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9400000035

第35章 疟证门(5)

后世治痰饮有四法∶曰实脾、燥湿、降火、行气。实脾燥湿,二陈二术,最为相宜,若阴虚则反忌之矣。降火之法,须分虚实∶实用苦寒,虚用甘寒,庶乎可也。若夫行气之药,诸方漫然,全无着落,谨再明之。风寒之邪,从外入内,裹其痰饮,惟用小青龙汤,则分其邪从外出,而痰饮从下出也。浊阴之气,从下入上,裹其痰饮,用茯苓浓朴汤,则分其浊气下出,而痰饮上出也。多怒则肝气上逆,而血亦随之,气血痰饮,互结成癖,用柴胡鳖甲散以除之。多忧则脾气内郁,而食亦不食,气食痰饮,亦互结成癖,用清痰丸以除之。多欲则肾气上逆,直透膜原,结垒万千, 胀重坠,不可以仰,用桂苓丸引气下趋,痰饮始去也。

虚寒痰饮少壮,十中间见一二。老人小儿,十中常见四五。若果脾胃虚寒,饮食不思,阴气痞塞,呕吐涎沫者,宜温其中。真阳虚者,更补其下,清上诸药,不可用也。

小儿慢脾风,痰饮,阻塞窍隧,星附六君汤以醒之。

老人肾虚水泛,痰饮上涌,崔氏八味丸以摄之。

痰在膈上,大满大实,非吐不除,然非定法也。使为定法,人人能用之矣,何必独推子和哉?子和必相其人可吐,后乃吐之。一吐不彻,俟再俟三。缓以开之,据云涌痰之法,自有擒纵卷舒,其非浪用可知。谨再论《金匮》不言之意以明之,伤寒论用汗、吐、下、和、温之法矣。至痰饮首当言吐者,仲景反不言之,何耶?其以吐发二字为言者,因喘满而痰饮上溢,从内而自发也。其曰医吐下之不愈,亦非以吐下为咎也。其曰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又属望于从吐得解也,胡竟不出可吐一语耶?仲景意中谓痰饮证内,多夹带气眩冒等证,吐之则殆。故不烦辞说,直不以吐立法,开后世之过端,所以为立法之祖也。自子和以吐法擅名,无识者争趋快捷方式,贻误不可胜道,必会仲景意以言吐,然后吐罔不当也。

今定吐禁一十二条 眩冒昏晕不可吐。气高气浅不可吐。积劳未息不可吐,病后新虚不可吐。水道微弱不可吐。

病势险急不可吐。阳虚多汗不可吐。素惯失血不可吐。风雨晦冥不可吐。冬气闭藏不可吐。多疑少决不可吐。吐后犯戒不可吐。

今定药禁一十条 阴虚枯燥妄用二陈。阳虚多汗妄用青龙。心虚神怯妄用辛散。肺虚无气妄用苦泻。肝虚气刺妄用龙荟。脾虚浮肿妄用滚痰。胃虚津竭妄用香燥。藏腑易动妄行涌泄。本非坚积妄行峻攻。血气虚羸妄行针灸。

【律三条】凡热痰乘风火上入,目暗耳鸣,多似虚证,误行温补,转锢其痰,永无出路,医之罪也。

凡痰饮随食并出,不开幽门,徒温其胃,束手无策,迁延误人,医之罪也。

凡遇肾虚水泛,痰涌气高,喘急之证,不补其下,反清其上,必致气脱而死,医之罪也。

痰饮门方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自利。

肾气丸(即六味丸,方见中寒门。)甘遂半夏汤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十枣汤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以水一升五合,先煎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渣,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一块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温粉扑之。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木防己汤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碎)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己(二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再微煎,分再服,微利则愈。

泽泻汤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浓朴大黄汤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小半夏汤 半夏(一升) 生姜(半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己椒苈黄丸 防己 椒目 葶苈(熬一两) 大黄(各二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用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五苓散(方见三气门 以上俱《金匮》方)外台茯苓饮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星附六君子汤(即六君子加南星附子,方见眩病门。)崔氏八味丸 (方见中寒门。)二贤汤 治一切痰饮。 橘皮(用真正广产者一斤) 炙甘草 食盐(各四两) 上水一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白汤顿服。一方用橘红四两、甘草一两,为细末顿服,治痰极有效。

豁痰汤 治一切痰疾,此方与滚痰丸相副。盖以小柴胡汤为主,合前胡、半、南、壳、苏、陈、朴之属,出入加减。素抱痰疾及肺气壅塞者,以柴胡为主。余者并去柴胡,以前胡为主。 柴胡 半夏(各二钱) 枯芩 人参(脉盛有力者不用) 甘草 紫苏 陈皮 浓朴 南星 薄荷 枳壳 羌活(各五分) 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中风者加独活。胸膈不利者加枳实。内外无热者去黄芩。治一切痰气最效。

