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200000072

第72章 洪范(4)

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民戢有道,有所为,有所执守,汝则念录叙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凡民之行,虽不合於中,而不罹于咎恶,皆可进用,大法受之。罹,马力驰反,又来多反。行,下孟反。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汝当安汝颜色,以谦下人。人曰:“我所好者德。”汝则与之爵禄。好,呼报反。下,遐嫁反。时人斯其惟皇之极。不合於中之人,汝与之福,则是人此其惟大之中。言可勉进。无虐茕独而畏高明。茕,单,无兄弟也。无子曰独。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无虐,马本作亡侮。茕,岐扃反。畏如字,徐云:“郑音威。”

[疏]“凡厥”至“高明”正义曰:又说用人为官,使之大中。凡其众民,有道德,有所为,有所执守,汝为人君则当念录叙之,用之为官。若未能如此,虽不合於中,亦不罹於咎恶,此人可勉进,宜以取人大法则受取之。其受人之大法如何乎?汝当和安汝之颜色,以谦下人。彼欲仕者谓汝曰:“我所好者德也。”汝则与之以福禄,随其所能,用之为官。是人庶几必自勉进,此其惟为大中之道。又为君者无侵虐单独而畏忌高明,高明谓贵宠之人,勿枉法畏之。如是即为大中矣。传“民戢”至“叙之”正义曰:“戢”,敛也,因上“敛是五福”,故传以“戢”言之。“戢”文兼下三事,民能敛德行智,能使其身有道德,其才能有所施为,用心有所执守。如此人者,汝念录叙之,宜用之为官也。“有所为”,谓艺能也。“有执守”,谓得善事能守而勿失,言其心正不逆邪也。传“凡民”至“受之”正义曰:“不合於中,不罹於咎”,谓未为大善,又无恶行,是中人已上,可劝勉有方将者也,故皆可进用,以大法受之。“大法”谓用人之法,取其所长,弃瑕录用也。上文人君以大中教民,使天下皆为大中,此句印敝痢邦不合於中亦用之者,上文言设教耳。其实天下之大,兆民之众,不可使皆合大中;且庶官交旷,即须任人,不可待人尽合大中,然后叙用。言各有为,不相妨害。传“汝当”至“爵禄”正义曰:安汝颜色,以谦下人,其此不合於中人之,皆人言曰:“我所好者德也。”是有慕善之心,有方将者也。汝则与之爵禄以长进之。上句言“受之”,谓治受以,此言“与爵禄”,谓用为官也。传“不合”至“勉进”正义曰:“不合於中之人”,初时未合中也,汝与之爵禄,置之朝廷,见人为善,心必慕之,则是人此其惟大中之道,为大中之人,言可劝勉使进也。《荀卿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与之俱黑。”斯言信矣。此经或言“时人德”,郑、王诸本皆无“德”字。此传不以“德”为义,定本无“德”,疑衍字也。传“茕单”至“畏之”正义曰:《诗》云:“独行茕茕。”是为单,谓无兄弟也。“无子曰独”,《王制》文。“高明”与“茕独”相对,非谓才高,知宠贵之人位望高也。“不枉法畏之”,即《诗》所谓“不畏强御”是也。此经皆是据天子,无陵虐茕独而畏避高明宠贵者。顾氏亦以此经据人君,小刘以为据人臣,谬也。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功能有为之士,使进其所行,汝国其昌盛。其行,如字,徐下孟反。凡厥正人,既富方穀,凡其正直之人,既当以爵禄富之,又当以善道接之。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不能使正直之人有好於国家,则是人斯其诈取罪而去。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於其无好德之人,汝虽与之爵禄,其为汝用恶道以败汝善。其为,于伪反。

[疏]“人之”至“用咎”正义曰:此又言用臣之法。人之在位者,有才能,有所为,当褒赏之,委任使进其行,汝国其将昌盛也。凡其正直之人,既以爵禄富之,又复以善道接之,使之荷恩尽力。汝若不能使正直之人有好善於汝国家,是人於此其将诈取罪而去矣。於其无好德之人,谓性行恶者,汝虽与之福,赐之爵禄,但本性既恶,必为恶行,其为汝臣,必用恶道以败汝善。言当任善而去恶。传“功能”至“昌盛”正义曰:“功能有为之士”,谓其身有才能,所为有成功,此谓已在朝廷任用者也。“使进其行”者,谓人之有善,若上知其有能有为,或以言语劳来之,或以财货赏赐之,或更任之以大位,如是则其人喜於见知,必当行自进益,人皆渐自修进,汝国其昌盛矣。传“凡其”至“接之”正义曰:“凡其正直之人”,普谓臣民有正直者。爵禄所设,正直是与。已知彼人正直,必当授之以官。“既当与爵禄富之,又当以善道接之”,言其非徒与官而已,又当数加燕赐,使得其欢心也。传“不能”至“而去”正义曰:授之以官爵,加之以燕赐,喜於知己,荷君恩德,必进谋树功,有好善於国家。若虽用为官,心不委任,礼意疏薄,更无恩纪,言不听,计不用,必将奋衣而去,不肯久留,故言“不能使正直之人有好於国家,则是人斯其诈取罪而去”也。传“於其”至“汝善”正义曰:“无好”对“有好”,“有好”谓有善也。“无好德之人”,谓彼性不好德、好恶之人也。《论语》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传记言好德者多矣,故传以“好德”言之。定本作“无恶”者,疑误耳。不好德者性行本恶,君虽与之爵禄,不能感恩行义,其为汝臣,必用恶道以败汝善也。《易·系辞》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咎”是过之别名,故为恶耳。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偏,不平。陂,不正。言当循先王之正义以治民。陂音秘,旧本作颇,音普多反。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言无有乱为私好恶,动必循先王之道路。好,呼报反。恶,乌路反,注同。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言开辟。辟,婢必反。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言辩治。平平,婢绵反。治,直吏反。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言所行无反道不正,则王道平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言会其有中而行之,则天下皆归其有中矣。

