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4100000001

第1章

正蒙 苏丙序

先生著正蒙书数万言。一日,从容请曰:“敢以区别成诵何如?”先生曰:“吾之作是书也,譬之枯株,根本枝叶,莫不悉备,充荣之者,其在人功而已。又如盘示儿,百物具在,顾取者如何尔。”于是辄就其编,会归义例,略效论语孟子,篇次章句,以类相从,为十七篇。

正蒙 范育序

子张子校书崇文,未伸其志,退而寓于太白之阴,横渠之阳,潜心天地,参圣学之源,七年而道益明,德益尊,著正蒙书数万言而未出也,间因问答之言,或窥其三。熙宁丁巳岁,天子召以为礼官,至京师,予始受其书而质问焉。其年秋,夫子复西归,殁于骊山之下,门人遂出其书,传者浸广,至其疑义独无从取正,十有三年于兹矣。痛乎微言之将绝也!

友人苏子季明离其书为十七篇以示予。昔者夫子之书盖未尝离也,故有“枯株ㄧ盘”之说,然斯言也,岂待好之者充且择欤?特夫子之所居也。今也离而为书,以推明夫子之道,质万世之传,予无加损焉尔。

惟夫子之为此书也,有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或者疑其盖不必道。若清虚一大之语,适将取訾于末学,予则异焉。

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而其徒侈其说,以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谈,必取吾书为正。世之儒者亦自许曰:“吾之六经未尝语也,孔孟未尝及也”,从而信其书,宗其道,天下靡然同风,无敢置疑于其间,况能奋一朝之辩,而与之较是非曲直乎哉!

子张子独以命世之宏才,旷古之绝识,参之以博闻强记之学,质之以稽天穷地之思,与尧、舜、孔、孟合德乎数千载之间。闵乎道之不明,斯人之迷且病,天下之理泯然其将灭也,故为此言与浮屠老子辩,夫岂好异乎哉?盖不得已也。

浮屠以心为法,以空为真,故正蒙辟之以天理之大,又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老子以无为为道,故正蒙辟之曰:“不有两则无一。”至于谈死生之际,曰“轮转不息,能脱是者则无生灭”,或曰“久生不死”,故正蒙辟之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夫为是言者,岂得已哉!

使二氏者真得至道之要、不二之理,则吾何为纷纷然与之辩哉?其为辩者,正欲排邪说,归至理,使万世不惑而已。使彼二氏者,天下信之,出于孔子之前,则六经之言有不道者乎?孟子常勤勤辟杨朱墨翟矣,若浮屠老子之言闻乎孟子之耳,焉有不辟之者乎?故予曰正蒙之言不得已而云也。

呜呼!道一而已,互万世,穷天地,理有易乎是哉!语上极乎高明,语下涉乎形器,语大至于无间,语小入于无朕,一有窒而不通,则于理为妄。故正蒙之言,高者抑之,卑者举之,虚者实之,碍者通之,众者一之,合者散之。要之立乎大中至正之矩。天之所以运,地之所以载,日月之所以明,鬼神之所以幽,风云之所以变,江河之所以流,物理以辨,人伦以正,造端者微,成能者著,知德者崇,就业者广,本末上下贯乎一道,过乎此者淫遁之狂言也,不及乎此者邪讠皮之卑说也。推而放诸有形而准,推而放诸无形而准,推而放诸至动而准,推而放诸至静而准,无不包矣,无不尽矣,无大可过矣,无细可遗矣,言若是乎其极矣,道若是乎其至矣,圣人复起,无有间乎斯文矣。

元丁卯岁,予居太夫人忧,苏子又以其书属余为之叙,泣血受书,三年不能为一辞,今也去丧而不死,尚可不为夫子言乎?虽然,爝火之微,培娄之尘,恶乎助太阳之光而益太山之高乎?盖有不得默乎云尔,则亦不得默乎云尔。

门人范育谨序。

正蒙 太和篇第一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相汤、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涂。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为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讠皮而陷于淫矣。

气央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通聚结,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观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

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故聚而有间则风行,风行则声闻具达,清之验与!不行而至,通之极与!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矣。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神易无方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画夜之道”也。

画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画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画夜也。

气本之虚则湛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天大无外,其为感者二端而已焉。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

