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8200000013

第13章

朱子曰文王之事纣惟知以臣事君而已都不计其他兹其所以为至德若谓三分天下纣尚有其一未忍轻去臣位以商之先王德泽未亡历数未终纣恶未甚圣人若之何而取之若是则是文王之事纣非其本心盖有不得已焉耳若是则安得谓之至德哉

朱子曰太伯之事正也太王王季文王之事权也权而不失其正则并行而不相悖矣

问鲁之郊禘自成王之赐伯禽之受不是了后世子孙合如何而改朱子曰时王之命如何敢改曰恐不可自改则当请命于天王而改之否曰是

朱子曰汉高祖唐太宗未可谓之仁人然战国至暴秦其祸极矣高祖出而平定天下隋末残虐尤甚太宗出而埽除以致贞观之治化二者岂非仁者之功邪秦以苛虐祸世故高祖不得不宽大隋以拒谏失国故太宗不得不听人言皆是他天资高见得利害分明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借义以行其私

朱子曰三代而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之主

朱子曰武帝病痛固多然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惜乎无真儒辅佐不能胜其私欲之多

朱子曰今人只是不善推其所为范氏言明皇友兄弟而一日杀三子只是正以不能推此心也

朱子曰周世宗规模虽大然性迫无甚宽大气象

朱子曰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正统

朱子曰一治一乱气化盛衰人事得失反复相寻理之常也

朱子曰孟子曰执之而已矣非洞见皋陶之心不能言

朱子曰伊尹之志公天下以为心而无一毫之私者也

朱子曰六经说学字只是自傅说方说起来

朱子曰夷惠高似伊尹伊尹大似夷惠

问夷齐之逊使无中子不成委先君之国而弃之必有当立者朱子曰伊川说叔齐当立看来叔齐虽以父命终非正理只当立伯夷曰伯夷终不肯立奈何曰国有贤大臣必请于天子而立之不问其情愿矣看来二子立得都不安以正理论之伯夷稍优

朱子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

朱子曰君子之于人取其大节之纯全而略其细行之不能无弊则虽三人犹必有师者况如屈子乃千载一人哉又曰屈原之忠忠而过者也屈原之过过于忠者也

朱子曰贾谊之学杂他本是战国纵横之学只是较近道理

朱子曰仲舒本领纯正仲舒识得本原如云正心修身可以治国平天下如说仁义礼乐皆其具此等说话皆好

朱子曰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子由古史言马迁浅陋而不学疏略而轻信此二句最中马迁之失

朱子曰太史公书疏爽班固书密塞

朱子曰读通鉴至班固论郭解有温良泛爱绝异之资而不入于道德以至于杀身亡宗处方为之掩卷太息以为天理人欲之闲毫厘一差其为祸福之不同乃至于此

朱子曰扬雄说明哲煌煌旁烛无疆逊于不虞以保天命便是占便宜说话所以他望这几句误

朱子曰古人年三十时都理会得了便受用行将去如邓禹十三岁学于京师已识光武为非常人后来杖策谒军门只以数言定天下大计

朱子曰古之名将能立功名者皆能谨重周密乃能有成如吴汉朱然终日钦钦常如对阵须学这样时方得又曰要做大功名底人越要谨密未闻粗鲁阔略而能有成者

或问黄宪不得似颜子朱子曰毕竟是资禀好又问若得圣人为之依归想是煞好曰又不知他志向如何颜子不是个衰善底人看他多少聪明便敢问为邦孔子便告以四代礼乐

朱子曰近看温公论东汉名节处觉得有未尽处但知党锢诸贤趋死不避为光武明章之烈不知建安以后士大夫只知有曹氏不知有汉室却是党锢杀戮之祸有以驱之也

朱子曰荀彧之死胡安定引宋景之说以为刘穆之宋齐丘之比最为得其情状之实无复改评矣

朱子曰义和之大命武侯知之有非他人所及者亦其天资有过人处若其细微之间则不能无未察处岂其学有未足故邪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而其洽蜀也官府次舍桥梁道路莫不缮理而民不告劳是亦庶乎先王之政矣

朱子曰南轩论诸葛瞻权兼将相而不能极谏以去黄皓谏而不听又不能奉身而退以冀主之一悟兵败身死虽能不降仅胜于卖国者耳此论甚精愚所不及

朱子曰陶元亮自以晋世宰辅子孙耻复屈身后代自刘裕篡夺势成遂不肯仕虽其功名事业不少槩见而其高情逸想播于声诗者后世能言之士皆自以为莫能及也

朱子曰文中子一见隋文而陈十二策则既不量其力不足以为伊周又不知其君之不可以为汤武且不待其招而往不待其问而告则又轻其道以求售焉王通也有好处只是无本原工夫却要将秦汉以下文饰做个三代他便自要比孔子不知如何比得