[疏]“无偏”至“有极”正义曰:更言大中之体。为人君者当无偏私,无陂曲,动循先王之正义。无有乱为私好,谬赏恶人,动循先王之正道。无有乱为私恶,滥罚善人,动循先王之正路。无偏私,无阿党,王家所行之道荡荡然开辟矣。无阿党,无偏私,王者所立之道平平然辩治矣。所行无反道,无偏侧,王家之道正直矣。所行得无偏私皆正直者,会集其有中之道而行之。若其行必得中,则天下归其中矣。言人皆谓此人为大中之人也。传“偏下”至“治民”正义曰:“不平”谓高下,“不正”谓邪僻,与下“好”、“恶”、“反”、“侧”其义一也。偏颇阿党是政之大患,故箕子殷勤言耳。下传云“无有乱为私好私恶”者,人有私好恶则乱於正道,故传以“乱”言之。传“言会”至“中矣”正义曰:“会”谓集会,言人之将为行也,集会其有中之道而行之,行实得中,则天下皆归其为有中矣。“天下”者,大言之。《论语》云:“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此意与彼同也。

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曰者,大其义,言以大中之道布陈言教,不失其常,则人皆是顺矣。天且其顺,而况于人乎?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凡其众民中心之所陈言,凡顺是行之,则可以近益天子之光明。近,附近之近。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言天子布德惠之教,为兆民之父母,是为天下所归往,不可不务。

[疏]“曰皇”至“下王”正义曰:既言有中矣,为天下所归,更美之曰,以大中之道布陈言教,不使失是常道,则民皆於是顺矣。天且其顺,而况於人乎?以此之故,大中为天下所归也。又大中之道至矣,何但出於天子为贵?凡其众民中和之心,所陈之言,谓以善言闻於上者,於是顺之,於是行之,悦於民而便於政,则可近益天子之光明矣。又本人君须大中者,更美大之曰,人君於天所子,布德惠之教,为民之父母,以是之故,为天下所归往,由大中之道教使然。言人君不可不务大中矣。

“六,三德。一曰正直,能正人之曲直。二曰刚克,刚能立事。克,马云:“胜也。”三曰柔克。和柔能治,三者皆德。平康正直,世平安,用正直治之。彊弗友刚克,友,顺也。世强御不顺,以刚能治之。御,鱼吕反。能治,直吏反。燮友柔克。燮,和也。世和顺,以柔能治之。燮,息协反。沈潜刚克,沈潜谓地,虽柔亦有刚,能出金石。高明柔克。高明谓天,言天为刚德,亦有柔克,不干四时,喻臣当执刚以正君,君亦当执柔以纳臣。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言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辟,徐补亦反。玉食,张晏注《汉书》云:“玉食,珍食也”。韦昭云:“诸侯备珍异之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僣忒。在位不敦平,则下民僣差。颇,普多反。僻,匹亦反。僣,子念反。忒,他得反,马云:“恶也。”

