于肾贯肝络肺心系气盛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盲原以散之刺太阴以平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遇之经以调之此其初虽言邪在小肠至其治法必曰取厥阴以下之乃知诸疝关于厥阴可以无疑以脉考之素问论六疝虽见于他脉中皆言风疝者足厥阴肝经之气也灵枢亦云三脏脉之疝皆以滑为疝也三阴急为疝三阳急为瘕王太仆云太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此言太阴受寒传之肝经也可以温药逐之不可以温药补之若补之者是欲病去而强挽留之也历考素问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 疝此亦言膀胱非受病之处必传于厥阴部分然后为疝也又言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言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凡言少腹者岂非厥阴之部分耶又言脾风传胃名曰疝瘕此谓非肝木不能为风气名曰厥疝盖脾土虚而不能制水又为肝木所凌也又言督脉为冲疝盖厥阴与冲任督俱会于前阴也岂不明哉又尝遍阅铜人俞穴亦相表里惟厥阴言疝独多为疝之主也其它经穴虽亦治疝终非受疝之地但与足厥阴相连耳如运气或在泉寒胜术气挛缩禁于此经或司天燥胜木气抑郁于此经或忿怒悲哀忧抑顿锉结于此经或药淋外固闭尾缩精壅于此经其病差别如此且夫遗溺闭癃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归之肾冷血涸不月月罢腰膝上热足 嗌干癃闭少腹有块或定或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七疝而谓之瘕若年少而得之不计男子妇人皆无子故隐蔽委曲之事了不干脬肾小肠之事乃足厥阴肝经之职也奈俗方止言脬肾小肠殊不言肝木一句惑人甚矣且肝经乙木也木属东方为心火之母也凡疝者非肝木受邪则肝木自甚也不可便言虚而补之难经所谓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言泻火木自平金自清水自旺也七疝下去其病之后可调则调可补则补各量病势勿拘俗法经所谓阴盛而腹胀不通者 癃疝也不可不下

七疝名状

寒疝其状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或控睾丸而痛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或置雨雪或坐卧砖石或风冷处使内过劳宜以温剂下之久而无子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痒而操其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得于饮水醉酒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故水多令人为卒疝宜以逐水之剂下之有漏针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及邪术所使宜以降心之剂下之血疝其状如黄瓜在少腹两傍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得于重感春夏大燠劳于使内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脓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剂下之气疝其状上连肾区下及阴囊或因号哭忿怒则气郁之而胀怒哭号罢则气散者是也有一治法以针出气而愈者然针有得失宜以散气之药下之或小儿亦有此疾俗曰偏气得于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怯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此疝不治惟筑宾一穴言之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亦与气疝大同小异今人带钩钤是也宜以逐气流经之药下之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是也得之地气卑湿所生故江淮之间湫溏之处多感此疾宜以去湿之药下之女子阴户突出虽亦此类乃热则不禁固也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燥之补之本名曰瘕宜以苦下之以苦坚之按以上所论病本经络之原至为详尽但七疝名固不同治法当异然俱用攻下之法愚窃疑焉虽仲阳亦曰肝为相火有泻无补丹溪有曰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夫厥阴一经受疝宜通勿塞固宜亦当视其浅深而行之可也况有邪气止客于膀胱小肠之经者若干于少阴肾经则宜通勿塞之法可例用乎诸疝治法