朱子曰自古罕有人说得端的惟退之原道庶几近之却说见大体问原性三品之说是否曰退之说性只将仁义礼智信来说便是识见高处如论三品亦是但以某观人之性岂独三品须有百千万品退之所论却少一气字原性人多忽之却不见他好处如言所以为性者五曰仁义礼智信此语甚实

朱子曰杨绾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驺御则人岂可不有以养素自重邪

朱子曰如五代冯道真乡原也

朱子曰范文正杰出之才又云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许多事业

朱子曰韩魏公为相或谓公之德业无愧古人但文章有所不逮公曰某为宰相欧阳永叔为翰林学士天下文章莫大于是

朱子曰欧阳子云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此古今不易之至论也

朱子曰温公可谓知仁勇他那治国救世处是甚次第其规模稍大又有学问其人严而正温公只恁地行将去无致知一段欧阳司马之学其于圣贤之高致固非末学所敢议然其所守皆不失儒者之旧特恐有所未尽耳

朱子曰王介甫质虽清介而气本褊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害人岂可谓非其罪庄生语云其所谓道非道则所言韪不免于非此正王氏之谓也

朱子曰苏氏之学大抵不知天命人心为礼义本原之正而横邪曲直惟其意之所欲此则苏氏膏肓沈痼之疾苏子由云学圣人不如学道他认道与圣人做两个物事不知学道便是学圣人学圣人便是学道尝论苏氏易解曰性命之理甚明而其为说至简今将言之而先曰不可言既指之而又曰不可见足以眩夫未尝学问之庸人矣由学者观之岂不适以为未尝见未尝知之验哉

问荆公与苏公之学朱子曰二公之学俱不正荆公取佛老之似乱孔孟之真仗人主之威行空言之教苏氏蚤拾苏张之绪余晚醉佛老之糟粕二人之学皆谓之不知道可也

朱子曰文定从龟山求见上蔡毕竟文定之学后来得于上蔡者为多胡致堂议论英发人物伟然可谓豪杰之士五峯善思然思过处亦有之黄直卿言五峯说好恶性也本是要说得高却反说得低了曰依旧是气质上说某尝与他改云所以好恶者性也五峯云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此天下之至言也

朱子曰陈忠肃公刚方正直之操得之天资而其烛理之益精陈义之益切则学问之功有不可诬者陈了翁说人当自试以观己之力量陈了翁曾作谏官及被谪犹着白布衫系麻鞋赴旬呈朝廷行遣罪人正欲以此困辱之若必求免是不受君命也不受君命不受天命也而可乎

朱子曰李忠定公虽以谗闲窜斥濒九死而其爱君忧国之志终有不可得而夺者是亦可谓一世之伟人矣又曰李纲入来方成朝廷

朱子曰赵丞相中兴名臣一人而已

朱子曰张无垢始学龟山之门而逃儒以归于释其所论著皆阳儒而阴释

朱子曰辛丈今日如此人物岂易可得向使早向里来有用心处则其事业俊伟光明岂但如今日所就而已耶

朱子曰子静之学看他千般万状病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杂

朱子曰洪氏释怀沙曰知死之不可惜则舍生而取义可也所恶有甚于死者岂复爱七尺之躯哉其言伟然可立懦夫之气此所以忤桧相而贬死也可悲也哉近岁风俗颓败不复闻有道此等语者此又深可畏云

朱子曰欧公之言曰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盖俗情之好恶虽有长短而公论之光明终不泯灭此古之君子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以上分五十五节]

前辈第十八

朱子曰前辈固不敢议论然论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议论

朱子曰孟子后荀扬浅济不得事只有王通韩愈好又不全安卿曰他也只是见不得十分不能止于善也曰也是汉儒惟董仲舒纯粹其学甚正非诸人比只是困苦无精彩极好处也只有正谊明道两句下此诸子皆无足道如张良诸葛亮固正只是粗武侯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雠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有补于天下后世非子房比也盖为武侯之所为则难而子房投间抵隙得为即为故其就之易耳顷见李先生亦言孔明不若子房之从容子房不若孔明之正大文中子论治体处高似仲舒而本领不及爽似仲舒而纯不及董仲舒才不及陆宣公而学问过之张子房近黄老而隐晦不露王通于世务变故人情物态施为作用处极见得分晓只是于大体处却有病韩退之于大体处见得而于作用施为处却不晓史以陆宣公比贾谊谊才高似陆宣公公谙练多学更纯粹问陆宣公比诸葛武侯如何曰武侯气象较大恐宣公不及韩退之却有些本领非欧公比原道其言虽不精然智实大纲是

问本朝人物曰韩富规模大又粗温公差细密又小了翁有济时之才道卿纯粹才不及也使了翁得志必有可观

王近思曰霍光小心谨厚而许后之事不可以为不知马援戒诸子以口过而裹尸之祸乃口过之所致二人之编在小学无亦取其一节邪朱子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取人之善为己师法正不当如此论也后人据纸上语指点前人甚易为力不知事到手头实要处断毫发之间便有成败

