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5200000001

第1章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大意略报纲要

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备。消释诸经。皆以五重玄解十义。融通观法。乃用五科方便十乘轨行。言五重者。一切经前五义玄释。名通义异。以总冠别。谓释名。出体。明宗。辨用。判教。自法华前诸教未合五重皆粗。来至法华名等俱妙。广如玄文十卷委释。言十义者。一先明道理寂绝亡离不可思议。于一寂理不分而分。离开诸谛。谓四四谛七二谛五三谛等。若开若合权实道理冷然可见。二能诠教门。纲格槃峙包括秘露。谓渐顿不定秘密藏通别圆。得此八意。一代声教化道可知。三经论矛盾言义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博解。古来执诤连代不休。今用四悉檀意。无滞不融。拔掷自在。四者巧破执着。善用诸句破能着心。如所破惑单复具足。无言穷逐。五结正法门。对当行位使依教修有方便。依行证有阶差。贤圣不滥。免增上慢。六随以一句纵横无碍。而纶绪次第宛然成章。七开章科段钩销相承。决疏文势生起冠带。八帖释经文。须义顺理当。九翻译方言。令名义不壅。十一一句下理观消通观。与经合印心成行。非数他宝。若释法华弥须晓了权实本迹。方可立行。此经独得称妙。方可依此以立观意。言五方便及十乘轨行者。即圆顿止观全依法华圆顿止观。即法华三昧之异名耳。若欲修此圆顿三昧。具圆十乘方名圆行。方便品法文虽略。譬谕品大车谕足