治寒之剂

金匮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者乌头(蜜一斤煎减半去滓三个) 桂枝(汤煎解蜜半两)上每服三合不知二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若自汗出脉沉弦者止用乌头煎按此用桂枝因身疼痛兼表有寒也太阳例药二因大乌头桂枝汤治风寒疝气腹中刺痛手足不仁身体拘急不得转侧或致阴缩大乌头(五个去皮尖蜜煎过洗切) 桂心 白芍(各三钱) 甘草(一钱)上 咀每四钱入姜枣煎补肾汤治寒疝入腹小腹疼痛时复泄泻胸膈痞塞人参 茯苓 黄 附子(炮) 白术(各一两) 沉香(四钱) 木瓜(一两半) 羌活(半两) 甘草(炙) 川芎(各二钱) 紫苏(三钱)上 咀每三四钱入姜枣煎局方夺命丹治远年日近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抓成疮吴茱萸(净一斤四两用酒醋汤童便各浸过一宿焙干) 泽泻(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盐汤下茱萸内消丸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 偏大山茱萸(去核) 陈皮 吴茱萸 马蔺花 木香 肉桂 山药 川楝子 青皮 茴香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百一选方十补丸治小肠寒疝附子(一两用防风一两锉盐四两黑豆一协议炒取附子去皮尖用) 葫芦巴 木香 巴戟肉川楝肉 官桂 玄胡 荜澄茄 舶上茴香 破故纸(炒各一两)上为末糯米粉酒打糊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五十丸空心酒下葫芦巴丸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吐者葫芦巴(炒一斤) 大巴戟(炒六两) 川楝子(炒一斤二两) 吴茱萸(汤洗七次炒十两)川乌(炮去皮六两) 茴香(二十两炒)上末酒糊丸梧子大每十五至二十丸空心温酒下按此与前方加减不同故两存之宝鉴沉香桂附丸治中气虚弱其脾胃虚寒脏腑积冷心腹疼痛手足厥逆冷便利无度七疝引痛不可忍喜热熨少缓者沉香 附子(炮) 川乌(炮) 干姜(炮) 良姜 官桂 吴茱萸(汤炮去苦水)茴香(炒各一两)上为末好醋煮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至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按以上诸方并太阳例药然初感寒邪所至或素虚寒之人宜此劫之皆可但久病者多有湿热寒湿血虚等证之变而用者自宜详审

治湿之剂

元戎加味五苓散治疝气卒痛小便涩本方加川楝(一分)上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一二钱按此渗泄之剂也

攻下之剂

局方三白散治膀胱蕴热湿热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白牵牛(二两) 桑白皮(炒) 木通 白术 陈皮(各半两)上末每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复元通气散舶上茴香 穿山甲(蛤粉炒各二两) 陈皮 牵牛末(炒) 玄胡 甘草(炒各一两) 木香(一两半)上细末每一大钱热酒食前调下戴人禹功散黑牵牛(头末四两) 茴香(炒一两)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睡服或加白术一两宝鉴控引睾丸治小肠病结上而不下痛引心臆茴香 川楝实(各炒) 石茱萸 陈皮 马蔺花(醋炒各一两) 芫花(醋炒半两)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茴香楝实丸治阴疝痛不可忍及小肠气痛川楝(炒) 茴香(炒) 山茱萸 石茱萸 吴茱萸 青皮 陈皮 芫花(醋炒) 马兰花(各等分)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前服天台乌药散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乌药 木香 茴香(炒) 青皮 良姜(炒各半两) 槟榔(二个) 川楝(十个) 巴豆(七十粒)上先以巴豆微打破同川楝麸炒黑去麸及巴豆不用外余药同末酒调下一钱甚者姜酒亦得按以上诸方并下气之药也治寒之例宜随轻重取择

湿热之剂

济生葵子汤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赤茯苓 猪苓 葵子 枳实 瞿麦 木通 黄芩 车前子 滑石 甘草(等分)上 咀每半两入姜煎空心服按此八正散加减法也永类钤方例为治疝之剂颇有理故收入子和导水丸(方见湿门)按此阳明例药也然湿热郁结于下焦非此莫能疗气血皆可用

冷热之剂

宝鉴蒺莉汤治阴疝疼痛蒺莉(去刺) 附子(炮) 栀子(去皮各半两)上为末每三钱水煎食前温服丹溪方定疝气疼痛速效枳壳 山栀子 唐球子 吴茱萸(皆炒遏) 荔枝核上为末用长流水调下一二钱空心服又方治阳明受湿热传入太阳恶寒发热小腹连毛际结核闷痛不可忍栀子(炒) 桃仁(炒) 枳壳(炒) 唐球子(等分)上为末于砂钵内入姜汁用水一钟荡起煎热服按以上太阳例药也

理气之剂

局方蟠葱散治寒疝气疝冲心疼痛玄胡 苍术 甘草(各半斤) 茯苓 蓬术 三棱 青皮(六两) 丁皮 砂仁 槟榔(各四两) 桂 干姜(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入连须葱一茎水煎空心服盐煎散治冷疝寒气卒痛草果 砂仁 槟榔 浓朴 肉豆蔻 羌活 苍术 陈皮 荜澄茄 枳壳 良姜 茯苓茴香 大麦 川芎 甘草(各二两)上 咀或散每半两水煎入盐少许按此二方并燥脾导气之药劫剂也世俗多用之故收入宝鉴川苦楝散治小肠气痛不可忍广木香 茴香(盐一捻炒去盐各一两) 大川楝子(一两锉用巴豆十粒破皮同炒黄去巴豆)上为细末每二钱温酒一盏空心调下按此导手太阳寒气之药较之前二方治疝此殊有理