茯苓丸(一名指迷茯苓丸。) 本治臂痛,其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举,手足或左右时复转移,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后人为此臂痛,乃痰证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而愈。 半夏(二两) 茯苓(二两)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风化朴硝(二钱五分,如一时未易成,但以朴硝撒在竹盘中,少时盛水置当风处,即干如芒硝,刮取用亦可。)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有里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如人抽搐,两手战掉,茶盏亦不能举,服此随愈。痰药方多,惟此立见功效。

神术丸 治痰饮。 茅山苍术(制一斤) 生油麻(半两水二盏研取浆) 大枣(十五枚煮烂取肉) 上三味,和丸梧桐子大,日干,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老痰丸 润燥开郁,降火消痰,治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间,肺气不清,或吐咯难出。 天门冬(去心)黄芩(酒炒) 海粉(另研) 橘红(去白各一两) 连翘(半两) 桔梗 香附(淡盐水浸炒各半两) 青黛(另研一钱) 芒硝(另研二钱) 栝蒌仁(另研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入姜汁少许,和药杵匀,丸如龙眼大。嚼一丸,清汤送,细咽之,或丸如绿豆大,淡姜汤送下五六十丸。

栝蒌半夏丸 治肺热痰嗽。 栝蒌仁(另研) 半夏(制各一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千缗汤 治风痰壅盛喘急,日夜不得卧,人扶而坐者,一服立愈。 半夏(大者七枚制) 皂荚(炙去皮弦一寸) 甘草(炙一寸) 上作一服,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御爱紫宸汤 解宿酒呕哕,恶心痰唾,不进饮食。 木香(五分) 砂仁 芍药 檀香 茯苓 官桂 藿香(各一钱) 陈皮 干葛 良姜 丁香 甘草(炙各二钱) 分二服,每服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四七汤 治七情气郁,结滞痰涎,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并治中脘痞满,痰涎壅盛,上气喘急。 半夏(三钱) 茯苓(二钱四分) 浓朴(一钱六分) 紫苏叶(一钱二分) 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服。

大川芎丸 消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治头痛旋运,心忪烦热,颈项紧急,肩背拘倦,肢体烦疼,皮肤瘙痒,脑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川芎 龙脑 薄荷叶(炒干各七十五两) 桔梗(一百两) 甘草(炙三十五两) 防风(去苗二十五两) 细辛(洗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分作五十丸。每服一丸,腊茶清细嚼下,食后临卧服。

小胃丹 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于瓦器。不住手搅炒,令黑不可焦。) 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日,煮晒干。)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用水洗,晒干各半两。) 大黄(湿纸裹 ,勿令焦,切焙干。再以水润炒熟,焙干一两半。) 黄柏(炒三两) 上为末,以白术膏丸,如萝卜子大。临卧津液吞下,或白汤送下。取膈上湿痰热积,以意消息之,欲利空心服。一方加木香、槟榔各半两。

小川芎丸 治膈上痰。 川芎(二两细锉慢火熬熟) 川大黄(二两蒸令干) 上件焙干为末,用不蛀皂角五七枚,温水揉汁,绢滤出渣,瓦罐中熬成膏,和前二味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小儿三丸,姜汤下。

旋复花散 治心胸痰热,头目旋痛,饮食不下。 旋复花 甘草(炙各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 石膏(细研各二两)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柴胡(去足) 人参(各一两) 犀角屑 防风(去芦) 黄芩(各七钱半)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渣,食后良久温服。

化涎散 治热痰、利胸膈,止烦渴。 凝水石( 研一两) 铅白霜(另研) 马牙硝(另研) 雄黄(另研各一钱) 白矾(枯研) 甘草(炙各二钱半) 龙脑(少许)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一钱,不拘时,水调下。小儿风热痰涎,用沙糖水,调下半钱,此药太凉,不可多服。

八珍丸 治膈痰结实,满闷喘逆。 丹砂(研半两) 犀角(镑) 羚羊角(镑) 茯神(去木) 牛黄(研)龙脑(研各二钱半) 牛胆南星 硼砂(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鸡豆实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人参荆芥汤下。

鹅梨煎丸 治热痰,凉心肺,利咽膈,解热毒,补元气。 大鹅梨(二十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 薄荷(生半斤研汁) 皂角(不蛀者十枚,去皮子,浆水二升揉取浓汁。) 白蜜(滤净半斤)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同上五味慢火熬膏和下药。)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蒺藜(炒去刺) 肉苁蓉(酒浸切焙干) 牛膝(酒浸) 半夏(汤泡) 木香(各一两) 槟榔(煨二两) 防风(去叉) 青橘皮(去白)桔梗(炒) 羌活 白术 山药(各七钱半)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同前膏拌匀,杵令得所,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二十丸,食后荆芥汤送下,日二服。

法制半夏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用大半夏汤洗泡七遍,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半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研细温水化浸半夏,上留水两指许频搅,冬月于暖处顿放,浸五日夜。取出焙干,用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一日夜,通七日尽。取出,再用浆水慢火煮,勿令滚,候浆水极热,取出焙干,以瓷器收贮。每服一二粒,食后细嚼,温姜汤下。