朱子曰古之圣贤其文可谓盛矣然岂有意学为如是之文哉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乱世之文文字之设要以达吾之意而已政使极其高妙而于义理无得焉则亦何所益于吾身而何所用于斯世文章须正大须教天下后世见之明白无疑有典有则方是文章主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发为好文章诗亦然

朱子曰古人文章只是平熟而意自是后人文章务意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恁说将去自是好理之至当不容有二若以必自己出而不蹈前人为高则私意而已

朱子曰仲舒为人宽缓其文亦如其人扬雄之太玄法言盖亦长杨较猎之流而粗变其音节初非实为明道讲学而作也韩文力量不如汉文汉文不如先秦战国韩退之议论正规模大柳子厚较精密问韩柳二家文体孰正曰柳文自高古但不甚醇正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欧公文字大纲好处多六一文一唱三叹今人如何作文某未冠而读南丰先生之文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以为人之为言必当如此乃为非苟作者东坡之言曰吾之为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唯有仙途

    唯有仙途

    一个没有过人天资的家伙,却身怀异宝,凭着坚强的性格,一步步证得大道,踏上仙途。时光易逝苦难多,若想逍遥于天地间,唯有修仙一途。小说构思的世界中医元气组成,修士们分为“养元、筑基、凝元、分合、化神、神游、度劫、大乘”至于重宝是什么,大家会看到的。本书前部写的比较传统,不过后来就比较偏向个人化了,敬请期待。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最是一抹温情

    最是一抹温情

    一场邂逅,他助她解燃眉之急。为表谢意,她当他的救世主,却无心插柳柳成荫,谁知错落的年华竟在心里开出一地花瓣…然而,也许只是缘分未满,又或者彼此生命中,注定没有这样一个人相伴...本是生性刚烈的她,自命自己的“春天”只能开在糜荼。一个转身,却在莽莽撞撞中,爱上曾经一向水火不容的同桌。十七岁仲夏,她把自己交给他,幼稚的以为这就是将来要陪自己试婚纱的真命天子…七年之后,当两双眼眸在黑暗里交汇,他在耳边喃喃的说:“你是我的第六个女人,就让我再疯狂一次,好不好?”这个留着清浅寸头、外表风流不羁的男人,他的直爽他的粗俗,终于让她不劣方头奋不顾身…致那些爱到飞蛾扑火的时光。致那段想爱却没能爱的感情。致时隔多年后又相见的他们。致我们流过的泪,离别的悲,重逢的苦涩,回忆的甘甜。这么些年,愿不悔相爱一场。PS:故事正处于全方位修改中,若发现有任何章节对不上之前的故事便说明此章节正处于修改的状态,还请各位粉耐心等待系统章节审核。敬请期待蜕变后的《最是一抹温情》…少不了粉们大大的支持,喜欢就好好收藏好好观阅好好推荐哦!黄昏QQ:591505240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 疏香阁词

    疏香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仇犹国史通考

    仇犹国史通考

    本书将自元代以来的碑文石刻、传说以及相关摄影和各类文章等一览无余地呈现给世人,内容上分为游记、文论、诗词、楹联和碑碣五篇。
  • 骄阳下:你好兵哥哥

    骄阳下:你好兵哥哥

    军训期间,同学们都以为他们遇到了一个魔鬼教官,真的是这样吗,或许,七天之后,没有人会舍得他离开吧。
  • 灵主沉浮

    灵主沉浮

    域外魔族一战终于结束了……一名已经靠战戟支持自己不会倒下的人道:“如今结界已经形成,诸位兄弟,过了今日即便我们当中有人能侥幸不死,怕也难撑过三年,而我也不想残喘下去,我决定把战意融入结界,留下不灭意志,倘若有一天结界松动,起码我的战意能帮后人争取百年时间。”其余众人听完,纷纷表示决定一同加入。其中一人开口道:“我一生精通时空之力,诸位将最后的本源灌注给我,助我推演大陆未来,我们一同观看未来的一角。”提议再次得到呼应……天地变色,格外的阴暗,只剩下十一局尸体,结界中却传来了高兴的呐喊……是的,他们的意志看到了,看到了未来的一角……
  • 音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音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中国当代歌曲的显著特点,是它紧密配合着、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以至党的各项具体政策。当党的政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时,当歌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时,就留下了经久耐唱的好作品。
  • 九州之起飞之日

    九州之起飞之日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没落贵族与新兴王者,是人定胜天还是天道有常。两把剑,四个人,宿命纠葛,到头来,不过是一场人与天的妥协。北方呼啸的雄鹰,南面高原上叱咤的惊雷,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烧的赤焰,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结局。
  • 跟着大侠闯天下

    跟着大侠闯天下

    一见倾心,二见钟情,三见……入洞房?!这这这发展的是不是太迅速了?!“等等,那本春宫图你还没看……”“夫人是在质疑我的能力?”“没,没有……“抱起怀中的人他慢慢的走向床榻,“不用了。”他倒要让她看看是那春宫图厉害还是他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