理血之剂

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若寒多加生姜呕者加陈皮二两白术一两蜘蛛散治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七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三因失笑散治小肠气痛五灵脂 蒲黄(等分)上为末每二钱先用醋一合熬成膏水一盏煎

理气血之剂

本事方立效散川芎 川楝子 青皮 舶上茴香 牵牛(炒) 桃仁(各一两)上为末每二钱无灰酒一盏煎食前温服三因葱白散治一切冷疝疼痛川芎 当归 枳壳(炒) 浓朴(炒) 官桂 青皮 干姜 茴香(炒) 茯苓 川楝子 麦(炒) 神曲(炒) 三棱(炮) 莪术(煨) 熟地黄 白芍 木香 人参(各一两)上 咀每三钱葱白二寸盐少许水煎空心服东垣丁香楝实丸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妇人瘕聚带下皆任脉所主阴经也乃肾肝受病故治同法当归 附子(炮) 茴香(炒) 川楝(各一两)上锉细用好酒三升同煮尽为度焙干作细末每药末一两入丁香 木香(各半钱) 玄胡索(五钱) 全蝎(十三个)上为末入在前药末内拌匀酒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加至百丸空心温酒送下按以上方与前理血之剂并厥阴例药也然诸经论疝主于风盖指厥阴风木之气尔故疝病则多痛痛亦木气之实即风象也但古今方多主寒主气论治然行者不察气寒浅深之异以分治则不能不无差误也观东垣之法庶几近理大抵亦不可视为常例盖肾恶燥恐久则反增其势矣熨法 严氏云盐半斤炒极热以故帛包熨痛处一法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用熨斗熨之或上置艾灼之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驱魔狂少

    都市驱魔狂少

    他,阎馗,是嚣张的东海市狂少,无人胆敢招惹,但这不是得益于他那个世界十强企业的老爹,而是因为他自己,因为他是驱魔师,人见人怕的驱魔师。驱魔师,高薪职业!“姐,遇到驱魔师就嫁了吧!”
  • 凌御巅峰

    凌御巅峰

    他,大陆上最强国家的太子,天赋禀异。从出生就注定一生不凡,要承担救世的责任和家族的荣耀。他,一个普通镖局的孩子,能力平庸,受尽苦难,食不果腹。突然一夜晚,天显异常,两束从天而降的流光选择了这两个人。他,自己引以为傲的天赋一夜尽无。他,本应过上平庸的生活,倒那个夜晚,令他天赋纵世。而这戏剧性的一切,起因却是两块不起眼的玉佩。他们两个人,身世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可却身负同一个使命,在这个现实,残酷,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两个少年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呢?那两块玉佩又会带给他们怎样的麻烦呢?他们又怎么完成他们身上的使命呢?
  •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弥沙塞羯磨本

    弥沙塞羯磨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葱年少时

    青葱年少时

    青春只有一次,痛的彻底,爱的深刻,不辜负自己。
  • 繁樱落成海

    繁樱落成海

    猫的第十次是死亡,鱼的第八秒是忘记,我不知道我的第几次失望才是不爱你,顾景年,我想顺着你的脚步走向未来,你那么平凡的名字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泉鬼之梦

    黄泉鬼之梦

    她的红发四散而落,那宛如地狱一般的眼睛,空旷、虚浮,眼睛中深不可测,如同深渊一般!他静静的走上前去说道:你的“四气”太重了,四周全是堆积的尸体,请不要在向前了,“回来吧!”毫无表情的面孔,之后一股杀气袭来,声音如此阴冷她道:我已经变了,虽然还有和你模糊的回忆,但是已经变了,之后死死的盯着他说道:因为在“鬼之梦”呆了五年!他毫无表情的说道:就算是这样也回来吧。红发飘散,清澈刺骨的声音说道:如果你被推下鬼之梦还会记得这个人吗?此时她指了指自己!我说这些是因为想告诉你,“就算你脚下踩着多少尸体、你有多么的冷,就算你在‘鬼之梦’一万年,你依然是我最爱的人。”
  • 火柴人的救赎

    火柴人的救赎

    这本该属于画中的世界,不过这应该是个传奇。可歌可泣,可悲可叹。小人物的故事火柴人的救赎,他救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