然止观十卷大分为二。初之二卷略释纲纪。后之八卷广明行相。初略明中又开为五。谓发圆心。修圆行。感圆果。起八教归三德。初发圆心在第一卷。谓约四弘四谛六即。以简偏圆发心之相。四弘是能发之誓。四谛是所依之境。六即是所历之位。誓若无境名为狂愿。境不辨位凡圣不分。言依境发誓者。谓众生无边誓愿度。依苦谛境。烦恼无数誓愿断。依集谛境。法门无尽誓愿知。依道谛境。佛道无上誓愿成依灭谛境。涅槃经中四谛开为四重。故使弘誓亦有四番。今简偏从圆。以此圆四愿融前三愿。无非法界。故依法界起于妙愿。初心遍摄观惑法界。遍习佛法三身等证。已发圆心未知圆心。为初心是。为后心是。为初即后。为初异后。若初非后是。若初心异后。俱非圆融。故辨六即而判是非。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即故初后俱是。六故初后不滥。理同故即。事异故六。凡诸经中有即名者。如生死即涅槃之流。皆以六位甄之。使始终理同。而初后无滥。次修圆行等四文。并在第二卷中。初圆行者。谓四种三昧遍摄众行。若无胜行胜果难阶。一常坐出文殊问文殊说两般若经。亦名一行三昧。唯专念法界故也。以九十日为一期。二常行出般舟三昧经。亦名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室中立。亦以九十日为一期。三半行半坐出法华方等二经。法华三七日为一期。方等不限时节。四非行非坐亦名随自意。意起即观故也。方法出请观音等诸大乘经。通于四仪及诸作务公私忽遽。亦可修也。是四三昧行异理同。是故同用十乘之法。二感圆果者。由诸行故得入圆位。近在初住名无生忍。远期妙觉名寂灭忍。初住功能具如华严叹初住文。即其相也。岂可造次自谓证真。乃至妙觉广如经说。三起八教者。既入位已八相成道。现十界身。能随顺物机。用三藏等四及渐等四。五时利物。一代始终。四归三德者。机缘息已宜归三德。三德者何。谓秘密藏。故涅槃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次第三卷去。广释行相。开演前五。令易行故。谓释止观名。辨止观体。明体摄法。判法偏圆此四并在第三卷中。次为正修作前方便。并在第四卷中。谓二十五法。总为五科。初具五缘。一衣食具足。离希望缘故。二持戒清净。离恶道因故。三闲居静处。离愦闹事故。四息诸缘务。弃猥杂业故。五须善知识有咨疑地故。文中各有事理二具。二诃五欲。谓色声香味触。正报依报各具此五。并能生于行者须欲心故。故须诃灭。文中自有事理二诃。三弃五盖者。缘具无欲方堪入观。观未相应五法覆心。谓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狐疑。由观所起倍异于常。损于寂照觉已须弃。文中各有事理二弃。四调五事者。盖去不入。当是身等五法不调。谓身息心三定内合调。令身不宽急。心无涩滑心无浮沉。眠食二法定外各调。眠应不节不恣食。使不饥不饱。五行五法者。四科虽具必须此五方成行首。一乐欲。须希慕故。二专念。须忆持故。三精进。须相续故。四巧慧。须回转故。五一心。无他求故。具此方便。正观可获。正观者何。所谓十法。若无此十。名坏驴车。又此十法虽俱圆常圆。人复有三根不等。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上根一法者。谓观不思议境。境为所观。观为能观。所观者何。谓阴界入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此之能造具足诸法。若漏无漏非漏非无漏等。若因若果非因非果等。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理具诸佛已成。成之与理莫不性等。谓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尘。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切刹尘亦复然。诸法诸尘诸刹身。其体宛然无自性。无性本来随物变。所以相入事恒分。故我身心刹尘遍。诸佛众生亦复然一一身土体恒同。何妨心佛众生异。异故分于染净缘。缘体本空空不空。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三观名义在缨络等经。三谛名义在王仁等经)如是观时名观心性。随缘不变故为性。不变随缘故为心。故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定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毗卢遮那。此遮那性具三佛性。遮那遍故三佛亦遍。故知三佛唯一刹那。三佛遍故刹那则遍。如是观者。名观烦恼。名观法身。此观法身。是观三身。是观刹那。是观海藏。是观真如。是观实相。是观众生。是观己身。是观虚空是观中道。故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是诸行源。如是方离偏小邪外。所以居在十法之首。上根一观横竖该摄。便识无相众相宛然。即破无明登于初住。若内外凡。故谕云。其事高广乃至道场。中根未晓。更修下法。二起慈悲心者。观境不悟。须加发心。此人无始已起弘誓。故云。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僧那者。弘誓也。赴难者。入恶也。今由观境不契于理。重须发誓。于静心中思惟彼我。鲠痛自他。无量劫来沈回生死。纵发小志迷菩提心。我今虽知行由未备。