[疏]“六三得”至“僣忒”正义曰:此三德者,人君之德,张弛有三也。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二曰刚克,言刚强而能立事。三曰柔克,言和柔而能治。既言人主有三德,又说随时而用之。平安之世,用正直治之。强御不顺之世,用刚能治之。和顺之世,用柔能治之。既言三德张弛,随时而用,又举天地之德,以喻君臣之交。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天之德高明刚强矣,而有柔,能顺阴阳之气也。以喻臣道虽柔,当执刚以正君;君道虽刚,当执柔以纳臣也。既言君臣之交,刚柔递用,更言君臣之分,贵贱有恒。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罚人也。惟君玉食,得备珍食也。为臣无得有作福作威玉食,言政当一统,权不可分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者,其必害於汝臣之家,凶於汝君之国,言将得罪丧家,且乱邦也。在位之人,用此大臣专权之故,其行侧颇僻。下民用在位颇僻之故,皆言不信,而行差错。传“和柔”至“皆德”正义曰:刚不恒用,有时施之,故传言“立事”。柔则常用以治,故传言“能治”。三德为此次者,正直在刚柔之间,故先言。二者先刚后柔,得其叙矣。王肃意与孔同。郑玄以为“三德,人各有一德,谓人臣也”。传“友顺”至“治之”正义曰:《释训》云:“善兄弟为友。”“友”是和顺之名,故为顺也。传云“燮,和也”,《释诂》文。诂此三德是王者一人之德,视世而为之,故传三者各言“世”。世平安,虽时无逆乱,而民俗未和,其下犹有曲者,须在上以正之,故世平安用正直之德治之。世有强御不顺,非刚无以制之,故以刚能治之。世既和顺,风俗又安,故以柔能治之。郑玄以为人臣各有一德,天子择使之,注云:“安平之国,使中平守一之人治之,使不失旧职而已。国有不顺孝敬之行者,则使刚能之人诛治之。其有中和之行者,则使柔能之人治之,差正之。”与孔不同。传“高明”至“纳臣”正义曰:《中庸》云:“博厚配地,高明配天。”高而明者惟有天耳,知“高明谓天”也。以此“高明”是天,故上传“沈潜谓地”也。文五年《左传》云:“天为刚德,犹不干时。”是言天亦有柔德,不干四时之序也。地柔而能刚,天刚而能柔,故以“喻臣当执刚以正君,君当执柔以纳臣”也。传“言惟”至“美食”正义曰:於“三德”之下说此事者,以德则随时而用,位则不可假人,故言尊卑之分,君臣之纪,不可使臣专威福,夺君权也。衣亦不得僣君而独言食者,人之所资,食最为重,故举言重也。王肃云:“辟,君也。不言王者,关诸侯也,诸侯於国得专赏罚。”其义或当然也。传“在位”至“僣差”正义曰:此经“福”、“威”与“食”於君每事言“辟”,於臣则并文而略之也。“作福作威”谓秉国之权,勇略震主者也。“人用侧颇僻”者,谓在位小臣见彼大臣威福由己,由此之故,小臣皆附下罔上,为此侧颇僻也。下民见此在位小臣秉心僻侧,用此之故,下民皆不信恒,为此僣差也。言在位由大臣,下民由在位,故皆言“用”也。传不解“家”,王肃云:“大夫称家,言秉权之臣必灭家,复害其国也。”

同类推荐
  • 皇甫持正集

    皇甫持正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旅次江亭

    旅次江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因明入正理论疏

    因明入正理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樊山政书

    樊山政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争春园

    争春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中外笑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车王

    车王

    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一个约定,开启了成为车王的梦想!十年的老司机,结果在赛道上翻了车。车祸之后醒来,重生到平行时空。同样是玩车,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王伦带着前世的涡轮增压、氮气加速,漂移、跟趾动作,还有未完成的梦想,重新踏上征程。车王,我当定了!
  • 复仇千金之倾世之恋

    复仇千金之倾世之恋

    她回来了,十年了,母亲被人背叛而杀害,欢乐的童年生活就此破灭,父亲再娶,狠心逐她出门,她纯正的家族血统被隐藏了十年。十年后,一切都将改变,一切都是她的天下!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仙贤

    仙贤

    三百年前,修仙盛世为何一夜断绝?天地灵气为何荡然无存?大罗金仙为何修为全无?上古圣人为何降为凡俗?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走进《仙贤》世界,寻觅事情的真相……你,听说过贤者吗?
  •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梦来铁马冰河

    梦来铁马冰河

    逢其主,不逢其时。三国纷争、群雄逐鹿中隐姓埋名,阿丑早知命定。“袁门烈府竟然选了刘备,刘备选了诸葛亮,诸葛亮选了你,你选了郭嘉,偏偏那郭奉孝......选了搅混水。你们呐,聪明一世,都让郭嘉毁尽了”兜兜转转,打打杀杀二十余年,好似重新回到了起点,刘晋安两鬓花白,长发不挽,除了心如死灰再回蜀中也别无他法。终于一生,她与袁烈,也是一面未曾见过。一生许多事,都何其遗憾......
  • 首席贱如玉

    首席贱如玉

    【逆·战征文】他是同行眼中冷血无情的霸气总裁,又是媒体口中多金又多情的花花公子,但事实存在的他是内心渴望温暖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为了报复同父异母的弟弟,招她作他的保镖,步步为营,最后却深陷其中。他本以为他的一生中错过了那个人再也不会心动,却没想到……更没想过……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三十六计)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三十六计)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或大或小。男儿有志挎吴钩,欲复燕云十六州。不惧征程千万里,此番岂是为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