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气壹之动志也;凤凰仪,志壹之动气也。

正蒙 参两篇第二

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

地纯阴凝聚于中,天浮阳运旋于外,此天地之常体也。恒星不动,纯系乎天,与浮阳运旋而不穷者也;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包乎地者也。地在气中,虽顺天左旋,其所系辰象随之,稍迟则反移徙而右尔,间有缓速不齐者,七政之性殊也。月阴精,反乎阳者也,故其右行最速;日为阳精,然其质本阴,故其右行虽缓,亦不纯系乎天,如恒星不动。金水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镇星地类,然根本五行,虽其行最缓,亦不纯系乎地也。火者亦阴质,为阳萃焉,然其气比日而微,故其迟倍日。惟木乃岁一盛衰,故岁历一辰。辰者,日月一交之次,有岁之象也。

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古今谓天左旋,此直至粗之论尔,不考日月出没、恒星昏晓之变。愚谓在天而运者,惟七翟而已。恒星所以为昼夜者,直以地气乘机左旋于中,故使恒星、河汉因一作回。北为南,日月因天隐见,太虚无体,则无以验其迁动于外也。

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

地,物也;天,神也。物无逾神之理,顾有地斯有天,若其配然尔。

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虽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气升降其间,相从而不已也。阳日上,地日降而下者,虚也;阳日降,地日进而上者,盈也;此一岁寒暑之候也。至于一昼夜之盈虚、升降,则以海水潮汐验之为信;然间有小大之差,则系日月朔望,其精相感。

日质本阴,月质本阳,故于朔望之际精魄反交,则光为之食矣。

亏盈法:月于人为近,日远在外,故月受日光常在于外,人视其终初如钩之曲,及其中天也如半璧然。此亏盈之验也。

月所位者阳,故受日之光,不受日之精,相望中弦则光为之食,精之不可以二也。

日月虽以形相物,考其道则有施受健顺之差焉。星月金水受光于火日,阴受而阳施也。

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万古不变。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汤,升降相求,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

“日月得天”,得自然之理也,非苍苍之形也。

闰余生于朔,不尽周天之气,而世传交食法,与闰异术,盖有不知而作者尔。

阳之德主于遂,阴之德主于闭。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凡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不舍而为风;其聚有远近虚实,故雷风有小大暴缓。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戾气噎霾;阴常散缓,受交于阳,则风雨调,寒暑正。

天象者,阳中之阴;风霆者,阴中之阳。

雷霆感动虽速,然其所由来亦渐尔。能穷神化所从来,德之盛者与!

火日外光,能直而施;金水内光,能辟而受。受者随材各得,施者所应无穷,神与形、天与地之道与!

“木曰曲直”,能既曲而反申也;“金曰从革”,一从革而不能自反也。水火,气也,故炎上润下与阴阳升降,土不得而制焉。木金者,土之华实也,其性有水火之杂,故木之为物,水渍则生,火然而不离也,盖得土之浮华于水火之交也。金之为物,得火之精于土之燥,得水之精于土之濡,故水火相待而不相害,铄之反流而不耗,盖得土之精实于水火之际也。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地之质也,化之终也,水火之所以升降,物兼体而不遗者也。

水者,阴凝而阳未胜也;火者,阳丽而阴未尽也。火之炎,人之蒸,有影无形,能散而不能受光者,其气阳也。

阳陷于阴为水,附于阴为火。

正蒙 天道篇第三

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圣人之动,无非至德,夫何言哉!

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上天之载,有感必通;圣人之为,得为而为之应。

天不言而四时行,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成变化,行鬼神,成行阴阳之气而已矣。”韩本有此一段。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诚故信,无私故威。

天之不测谓神,神而有常谓天。

运于无形之谓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天道也。圣不可知也,无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不见而章”,已诚而明也;“不动而变”,神而化也;“无为而成”,为物不贰也。

已诚而明,故能“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富有”,广大不御之盛与!“日新”,悠久无疆之道与!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过于耳目心思。天视听以民,明威以民,故诗书所谓帝天之命,主于民心而已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猫与你缺一不可

    猫与你缺一不可

    她,十一中的风云人物,抽烟喝酒打架样样不差,风流的为人早已传遍。他,十一中公认梦中情人,天赋卓绝,若匝地烟尘里的一抹纯白。世人皆知她的为人,无一壮胆招惹她。唯独他,慧眼识珠的对她死缠烂打誓死追随。当书生遇到过客,且看他们如何机智面对。
  • 鬼王的妖妃