故重发誓言。众生无边誓愿度。生死即涅槃故。烦恼无数誓愿断。烦恼即菩提故。法门无尽誓愿知。即惑成智故。佛道无上誓愿成即生成灭故。作此思惟豁然大悟。冥所照境入凡圣位。故谕云。张设幰盖等。若不入者。由心不安。三安心者先总。次别。所言总者。以法界为所安。以寂照为能安。若知烦恼及以生死本性清净。名之为寂。本性如空。名之为照。此烦恼生死复名法界。即此法界体用互显。体是所安之法界。用是能安之寂照。体名平等法身。亦具三德。用名般若解脱。亦具三德。体用不二三德理均。冰水藤蛇谕意可识。所言别者。虽复安之。弥暗弥散。良由无始习性不同。故今顺性逐而安之。谓宜听宜思宜寂宜照。随乐随治随第一义。何以故。有因寂照而善根增长。有不增长。有因寂照烦惑破坏。或有不破。见理亦然。或闻思回转。或闻思相资。未可卒具。细寻方晓。故谕云。安置丹枕。即车内枕也。若不入者。由破法不遍。四破法遍者。众教诸门大各有四。乃至八万四千不同。莫不并以无生为首。今且从初。于无生门遍破诸惑。复以无生度入余门。纵横俱破令识体遍。故喻云。其疾如风。此门最广不可即具。若不入者。应寻通塞。五识通塞者。虽知生死烦恼为塞。菩提涅槃为通。复应须识。于通起塞此塞须破。于塞得通此通须护。如将为贼。此贼岂存。若贼为将。此将岂破。节节检校。无令生着。着故名塞。破塞存通。非唯一辙有心皆尔。念念常须检校通塞。故谕云。安置丹枕。即车外枕也。若不入者。由道品不均。六道品调适者。约门遍破。于理又昧。应须七科次第调试。若不尔者。此之道品为谁施设。以破遍门。虽观阴境。阴上未分念处名故。况有六科。展转调停。故用此门检校铨择。谓念处正勤如意根力七觉八道。初念处者。谓身受心法四法。并于法性心中。三谛推检。初观身者。身是色法。观法性色一色一切色。一切色一色。双照一一切。双非一一切。能所三一具如前文妙境中说。受等三法例前可知。余之六科不可具委。故谕云。有大白牛等。如上六门。名为正行。若不悟者。良由事恶助覆理善。七助道对治者。涅槃云。众生烦恼非一种。佛说无量对治门。夫不信有对治之人。当知此人未晓正行。若识己身正行未辨。良由事恶助于理恶。共蔽理善令不现前。理善者。法界常住。事善者。事施等六。理恶者。微细无明。事恶者。谓六重蔽。由修止观。此六现起。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想愚痴。具此六恶而云内有胜法。或云常自相应。若相应者即同法身。应无方所说必称机。若暂相应。复起恶者都无此理。则与成佛还作众生为妨。若言曾契妨亦如之。若言知理不妨恶者。亦应知富免贫。知药免病。事恶若去。理善易明。仍请圣加。助我显理。若尔但观恶即是道。岂有恶能蔽理。此义不然。若恶已成道道即法身。法身未契由即观微故。先修事度以治事恶。事恶倾已理善可生。故修观者。须以事恶检。以六即判。理善明竟事恶必亡。须知理明位在何许。乃以小助大以偏助圆。况复更有转治兼治具治第一义治等。非可卒尽。故谕云。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若无仆从倾覆何疑。中根用观极至于此。八知次位者。下根障重非唯正助不明。却生上慢谓己均佛。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须知次位使朱紫不滥。夫小大真似非证不明。故三世诸佛皆明诸位。若未证得而谓证得。非唯失位却堕泥犁。故小乘经中四禅比丘谓为四果。大乘经中魔与菩萨授跋致记。若生取着必同魔属。尚夫人天何关至道。故大小经论咸明次位。又说深位胜妙功德。引接始行令欣慕故。又有乐闻长远之位。生增上信立难行行。破大烦恼见第一义。故谕云。游于四方谕住等四。虽知次位不忍违顺。须明安忍。九安忍者。圆顿行人初入外凡。外招名利内动宿障。宿障纵薄名利弥至。为众围绕废损自行。因兹破败。岂能进道。外人视之犹谓大圣。如树抱蝎表似内虚。唯当自勉不为所动得入内凡。名为似位。若专住似位。名为法爱。十离法爱者。已得相似六根互用。已破两惑永无坠苦。爱此似位。名为顶堕。不同小乘退为五逆。以内外凡位诸教别故。若修离爱进入铜轮。名为十住。分身百界一多相即。身土既尔。己他亦然。十身利生四土摄物。初住功德具如华严贤首品广明。此上从第五卷初。尽第七卷末。明正修行。始从初心终至初住。从第八卷去。明观阴后更发宿习。用观观习。若用上来十种观法。未得入位。必发宿习。谓烦恼病患业相魔事。并在第八卷中。禅境在第九卷中。见境在第十卷中。余有上慢两教二乘三教菩萨。时逼夏终。故略不说。以前诸文可比知故。宿习若起不可不识。先若知之。恣其变怪。如此诸境发又不定。随过去世若近若熟。此世现前。文中一往且从次第。凡有所起。但以寂照而止观之。令等法界一相无相。无不皆用十乘观法。初言烦恼发者。谓无始已来积集重惑。今因用观。此惑过常不可控制。言病患者。由观阴惑激动四大。识其元由。宜用何治。或内观力。或术或医。然后用观。言业相者。有漏之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于静心中忽然俱发。发相虽多不出蔽度。各有六相。或因止生或因观生。言魔事者。由观诸境惑虽未破。天魔犹恐出境空其宫殿。化其民属与共战诤。故民主皆来。即四魔中天子魔也。乃至人间[怡-台+追]惕夜叉时媚等。鬼管属天魔为其巡逻。防遏行者不许出界。故大品云。菩萨不说魔者。名菩萨旃陀罗。次禅发者。谓根本四禅特胜通明九想背舍乃至念佛神通等。禅随近熟者。而发其相。相最难知。次诸见者。乃至百四十见。言上慢者。既伏见已。谓为深诣滥叨上位。是故须识。次二乘者。昔发小志由慈习生。次菩萨者。三藏通别三菩萨心由习而现。如上诸境。并须观力而调伏之。并在本文。不可具抄