又一法,根据前制成半夏,每一两用白矾水少许渍半夏,细飞朱砂末,淹一宿,敛干焙用。根据前法,亦可用生姜自然汁渍焙用。

神芎导水丸 黄芩(一两) 黄连 川芎 薄荷(各半两) 大黄(二两) 滑石 黑牵牛(头末各四两)河间制治一切热证,其功不可尽述。设或久病热郁,无问瘦怯老弱,并一切证可下者,始自十丸以为度,常服此药。

除肠胃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并无药燥搔扰,亦不困倦虚损,遂病患心意。或热甚必急须下者,使服四五十丸,未效再服,以意消息,常服二三十丸,不动脏腑,有益无损。或妇人血病下恶物,加桂枝半两,病微者常服,甚者取利,因而结滞开通,恶物自下也。凡老弱虚人,脾胃经虚,风热所郁,色黑齿槁,身瘦萎黄,或服甘热过度,成三消等病,若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病于内,则神志躁动,怫郁不开,变生诸证,皆令服之。惟脏腑滑泄者,或里寒脉迟者,或妇人经病产后,血下不止,及孕妇等不宜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呱组部落之小故事时间

    呱组部落之小故事时间

    在一个名字为呱呱族的种族里,所有的青蛙都各有分工,他们对抗着癞蛤蟆族和喵喵族以及汪汪族,他们的族长白煞带领着他们走向了胜利,这是他们身边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如果要看主要剧情可以搜索“呱族部落”,谢谢
  • 我的笨蛋妻

    我的笨蛋妻

    我的名字叫叶紫嫣,和全班同学去春游,谁知,我们一起穿越了!穿越到了原古战争时期。还不是我们所学的历史简直就是一个架空时期。在那里有魂兽,有人兽合体。自己还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自己给卖了。命苦啊!
  • 凤凰栖一

    凤凰栖一

    凤凰是被奶奶在路边捡回来的,一直生活的很好,直到二十七岁那年发生一些变故回到乡下老家,诡异事件一波一波的发生。凤凰跟小伙伴强子最后因为诡异事件的原因意外坠落悬崖,消失在滚滚长江水水中。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 幻夜之战

    幻夜之战

    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少年,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无意被强者看中,最后成为了同伴。然而初入尘世的他,却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在那灭世的危机之下,同伴身负重伤无法逃离,而少年却因为机缘巧合,救下一名身世离奇少女,最后才险象环生。可他却因此身负重伤,成为了废人。看少年如何恢复实力,揭露阴谋,斩杀仇敌,挑战少女身后的强大势力,最后成为一代强者。
  • 那座死城

    那座死城

    当我们面对一个很邪恶,很糟糕的世界。怎么办?你要不就是加入它,成为它的一份子,把自己变成恶鬼,你就不会怕鬼了。要不然怎么办?就是彻底的拒绝、回头、逃离,假装这个世界不存在,你成为一个隐世的、遁世的一个人,把自己困在一个犬儒的小圈圈里面。但是,就现在的处境而言,首先要活下去。
  • 暗巫传说

    暗巫传说

    人类发展史上混乱的时代,这个时代被人类称之为‘新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原有的本性完全被新颖而刺激甚至恐怖的东西所代替。或者在这个世界里的人类完全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活着……但有的人,崇尚至高的能力的人,他们为自由而战,诸如远古而伟大的种族—暗巫……
  • 灵幻世界之千年的王子

    灵幻世界之千年的王子

    亡灵军团,地府,人间,鬼神,女巫,忍者,武士,神器,石怪,花妖,转世,轮回……
  • 易少的慕斯味甜宠

    易少的慕斯味甜宠

    易烊千玺,一个霸道帅气的温柔少年林筱涵,一为被易烊千玺迷得神魂颠倒的单纯少女他们该怎样相处五年后,一个是高冷的钢琴天后,一个是超级偶像王子。强者之间的碰撞该是怎样?
  • 枕上萌妻:冷少夜敲门

    枕上萌妻:冷少夜敲门

    她的母亲是精神病,她出生在精神病院之中。十岁那年,她亲眼目睹那个即将成为她继母的女人将她母亲杀害,那鲜血淋漓的场景点燃了她心中强大的恨意,她发誓要让那个女人与她的女儿生不如死。继母派人追杀她,车子滚落山下,她犹如浴血重生,在那一夜,她褪尽所有天真,一夜成魔,将自己的灵魂交付魔鬼手中。他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十六年腥风血雨的生活,亲生父亲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继母的苛刻对待,外界的舆论伤害,父亲的冷漠疏离,他化身魔鬼,毫不留情夺走他们的一切,却最终输给了她。
  • 窗前的白鸽

    窗前的白鸽

    两个在不同学校的女孩之间的友情,一段美好的回忆。