    鬼王的妖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终极军魂

    终极军魂

    他就是为了这个世界而来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天生的领导才能让他从小就开始了一段神秘的军旅生涯!在军营中他是个“变态”“流氓”打不死的“小强”。战魂之魂,威武雄狮。敢犯我国威着,其远必诛.....在社会里,他是个成绩优异,女孩子心里的白马皇子。黑帮分子的噩耗。在战场上,他是个“拼命三郎”。是敌人眼里的阎王、战魂、杀神。
  • 十年还木

    十年还木

    在白乔伤痕累累的城墙里,时易城无非就是一脚踹门而入,嚣张狂傲。他从来都是淡漠一切情感的人,却偏偏对她掩饰、控制。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面对着白乔,他从来都不知道。这是平行空间的故事,是现实的故事,更是人性的故事。表示本文脑洞很大,前几章故事在平行空间中发生,后面才会回到现实,其中蕴含了稍许推理,希望大家耐心地看下去。欢迎来微博@Mint尚安双
  • 三位复仇公主与王子

    三位复仇公主与王子

    她,冰冷,她,活泼,她,可爱。八年后的她们归来复仇,途中却遇到了他们。在经历了背叛后的公主们,能否与王子们在一起?而她们的心会被温暖吗?
  • 圣途无疆

    圣途无疆

    林氏武庄庄主的独子,十三岁时吞食一枚形状怪异的山枣,随后一病不起,在即将下葬时却又神奇的死而复生。从此后他患上了梦游的怪症,由此开启他的传奇人生,披荆斩棘,终成一代圣者,名传万古......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少帅娇妻难宠

    少帅娇妻难宠

    10年前,一场战争,一声哭喊,上天将他带到她身边。一吻定安慰,他说:“家在哪?哥哥送你回去。”她甚至都不晓得他的名字。10年后,恰似情缘,鬼使神差,他与她在火车上再遇。一吻定怒气,她说:“男人都这般不要脸。”他们都不晓得似曾相识过。★红颜祸水,泰戈尔诗会促使她家破人亡,圆父母遗愿,她一把火烧了虞家,丢了他给她的玉佩,嫁给程家大公子程慎伧,那个他的大哥程慎伧。殊不知,她嫁入程家后大帅就被人打死在床上,兄弟俩闹的厉害,反目成仇。可在当晚,远军突袭洛州城,领头人物居然是他大哥,他悔,他恨,当初怎就轻易不在意。她腹中有他不知道的亲骨肉,她在黄昏时分,等待他打胜仗归来……★一世沧情深,爱恨不由己。你我相逢在一场战争,却不知是生离,还是死别。硝烟弥漫,天寒地冻,你说要把整个江山都锻到我的面前来,幽幽听着风声,我怎么感觉心越来越痛?所谓的一世情,你我所谓的一辈子,你我所谓的坚定不摧的爱情,会不会都比如花似梦的相逢来的短暂?我不求着一世情,我只求着,如果有沧深,你我还能相信爱情…【新人新坑,求支持~~】
  • 不可一世的岁月

    不可一世的岁月

    今日的我们,乎风可改雨今日的我们,不可一世太嚣张只是因为年少轻狂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呼喊:别动老子的人!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走进一个改变他人生的圈子,这个圈子有哭,有笑,有情,有义他慢慢得开始蜕变,慢慢得开始接触那些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人或者事情。为了兄弟开始蜕变成让人害怕的学‘霸’为了女人开始蜕变成让人羡慕的情’圣‘
  • 漫漫追情路

    漫漫追情路

    关青楚重生了,哪怕成了一个连走几步路都很艰难,被人耻笑各种不顺的大胖妞程知影,她还是很感激能有机会掌握第二次人生。她发誓不再相信爱情,发誓好活下去,发誓让害她的人永远不能如愿以偿。只是,闯进她生命里的Q君,你想干什么?程知影语录:我的生命里充满了好的坏的意外,Q君是最大的意外。Q君语录:谁说爱情一定要相守,能够默默在远方看着她的动态,能够作为一个不知名的Q君陪着她,就是幸福。命运后来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却把他推到了转角的路口,为他带来了,爱情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