故一家观法入道次第稍异诸说。以附诸经成行相故。则内顺观道外扶教门。依而修行必不空过。纵此生未获为种亦疆。意气博达该括包笼。尽未来际。不复改辄。若依之修行。咸须口诀。方成一家行相。(湛然)所见暗短禀承无功。本文三百余纸。略此多有不周。虽俯仰以赴严命。实恐失大师深旨。诸有不逮。敢望通恕云耳

同类推荐
  • Uncle Vanya

    Uncle Vany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灯存稿目录

    续灯存稿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赠刘景擢第

    赠刘景擢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观经

    法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律戒本疏

    律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南海沉船之谜

    南海沉船之谜

    吴芳芳编著的《南海沉船之谜》共收录悬疑故事三十多篇,分为《谁盗了我的梦》《鬼塘之谜》《变异的木雕餐具》和《价值千万野人奶》四大专辑。 《南海沉船之谜》所选悬疑故事情节离奇而不诡异,过程紧张刺激而不恐怖、血腥。能给读者带来新奇、畅快的感觉。 生活就是由一串串故事构成的珍珠项链,在作者用心精心编织的这串故事项链中,你将被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你将会品到父母的爱子之心,还会看到青春飞扬的生活场景。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理想,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明辨是非,依法断案的中华美德,作品悬念丛生,情节跌宕,通俗易懂,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TFBOYS之弃爱

    TFBOYS之弃爱

    王俊凯我这辈子犯得两个最大的错误,一就是认识了你和白夏夏,二就是爱上了你,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想看到你和白夏夏出现在我的生活,带着你的未婚妻,滚吧!
  • 冷血公主大复仇

    冷血公主大复仇

    七岁那年母亲意外出事,爷爷忽然病逝,父亲无情的抛弃她,她在那场大雨中倒下,神秘男子将她收养,待她归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辱的伊乐檬,重返校园开展一场盛大的复仇...
  • 爱后余生

    爱后余生

    "十九岁,她成了他的女人。他对她说:“我爱你。”二十四岁,她怀了他的孩子,却眼睁睁的看着他跟别的女人结婚。他说:“除了名分,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可是展正希,名分和爱情我都不想要了,我只要自由,以及你这辈子都得不到我的痛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神斗

    冥神斗

    望眼星空尽,谁明此心伤。牛郎至织女,又有几多长。明月照我心,我心又惆怅。相思已故人,滴泪染衣裳。冥神斗,群号码:588760604,加群为了以防各种意外不能及时更新。
  • On the Motion of Animals

    On the Motion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恒天尊

    永恒天尊

    天逆者,逆天道,降雷劫!顺我之人,我陈天让他与天同寿。逆我之人,我让他永世不得超生!且看陈天如何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如何逆天改命,如何超脱轮回!ps:(本书是一本情节快速发展书,勿喷!)
  • 爱上舍友的女朋友

    爱上舍友的女朋友

    那天晚上星辰回来,一张模糊的照片,勾去了一个人的灵魂!这是一种交织的矛盾,谁会知道竟然如此巧合,自始缘分就是邂逅!
  • 程疆

    程疆

    人这一生,须得历了多少苦难才能臻于圆满?他的一生并不顺遂,可他从没放弃他要守护的四样事物:脚下的土地;家中的父母;身边的兄弟;怀里的女人。然而,土地被人践踏,家人阴阳相隔,兄弟背后插刀,女人心有所属。可他一直信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盼的,无非那十之一二。他也始终记着他的名字:程疆,程佑之。他也始终记着他的使命:佑我大沂之疆!
  • 只是我以为,原来你没那么重要

    只是我以为,原来你没那么重要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校园的故事,是转眼匆匆那年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我们不可否认,那年已成往事,那年已记不清,再想起时,心里泛起的是层层涟漪,没有欢喜没有悲哀,这大概就是成长的悲凉之处,青春的梦只能用来回忆了,最可怕的大概是爱过的人不再相信爱情,无论多么平凡的爱或者被爱。无可否认,在每个人成长的岁月里,都曾有过执着,时光的印记已经在心里刻下了烙印,无论是否想起,经历过的事情总是难以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